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作詞大都要有詞牌名,詞牌限定了字數、斷句以及平仄,為宋詞的創作、興盛奠定了基礎,早就成為了詞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詞牌的來源有多種,有的是指的曲調,作詞的時候只需要填詞就可以;有的是摘取詞中字為詞牌;有的則是因為詞牌本來就是詞的題目。

這些詞牌涉及到音樂、文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產生原因也是多元化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詞牌都產生於民間。
事實上,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詞牌名,這個詞牌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個詞牌名是由皇帝來獨創的,而且僅此一例。

有趣的是,這個皇帝不但寫出了這個詞牌名,還寫出了以這個詞牌名來命名的詞作,成為了這個詞牌名的典範之作。且看: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這首詞的詞牌名直接取的這首詞的最後一句,就叫做「好時光」。所以這首詞的題目是《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這首詞的作者,乃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

這個皇帝很有特點,曾是明君,開創了盛唐時期的全盛局面;也是痴情人,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感天動地,為後人不斷演繹;最後,這個皇帝還是個半文人,獨創了一個詞牌,寫了一首詞。
來看這首詞,這首詞顯然寫的是男青年向姑娘求婚求愛的新詞,其中有兩點表現的很清楚,其一是要「嫁取個有情郎」,其二則是要「莫負好時光」。

在當時,有如此的心態來看待愛情,是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的。但是這首詞的格調整體不算很高,尤其是上片,都是描寫的女子的珠光寶氣,描寫的是女子的外置裝扮,很明顯是將女性物化了。詞人描寫的對象是宮裡的宮女,因為酷愛音樂文學,詞人免不了讓宮女為其舞蹈助興,所以細細觀察他們的容貌打扮,寫出這樣的詞句實屬正常。

在下片,詞人寫出了「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的詞句,實際上是表達出了男子勸女子婚假要找「有情郎」的勸誡。皇帝和這些宮女之間的情感若即若離,很是耐人尋味。這樣的詩詞一般都借鑑了民歌當中的韻味,這首詞也不例外。然而由於這首詞產生於宮廷之中,看不到民歌風味的淳樸健康,與真正的民歌還差的很遠。

整體來看,這首詞出於帝王之手,格調不高,但是上片對於女子容貌的描述,頗有花間詞的風韻;下片寫出「莫負好時光」,也體現了詞人的一種情感表達。從詞義表達來看,這首詞明白如話,字意暢達,便於通讀,顯然是都是藝術純熟的表現,體現了詞人的文學功力。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