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聰明的孩子必然心智成熟,心智如何培養父母這樣做

2020-12-12 陽光語言矯正

在一次學習講座上,教授現場提問,讓大家舉出高智商孩子的20種表現特徵。大家踴躍發言,但答案都不統一,每個人都堅持各自的觀點。

教授解釋,高智商的特徵很多,不僅僅20種,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坐的各位用不同的答案證實了這一點,那就是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在你們的答案裡。

高智商的孩子,不一定有高情商,如果兩者兼得,這樣的孩子應該被稱為「心智」成熟。

那麼心智從何而來,如何培養?

語言幫助孩子完成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才能產生心智

誇一個孩子,我們可以說聰明、機靈、活潑、懂事、成熟等等,這些都是「心智」的表現,孩子的「心智」是怎樣煉成的?從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像、假設、推理開始,然後體現到孩子的行為,這些思維能力的總和就是「心智」。

有位語言學家認為,人類心智的發展和進步,都體現在語言能力上,讓孩子從小就擁有完備的語言發展能力,就是為今後「心智」成熟,做好了動力儲備。

失去語言能力,不會有心智發展

反之,如果一個孩子出生以後,失去了語言發展的可能,不會表達,缺乏理解,即使這孩子天生智商再高,將來也會沒有「心智」。因為他過早失去了獲得心智的三個條件,即獲得知識,應用知識,抽象推理。更重要的是,這三個條件離不開人際關係的互動,只有在人際關係中,孩子的成長才能有序獲得更多的重要信息,語言交流中,信息互換,才能產生出真正的心智。

古代有個奴隸的故事,奴隸主怕奴隸的兒子關起來,從來不讓孩子見其他人,沒人和他說話,就給他吃的,等到孩子快成年後,結果變成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廢人。還有一些狼孩的故事,從小被野獸養大,回歸人類社會後,無法學習語言,無法生存,無法融入環境,這些都從側面證明了,失去語言經歷的孩子,心智都無法重新塑造,所以人的心智的發展不能離開人際互動。

陪伴很重要

對於嬰兒來說,最早的語言啟蒙是從父母等最親近的撫養人那裡獲得的。這個時期,語言和人際關係同步發展,幼兒從呀呀學語開始,就表現出對父母特別依賴。如果缺乏語言的啟蒙或者缺少親子陪伴,都會對孩子的心智發展產生影響。

心理學曾經解釋過:孩子早期對父母的語音模仿,進而產生心理依賴,是一種心理共振狀態,這種狀態是早期的人際關係雛形,這個階段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具有不可錯失,不可彌補的特性。對於每個孩子來講,父母就是成長的安全地帶,所有母子、父子之間的心靈溝通,都能達到高度會意的程度,陪伴的過程,就是讓孩子快速成長的過程。

語言障礙要預防

讓孩子順利度過語言發育期,才有人際關係發展的可能,要注意早期的語言障礙預防,很多父母經常忽略這個問題,其實,言語語言障礙在學齡前兒童有較高發生率,據國外報導2歲兒童達到17%,3歲達4%~7.5%,6歲達3%~6%[1]。學齡前兒童中,約7%~10%的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而3%~6%的兒童有言語感受或表達障礙,並影響日後的閱讀和書寫。

