南懷瑾:人這一生,有3個錯誤不能犯,否則只會失敗,誰也救不了

2020-12-10 馮記嘉麗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在一生中避免不了會犯錯,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而俗話又說:「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些錯誤如果犯了,那就可能會毀了你的生活。

所以說,人犯錯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應該學會避免,怎麼不去犯那些很嚴重的錯誤。

知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曾經說過:人這一生,有3個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這句話原是孔子所說,而這三種錯誤,也是絕對不能犯的,否則這輩子只能面臨失敗,悔恨終生,誰也救不了。

南懷瑾先生年輕時

一、德薄而位尊

德:品德;位:地位。

一個人的道德品行不好,不可以位置很高,否則害人害己害事業。就好比一個民意很差的幹部,卻非要把他放到重要領導崗位上,他就會濫用職權、濫施淫威、亂發號令,結果是不能服眾,也幹不好工作,最後還會出狀況、倒大黴。

二、智小而謀大

古語講:「為一身謀則愚,而為天下謀則智」。一個人智慧不夠,就不要企圖謀劃重大項目、重大事情,達到很高的目標。

自己沒有智慧,做官卻想越大越好,生意賺錢越多越好,或者想買個小島當國王,但最後發現自己智慧又不夠,計劃倒是大得很,到最後還是會失敗。

三、力小而任重

「力小而任重」,五斤放在肩膀上還背不動,坐飛機連手提行李還為用輪子拖,卻自以為千斤大力士,那不是吹牛嗎?通俗點講就是,多大的腦袋就頂多大的帽子。

不要好高騖遠,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行動,才能將失誤的風險降到最低,否則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看完這短短的3句話,所蘊含的大道理,真的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不難看出古人的智慧有時候真的「誠不欺我」。

讀一讀先人智慧,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經驗。

想要學習更多智慧,學習怎麼更好的為人處世,我們可以看哪本書呢?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寫的《智囊全集》,絕對是你的好選擇。

這是一本被稱為「千古謀略第一書」的傳世佳作,聽說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讀過的名人可不少。

比如說曾國藩,他曾經把這本智囊全集,「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可以說是夜夜品讀,從中獲取智慧,從而成了「古今第一完人」。

還有我們的清代大才子紀曉嵐,都說他是「鐵齒銅牙「,在與貪官和珅的鬥爭中,絲毫不落下風,就是因為他已經將這本《智囊全集》倒背如流!

曾經讀過智囊的康熙,乾隆皇帝,還將其稱為「國之利器」,讓大臣們學習,不能隨便傳閱。

而到了現在,我們熟知的萬達總裁王健林,也將這本智囊列為書單,給萬達高層,看中的就是這本書中蘊含的職場智慧!

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奇書」,竟然有這麼大的魅力?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以此我們就知道這本書到底有多厲害了。

而且裡面關於謀略,智慧的道理,不是用晦澀難懂的語句,反而,都是用非常好理解的「故事」講給你聽,不會枯燥乏味,而是讓你哈哈大笑還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想要吸取書中智慧的朋友,也會有點擔心,全是文言文,我們會看不懂。不過沒關係,我們只要選擇有完整馮夢龍評價的白話文版本就可以了。

