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廣大中國公民來說,人事檔案並不陌生。人事檔案,是中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特色,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係緊密掛鈎,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
換言之,人事檔案是記錄一個人的主要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
一般,符合以下條件中任何一條要求的公民,都會擁有人事檔案:
曾被全日制中專(含技工)以上院校正式錄取,並完成學業的人員;
曾與企業籤訂勞動合同,被正式錄用為員工的人員;
曾被正式錄用為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有編制的人員;
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
國內人事檔案在管理上,保密性、安全性高,大家也對此比較重視。所以,對於人事檔案的存放和保管,也是需要了解的。那對於即將出國留學的同學們來說,出國的那些時間,人事檔案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種
你是大學畢業後,再選擇出國留學,可以把人事檔案留在就讀的大學。有的學校可以免費保留一兩年,之後如果沒有學生本人指定的接收單位,檔案戶口會給轉到原籍。此時,學校也不再為其發放就業報到證。
就業報到證,是普通高等學校、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的應屆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
選擇這種方式處理人事檔案,值得推薦就是,學校的誠信度高、安全性高,而且大學不收取學生的額外費用。之後,學生還可以採用應屆生的身份,參加公務員考試等。
第二種
選擇將人事檔案保留在所在戶籍地的人才市場。同學們留學回國後,打算在當地就業的話,辦理就業手續,會比較方便。
第三種
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保存人事檔案,這也是目前很多留學生選擇的方式。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是教育部直屬並具有法人資格的國家級留學服務專業機構,是國家唯一提供全方位留學服務的單位。於1997年成立了"留學人員檔案室",專門從事出國留學人員的人事檔案管理工作。
此後,不論是自費留學的在校生、研究生、未參加就業的畢業生,還是高中生、辭職人員等,都可以委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檔案室代為管理。
而且留學人員,不必到處奔波,方便快捷地辦理出國留學和留學回國工作等手續。例如,境外學歷學位證書的認證、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就業報到證、落戶手續。
辦理過境外學歷學位認證的同學們,都知道這份證書是一式兩份的文件,其中一份文件,就是要放進人事檔案裡面的,證明你的留學經歷。
有些同學,出國的時候年齡小,可能不會意識到人事檔案對自己的重要性,這時候父母就需要幫忙留意著。
不少留學生留學歸來後,準備就業、辦理落戶等事宜,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檔案放在哪裡。這樣,就會浪費時間、精力。所以建議,同學們出國留學前,可以先把人事檔案處理好,然後再出境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