語言障礙問題遺留到青少年解決,無疑會影響孩子人際關係的發展,更會影響心智成熟。

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語言。所以,每個聰明的寶寶成長到心智成熟的路上,一定要重視語言能力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心智不成熟是個啥病?如何完善孩子心智模式,請看這裡
    孩子才上小學一年級,就被老師無情評價為心智不成熟。對於這樣的問題,小牛的媽媽一頭懵遭。她實在不知道「心智是啥?」其實,心智就是一個人的心理和智力。所謂的不成熟,就是指孩子對已知事物的沉澱和儲存不能通過生物反應表現出來。
  • 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原因
    孩子心智不成熟的表現是缺乏自信心、耐心、細心、愛心、進取心,多了虛榮心、攀比心等等。那麼,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原因有哪些呢? 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原因之一:從小嬌生慣養。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原因之二:相關教育起步晚。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根本不懂事,等大一大再說。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種做法更是錯誤的。心智是培養、磨練出來的,而不是靠時間等出來的。孩子記事了,家長就要開啟孩子的心智培養、磨練歷程。
  • 成熟是心智的事,與年齡無關
    「懂得」其實就是明白,而能夠活得明白,就是人成熟了。人成熟,就是明白事理,懂得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瑣事。而人的成熟,跟人的年齡沒有太大關係。那麼,跟什麼有關係?跟人的心智有關係。有的人活了一輩子,也活不明白,而有的人年紀輕輕,卻就能活得明白。
  • 「心智成熟的特徵」
    一個人心智是否成熟,跟年齡有一定的關係。但年齡越大,不代表心智就一定成熟。年齡小,也不一定代表心智就不成熟。一個人的心智成熟度,更多是跟他經歷的事情,息息相關。心智成熟的人,其實很「恐怖」,心智成熟的特徵:有足夠的耐心心智成熟的人很清楚,並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立馬要求回報的。這樣的人很聰明,善於布局。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一步一步地去完成。
  • 如何消除「巨嬰症」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豐富經歷以及自我反省,從方法、動力、阻力和終極力量多個角度,對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進行了分析,並輔以大量案例。01 克服困境的四個原則當今社會,「巨嬰症」似乎成為一種普遍的人類心理通病,特別是在年輕人群體中。
  • 當今社會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心智成熟?未成年人的教育,如何破解?
    如何教育孩子心智成熟,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如何引導孩子心智成熟。根據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我認為,家長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從小培養規則意識。孩子從降生起,家長就面臨如何培養孩子的考驗,大家普遍以為孩子小,其實從這一刻孩子就已經開始一些習慣的養成了。
  • 孩子心智開發時間表
    所以,家長如果想培養一個聰明機靈的孩子,在這個階段,關鍵就是開發孩子的感觸覺系統。首先,是關於孩子觸覺開發的建議:1,儘可能順產。讓孩子出生的時候,全身皮膚經歷充分的摩擦,將讓孩子後期的智力上一個臺階。這是孩子第一次開發感觸覺的機會。如果沒有經歷產道的摩擦和擠壓,部分孩子就出現「感統失調」性的多動症。這也是為什麼,嬰幼兒心理修復練習中,專門有產道模擬訓練。
  • 《少有人走的路》: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本周和大家一起閱讀《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是心智成熟的旅程,這本書從自律、愛、信仰、恩典等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本書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是美國精神科醫生,長期從事心理治療實踐,曾經考慮競選美國總統,拯救國民精神,雖然沒有去競選,但是後來他寫的這本《少有人有走的路》,卻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
  • 有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
    而我們要做的是先苦後甜,延遲滿足感所以能讓我們變好的都是延遲滿足才能得到或者感受到,無論是健身,讀書,學習,反思,學習新的技術等等都要經過大量時間的辛苦努力而且在短時間內還看不到效果才能達到,但是成長就是充滿了不舒服和痛苦的,我們必須要先苦後甜,推遲滿足才能獲得成長和使我們心智更成熟(作者在自律這一方面沒有寫詳細的方法,只是描寫了自律的重要性和成長)後面我會專門寫一篇如何自律改變的文章
  • 培養孩子「心智成熟」的思想,很重要!
