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公司還是大公司?別傻了!為什麼勸你一定要去大公司工作

2021-02-14 醫業觀察

作者:星哥

最近經常有畢業生或者想換工作的人加星哥微信,諮詢某個行業或者公司怎麼樣,星哥什麼時候變成了職業生涯顧問了?

 

Anyway,按照以往的習慣,同一個問題被問得多了,就會寫一篇文章作為回應。以後再有類似問題,直接把這篇文章甩給他。

 

言歸正傳,今天不聊行業的選擇,只談「為什麼勸你一定要去大公司工作」。

 

 

在大公司見識啥什麼是最好的

 

由於缺乏乙醛脫氫酶,一喝酒就過敏,一向對酒不感冒,紅酒也一樣。之前覺得可能自己品味太差,對那些紅酒都不感冒。但是有一次,同事Arthur從摩洛哥出差回來,那位代理商老爺爺送了他幾瓶紅酒,Arthur帶了一瓶到辦公室。禮節性的喝了一杯以後,發現味道還不錯,連著喝了一杯又一杯,到最後居然喝了半瓶。略顯尷尬之餘,才發現之前對紅酒不感冒是因為沒有喝到對的酒。

 

見識過好東西,才知道什麼東西不好。

 

公司也一樣。公司能做大,必然有他的可取之處,營銷、研發、戰略、流程、精益管理、執行力等等,大公司一定在某些方面有過人之處。你去那裡待著,見見什麼是最好的。

 

一個簡單的思路是,不管你想做什麼工作,一定要想盡辦法進入這個領域最好的公司,並且是這個公司最核心的部門。

 

我的老東家杭州艾康也不算太大的企業,當年在杭州艾康的時候,也不覺得公司有多好,出來以後才發現比起那些IVD同行們,艾康的管理好太多了。比如艾康有幾百個產品,上千個BOM,在艾康那幾年沒聽說過產品標籤貼錯的事情,但是後面發現產品標籤貼錯在其他IVD公司並不稀奇,其中有營收過10億的上市公司,也有營收過億和幾千萬的中小企業。標籤的正確與否,後面體現的是公司的一整套管理流程。

 

比如你要戰略轉型,要大肆併購整合,跟誰學習,當然是跟最優秀的併購整合專家學習,那麼誰是業內最優秀的併購整合大師,非丹納赫莫屬。人家已經把戰略轉型和併購整合這種事情,從漁獵文化變成了農耕文化。雖然你肯定學不會,總要有個標杆,知道差距在哪裡。分子診斷龍頭企業賽沛二十年如一日持續虧損,丹納赫2016年併購以後,2019年賽沛就盈利了,換成其他公司去併購你試試看,九成把握是賽沛虧的更多。

 

大公司的經歷是一生的光環

 

這個其實是借鑑了通用電氣傳奇CEO 傑克 韋爾奇的觀點。看起來有點抽象,舉個慄子,辦公室斜對面小姑娘負責行政和對外事務,來公司之前是空姐,每次跟合作方男同胞吃飯聊天,我總是會不經意的提及她的空姐經歷,反響良好……

 

這個空乘的經歷,對她而言,就是一身的光環。

 

具體到公司,來聊聊星哥心目中最具光環的公司:通用電氣和丹納赫。

 

要不然也不會在通用電氣被踢出道瓊工業指數,士氣低落的時候連夜寫文力挺。

參考《你哥(GE)還是你哥,你哥會回來的》

 

原因不在於GE公司有多牛,公司吹牛誰不會,我們相信眼見為實。

 

業內一直流傳「GE高管滿天下」,很遺憾星哥並不認識前任和現任的GE高管,只是聽說而已。但是在和諸多業內朋友的交流中發現,很多人是在GE呆過的。比如以下人士(排名不分先後):

 

行業大V醫療人咖啡公眾號的創始人刀哥;

來福賽恩斯公眾號的創始人來福君(可惜很少更新了,你看和懶人競爭多容易);

超級服務攻略公眾號的創始人蛙哥,為售後工程師帶鹽;

職場肖談公眾號創始人肖總(筆名就這個);

貌似GE的人挺喜歡開公眾號寫東西.

