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因夫君人比黃花瘦,也是泛舟湖上,驚起一灘鷗鷺的巾幗豪傑

2020-12-12 幽默的文菊

她是無憂無慮的少女,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她是嬌羞卻渴望著愛情的千金,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她是濃睡不消醉酒,卻試問捲簾人,海棠是否依舊的名門閨秀。如果可以,她應該可以一直過著幸福的生活,自由又快樂。然,國家內憂外患,小家如何安好?

她雖如願嫁給了趙明誠,過上了琴瑟合鳴的日子,與丈夫談詩作畫,研究金石。可是終好景不長,丈夫要出遠門了,她只好守著空蕩蕩的家,瑞腦消金獸,把酒黃昏後,懶自梳頭。思念著她的丈夫。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把這種思念和愁苦描寫下來。趙明誠是幸福的,歷史埋葬了多少曾風光無限的人,連塵土都不剩下。有些帝王都被一筆帶過。只有這個幸福的男人,被我們時時記起,因為那個無比思念他的女人。她思念他,終日凝眸,她思念他,人比黃花瘦,她思念他,怎一個愁字了得。從一個春心蕩漾的小姑娘到依戀丈夫的小媳婦,這種愛,歷經千年的時光,重回我們眼前,依然生動鮮活。女人都是這樣的,自古以來如此,在愛情裡,容易加入自己的想像,把對方想像得完美無缺,而且越經歷時光,越依戀。

可能李清照唯一對丈夫失望的一次,就是那場棄城而逃的戰爭吧,他只想活命,她卻看到了他的軟弱。她寫下絕句,諷刺那個自己深愛的男人,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可是,我想她心裡一定很怕吧,如果這個男人真的死了,她該怎麼辦。只是內心的正義感暫時佔了上風,她更希望她的王子,她的英雄能拔劍出擊,披荊斬棘,保護那一城無辜的百姓到自己生命的最後。如果換做是你,你想要一個英雄犧牲的男人,還是一個苟且偷生的男人。你想要一個死了為人稱讚的丈夫,還是一個活著,你可以緊緊抱住的人?這一刻,放下你的教養,放下你內心的價值觀,和你的尊嚴,請允許你自私一點吧,他還活著。他是你的丈夫,這個世界上真心待你,護你周全的人。

也許,李清照是明白的,只是有些晚。趙明誠死後,她改嫁,經歷了最殘忍的婚姻,欺騙,甚至家暴。從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如李清照一般,讀遍群書,深明大義的才女,她的愁苦在國家命運,在離別之愁苦,而愛情是她心裡唯一的指望。可以想像她發現這個張氏對她的好,只是假情假意時,內心該有多難過,多悔恨。在她發現張氏的官職來源於謊報時,果斷告發了他,在這個丈夫有罪,妻子同受牢獄之苦的時代,李清照,她並沒有妥協。因為她是李清照,不是那個女子只能足不出戶,而她可以蕩舟湖上,驚起一灘鷗鷺。再來三杯兩盞淡灑。生活和閱歷,給了她足夠的勇氣。她愛過,懂得什麼是愛。在她離開了這個惡魔以後,便堅定了看到了內心,在風燭霜鬢的晚年,編撰了金石錄,完成了丈夫的未竟之功。這個時候,她心裡在想的,念的,還是趙明誠,那個滿足她所有少女時的幻想,又給了她生命中最溫暖的時光的男人。

如今,我們讀起李清照的創作,依然滿滿畫面感,她依欄而立,凝眸遠眺,眼裡是滿滿的深情。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林黛玉的作品,也是以細膩以長,以描寫愁以長。可是,林黛玉,終究是見識短淺,只看到自己的遭遇,看不到時代,看不到家國命運。然而,清照不是。她是巾幗不讓鬚眉的豪傑。她愛的直白,她恨的坦蕩,她拿得起,放得下。

記得有人說過,為賦新詞強說愁,雖然不是說李清照,可早年,讀她的詩,我竟覺得,就是說的她,後期作品,篇篇講離愁,句句講憔悴。直到現在,我成長了,也讀懂了她。某著名作家說,你覺得有些作品特別好,不一定真的是好的作品,而是你的觀點與作者觀點一致了,而是你的經歷閱歷,讓你明白了那種感受。可是清照之作品,是真好,詞字精秀特絕,仿佛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其心通透,眼中也是別樣的風景。一盆海棠,她醉了還牽掛著,黃花落了,滿地,她說憔悴。這樣心思靈巧的女子,你怎麼能不愛?

