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智成熟早,對孩子的發展是好事嗎?該有的童心去哪了?

2020-12-15 教育思呈說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我家孩子很懂事」仿佛是對孩子的一句稱讚,但在很多時候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在一次聚會上,同是五歲的小孩子在一起表現截然不同,其中有一個五歲的孩子顯得格外出眾。五歲的孩子可以獨立地做很多事情,同時還可以服務於很多孩子。在這其中沒有表現出卑微,而是更多的謙讓,言語中仿佛大人一樣,總是在照顧其他的朋友,很多人都會對他的評價是「這孩子真懂事,孩子真成熟」。父母臉上也非常的驕傲,仿佛這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在聊天中了解到這個孩子和父母不經常在一起。最多的是和奶奶在家中,因為父母經常說,奶奶年齡大了不能夠照顧你,你要學著懂事一些,所以,教會孩子做很多事情,一個五歲的孩子就學會了像成人一樣去思考。而且還會做很多的零散的家務活。看起來根本就不像一個五歲的孩子。雖然他的年齡只有五歲,可他的心理成熟度是非常高的。

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成熟的孩子?

第一,父母關愛比較少的家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本能,也都有自己的求生欲望,對待生存有著不可限量的能量。很多孩子被當成留守兒童或者周末兒童,平時的時間裡大多數都是自己在照顧自己,甚至還要代替父母的職責去照顧老人。這樣的孩子從內心就知道去心疼人,同時也知道應該如何去讓自己更好的生存,孩子的內心往往承受的更多壓力,在父母看來是省心,其實孩子泯滅的童心。這時的孩子未必內心是開心的,但孩子的內心卻有著無比重的責任。一個超乎年齡段的壓力,讓孩子被迫成長,所以,這樣家庭的孩子往往心理至成熟的比較早,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強。

第二,強制型父母的要求。

很多孩子受父母的行為影響。會通過語言行為等一些能力去教會孩子如何去做,也喜歡讓孩子早一點懂事。所以,會用成年人的習慣去要求孩子,自然會誤導孩子的行為。也會讓孩子過早地意識到責任感的存在。但同時也讓孩子喪失了本階段該有的一些快樂。

第三,多子女家庭。

在一些家中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中,往往大的那一個因為在家中總是被父母慣有要照顧弟弟妹妹,要讓著弟弟妹妹的行為要求,所以,孩子不得不早熟,需要去承擔起自己的分外職責。即使自己還是個孩子,但內心被家長引導得像一個大人一樣。需要去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過早地接受了成年人的心智。

第四,家教不嚴的家庭。

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一個家庭的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引導著孩子未來的行為習慣,以及道德標準。很多家庭對孩子實行放養制,對孩子的教育欠缺,以至於孩子接受了太多的負面信息,以及過早的接觸網絡上一些不能夠分辨的愛情話題,孩子很容易出現早戀等情況,這些小孩子接觸不到的,同時對於孩子來說沒有分辨能力,可能會因為接觸這些內心過早成熟。對孩子的成長自然是不利的。同時對於是非觀沒有形成的孩子,還會影響孩子的判斷,產生一些盲目崇拜,厭學的情緒。這些都對孩子的未來有所限制。

心智成熟早的孩子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一,語言成人化。

在孩子的世界中更多的應該是天真,比如父母經常會問孩子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往往對於孩子的回答。都希望能夠盡善盡美。但其實父母在要求孩子情商提高,用看似謊話的行為去表達自己時,就已經誘導孩子成長了。孩子在說話方面越來越像大人,學著大人的方式去做事,去說話,慢慢形成一定的習慣,自然就會變得越來越成熟,也就會失去了孩子的天真和活潑。自然看不到孩子該有的一面。

第二,心智成熟化。

很多小孩子的心智成熟,表現在考慮事情不從自己年齡階段出發,而是考慮成年人該考慮的事情,比如家中有兩個以上的孩子,他考慮的並不是和孩子之間的相處,總是考慮父母的工作問題或者家裡的實際情況等,這些都讓孩子過早地接觸了現實社會,開始學會去一步一步的思想成熟。這時家長一定要反思自己,平時是如何對待孩子的,為什麼讓孩子的思想一步一步走向了成熟,而這樣的心智成熟對孩子來說是不是一件好事情。

第三,行為上成熟。

孩子的行為成熟來自於孩子的內心世界,當孩子心智成熟的時候,大腦最會隨心智而支配。自然孩子在行為表達上也會稍顯成熟,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會早戀,8歲的孩子願意去做服務員,很多時候這些孩子內心迸發出的想法。行為上的做法都表現的成人化,也許很多父母也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可父母強調讓孩子能夠懂事,往往帶來的就是對孩子的催熟。父母讓孩子懂得越多,自然要比同齡人看起來早熟一些。想讓孩子留在自己的年齡階段學會天真一些,家長一定要保持孩子的那顆童心。

如何讓孩子擁有一顆童心?