已經移居德國,有趣優秀的首帥姐;

從GE管培轉去國企做投資,再轉丹納赫的Ivy,折騰不止;

從花旗到GE,再創立FA公司的Max;

從國企到GE,再到強生,再創立一家優秀IVD企業的李總;

從保險公司到GE,再跳丹納赫,然後轉行知名投資機構的Sean;

從PKI到GE生物製藥,再到丹納赫的劉總。

 

或許他們並不一定覺得哥家的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烙印,在這幫朋友身上似乎能看到一些共同的特質:專業,進取,意氣奮發,不甘平庸。

 

招人當招哥家男,娶妻當選哥家女。

 

在大公司裡人人都是螺絲釘,缺了誰都照樣轉。可奇怪的就是GE出來的螺絲釘,上到CEO下到基層員工,出去能獨當一面,特別好使。這個就特別值得琢磨了。同為一線外企,其他巨頭的人才產出率似乎比哥家要稍低一點。

 

至於說丹納赫更不用提了,我們公眾號裡有太多相關文章,讀者自己搜索。GE的衰落是不爭的事實,能否再度崛起還有待時日,從丹納赫的前任CEO Larry Culp成為GE的掌門人,你就知道哪家公司是當下最靚的仔。

 

通用電氣背景下的Larry Culp

如果聽到哪位大俠曾經在GE和丹納赫待過,星哥一定是另眼相看,這就是光環效應。

 

大公司的經歷利於構建事業關係網

 

星哥碩士學的是生物方向,畢業以後誤入歧途,愧對導師,之前的師弟都已經是學校的副教授了。回頭看,當時沒有在生物方向深耕,浪費了很多資源,等於是從零開始,構建個人的關係網絡。

 

一般人在的關係網絡,無外乎親戚,老朋友,老同學(校友),老同事,老鄉。其中親戚和老鄉你是被動接受的,沒辦法。個人可以選擇的是朋友,同學和同事。

 

一流名校為什麼爭奪那麼激烈,有一個原因是一流名校是寒門子弟和權貴子弟一生中最可能產生交集的地方,基本沒有其他機會。名校的事情有空再談,本篇主要聊大公司。

 

大公司裡面部門多,人多,招聘標準又比較高,基數大了以後,人才肯定不少。銷售、市場、研發、工藝、生產、質量、售後、註冊,有方方面面的人才。去過小公司,包括老闆就十來個人,平日工作中遇到人才的概率就大大下降了。

同在一個公司,你和這些人才很容易能建立起聯繫。

 

這個時候,大家會互相觀察和判斷,這個人的能力和人品怎麼樣,是否專業,是否靠譜?你在觀察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觀察你。當機會來臨或者遇到問題的時候,你會去找誰?

 

比如說最近3家pre IPO公司的老闆問星哥有沒有國際營銷總監的人選推薦,星哥就推薦了兩位老同事,兩位都已經順利拿到了offer。儘管這兩位老同事,我們已經好幾年沒有聯繫,但是機會來的時候,自然能想起來。就算你們在老東家沒有交集,但是搭上線很容易,找個靠譜的中間人(老同事),溝通起來會很順暢。

 

不管你打算創業、升職、跳槽,大公司老同事的關係網絡都是你不可多得的資源。

 

說了大公司的好處,也談談大公司的劣勢。

 

大公司人人都是螺絲釘

 

大公司的工作劃分的太細了,很難看到全貌。除非你是金剛不壞之身,一直能夠往上升。時間一長,就不是十年的工作經驗,而是一年的工作經驗做了十年,這是很可怕的事情。一位業內朋友在某大公司工作多年,最近被勸退了。我問他有沒有plan B,他有點茫然,這就有點問題了。

 

在大公司裡,99%的人都是過客,這是一個好的加油站,但是真的不是大部分人的歸宿。

 

錯把大公司的平臺當做自身能力

 

某位市值千億公司的銷售總監說過一句話:「離開MD,你就是一條狗。」 每當取得那麼一點點小成績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這位銷售總監的「金玉良言」,督促自己繼續前行。這句不太友好的話,說的卻是事實。公司的成功,其實大部分時候是老闆的成功,和普通員工關係並不大。眾多醫療器械公司登陸A股,翻一翻各家招股書的股權結構,大致能了解老闆對手下中高層員工的態度如何。

 

