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指的是什麼花?

2020-12-13 落葉落滿山

這是李清照《醉花陰》中的一句,整首詞是: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是李清照婚後所作,作者通過描寫重陽節賞菊的情景,表達出了作者對自己丈夫的思念。

李清照婚後不久,她的丈夫趙明誠就「負笈遠行」,二人感情很好,趙明誠一走,李清照自然很思念遠行的他。

全詞有一種悽涼寂寥的氣氛,也是李清照當時的心情。

第一句「薄霧濃雲愁永晝」,寫了當天的天氣,從早到晚都是「薄霧濃雲」,陰沉沉的天氣讓人的心情也感到愁悶。

「永晝」在這裡是也可以說成時間過得很慢,為什麼過得很慢?因為一般情況下,高興的時候會過得很快;然而不開心的時候,時間就過得很慢。自然,思念一個人的時候,時間也會過得很慢。李清照和新婚丈夫分隔兩地,日子自然難熬了。

接著「瑞腦銷金獸」,這又從天空寫道室內,「瑞腦」是一種香,「銷」又做消,其實這裡是寫作者看著室內的香爐出神。她為什麼會這麼做?是因為夫君不在,她百無聊賴。

這兩句就寫出了作者心情不好,出門去的話,天氣不好,待在家裡又煩悶,真的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然後又寫「佳節又重陽」,這一句和王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又異曲同工之妙,重陽佳節,丈夫卻不在身邊,王維寫「遍插茱萸少一人」,李清照這裡寫「又」,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

後面的「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更是寫出了她的孤寂,天氣轉涼,心也悽涼啊。

下兩句又有黃昏賞菊,借酒澆愁。然而借酒澆愁愁更愁,一邊飲酒,一邊賞菊,滿身菊香,然而即使菊再香,也無法只能一個觀賞。

「有暗香盈袖」這一句,其實是化用了《古詩十九首》中「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這一句。「暗香」,通常是指梅花。北宋詩人詠梅花中就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然而李清照這裡的「暗香」這裡則寫的是菊花。

後面「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寫的風乍起,把帘子都掀起來了,人也感覺很冷。

最後「人比黃花瘦」結尾,寫盡了她對丈夫的思念。

作者把人和菊花作比,菊瓣纖長,菊枝瘦細,而鬥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此地,作者突然就生出了一種人不如菊的感覺。

作者從天氣到瑞腦金獸到玉枕紗廚,再到簾外菊花,全是她在用悽涼愁苦的心情來看的,不管是什麼東西,在作者眼裡,都有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

前面都是鋪墊,再加上對節日的刻畫,最後一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突然就高峰突起,成為全篇最精彩之筆。

用菊花之「瘦」,比人之瘦,有了時令與環境氣氛的烘託,「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託,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這裡的「黃花」就是指菊花。

菊花經霜不落,傲霜而開,風標與梅花相似,暗示詞人高潔的胸襟和脫俗的情趣。同時也流露出「馨香滿懷袖,路遠莫致之」的深深遺憾。

菊花就是以黃色為代表,《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一般情況下,詩人就把「黃花」作為菊花的代詞。

初唐王績有「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杜甫也寫過「舊採黃花賸,新梳白髮微」「苦遭白髮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

還有李白的「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

還有蘇軾的「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在《紅樓夢》中,薛寶釵也寫過「誰憐為我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這裡面的黃花,也是菊花的意思。

