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
宋詞跟唐詩區別在於,宋詞詞牌名非常多。填詞就是:指按照固定的詞牌名的格式來進行平仄規則創作。
雖然宋詞是盛於宋代,但是從歷史上來看,最早不晚於齊梁就有了詞的含義,唐代的溫庭筠原則上被稱為「宋詞」鼻祖。
01浣溪沙的歷史和特點。
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
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闋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
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
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是正體。上片或上闋三句全用韻,下片或下闋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仄韻體始於南唐李煜。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
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很多詞人喜歡用這個,經典之作也非常多,比如晏殊、李清照、蘇軾、秦觀等等均有以《浣溪沙》為題的經典詞作,而且很多傳誦久遠。而且更重要的《浣溪沙》更傾向唐詩的組成結構,都是七字為一句。表達上更連貫更一氣呵成。而且易記。
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厲聲教的《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等。
浣溪沙代表作:↓↓↓
02最美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撩動了多少人的心弦,也讓多少人產生了靈魂的共鳴。
作為晏殊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
讀詩詞不能只看表象,有時要從表象發掘其內在含義。詩詞的魅力對於了解深的人來說,會越發的喜歡上詩詞。
此詞雖然帶悲嘆低沉之意,但是「無可奈何花落去」雖然無奈,但是不也是令我們能想開看開嗎?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情何不坦然接受呢?正如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樣。
正如有人說過:越是悲傷時越是要聽悲傷的歌,會讓你的悲傷心情得到紓解。
這樣會讓心情好多。但是不要聽黑暗灰暗的歌,那樣就適得其反。
03北宋感傷詞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秦觀了,按現代來講,是憂鬱派: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這詞有人認為:就是閒愁。按照比較「尖酸刻薄」點說法就是閒出來的毛病。(當然只是調侃了)
秦觀擅長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風光,抒發遷客騷人的憤懣和無奈,營造出蕭瑟悽厲的「有我之境」。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自然堪稱經典之詞。
這詞也真是符合秦觀特色:
用柔婉曲折之筆,寫一種淡淡的閒愁。不過閒愁確實無處不在,比如我遇到夕陽那就不由有股愁上來,也許我一直在外漂泊,生活也並不如意吧?雖然有時好好的但是卻不由的想到自己的經歷坎坷那就湧上來了。實際在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一份閒愁。不知何時何處,它即從你心底無端地升起,說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難耐。比較直接的就是:看人家恩愛,那愁上來了,看到家家團圓那在異鄉的人自然愁也湧上來了,觸發點有時很多。有些人好好的突然就流淚了,傷感了,那並不是神經質,可能就是「愁上心來:」吧。所以秦觀就敏銳地感受到,並流諸筆底。而此時,又必然會滲透進他們對時世人生的獨特感受。
04蘇軾田園派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初春遊玩:「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淡淡的煙霧,灘邊稀疏的柳樹,似乎在向剛放晴後的沙灘獻媚。擬人化手法下是愉悅的心情。
把初春乍寒的景色寫得很絕妙。也是江南水鄉最為獨特的風光。
第二段對於「大宋第一吃貨」蘇軾來說實屬正常現象了:「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茶葉、鮮菜,寫得那麼有滋有味的。
比如他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本來是寫畫中的景色的,他也能整出個「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資深吃貨已經躍然紙上,這不正是蘇軾的獨特魅力嗎?
泗州現在地名現在已經不存了,轄地大概在今天泗縣、明光市、天長市、泗洪縣、盱眙縣一帶。屬於江南地區一帶了。
清曠、閒雅的審美趣味和生活態度,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思。
05大宋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浣溪沙》最為偏愛,她很多詞都是用這個詞牌名:
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所以無論男女都要多讀書,這樣才能把七情六慾表達得有韻味。
你看李清照人家把一個閒愁寫得詩情畫意,秦觀上面的《浣溪沙》也寫閒愁,但是那是男人的手法和思路,李清照則是女性角度,寫得更細膩。
面對即將逝去的春色,無聊地撥弄著瑤琴,看遠處雲岫,聽輕風細雨,覺梨花欲謝,不勝惋惜。
換沒文化的人就說:我無聊死了,太無聊了,我很煩!
所以有文化可能解決不了你溫飽,但是你在表達情感肯定要高雅些的,比如看到美景,你只會說:真漂亮。人家有文化的人最粗淺也會說:此景只應天上有。
已經斷更很久了。不過今天應該會回歸正常。
實在是最近工作太忙,疫情對我影響挺大的。最近忙於其它工作和給未來做打算。尤其是疫情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時間,不是996工作時間了,而是7107工作時間了,就是從早上7點就要上班,然後晚上10點才能收工,然後一周工作七天,待遇也低。後來離開了,然後每天就是做我的設計本職,接一些兼職單子,很多都是邊做邊學習,也是通宵達旦的工作著。
人呢,技能方面要跟著社會變化走的,一招鮮走天下已經不太適合了。
說這些就是最近看了一些評論看了一些文章實在難以苟同。感覺人有時不能放棄學習提升和先解決溫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