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特色+文化特色+時代特色 打造美麗村居青州樣板

2020-12-19 光明網

  省級第一批美麗村居試點建設以來,山東省青州市以建設魯中西南地區特色民居為突破口,緊密結合整村搬遷和災後重建實際,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和時代三大特色,積極融入山區風貌、人文歷史、現代化生活元素,精心打造青州山區特色美麗村居,初步形成魯中山泉林田特色風貌區。

(風景秀麗的青州市王墳鎮上白洋村一角)

  因村制宜提升村居品質品位

  該市立足西南山區生態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濃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等特點,在美麗村居試點村莊建設中採取「整村遷建提品質、舊村改造提品位」兩種模式,打造西南山區美麗村居試點。

(青州市王府街道井塘古村文化藝人在演唱民間小調)

  突出新村村居建設與景區打造相結合,構建桐峪溝「景村融合」發展的村居典範。依託九龍峪景區建設,將桐峪溝老村整體遷建為佔地53畝的新村,新建102套兩層式庭院、118套單元樓房;新村在整體風貌上堅持「灰瓦白牆」建設理念,對村居建築院牆、屋簷、屋脊等細節實施立面改造,增加魯派元素,完善村莊道路、汙水、綠化、亮化、燃氣等基礎設施,打造魯派民居。突出繼承保留老村原風貌、原生態發展民宿村。依託老村舊房子、老建築進行保護活用,從外觀上重塑村居的「形」和「魂」,內部裝飾上,配套新設施,讓斑駁的老宅成為時尚與古韻兼備、建設風格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特色民宿。

  打造侯王村「文化為魂」的魯派村居樣板。將災後恢復重建和文化傳承作為抓手,挖掘利用歷史文化、傳統文化等特色資源,打造「文化鑄魂、以孝治村、內秀外美」的魯派村居樣板。突出災後基礎設施優化建設,提升防汛排澇能力。對受損村莊道路、綠化等設施進行恢復,建設假山、排水管道、景觀水系、青磚擋土牆等防汛設施,將垃圾成堆的河道建成村民休閒娛樂的濱水綠地,提升防汛排澇能力。突出文化為魂,在村居建設中注入文化元素。實施鄉村記憶、文化展示工程,利用鄉村材料和物件打造街頭小品和微景觀,打造農民畫中心、孝文化展覽室、四德一條街等獨具特色的文化體驗旅遊體系,整個村居「文化味道」更加濃厚,「以文促旅、興旅富民」初見成效。

  三個結合實現村居共建共享

  實施景村共建、村企共建等創新模式,推進村居建設與環境整治、產業發展和典型引領相結合,實現美麗村居建設共享共發展。

遊客在青州市王府街道井塘古村遊玩

  村居建設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堅持美麗村居先從改善人居環境入手,桐峪溝村、侯王村兩個試點村按照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率先組織實施,第一批通過省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驗收。

  村居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以美麗村居建設為依託,加快土地流轉,大力推進產業發展,實施的九龍峪田園綜合體項目和集有機果蔬種植、農產品採摘體驗、鄉村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村民就近就地實現就業,帶動年人均收入、村集體年收入快速增長。

  村居建設與典型引領相結合。以點帶面加大推廣,推進美麗村居在青州遍地開花。井塘村、聖峪口村等60個村莊開展A級景區創建,按照原生態、原風貌新建民宿11家,精品民宿達到41家,很好地借鑑適用了試點模式。

  統籌資源健全完善推進機制

  堅持群眾參與。問計於民、問需於民,邀請村內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幹部、老工匠參與村居規劃研討和建設全程,庭院花壇、小菜畦、窗戶等充分徵求民意進行規劃設計。

青州市彌河鎮桐峪溝村村民行走在乾淨整潔的大街上

  強化政策支持。制定《支持工商資本下鄉參與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鼓勵工商資本投資參與,九龍峪等3個項目入選濰坊市田園綜合體專項扶持項目庫。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三個一」推進機制和周調度機制,堅持一條主線抓到底,切實把美麗村居建設抓緊抓好。通過試點村莊以點帶面、連片打造,全面鋪開我市美麗村居建設,努力走在打造「魯派民居」新模式、加快「三生三美」鄉村發展前列。

  (青州市融媒體中心 孔莉  王海磊 張新麗)