最後,一定會有人吐槽說大公司不一定好,也有很多優秀的小公司云云,想抬槓的,我們下次專門寫文再聊。

 

作者:星哥

今年新增一些業務,針對IVD行業經理級以上職位,有想挪地方的朋友歡迎掃碼加星哥微信交流,也為防止失聯。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醫業觀察立場無關。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歡迎聯繫小編。   @今日話題

喜歡就點個讚和在看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大公司與小公司之間,我勸你一定要選擇大公司?
    關注「職場沉浮寶典」,與你分享職場小技巧但凡現在不管誰諮詢我意見,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大公司!3、大公司的同事更加優秀,他們多數名校畢業,往往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和較強的自驅力,與他們一起共事,就算在他們那沒能學習到什麼職業技巧,也會被他們的上進心、自律性等特質給感染,從而使自己變成更優秀的人。就像美國企業家吉姆·羅恩所說的,你每天跟誰一起工作對自己的學習速度會產生難以置信的巨大影響。
  • 剛工作,去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
    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就像北大好還是清華好一樣,是一個永遠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那麼怎樣挑選呢?本文作者從5個方面對比分析了大小公司的特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請你堅信班長推薦,必屬精品。作者 | 陳向東來源丨陳向東(ID:larry_chen_)如果你參加過大型招聘會,估計會有「挑花了眼」的感覺。
  • 畢業第一份工作,應該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畢業第一份工作,應該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我的建議是去大公司。剛畢業的時候,我沒有想著去大公司工作,而是去了小公司,我覺得小公司更好一些,想著在小公司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我發現我錯了。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先學會做人,才能做好做事。去大公司還是去小公司,這就好比在一個普通學校和一個重點學校,接觸的人不同,學到的內容也就不同。小公司往往因為人員少,你會接觸到很多工作內容,會讓你學到很多東西。
  • 畢業後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最近,小編看到後臺有很多人在詢問這樣一個問題:「畢業後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今天小編梳理了一些網友的答案,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這裡的人,不會在公司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每天聊得最多的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畢業前,我對大公司和小公司沒有概念,我只知道,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我都需要一個平臺去實踐、去成長。我從不認為我會在一個平臺做一輩子,但是要想去其他地方,並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賞識,這就需要擁有一定的專業度,而我要做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去哪都能夠完全勝任這份工作。
  • 應屆生去大公司好還是去小公司好?
    我是一名應屆畢業生,現在面臨著兩個選擇,大公司薪資低,熬得住發展前景還不錯,小公司薪資高,但發展前景不太了解,這該怎麼選擇?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在做出選擇時,怕錯過了機會。但因為自己的經濟能力不好,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怎麼辦?小公司工資高,不了解發展前景。
  • 畢業生應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很多畢業生在找工作這一階段,一定存在過這要的煩惱:我應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這個問題真的是十分經典。那我們來看一下大公司和小公司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東西。大公司發展已經趨於平穩,公司整體布局已經確定,每個崗位分工明確,職工工作崗位專而精。
  •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你選擇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就業擇業方面有很多的困惑,是在家鄉工作還是去外地打拼,選擇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這個問題對於沒有職場經驗的我們來說是一個世紀難題,由於沒有職場經驗,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也是模稜兩可,那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職場老油條們,對選擇第一份工作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怎麼說?
  • 應屆畢業生要去大企業還是小公司?
    想聽聽您寶貴的建議,您覺得是應屆畢業生,應該去創業公司呢,還是大企業呢? 我一聽,這不是偽問題嗎? 為什麼叫偽問題呢?這個問題的潛臺詞是,有一家創業公司要你,有一家大公司要你,可以做選擇。 我想的是:你有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就業難?