第一,對孩子的行為模仿能力進行制止。

很多家長看孩子在模擬電視上的情景時,會認為非常好玩,甚至很多家長還會教孩子去做成年人的一些行為動作,認為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實際上當大人開始模仿起成人的行為動作時,就會在孩子的內心去逐漸的加深印象。自然在孩子的主觀意識裡催化著孩子成長,當孩子開始模擬大人說話,尤其是一些成年人的問題,孩子經常參與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現階段的任務是什麼,不要讓孩子過多的參與這樣的生活,同時不要讓孩子過早地接觸網絡上的一些流行用語,這些對孩子的成長未必是有用的。

第二,讓孩子多和同齡人接觸。

讓孩子保留童真,最好的辦法是和同齡人共同成長,在每個階段孩子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也有自己的小世界。一定要讓孩子在一起多交流,做一個開明的父母,讓孩子在玩耍中找到自己的朋友圈。通過玩耍學習合作,讓孩子能夠接觸到銅陵的世界,這才能夠保持著自己內心的純真。

第三,不要把成年人的壓力灌輸給孩子。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夠體諒自己,並用自己的生活講述給孩子過早地讓孩子去。接受這樣的現實。尤其對於家裡條件普通的家庭來說,不要總是用金錢的方式來說教孩子,很容易讓孩子的內心增加壓力,同時還可能誤入歧途。

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要完成的事情,並不是孩子過早的早熟,就能夠儘快地完成人生的旅途。學會讓孩子欣賞自己成長的每一瞬間,就應該踏踏實實的讓孩子走好每一步,不要過早的接觸成年人的思想,更不要貪圖童年時的玩樂,讓孩子自由的生長,給孩子自由的空間,父母要給孩子正確的導向,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任,同時學會遵守規律,讓孩子在平靜中成長。

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兒童教育,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讚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到大家。有相關育兒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將為您一一解答。

