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即詞的格式名稱。
詞的格式多達上千種,古時的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故命名為「詞牌名」。這些精巧的詞牌名,每個都有它特定的聲情,或細膩輕揚,或激越豪放;或幽怨悽涼,或慷慨雄壯。
今日小月分享十個經典的詞牌名,讓我們一起從詩詞中去了解它們!
01如夢令
又名「憶仙姿」「宴桃源」「無夢令」等。
由來:
創調之作是五代後唐莊宗李存勖詞,詞存《尊前集》:「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風舞鳳。長記欲別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名《憶仙姿》,蘇軾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
詞作典範: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宋·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0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
由來:
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浣紗溪」的本意即詠春秋越國美女西施浣紗的溪水。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
詞作典範: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03青玉案
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蓮池上客」等。
由來:
謝桃坊《唐宋詞調考實》一文中認為,青玉案調為宋人首創,是北宋時期的「時調新聲」。其調名源自東漢末年張衡的《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一句。
詞作典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宋·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選段)
04長相思
又名「吳山青」「山漸青」「相思令」「長思仙」「越山青」等。
由來:
唐朝教坊曲名。調名出自《古詩十九首》:「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句。以白居易詞《長相思·汴水流》為正體,雙調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
詞作典範: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唐·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
05定風波
又名「卷春空」「定風波令」「」醉瓊枝」「定風流」等。
由來:
原唐代教坊曲。敦煌曲子詞中其一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波。」其二有「當本。便知儒士定風波。」兩詞為武將與儒士回答,定風波以喻平定叛亂。為此調之始詞。
詞作典範: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宋·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選段)
06念奴嬌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湘月」。
由來:
調名取自唐代天寶年間名倡——念奴,許多詩作中都有其身影。此調以蘇軾《念奴嬌·中秋》為正體,雙調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後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
詞作典範: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裡,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宋·蘇軾《念奴嬌·中秋》(選段)
07蘇幕遮
又名「古調歌」「雲霧斂」「鬢雲松」「鬢雲松令」等。
由來:
原唐玄宗時期教坊曲,後用作詞調。這個曲調源於龜茲樂,「蘇幕遮」意為「西域胡語」。以範仲淹《蘇幕遮·懷舊》為正體,雙調六十二字,前後段各七句、四仄韻。無變體。
詞作典範: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宋·范仲淹《蘇幕遮·懷舊》(選段)
08臨江仙
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
由來:
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格律俱為平韻格,雙調小令,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
詞作典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明·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選段)
09點絳唇
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等。
由來:
因南朝江淹《詠美人春遊詩》中「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而得名。以馮延巳詞《點絳唇·蔭綠圍紅》為正體,雙調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
詞作典範:
蔭綠圍紅,夢瓊家在桃源住。畫橋當路,臨水雙朱戶。——五代·馮延巳《點絳唇·蔭綠圍紅》(選段)
10清平樂
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
由來:
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一說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一說李白曾作應制《清平月》三首,後用為詞調名。還有一種則是民國楊憲益認為《清平樂》為南詔樂調。
詞作典範: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宋·黃庭堅《清平樂》
歡迎留言分享,哪一個詞牌名是你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