相關焦點

  • 不輸「驚起一灘鷗鷺」!李清照的另一首遊湖詞,同樣美得令人心醉
    千古才女李清照當年的一首《如夢令》,驚豔了宋代詞壇,也讓後世見識了這位詞中之後的才情。哪怕到了今天,「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仍是不可超越的經典之一,後世有不少版本的所謂「宋詞十大金曲」,無論哪個版本,李清照的這首詞毫無懸念入選前五。
  • 少年情懷總是詩——《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賞析李清照系列之三
    爭渡⑸,爭渡,驚起一灘鷗鷺⑹。 [1]詞句注釋⑴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⑵常記:長久記憶。溪亭:臨水的亭臺。
  • 宋朝女詩人李清照,飲酒泛舟荷花池,豪放真實的易安居士
    宋朝女詩人李清照,飲酒泛舟荷花池,豪放真實的易安居士之前小編和大家講述了李清照的童年和少女時期,那個時候的她完全沉浸在書本裡,漸漸地她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她是與眾不同的,她雖然有點任性,但是明事理;她雖然有點倔強,但不固執;她雖然懂得三從四德,但更想活得灑脫。
  • 李清照詞3首,人生3個階段,每首都堪稱絕唱!
    少女時代李清照鍾愛泛舟留有「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美好記憶。此詞大致可繫於她十六歲(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年輕時的詞人既沒有太多相思之苦,更沒有家仇國恨,因此詞風清新別致。
  • 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指的是什麼花?
    這首詞是李清照婚後所作,作者通過描寫重陽節賞菊的情景,表達出了作者對自己丈夫的思念。李清照婚後不久,她的丈夫趙明誠就「負笈遠行」,二人感情很好,趙明誠一走,李清照自然很思念遠行的他。全詞有一種悽涼寂寥的氣氛,也是李清照當時的心情。
  • 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黃花指什麼花?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詞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公元1101年,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太學生趙明誠,婚後不久,丈夫便「負笈遠遊」,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 今日婦女節,一起閱讀李清照的五首詩詞,才女當之無愧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此詞問世,已經轟動整個汴京,文人墨客莫不為之稱道。李清照一雙生花妙筆的手,配上一顆七竅玲瓏心,怎麼能不作出一首好詞。當初的閒情雅致,像那「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到如今只剩下「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相思苦楚。「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幾度相思愁絕,憔悴瘦損,悲物憐己。「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幾番惆悵失落,寂寞悽清,心有所系。
  • 李清照:喜歡她的人,都應該能背的幾首詩詞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簡析:這首詞婉約流麗,境界超逸,化內心隱微的情感為具體的物象,是一篇抒發相思別愁的詞作。「紅藕」三句點明時節正秋和白天湖上泛舟之事。詞人著一「殘」字和「獨」字將自己內心中的孤獨和怨別之情隱微的表現了出來。「雲中」三句明寫別後的相思之情。
  • 李清照最有魅力的一首詞,三十三個字,讓人如臨其境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李清照,李清照是我們國家非常著名的一位女詞人。她的文學作品不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是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喜歡她的讀者也是非常多的。而她的詞作品,也是有自己非常獨特的特點,這些特點也吸引了很多人。她總是能夠以一個女性的角度,非常細膩地去描繪一些情感。
  • 同樣是遊湖,李清照16歲時,和51歲寫的詞,意境截然不同
    而就是這兩首作品,成就了後世人眼中的李清照。前一首是李清照追憶16歲時候的遊玩之樂,且這一首,就讓她從此之後一作成名;後一首則是人過中年,51歲的時候的再次遊湖的心境,也使其成為了文壇上不朽的作品。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李清照追憶年少時候的美好時光,那時候經常到溪邊亭中遊玩到黃昏時分,在美景中還喝醉了酒,不知道回家的路在哪裡。酒喝夠了要回家,卻不小心把小舟劃到了荷花深處。
  • 李清照說「人比黃花瘦」,黃花是什麼花?和「黃花閨女」一樣嗎?
