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是李清照回憶少年遊玩時光的作品,表現了李清照青春時期的野逸之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詞。
如夢令⑴
常記溪亭日暮⑵,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⑶,誤入藕花深處⑷。
爭渡⑸,爭渡,驚起一灘鷗鷺⑹。 [1]
詞句注釋
⑴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
⑵常記:長久記憶。溪亭:臨水的亭臺。
⑶興盡:盡了酒宴興致。
⑷藕花:荷花。
⑸爭:怎,怎麼。
⑹鷗鷺:泛指水鳥。
無憂無慮的少女時光,故鄉的一方水土,總是勾起李清照的回憶,特別是有一次出門遊玩,更是印象深刻,所以開頭用「常記」,李清照經常會想起這次盡興而歸的遊玩,也呼應後面的「興盡」。然後點出地點是「溪亭」,時間是「日暮」時分,少女李清照和她的玩伴們當時狀態是已經「沉醉不知歸路」。這裡省略了之前的遊玩情景,但是從詞裡,我們可以想像出當時的情景:李清照和幾個小夥伴們相約而至,蕩起雙槳,湖上泛舟,頭上是藍天,腳下是碧波,蓮葉荷花隨風搖曳,馨香浮動,水聲潺潺。玩累了小夥伴們就在在舟上宴樂,酒逢知己,他們「鬥酒十千恣歡謔」。應該是沒有家長跟著,所以無拘無束的少年們可以隨性地開懷暢飲,以至於酒酣而醉了。這裡的沉醉,除了指酒醉,也可以理解為沉醉於大自然之中。「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大概是遊玩興致高昂,宴飲也是淋漓盡致,所以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傍晚了,雖然流連忘返,也要趕緊靠岸回家。但是或許是因為喝酒太多了,他們走錯了路,跑到了湖中荷花叢中。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句是說奮力划船呀,離開這裡,沒想到卻驚動了傍晚棲息在荷花叢裡的鷗鷺,鷗鷺展翅而飛。詞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酒酣、花香、人樂,好酒醉人,這般美景亦醉人,故鄉的山水、少年的歡樂令人常常思念。
喜歡我作品的朋友動動手指頭關注我一下啦,謝謝哈。
ps:泉城濟南是李清照的故鄉,也正是故鄉清澈秀逸的山水孕育了靈秀的千古才女李清照。
ps:泉城濟南是李清照的故鄉,也正是故鄉清澈秀逸的山水孕育了靈秀的千古才女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