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清照《醉花陰》中的一句,整首詞是: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是李清照婚後所作,作者通過描寫重陽節賞菊的情景,表達出了作者對自己丈夫的思念。
李清照婚後不久,她的丈夫趙明誠就「負笈遠行」,二人感情很好,趙明誠一走,李清照自然很思念遠行的他。
全詞有一種悽涼寂寥的氣氛,也是李清照當時的心情。
第一句「薄霧濃雲愁永晝」,寫了當天的天氣,從早到晚都是「薄霧濃雲」,陰沉沉的天氣讓人的心情也感到愁悶。
「永晝」在這裡是也可以說成時間過得很慢,為什麼過得很慢?因為一般情況下,高興的時候會過得很快;然而不開心的時候,時間就過得很慢。自然,思念一個人的時候,時間也會過得很慢。李清照和新婚丈夫分隔兩地,日子自然難熬了。
接著「瑞腦銷金獸」,這又從天空寫道室內,「瑞腦」是一種香,「銷」又做消,其實這裡是寫作者看著室內的香爐出神。她為什麼會這麼做?是因為夫君不在,她百無聊賴。
這兩句就寫出了作者心情不好,出門去的話,天氣不好,待在家裡又煩悶,真的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然後又寫「佳節又重陽」,這一句和王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又異曲同工之妙,重陽佳節,丈夫卻不在身邊,王維寫「遍插茱萸少一人」,李清照這裡寫「又」,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
後面的「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更是寫出了她的孤寂,天氣轉涼,心也悽涼啊。
下兩句又有黃昏賞菊,借酒澆愁。然而借酒澆愁愁更愁,一邊飲酒,一邊賞菊,滿身菊香,然而即使菊再香,也無法只能一個觀賞。
「有暗香盈袖」這一句,其實是化用了《古詩十九首》中「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這一句。「暗香」,通常是指梅花。北宋詩人詠梅花中就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然而李清照這裡的「暗香」這裡則寫的是菊花。
後面「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寫的風乍起,把帘子都掀起來了,人也感覺很冷。
最後「人比黃花瘦」結尾,寫盡了她對丈夫的思念。
作者把人和菊花作比,菊瓣纖長,菊枝瘦細,而鬥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此地,作者突然就生出了一種人不如菊的感覺。
作者從天氣到瑞腦金獸到玉枕紗廚,再到簾外菊花,全是她在用悽涼愁苦的心情來看的,不管是什麼東西,在作者眼裡,都有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
前面都是鋪墊,再加上對節日的刻畫,最後一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突然就高峰突起,成為全篇最精彩之筆。
用菊花之「瘦」,比人之瘦,有了時令與環境氣氛的烘託,「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託,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這裡的「黃花」就是指菊花。
菊花經霜不落,傲霜而開,風標與梅花相似,暗示詞人高潔的胸襟和脫俗的情趣。同時也流露出「馨香滿懷袖,路遠莫致之」的深深遺憾。
菊花就是以黃色為代表,《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一般情況下,詩人就把「黃花」作為菊花的代詞。
初唐王績有「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杜甫也寫過「舊採黃花賸,新梳白髮微」「苦遭白髮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
還有李白的「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
還有蘇軾的「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在《紅樓夢》中,薛寶釵也寫過「誰憐為我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這裡面的黃花,也是菊花的意思。
……
這些裡面的「黃花」,都是菊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