    黃花到底何指?一直都比較有爭議。比如李清照說:「人比黃花瘦」,有人說,「黃花」指的就是黃花菜,因為我們吃的黃花菜都是瘦長形的,形容人的身體瘦弱,沒精神,可真的如此嗎?菊花「人比黃花瘦」的黃花指的是什麼花?也有人說: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是說自己比沒出嫁的姑娘還要瘦。
  •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詩,讀著讓人熱血沸騰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然而,在眾多詩詞中,李清照最霸氣的一個作品,筆俠卻認為是一首詩。什麼詩呢?《夏日絕句》。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一生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也」,提起這句話,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對話中兩位詞人的名字也是耳熟能詳,一位是南唐後主李煜,一位是宋代婉約派詞人李清照,他們在詩詞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建樹,都為中國詩詞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那麼今天我們要講的則是李清照這位千古才女,讓我們一起走進李清照
  • 李清照最具才情的一首詞,只有短短三十三個字,寫得非常唯美!
    李清照宋朝最偉大的女性之一,他不僅人長得漂亮,同時也是非常的有才華,屬於那種才貌兼併的女子,所以這900多年來,人們對於李清照的喜愛,可以說是不言於表,無論是她的詩作,還是她的詞作,那都是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也正是這個原因,每當人們只要一說起才女,那第一個便是想到李清照,所以說李清照便是才女的代名詞
  • 李清照經典名句「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是什麼花?
    「人比黃花瘦」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陰》,全詩: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詞中的「黃花」是指菊花,理由有三:一、李清照的這首詞是重陽節時寫給丈夫趙明誠的,重陽節有賞菊的習俗,寫菊花最能體現這一天的特點。二、《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陸德明釋文:「鞠,本又作菊。」
  • 李清照的《醉花陰》中「人比黃花瘦」一句中,黃花是什麼花?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李清照婚後,丈夫趙明誠出門遠行的時候所寫,整首詞充滿了婉約、寂寞,其中又以最後兩句為點睛之作,風動簾卷花也蕭,但是人卻比花還瘦,花有多瘦呢,人又怎麼比花還瘦?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把孤寂的悽涼不以文字直接表述出來,卻讓人深感體會。
  • 李清照的這首詞,清新自然,充滿歲月靜好,還成為網絡金句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常常想起一起出去郊遊玩,玩到沉醉其中,一直到到日暮時分都不知回家。這裡寫李清照少女時代非常貪玩,出去到很晚不回家。詞人撐著小舟,藕花深處穿行,湖面上滿是蓮葉、藕花,色彩明麗,還可以擺弄蓮花、蓮子,這是多麼有趣的事情。辛棄疾的詞中:「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寫小孩子陶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中,盡情地玩耍、嬉戲。李清照這個可愛的少女也是如此,行著、行著進入了藕花的深密處,好像在玩捉迷藏似的,竟然迷路了。
  • 愛上李清照1——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品味這首詞,內心喜悅,愛上少年李清照。第一句,常記溪亭日暮,我們看到了一個喜歡郊遊,喜歡到處溜達的小姑娘。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碧水清波,荷塘暮色,美。有心情到處溜達,還能寫出溜達時的心情,怎一個有才了得。
  • 如花似夢——李清照詩詞中「花」的意象(上)
    李清照作為一位女性詞人,有著女性獨特的審美與藝術精神,先後展示出率真多情的少女情懷、封建大家庭的淑女風範與寡居女性的晚年心態。她的詩隨著時代的變遷展示出不同的風格韻律,但在不同時期的詞中,「花」的意象反覆出現。
  • 兩位才女兩首《如夢令》,李清照憑此一詞成名,歌姬卻差點丟了命
    提起《如夢令》,世人能想到的最多的大概還是千古才女李清照的那首「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中學課本上的詞,讓我們見識了宋詞的清麗,原來宋詞不只有悽美,還有俏皮。雖身份上不了臺面,但卻是一個頗有才情的女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她,在當時也是紅極一時的人物。兩位才女,李清照是大家閨秀,出身名門;嚴蕊是紅塵女子,風月中人。兩首《如夢令》,李清照憑它千古留名,而嚴蕊卻差點因此丟了性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首才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