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軍事教育技術學學科發展現狀及趨勢

2021-01-10 蕭蕭軍事熱點

從世界範圍看,教育技術學是從最初的視聽教育和影視教育演變發展而來,軍事教育技術發達國家,如美、俄、德、印等國,在長期的軍事教育技術學科建設實踐中,依據軍事教育技術發展規律和本國的實際條件下進行了長期探索,形成了既符合普遍規律又反映本國實際的學科建設模式。美國是發祥地、前沿地。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的教育技術學經過了視覺教育、視聽教育、視聽傳播、教育技術等幾個階段,直至20世紀末提出的e-education,e-learning。但美軍並沒有明確提出軍事教育技術這一概念, 美軍優化軍事訓練的多數技術是按照「先軍後民」的思路來發展的,其專業性和軍事特色都非常明顯,教育技術在軍隊也有應用,但多集中在軍隊院校教育領域。因此, 美軍軍事術語中沒有「Militar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或 「Military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一詞,而只有「Military Training Technology」一詞,直譯為軍事訓練技術,其專門的軍事訓練技 術 網 站 (http://www.military -training -technology.com)[1],主要傾向於介紹軍事訓練領域中尖端的模擬仿真技術。

美軍將「斯巴達軍事教育技術模式」與「雅典軍事教育技術模式」創造性和結合而形成的院校、部隊相結合的軍事教育技術模式;俄軍則實行基礎專業貫通、指揮技術結合的軍事教育技術模式;這些模式都以網絡技術和信息資源為基礎,以軍事人才培養目標為牽引,以戰爭需求為基本著眼點,以信息網絡和大數據為關鍵進行軍事教育和學科建設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國從1983年開始創辦教育技術學(電化教育)本科專業。從對媒體研究角度來看,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前,以幻燈、投影、電影、廣播等媒體為研究階段;再至90年代初,以電視、錄像為研究方向;之後為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遠程通信技術研究階段。作為教育學一級學科之下的二級學科,地方高校已設立60多個教育技術碩士點、5個博士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師範類院校90%以上組建了教育技術系,形成了多層次、多方向、多性質的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2]。

軍事教育技術學的學科建設已有近20年發展歷史。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為初步發展階段,電化教育初見成效、電教設備初具規模、電教教材製作逐漸正規;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為全面建設,協調發展階段,在軟硬體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988年實施正規化學歷教育;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為深化應用和改革發展階段,在部隊和院校的應用全面推開,1992年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招收第一批電化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軍事教育技術學學科建設正式拉開帷幕;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是創新發展階段,其主要標誌是進行了教育技術設備的數位化建設,加強了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推廣多媒體網絡教學,啟動遠程教育試點。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開始與地方聯合培養教育技術碩士研究生,學科建設進入普及發展新時期。

2001 年 10 月,總部舉辦了全軍教育技術管理幹部集訓,提出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實現由電化教育向教育技術轉變,由一般教育技術向軍事教育技術轉變」的發展思路,指明了軍隊教育技術工作發展的方向,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軍事教育技術」這一專有名詞,並明確提出要在未來軍事學學科體系中的軍事訓練學一級學科下,構建「軍事教育技術學」二級學科的要求,成為軍事教育技術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誌和轉折點。此後,軍事教育技術工作者完成了 「軍事教育技術基本理論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等重大理論課題,出版了《軍事教育技術學》、《軍事教育技術學教程》等系列專業教材,初步構建了軍事教育技術理論體系。 2003 年,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首次招收軍事教育技術方向博士研究生。目前,我軍軍事教育技術已經成為軍事教育訓練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的一個重要方向,軍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軍事教育技術人才培養的體系,軍事教育技術逐步成為軍事教育訓練主體的一部分。