    家長引領孩子「心智成熟」的思想成長,很重要!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做事能夠有思考,對位坐標有計劃,不斷總結有完善的時候,我們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了80%以上,未來可期!所謂言傳身教~「言傳」,就是家長解惑答疑,啟發孩子明理睿智,那麼,觀點就容易達成「共識」;「身教」,就是家長以身作則,導向孩子價值體現,那麼,觀念就容易產生「共鳴」。
  • 心靈成長,心智成熟一一《少有人走的路》
    例如在婦兒園裡,孩子們輪流玩遊戲,如果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多一會耐心,讓同伴先玩,而自己等到最後,她就能夠在無人催促的情況下,享受更多的樂趣,玩到盡興方休。   這種「先吃苦,後享受」的意識,大都來源於父母的自律、自製、自尊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如果父母自律,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能心神領會,奉為最高準則。
  • 如何培養自己的心智
    我說:「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自己做!」其實,當時我覺得心裡有些不舒服。思考了一會,我是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尊重。後來,我跟他說:「你知道為什麼我沒有幫你倒水嗎?是因為當我聽到你那麼說的時候,我覺得沒有受到尊重。我更希望聽到「媽媽,我在上課,你能幫我倒杯水嗎?」這樣的話。如果是這樣,我覺得我會願意的。」
  • 射手座,一個心智成熟的幼稚鬼
    另外,作為射手座守護星的木星,也鍛造了他們的心智和氣度。我們常常把木星稱之為幸運之星,由木星主宰的射手座,會很明確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很了解如何獲取別人的幫助。
  • 孩子的心智成熟早,對孩子的發展是好事嗎?該有的童心去哪了?
    五歲的孩子可以獨立地做很多事情,同時還可以服務於很多孩子。在這其中沒有表現出卑微,而是更多的謙讓,言語中仿佛大人一樣,總是在照顧其他的朋友,很多人都會對他的評價是「這孩子真懂事,孩子真成熟」。父母臉上也非常的驕傲,仿佛這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在聊天中了解到這個孩子和父母不經常在一起。
  • 怎樣為孩子製作「心智營養餐」?
    作者在書裡,提出了一個「健康心智餐盤」,他認為均衡的日程表應該包括7種日常心智活動,比如專注時間、玩耍時間、內省時間等等。這7種日常心智活動對於改善孩子的大腦意義重大,缺一不可。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整合,加強和他人以及周圍世界的聯結。更關鍵的是,可以幫助孩子真正培養起自己建立平衡的能力。
  • 孩子的心智要如何培養,個性要如何形成
    首先創造好的成長環境,然後培養其遠大志向。物質環境尚在其次,關鍵在於精神環境。給孩子創造好的成長環境而精神環境就要少些題外之音,生活瑣事,雜事,恩怨是非,娛樂媒體等聲音不要出現在孩子身邊,會嚴重誤導孩子。
  • 心理學家:一個真正心智成熟的人一般有以下3種能力
    我們都想做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不單單是想要擁有穩重的心態,而且最重要的是心智成熟的人的個人能力都是非常突出的,有心理學家發現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一般都有以下3種能力:1、有維護自己的「社會價位」的能力一個人能否獲得別人的尊重
  • 心理學:一個人心智成熟的五個跡象,你有嗎?
    一個人的心智成熟是伴隨著對事物的認知水平提升而來,往往而言,心智成熟的人都有這五個跡象:心理學:心智成熟2、接受過去,與過去共舞其二,心智成熟的人是敢於接受過去,與過去共舞。我曾經接受一個學員諮詢,她覺得自己一直在試圖逃脫過去原生家庭的影響。她的父母務農,她覺得自己的父母思維較為狹隘,嚴重了影響了自己在職業中的發展。這些年經過系統的培訓學習,她一直在掙脫原生家庭對她的自我限制。每個人原生家庭都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我們能夠清晰看到原生家庭對我們的束縛,這是我們自我成長的重要一步。
  • 一個人心智成熟的五種表現,佔二三者,才算心智成熟
    一個人心智成熟的時候,會有下面這五種表現,如果一個人能佔到其中的兩三種,就說明這個人的心智已經是很成熟了,大家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的心智成熟程度到底是怎麼樣的?【1】淡定。所謂的淡定,也就是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他不會慌亂,遇到別人挑事的時候,他不會亂了自己的陣腳,這種淡定是把事情處理好的前提條件,一個心智不成熟的人是無法做到淡定面對一切變化的,所以一個人能否遇事的時候很淡定,就決定著他心智成熟的程度。【2】平靜。
  • 怎麼才能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怎麼在短短的時間裡看出對方是個心智成熟的人?怎麼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這兩個問題都不太好回答,是大話題,不適合我來寫,我也沒這個本事。但是呢,我可以寫一下,怎麼提高一點自己的心智。我以前不是這樣。客觀的說,我以前不是個心智成熟的人。脾氣不好,喜歡遷怒他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當然,還有更多的問題。我認為不是。我現在依然脾氣不小,只是常常加以克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