  • 演講稿範文:大學生畢業後,應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為什麼我認為大學畢業的首選是去大公司文/樊榮強今年的大學生即將畢業,很多學生都在忙於找工作。對於找個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的工作,有些人糾結,有些人不當一回事。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主張去大公司,網上的評論分兩極,一種贊同,一種反對。為什麼我認為大學畢業的首選是去大公司呢?第一,開闊高端視野。大公司平臺大,場面大,面對的客戶,交往的人群,都非同一般,你的見識就是不一般。但在小公司經歷的人與事都很平常。第二,打造黃金簡歷。
  • 應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去大企業Or小公司?
    對大多數大學生來說,畢業做什麼工作簡直就是世界第11大未解之謎。小A今年6月份畢業,在找工作的這兩個月裡雖然有收到不錯的offer,但直到現在也沒有將工作確定下來。原因竟然是因為他不知道到底去大一點的企業,還是去小公司。其實這個問題也困擾著許多像小A這樣的應屆畢業生。
  • 剛畢業的大學生,建議你的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去大公司
    但在大四畢業找工作之際,小凡也遇到了很多畢業生都會遇到的問題:到底是去大公司還是選擇小公司?由於在校期間表現優異,當時的系主任首先就給小凡推薦了幾家大公司,其中兩家在面試過後還順利給小凡發了offer。正值所有人都在羨慕小凡可以不為找工作發愁時,小凡卻做出了讓很多人都費解的舉動,她決定去自己選擇的一家公司就業。
  • 第一份工作到底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專家:決定性因素就看2點
    最重要的問題是要清楚一點,錯過這家小公司並不等於失去了所有機會,這樣顯而易見是走入了一個誤區。 小公司因為剛剛開拓市場,需要背負非常大的壓力,進行同業市場競爭。如果前期不好招人的情況下,就會不光把單一工作給到你,可能一人要身兼數職。如果自身素質受限,很有可能不能勝任這項工作。
  • 畢業後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往往影響著未來的職業道路,平臺的選擇至關重要。有人會說去大公司好,門檻高,見識廣。有人說去創業型的新興公司好,可以多方面鍛鍊,成長快。看起來都很有道理,那麼公司規模的大小會影響什麼呢?
  • 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網友諮詢: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非常高興將為您回答這個問題。顯然,問題是從大學生的角度看,是進大公司還是進小公司。正因為如此,不是這樣名校的畢業生會被直接拒絕,更不用說考慮去哪家公司工作了。二、大學生的學歷和能力決定了是去大公司還是去小公司這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根據前面的分析,很多知名的大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要從名牌大學畢業,而剛畢業的大學生的教育背景非常重要敲門磚。
  • 去大公司的流水線,還是小公司獨當一面,本科生就業如何才明智?
    在現代社會,民營經濟是比較發達的,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規模比較大的公司,也存在著一些比較小的單位,很多學生在面對大公司的流水線,和小公司的獨當一面之間,猶豫徘徊,難以取捨。其實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有自己的優點,也都有自己的弊端。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哪些優點呢?
  • 找工作是進大公司還是選小公司?
    在很多畢業生迷茫著我是選大公司好呢?還是小公司合適?這時候,那些所謂得人生贏家就目標明確,早已做好了選擇。然而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我更傾向於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公司。我們先來分析下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利弊。
  • 剛畢業,我為什麼建議你去大公司
    由於做公益項目,我帶了一些大學生,過不了多久就要到秋招季了,一些同學跑來問我:「究竟我該去大公司打拼還是去小公司鍛鍊?」每當遇到這樣的話題,我都想說:只要有機會,無論多苦,儘量去大公司吧!多年後,你會感謝自己現在的選擇。大公司到底有什麼好?
  • 應屆生求職,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抓住這3點,很好選擇
    應屆生求職,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抓住這3點,很好選擇每一個應屆生都會面對找工作這個現實問題,而在求職方向上,很多應屆生都會產生找工作究竟是去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比較好的疑問,因為此前從未接觸過職場,應屆生們也就不懂得該怎樣進行分辨。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答,只要抓住下面說的這3點,懂得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就會更容易做出選擇了。
  • 有大公司 offer 卻選擇了小公司是為什麼?
    第一份工作,去了個小公司,1年以後跳槽到大公司(百度),做很基礎的工作。 後來跳槽到一個中型公司。中間拿了百度的offer(是的我就是這麼賤,又想回去),還有58的offer,我都拒了。 現在跳槽到一個我覺得很有前途的初創公司。
  • 畢業後一直在小公司工作,現在面試大公司,薪資更低,值得去嗎?
    跳槽換工作的時候,有多少人經歷過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又有多少人經歷過從大公司跳槽到小公司?相信很多人跳槽找工作的時候,新工作的薪資相比原來的薪資都會有所上漲,一般來說,跳槽後薪資漲幅在30%左右是比較合適的,當然,也是有例外的情況,漲幅會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