軍事教育技術已經從軍事訓練的輔助手段發展成為基本手段,成為軍事訓練信息化的重要推動力量,在軍事訓練創新中發揮了積極有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軍事教育技術學科的研究方向必須與部隊建設實際需要緊密聯繫,把提高軍事教育訓練的水平和質量、為部隊提高戰鬥力服務為現實目標。未來的研究熱點包括:(1)教育技術的理論研究,如定義域範疇、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績效技術與應用等;(2)教育信息管理,包括政策與法規標準、信息化條件下教學規律等;(3)虛擬實境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等的教育應用研究;(4)網絡化技術應用;(5)教育訓練媒體開發與應用等。

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武器裝備水平的提高,軍事訓練的複雜度急劇增大, 藉助科學技術提高軍事訓練的質量和效益,科技興訓,科技練兵,加快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轉變已成為全軍上下的共識。 部隊訓練對技術支撐的要求越來越高,任務越來越重,客觀上要求軍事教育技術必須由院校教育領域向部隊訓練領域深入拓展[3]。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軍隊教育技術工作者逐步意識到,部隊訓練和院校教育作為軍事教育技術的作用對象,兩者有很大的區別,部隊訓練活動的對抗性、協作性、強制性等特點非常鮮明, 相應地使得軍事教育技術在部隊訓練中的應用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規律, 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在當前我軍大力推進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的形勢下, 軍事教育技術將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重心適時轉向部隊訓練領域,軍事教育技術學科建設將努力探索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中的軍事教育技術保障的特點和規律,多媒體技術、虛擬實境技術、大數據將得到廣泛應用,訓練信息網絡功能將得到進一步拓展、大數據中心建設和大數據運用將更加普及、信息系統研發和訓練大數據信息資源體系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安全防護和運行管理將得到規範和加強,學科信息化建設水平將得到層進式大發展。