[ 責編:楊亞楠 ]

相關焦點

  • 聊城將打造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美麗鄉村
    市農業農村局針對每個提案均均進行了答覆,力爭到2020年年底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做到應編盡編村莊規劃,逐步打造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美麗鄉村。結合各村莊特點和特色打造一批特色美麗鄉村開展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茌平區耿店村、東阿縣艾山村、臨清市李圈村為2018年省級美麗村居建設試點村,試點村居的基礎設施建設、村莊整治等工作正在推進中。
  • 濰坊青州:打造特色文創產品 助力全域旅遊發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5日訊在老牌文創企業青州微笑藝術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隋國磊和員工們也是幹勁滿滿。他們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產品升級。「我們最近還跟景德鎮的陶瓷大學合作研發陶瓷系列的文創產品,再就是我們要提升我們青州紅絲硯的文化亮點,力爭打造魯硯博物館。」
  • 石排加快推進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區建設
    會議提出,今年石排將加快推進總面積6.8平方公裡、涵蓋8個村的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區建設,打造生態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五大振興」,重點推進總投入約3.1億元的21宗「生態振興」項目。
  • 杭州臨安打造昌化片美鎮圈 因地制宜穩抓特色助推美麗城鎮建設
    浙江在線7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石瀟俊)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美麗城鎮創建工作會議精神,紮實推進「百鎮樣板、千鎮美麗」工程實施。杭州臨安區提出以昌化鎮為核心,協同兩翼四鎮區域協同、共創共建、五美共贏的30分鐘美鎮圈,輻射帶動周邊若干特色型城鎮,形成美麗城鎮集群,走出具有臨安特色的區域統籌一體化發展路徑,打造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的樣板窗口。
  • 廣東珠海:幸福村居與特色農業相伴同行
    本報訊 記者李茹萍從日前召開的珠海市幸福村居建設與現代農業發展現場會了解到:廣東珠海幸福村居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各級財政投入累計超10億元,實現了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三年大變化目標,幸福村居、特色農業正成為珠海的新名片。
  • 企石:建設特色精品示範村,打造濱江綠色長廊景觀
    據了解,今年以來,企石鎮因地制宜推動東江濱江景觀帶建設、江邊村——特色精品示範村建設、全域文明美麗村居建設等特色城市「精品」工程,以「繡花功夫」不斷推進城市環境、景觀配套的建設和提升,城鄉風貌每天都在發生新變化。
  • 美麗城鎮建設按下「快進鍵」,象山定塘鎮打造生態田園式柑橘特色...
    田園定塘,橘光小鎮,說到定塘鎮,農業就是這裡的一大特色。近年來,定塘鎮依託田園優勢、柑橘特色和非遺文化底蘊,通過推進農旅融合、升級產業平臺、傳承非遺文化、樹立品牌形象、強化城鎮氣質等五項措施,共安排美麗城鎮建設項目30個,總投資1.37億元,目標是將該鎮打造成象山南北主動脈上生態田園式柑橘特色農業強鎮。
  • 強規劃打造美麗鄉村 亮特色培育民宿產業
    第二,生活環境不佳,外來務工者和村民混合居住,鄉村特色風貌不凸顯。在我市鄉村地區中原有「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發展模式下,產生了依託村居形成外來務工者出租房與原村居混雜布局的特點。部分鄉村生活環境無序,鄉村原有的文化特色不顯著,風貌不凸顯。第三,生態環境承受生產與生活環境的壓力加大。傳統鄉村的發展路徑以空間無序控張為主,造成生活區、生產區功能混雜,鄉村內的工業區承載了大量低端的產業生產、加工職能。
  • 各地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村 美麗鄉村各美其美
    近些年來,各地在加大文明村鎮創建力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立足農村發展實際,注重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發揮地區特色和活力,打造出一批村容村貌園林化、家庭院落精緻化、特色文化景觀化、生態旅遊規模化的富有特色、個性鮮明的村莊精品,高標準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 [平陌鎮]做好特色文章 打造美麗小鎮