相關焦點

  • 孩子有「自我意識」是好事,經歷這4個層面的發展,心智會更成熟
    其實,孩子進入叛逆期、與父母的意願反著來,表面看起來是孩子變得不聽話、不接受管教,但卻也是一件好事,這究竟是怎麼說呢?因為孩子變得叛逆、不願意按照父母的想法來做事,這些行為都表示孩子開始出現自我意識,這是孩子有了自主意識的體現。
  • 成熟是心智的事,與年齡無關
    「懂得」其實就是明白,而能夠活得明白,就是人成熟了。人成熟,就是明白事理,懂得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瑣事。而人的成熟,跟人的年齡沒有太大關係。那麼,跟什麼有關係?跟人的心智有關係。有的人活了一輩子,也活不明白,而有的人年紀輕輕,卻就能活得明白。
  • 早一定是好事?你的6歲孩子已經適合上小學了嗎?
    今年也不例外,8月底的時候,新聞報導在全國的各大醫院裡,準媽媽們扎堆做剖腹產,就是為了孩子將來不會被小學入學的年齡門檻給擋在外面。家長大多是考慮到在競爭壓力太大,孩子早一點上學,早一點畢業,就業的時候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問題來了提前剖腹產讓孩子早一年上學,是否就一定是個好事兒呢?
  • 為什麼有的夫妻總是喜歡使用冷暴力?這是一種心智不成熟的體現
    要知道,夫妻之間能夠穩定的基礎就是彼此信任,沒有了信任還哪來的感情呢?既然冷暴力如此讓人難受,對夫妻感情傷害如此巨大,為什麼有的夫妻很喜歡使用冷暴力呢?其實這是一種心智不成熟的體現。而心智的健康發展,跟原生家庭有著直接的關係。
  • 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覺知,促進孩子心智成熟的付出才是真愛
    因此,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覺知,愛孩子不是為了滿足自己需要的一味付出,真正的愛是促進孩子的心智成熟。 那些「啃老族」的父母,就像那位牧師一樣盡心盡力照顧孩子的一切,到頭來卻讓孩子失去了自立能力。正如大衛的母親丁阿婆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樣樣包辦,他樣樣現成,依賴慣了,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美國傑出的心理醫生M-斯科特-派克說: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
  • 一個聰明的孩子必然心智成熟,心智如何培養父母這樣做
    教授解釋,高智商的特徵很多,不僅僅20種,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坐的各位用不同的答案證實了這一點,那就是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在你們的答案裡。高智商的孩子,不一定有高情商,如果兩者兼得,這樣的孩子應該被稱為「心智」成熟。那麼心智從何而來,如何培養?
  • 「拼媽」時代來臨,心智成熟的媽媽,成為孩子無可替代的籌碼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大多數家庭裡的財富,都是爸爸賺來的,而良好的經濟條件和強大的人脈關係,的確可以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但是這都需要媽媽在心智成熟之下才能培養起來,因為,心智成熟的媽媽,情緒一定也是健康的。
  • 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原因
    孩子心智不成熟的表現是缺乏自信心、耐心、細心、愛心、進取心,多了虛榮心、攀比心等等。那麼,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原因有哪些呢? 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原因之一:從小嬌生慣養。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原因之二:相關教育起步晚。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根本不懂事,等大一大再說。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種做法更是錯誤的。心智是培養、磨練出來的,而不是靠時間等出來的。孩子記事了,家長就要開啟孩子的心智培養、磨練歷程。
  • 有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讀這本之前 以為是一本創業或者人生故事題材之內的,結果發現是一本自我成熟療愈的書:(作者是美國最知名之一的心理醫生)寫的,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用他從醫多年的經驗和治療患者的案例來書寫的幫助他人心智成熟,和自我療愈的書。
  • 40歲當奶奶抱娃四處「炫耀」,一年不到卻唏噓:早抱孫子非好事
    有些父母心急,孩子剛結婚,心智、事業都還沒穩定,就催著生娃。20多歲都在為事業打拼,誰有時間養孩子、帶孩子?但父母的說辭通常都是,你們還照常工作,我來帶孩子,越年輕生越好。年輕人實在磨不過,就聽了長輩的意見,可孩子生下來後究竟什麼狀態,經歷過的人都知道。
  • 心智不成熟是個啥病?如何完善孩子心智模式,請看這裡
    孩子才上小學一年級,就被老師無情評價為心智不成熟。對於這樣的問題,小牛的媽媽一頭懵遭。她實在不知道「心智是啥?」其實,心智就是一個人的心理和智力。所謂的不成熟,就是指孩子對已知事物的沉澱和儲存不能通過生物反應表現出來。
  • 孩子早一年上學未必是好事,這3個壞處家長一定要知道
    其實這主要是由於孩子早上一年學引起的,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早上學有哪些影響。1、 孩子早上一年學有時表現得不夠自信9月對孩子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在我國如果你是9月之前出生的可以早一年上學,相反9月之後出生的寶寶就要再等一年才能上學,按這種方式,很多寶寶上學的時候可能和同學相差一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影響。
  • 「今年聖誕老人還會來嗎?」保護孩子的童心,比送多少禮物都重要
    一眼就能看穿這是為了保護孩子的童心才播報的「假新聞」,而家長們也不得不繼續給孩子買禮物。《奇葩說》裡也曾討論過這個話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都是假的>正方觀點認為:「孩子心智不成熟可是,家長通常會覺得麻煩、很幼稚,懶得配合孩子,就趕他走:「別鬧了!你自己去玩。」
  • 你會和心智不成熟的人談戀愛嗎?
    你會和心智不成熟的人談戀愛嗎,也許大家會有不同的答案,假如你是男孩子又有一定的能力,可能會喜歡上心智不算成熟的女孩子,當然也不是說所有有能力的男孩都會喜歡,只是相對而言,反過來,相信大部分女性不太會喜歡心智不成熟的男生吧,也許作為女性更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一個能給自己安全感的人吧。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早入園與晚入園對孩子的影響,父母該了解
    很多家長為什麼傾向讓孩子提前上幼兒園接受教育?提前上幼兒園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比較合適呢?一、為什麼家長會提前讓孩子上幼兒園?1.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觀點的影響,很多家長患有對孩子的超前教育焦慮症,怕晚一步出發,自己的孩子就會落後,想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孩子2周歲或2周歲半的時候就會送孩子進幼兒園接受教育。2.
  • 心靈成長,心智成熟一一《少有人走的路》
    這種「先吃苦,後享受」的意識,大都來源於父母的自律、自製、自尊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如果父母自律,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能心神領會,奉為最高準則。   父母對孩子的愛也至關重要。即便家庭生活混亂,倘若有愛存在,照樣能夠培養出懂得自律的孩子。愛關係到心靈的健康成長。對於子女的愛,就體現在我們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照顧、陪伴他們。
  • 女人心智不成熟與成熟的特徵表現
    因為成熟女人往往會讓男人覺得省心省事,不必天天哄孩子般的維繫關係,那麼成熟女人和不成熟類型差別特徵在哪裡,可以讓社交關係遊刃有餘,也能讓男人有如此偏愛心理。所謂心智成熟有時候和外形打扮穿著毫無關係,關鍵是內心的感受和對問題的處理應對方式。
  • 心理學:一個人心智成熟的五個跡象,你有嗎?
    一個人的心智成熟是伴隨著對事物的認知水平提升而來,往往而言,心智成熟的人都有這五個跡象:心理學:心智成熟1、敢於試錯,正視失敗真正心智成熟的人大都具有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講述我們對待任何事物都興致勃勃去探索
  • 心智成熟的過程是人進化「成人」的過程
    我們想一想小孩子越小的孩子呢,他有的時候知道某些事兒那麼做是不對的,但是他偏要去做,那是因為什麼呢? 原因都是一樣的,都跟心智的成熟程度是有關係的,那我們聽播音也好,去閱讀也好,然後聽完播音呢去思考,然後去分享自己的感受,然後去實踐,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人心智成熟的過程。
  • 女人心智成熟與不成熟的區別
    所謂的心智成熟,其實跟外形,穿著打扮毫無關係。心智不成熟的女人,往往對生活和情感抱有「過於唯美」的期待和幻想,也就是所謂的活在自己的童話故事裡,做著自己的公主夢。甚至有的人,抱著「不是有錢人就不嫁」的想法,不斷的尋覓自己的白馬王子,可是卻不明白,這世上壓根就沒有那麼多的王子,其實更多的,都是去農場娛樂的馬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