相關焦點

  • 守正與超越:教育技術學的邊界與跨界
    而知識之間卻存在固有的、複雜的聯繫,人們還必須跨越學科邊界,用整體性思維對世界和事物進行分析和考察。所以,學科邊界不應該是靜止僵化的、阻礙發展和交流的障礙,也不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等待人們去發現的先驗的實體,而是各種社會制度和文化力量協商建構的產物。而且,在信息文明的影響下,整個社會結構和思維模式呈現複雜化、非線性的發展趨勢,各領域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
  • 智慧教育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教育後勤展覽會上海世博館2020年11月10日-12日1 智慧教育或許可以成為學科或專業目前,「智慧教育」這一詞彙已經逐步得到全國各級政府、教育界、產業界的認可。智慧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智慧教育產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正在逐步成長為「智慧型」經濟的新引擎。
  • 教育技術學理論五問-中國社會科學網
    教育技術學植根實踐,實踐是教育技術學理論發展的原動力與創新源;問題是教育技術學理論創新的起始點,對教育系統的結構、要素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全新的闡釋;教育技術學從哲學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及專門研究法等多層次的方法視角,揭示教育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規律;教育技術學圍繞著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與教,努力地做著一些理論創新的工作。
  • 信息技術教師的搖籃——教育技術學
    學院建有教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及教育學專業學位碩士點,並與韓國國立全南大學聯合培養教育學博士,為溫州大學博士學位授權培育點。教育學學科水平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位列C+(前40-50%),2019軟科學科排名第40位(前28%)。
  • 教育技術學專業-肇慶學院
    培養目標教育技術學專業培養能夠在新技術教育領域從事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等的教育技術學科高級專門人才,包括各級師範院校和中等學校教育技術學課程教師以及各級電教館、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術人員。
  • 人工智慧的歷程、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人工智慧的歷程、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胡薇 發表於 2018-06-25 15:27:58 譚鐵牛院士在第十九次中科院院士大會上發表了《人工智慧:天使還是魔鬼》的主題報告
  • 我國博物館教育課程設計現狀及發展趨勢
    本研究基於上述分析,提出了當前國內博物館教育課程在教學內容方面趨向於多學科內容的融合、在教學模式的選擇方面趨向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以及創新能力、在教學支持方面趨向於使用移動科技等三個發展趨勢。[關鍵詞] 博物館教育課程; 設計現狀; 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時代的需求,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被人們所認識,特別是科技類博物館的誕生與發展,使博物館以收藏為主、教育為輔的格局得以改變。廣義的「博物館教育」指在館內的各種含有教育功能和意義的活動[1],包含了教育活動、參觀導覽、教育課程等多種類型。
  • 翻譯學科建設與翻譯教育發展
    我國高校翻譯學科建設現狀從定性方面看,「翻譯理論與實踐」專業是我國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專業名稱,列在文學門類的外國語言文學之下,與「英語語言文學」和「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等專業並列。從定位方面看,在 1992 年11 月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92)中,「翻譯學」被列為語言學(一級學科)中應用語言學(二級學科)之下的三級學科。這無疑制約了翻譯學科的發展空間。於是,多數學校只好把翻譯作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方向。
  • 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分析、權威的數據、直觀的圖表等,幫助高等教育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  《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是高等教育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高等教育行業發展趨勢,洞悉高等教育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在多年教育培訓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教育培訓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教育培訓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2020-2026年中國教育與培訓行業現狀全面調研及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教育與培訓行業現狀全面調研及發展趨勢報告》對我國教育與培訓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全面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教育與培訓市場發展動向進行科學預測,還根據教育與培訓行業的發展軌跡對教育與培訓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教育與培訓產業投資者尋找投資亮點。
  • 2020-2026年中國職業教育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職業教育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中國職業教育面臨良好發展前景,原因是隨著經濟的轉型升級,「人口紅利」即將耗盡,中國經濟面臨勞動力從過剩向短缺的「劉易斯拐點」,人才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數量和結構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 中國教育改革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教育改革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在多年教育改革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教育改革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教育改革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教育改革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2020年成人教育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中國成人教育現狀調研...
    知識經濟時代為高校成人 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平臺,高校成人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知識經濟時代理所當然地應該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從而推動和諧 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大眾化為高校成人教育的發展創造了契機,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終身教育已經成為一切教育制度必須貫徹實施的一個思想,它是現代教育的 發展趨勢。
  • 學科報告▏姚宜斌等:大地測量學科發展現狀與趨勢
    大地測量觀測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理論研究的發展,尤其是高精度連續觀測技術促進了靜態大地測量學向動態大地測量學的發展,擴大了應用領域。現代大地測量學為地球動力學、行星學、大氣學、海洋學、板塊運動學和冰川學等提供基準信息,並與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的多個分支相互交叉,已成為推動地球科學、空間科學和軍事科學發展的前沿科學之一。
  • 人工智慧教育學部丨融合創新,協同發展
    2020年學院招收教育技術學專業(師範、非師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科學教育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人工智慧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思想道德高尚、師德師風端正、學科知識紮實、教學能力過硬,具有紮實的信息技術學科素養和較強的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實踐能力,能夠在具體工作崗位上敬業奉獻、表現卓越的學者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和專家型教育信息化建設者
  • 2020-2026年中國高校招生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高校招生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對高校招生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淺議基層藥品監管現狀及對策建議
    原標題:淺議基層藥品監管現狀及對策建議   藥品屬於
  • 中國教育國際化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在投資、運營國際化學校的過程中,如何正確理解國際教育的核心因素,回歸教育的本質,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鑑其他國家辦學和治校的經驗,是推動中國教育多元化發展、改良中國教育生態成敗的關鍵。關鍵詞:國際學校國際課程創新教育特殊學校教育生態中國當代教育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常規公辦、民辦學校之外,「國際學校」這個曾經特指那些為外國僑民提供其母國母語教育的學校,其定義和邊際在當代中國被延展了,成為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領域,滿足著公眾多樣化和選擇性的需求。
  • 海洋科學學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現代海洋科學的研究體系,大體可以分為基礎性學科研究和應用性技術研究兩部分,由物理海洋學、海洋氣象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學、海洋化學等基礎學科和眾多分支學科及其應用性科學和高技術構成。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的海洋科學研究和教育與國家、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海洋科學高等教育也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