    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組建智庫,聘請內外一流的規劃設計院第三方公司,高標準開展人居改善規劃編制工作,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定位鎮區範圍內的葛溝以葛文化養生、龍泉森林旅遊、簸箕掌農業休閒等特色鄉村;同時還有白龍廟生態旅遊、香山白居易文化、劉溝農耕採摘、禹寨森林體驗等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
  • 打造特色濃鬱的校園文化
    原標題:打造特色濃鬱的校園文化  習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深刻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對軍隊來說,在實現強軍興軍的偉大徵程中,軍事文藝的作用同樣不可替代、同樣大有可為。
  • 三水富景社區:特色小鎮成為鄉村振興樣板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胡妍佛山市三水區是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縣區級試點,白坭鎮被區委賦予「高標準建成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示範鎮」的重要使命,其中富景社區主動作為、先行先試,立足城鄉融合,打造特色小鎮帶動鄉村振興樣板;圍繞富民興村,帶動村民致富奔小康;瞄準留住鄉愁,探索基層善治新路徑,實現生態宜居、產業興旺
  • 提升古村景觀,發展特色旅遊
    先人的詩句,寫出了嘉祥縣青山一帶美麗的景色。紙坊鎮隋莊村就坐落於青山的環抱之中,緊鄰法雲寺、焦國故城、德信莊園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氏祠,洙趙新河、洙水河從南北兩側流過,文化底蘊豐厚。  走在隋莊村的石板小路上,石屋、石道、石磨古樸粗獷,夕陽西下,巷道落下點點光芒。
  • 雙牌打造特色文化 建設特色校園
    雙牌縣教育局組織相關人員來到尚仁裡小學,視察校容校貌、辦學設施、學農基地和校園周邊環境,並就尚仁裡小學特色校園建設進行實地規劃。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蔡裡口小學代表李松福、周春勇分別從「宣傳意識」、「借力意識」、「鄉土意識」、「師資培養」四個方面介紹了蔡裡口小學「竹」文化特色學校建設成功經驗。
  • 燒鍋酒工坊文化特色小鎮:打造東北知名酒文化特色產業小鎮 - 中國...
    近日,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近距離感受具有獨特地域文化的特色產業小鎮吹來的發展之風。彰顯特色的城鎮文化>>百年酒文化形成特色產業格局燒鍋鎮立足於傳承東北傳統酒文化,積極探索吉林省特色城鎮化的新途徑。
  • 省民宗委命名首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文祠鎮李工坑畲族村上榜
    近日,廣東省民族宗教委決定命名28個村寨為第一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潮安區文祠鎮李工坑畲族村因畲族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突出而名列其中。李工坑畲族村是文祠鎮唯一的少數民族村落,位於文祠鎮北部山區。近年來,李工坑畲族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大力改善村居環境,不斷挖掘和保護畲族語言、歌曲、舞蹈、習俗,植根於文化沃土,打造民族風情村落,築牢文化自信根基,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獲得各界的讚譽。「目前,李工坑村畲族村正在申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乳山:突出發展特色 書寫鄉村文化振興新坐標
    編者按 近年來,乳山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威海市鄉村文化振興工作要求,用文化為鄉村振興強根鑄魂,全力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的乳山特色。
  • 建設美麗莆田 打造特色小鎮及文化名勝區
    30個重大項目攻堅氣勢如虹,20項重點工作穩步推進,「11+3」特色小鎮及文化名勝區全面鋪開……一樁樁,一件件,皆為擎起一個宏圖——建設美麗莆田。木蘭大道建設進行時。 蔡昊 攝  建設美麗莆田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莆田市的中心工作,並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 象山定塘打造生態田園式柑橘特色農業強鎮
    田園定塘,橘光小鎮,說到定塘鎮,農業就是這裡的一大特色。近年來,定塘鎮依託田園優勢、柑橘特色和非遺文化底蘊,通過推進農旅融合、升級產業平臺、傳承非遺文化、樹立品牌形象、強化城鎮氣質等五項措施,共安排美麗城鎮建設項目30個,總投資1.37億元,目標是將該鎮打造成象山南北主動脈上生態田園式柑橘特色農業強鎮。
  • 青州:80後小夥手繪古城遊覽圖 遊遍特色青州
    齊魯網濰坊1月3日訊(青州電視臺 趙麗)遊覽圖,我們知道一般都是電腦繪製的,可是青州80後小夥馮連生居然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手繪出了青州古城地圖,在這個地圖上各種標誌性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