這個版本的《智囊全集》,在文言文的講述之下,都有白話文中華文化大講堂還做了注釋、講解,裡面的意思很好理解,所以更容易讀懂。

上下6冊,只需要79元,讓你收益終生!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想看的書友,可以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南懷瑾:人,這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可惜太多看不透
    南懷瑾曾經說過,人生來便是需要犯錯的,因為每個人都需要成長,而成長的本質便是改錯。一個自詡從來不犯錯的人,那麼他的人生應該是非常單薄的。但是犯錯雖然能夠讓一個人成長,可是成長後卻永遠有三種錯誤絕對不能犯,這三種錯誤就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 易經:人這一輩子,有3個錯誤不能犯,不然可能萬般辛苦碌碌無為
    人的一生很漫長,總難以避免犯一些錯誤,對於一些小錯誤,並不會妨礙什麼,無傷大雅,反而是從中學習到一些知識,吃一塹長一智,但是有一些錯誤是堅決不能犯的。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人有三個基本的錯誤不可以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 薦讀│人有三個錯誤不能犯
    南懷瑾說,人有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對於不能勝任之事,如果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是可能釀成大禍的。但在改革過程中只考慮政績——「富國」(如何讓國家創收),卻忽視廣大弱勢群體在改革中受到的不公與損害,這是就是典型的「德薄而位尊」。
  • 人生不能犯的四個錯誤,有一個就基本毀了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周周朗讀音頻雨果在《悲慘世界》裡說:「塵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錯誤的。」的確如此。人這一生沒有誰不會犯錯。但雨果也說了:「儘可能少犯錯誤,這是為人的準則。」
  • 南懷瑾:人生在世,最容易被這3個錯誤絆倒,建議中年男人多看看
    很多人都說南懷瑾是中國最後一位大師,雖然這樣的話聽起來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如果是加上「民國」兩個字的話,那也是尚可的。南懷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造詣是非常精深的,不單單是對於儒家經典,在佛教領域上更是有著自己的一套研究成果。
  • 童年遭遇情感忽視的人,最容易犯3個錯誤
    童年遭遇情感忽視的人,最容易犯3個錯誤 2020-09-18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南懷瑾曾多次評價自己一生:一無長處、一無所是
    最後一堂公開課  「大家都叫我『老師』,我不承認我是老師,真的不承認,沒有資格。做人的師表是很難的。也不承認有學生。」  2012年1月7日晚上7點,南懷瑾為吳江婦女團體講課,誰也不曾想到,這竟然成為了他最後一堂公開課。
  • 徐晉如:南懷瑾的錯謬「罄竹難書」
    《聊齋志異》卷八有一篇題為《司文郎》,裡面說到一位盲和尚,能以鼻嗅文章焚燒後的氣息,辨識文章高下,這其實並不神秘。每一位真正的讀書人都有這樣的本領。一本書略翻數頁,其高下工拙,自然瞭然於胸。尤其是南懷瑾的書,錯謬荒悖滿篇,真稱得上是「滿紙荒唐言」,如果誰還花時間去讀,那可真是笨伯了。只需要略翻一翻,就知道其人其書,毫無價值。我最早知道南懷瑾,是在剛從清華轉學到北大的時候。
  • 《聽南懷瑾講〈莊子〉全集》
    它以極其優美的文字、極其生動的故事揭示了極其深刻的人生哲理,讓人讀後流連忘返,有「沉醉不知歸路」之感。而聽南懷瑾大師講《莊子》,更是對人的心靈的選禮。雖然我們可能無緣親聽大師教誨,但有緣得讀大師之書著已是莫大福分。本書是作者精心研讀南懷瑾大師《莊子講記》後的個人感悟之作。
  • 中考答題卡,學生千萬不能犯這5個錯誤,否則白白丟掉分數
    每一年我在參加中考評卷的時候,都能看到一些學生犯了不該犯的錯,分數白白丟掉,非常可惜。今天,我把學生答題時容易犯的錯誤羅列出來,提醒家長和學生的注意。錯誤三:答題沒有答在規定區域內答題卡上的每一道題都是有答題區域的,學生在答題的時候要注意不能超出答題區域,否則超出部分是無法計入分數的。畢竟現在的中考和高考一樣,全都是掃描到電腦上進行評卷,評卷老師能看到的區域就是答題區域,超出的範圍是沒有辦法被掃描進去的,因此老師是看不到那些超出界限的答案,自然就無法給出分數。
  • 男人的精液有七種顏色?南懷瑾對傳說向來不加嚴謹考證