……

這些裡面的「黃花」,都是菊花的意思。

相關焦點

  • 李清照說「人比黃花瘦」,黃花是什麼花?和「黃花閨女」一樣嗎?
    黃花到底何指?一直都比較有爭議。比如李清照說:「人比黃花瘦」,有人說,「黃花」指的就是黃花菜,因為我們吃的黃花菜都是瘦長形的,形容人的身體瘦弱,沒精神,可真的如此嗎?黃花菜另外,民間稱未出嫁的女孩子是「黃花大閨女」,為什麼是「黃花」閨女?為什麼不是桃花、杏花、或者是玫瑰、牡丹什麼的?這個「黃花」又是什麼花?
  • 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指的是什麼花?看後滿面潮紅
    「人比黃花瘦」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陰》,全詩: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李清照經典名句「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是什麼花?
    「人比黃花瘦」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陰》,全詩: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詞中的「黃花」是指菊花,理由有三:一、李清照的這首詞是重陽節時寫給丈夫趙明誠的,重陽節有賞菊的習俗,寫菊花最能體現這一天的特點。二、《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陸德明釋文:「鞠,本又作菊。」
  • 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黃花指什麼花?
    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來廣為傳誦。那麼李清照的名句「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指的是菊花嗎?《醉花陰》是以重陽節為背景的,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飲酒賞菊,自然,李清照此時也來到了菊花園「飲酒賞菊」。這是一個歷來被喜愛文學的人所稱道和討論的句子!
  • 李清照的《醉花陰》中「人比黃花瘦」一句中,黃花是什麼花?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李清照婚後,丈夫趙明誠出門遠行的時候所寫,整首詞充滿了婉約、寂寞,其中又以最後兩句為點睛之作,風動簾卷花也蕭,但是人卻比花還瘦,花有多瘦呢,人又怎麼比花還瘦?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把孤寂的悽涼不以文字直接表述出來,卻讓人深感體會。
  • 黃花大閨女中的黃花是什麼花知道嗎?和黃花菜可不是一種花
    黃花我們經常會在老話、俗語中聽到,除了「黃花大閨女」這樣的稱呼之外,我們還聽過一句叫做「黃花菜都涼了」兩個都是黃花。但是卻不是指的同一種花。黃花大閨女的黃花指的是古代女子的一種裝飾,而黃花菜指的是萱草。
  • 李清照的花語人生:她最愛什麼花?
    一提到李清照,人們的腦海裡大多會閃現出一個在冷冷清清的宅院裡,整日尋尋覓覓,心裡一片悽悽慘慘戚戚,容貌比黃花還瘦的女子來。其實,李清照的生活,還有她的性格,很多時候恰恰是這一切的反面。她本是一個自信、勇敢、堅強、自由、灑脫的女子。「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她的人生志向。
  •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寫盡愁情
    李清照是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 俗語:「黃花菜都涼了」,你不知道的「黃花」典故
    農村的俗語,可以說每一句都有不同的道理,這些俗語在農村口口相傳,有些是講述世態炎涼,人心叵測,有些則講述的為人處世,種植技藝,在農村俗語是先人留下的智慧,可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很多俗語都已經沒有了用途,逐漸被人遺忘,但是,對於那些俗語,細細品來,卻依舊散發著光彩。
  • 瘦到生無可戀是什麼感覺?李清照寫下一詞,世界上最瘦的人在裡面
    古代女子給人的感覺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中女子,她們知書達理且溫柔乖巧。無論做什麼事情好像都溫柔似水的樣子。現代女性最關心的除了自己的容貌,就是自己的身材是否苗條了。再瘦的女子都會想方設法地再減減體重,好讓自己看起來十分地嬌小、靈動。
  • 李清照因夫君人比黃花瘦,也是泛舟湖上,驚起一灘鷗鷺的巾幗豪傑
    趙明誠是幸福的,歷史埋葬了多少曾風光無限的人,連塵土都不剩下。有些帝王都被一筆帶過。只有這個幸福的男人,被我們時時記起,因為那個無比思念他的女人。她思念他,終日凝眸,她思念他,人比黃花瘦,她思念他,怎一個愁字了得。從一個春心蕩漾的小姑娘到依戀丈夫的小媳婦,這種愛,歷經千年的時光,重回我們眼前,依然生動鮮活。
  • 李清照的詞等於李白的詩?清代詩人:沒錯!這是什麼梗?
    我們今天要聊的是,如果將李清照和李白拿來作比較?你是否想過這個問題?小編反正沒想過,因為實在不知道李清照的詞和李白的詩有什麼共通處?可是清代有一位詩人認為:李清照的詞等同於李白的詩。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看看清代詩人譚瑩的《論易安詞》:綠肥紅瘦語嫣然,人比黃花更可憐。
  • 李清照5首膾炙人口的寫花詞,一首改編成歌曲,一首被稱為千古絕調
    李清照,就是這屈指可數中少見的被公認為的大才女,李清照是生於北宋時期,詩詞文都有非凡的造詣,尤其是填詞獨成一絕,雖然她的詩作也非常的好,但詞名過盛,以致於將詩名蓋過。李清照她是婉約派的代表,人贊稱男中李後主(即李煜),女中李易安(即李清照),連後世許多有名的大才子都對她評價很高,說她不應在閨閣中稱冠,應該和黃庭堅,秦觀這樣的大詞人一較高下。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竟用了17次,讀罷讓人潸然淚下
    公元1101年,18歲的李清照與21歲的趙明誠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天偶佳成,新婚燕爾,這對文壇上著名的夫妻度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日子。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和智趣,相聚時是「賭書消得潑茶香」,離別時是「人比黃花瘦」,生活甜蜜。
  •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詩,讀著讓人熱血沸騰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然而,在眾多詩詞中,李清照最霸氣的一個作品,筆俠卻認為是一首詩。什麼詩呢?《夏日絕句》。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李清照二十句詩詞名句 自是花中第一流,可惜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二十句詩詞名句 自是花中第一流,可惜人比黃花瘦 以李清照的詩詞成就,冠之以「千古第一才女」稱號,應沒人有異議。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領軍人物,其詩詞意境優美,婉約柔和,情感細膩,想像奇特,且很具創造性,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易安體」(李清照自稱易安居士)。像「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等詞句,已成千古絕唱。作為才女的李清照,既有女性柔美的一面,更難得的是,心中有一股巾幗英雄之豪氣。
  • 李清照最傷感的兩句詞,盡顯才女風採,實在讓人難以取捨
    宋詞是中國文化的巔峰之一,在美輪美奐的宋詞作品中,「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詞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她以優雅絕倫的筆觸,才華橫溢的功底寫下了無數不朽的名篇。尤其是在靖康之變,被迫南渡,又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後,李清照的詞便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地步。
  • ...鳳凰臺上憶吹簫》《醉花蔭》三首詞寫三個「瘦」字分別是什麼意思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詞寫的是一位少女或少婦的惜春愁緒,進而感嘆時光流逝,詞中的「瘦」字是寫海棠的零落,春分一候海棠開,過了清明是初夏,詞人惜花傷春。《鳳凰臺上憶吹簫》: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離情別緒是文學的永恆主題,費盡多少詩家詞人筆墨。這首詞是李清照寫與丈夫趙明誠小別之惆悵。
  • 趙明誠不眠不休三天三夜,寫下五十首詞,卻不及李清照寥寥三句
    誠然,當提起李清照,我們會想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想到「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想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想到諸多婉約佳作,想到無數絕美名句。但是提到趙明誠,我們能夠想到的,好像也只有「李清照丈夫」這個身份了。
  • 「綠肥紅瘦」中肥和瘦是何意?看似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的深意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李清照就顯得格外特別。所以很多人在課本中第一次讀到李清照,也以為她是男詩人,因為中國古代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讀過書的女子並不多,像李清照這樣優秀的女詩人更是沒有幾個的,讓人十分敬佩。而且李清照作出的詩有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