    南懷瑾的學術不靠譜》,指出南懷瑾不加任何的考證就胡說八道,說「黃帝的陵後面有個碑,不準進去。但是你如果有膽子進去,三個月就從南京出來」。我認為,南懷瑾的治學態度是非常不嚴謹的。他的知識容量看起來很多,但是基本上都來源於書本和傳言,而且很多都是沒有被考證過的玄學和神秘主義。南懷瑾由於「自己信」,所以對內容不加以嚴謹的考證,又加上自己的附會,就把一些錯誤的知識向大眾傳播。
  • 晚年南懷瑾,初建太湖學堂,「秘密」為自己人授課,意在何為
    淨洗濃妝為阿誰,子規聲裡勸人歸。百花落盡蹄無盡,更向亂峰深處蹄——洞山禪師短短二十八個字,說出了洞山禪師這一生的感想,也能夠深刻闡明南老師為學生授課的心情,一起跟著這首詩進入今天的內容。現如今依然有很多人會將子規和鷓鴣混為一談,這個是錯誤的。因為鷓鴣是在春天叫的,以前讀書的時候,一聽到鷓鴣叫的時候,整個人心裡是不舒服的。那么子規聲裡勸人歸其實就是表達了洞山老師自從出家以來,悟道說法一輩子,希望每個人都可達到佛的境界。
  • 南懷瑾:年輕人不能犯的大忌,否則難免「命比紙薄」
    一定要富貴功名都經歷過了,還能保持平淡的本色,最了不起時是如此,起不了時還是如此;我還是我,這才有資格談國家天下事。不然去讀讀書好了。至於批評儘管批評,因為知識分子批評都很刻骨,但本身最了不起的也只能做到清高。嚴格說來普通一般的清高,也不過只是自私心的發展,不能做到「見危授命」,不能做到「見義勇為」。
  • 南懷瑾:聰明的人,懂得結交有這三個品質的人,成就高層次人生
    在人的一生長路漫漫,除了家人的陪伴,有很多時候是和朋友相處的。朋友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所以在結交朋友的同時,要懂得什麼朋友值得結交,南懷瑾先生認為這三種人值得做朋友。與具備以下三個品質的人交朋友,成就高層次人生。
  • 南懷瑾的作品應該普及嗎?
    因為南懷瑾在一開始就是為了宣揚佛學,但是他自始至終都陷入無良師的窘境,這自然需要加入他自己的理解,而這些理解未必都是被檢驗過的。但是為了傳教的「方便法門」,南懷瑾不屑於去糾正。其後果就是,他的作品破綻百出,甚至可以說通篇胡說八道。僅僅是去世前出版的幾部小書,就已經找到至少450多個低級錯誤。
  • 你是否曾經在職場上犯過這3個錯誤?唯有經歷過才會刻骨銘心
    雖然我們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無論是誰都不可避免犯錯,但是有些錯誤只能犯一次,當作經驗教訓,不能一錯再錯,否則會讓你墜入深淵。你是否曾經在職場上犯過這3個錯誤?唯有經歷過才會刻骨銘心。當然了,很多人可能會對不光彩的手段會嗤之以鼻,不過你也不要忘記了,現實中的職場本來就是遵循弱肉強食的法則,你不狠,你就會成為別人的墊腳石。所以,為了自己的發展,有的時候在暗中使用一些手段也是難以避免的。不過有的人通過不光彩的手段升職加薪後,認為一切塵埃已定,不再會有被翻盤的情況。
  • 孕婦散步對順產有幫助,但這3個小錯誤不能犯,對胎兒沒好處
    孕婦散步對順產有幫助,但這3個小錯誤不能犯,對胎兒沒好處女人在懷有身孕的時候也要堅持做運動,但運動也不能太過於強烈,尤其是在懷孕後期的時候,孕婦運動就會顯得有點困難了。在女人懷孕後期的時候可以做什麼運動呢?
  • 南懷瑾的告誡:不要輕易學佛,因為學佛者最易犯這3個毛病
    小區一位老同學去年做生意失敗,變得灰心喪氣,將自己整日關在屋子裡面睡大覺,什麼都不肯幹。起初的時候,我和很多同學都相約去看他,安慰他,開導他。但是,半年過後,我們再也沒人去過他家了。他的妻子是一名佛教徒,為了激勵他振作起來,建議他學佛修行。
  • 南懷瑾: 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父母都犯這同一個錯誤
    我認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個錯誤,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願望,下意識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卻忘記了自己子女的性向與本質... 我簡單明了告訴大家,《大學》上說「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父母對兒女有偏愛,所以只看到他的優點,而不曉得他的缺點。
  • 孕婦切記:不要犯這3個錯誤,否則會刺激宮縮,對胎兒發育影響大
    女人懷孕後,在自己的一些日常行為習慣上一定要注意,這不光是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也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尤其是下面這3個錯誤不要犯,否則會刺激宮縮,對胎兒發育影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