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寫過遊記嗎?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典型的遊記之作

2020-12-11 泰坦小螃蟹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來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是她現存兩首《如夢令》中的其中一首,非常簡單又直白的遊記詞作。

這首詞是作者回憶之作,回憶的是少女時代的一次出遊的經歷。

我們在看《清平樂》的時候,官宦之家的女子的生活並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不是每日躲在繡樓裡繡花。

而是非常的豐富多彩的,可以逛街、可以去書院讀書、可以和名士唱和、可以和閨蜜一起出遊。

李清照出自書香世家,生活優渥,少女時代的她生活得非常自在。

「常記」告訴了我們,這是一篇回憶之作,並非此時此地。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傍晚在溪亭,和好友一起吃酒唱和,非常的興奮,喝醉了都不記得回去的路了。

這一次的出遊非常的舒適和開心。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是好友難得相聚,必須要興盡了才能回去呀,以至於都要晚上了才坐著小船回家,一個不小心漂到了荷花塘的裡面,被荷花包圍了。

「不知歸路」和「誤入藕花深處」相互照應,寫出了作者當時忘情的狀態。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兩個爭渡,表明了作者尋路的急切,因為急切,才會驚起了已經休憩的鳥兒。

全文戛然而止,意猶未盡。我們不禁替作者擔心,她是否及時找到了回家的路,是否安全,有無受到驚嚇。

整首詞只是幾個片段,簡單的用詞,卻寫出了遊玩的興致,少女的快樂和天真,友情的美好。

你喜歡易安居士的哪首詞呢,評論區留言哦[呲牙]

相關焦點

  •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注釋】 [1]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
  • 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寫快樂少女時光
    作為一名封建時代的女性,李清照經歷了這些,但是這些挫折從來沒有打敗過李清照,李清照具有著頑強的意識,她堅持住了,流傳下來的李清照的所有文學作品一共才七十多篇,但是她卻能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作品成千上萬的大文豪平起平坐,充分說明了李清照的才華。
  • 沉醉不知歸路,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母親王氏,出身於名門之後,王氏的祖父是宋仁宗時期的重要人物,她的祖父叫王拱辰,擔任過仁宗朝的吏部尚書,在宋朝李格非的傳記之中也提到了李格非的妻子王氏,說她擅長寫文章。李清照擁有這樣一位飽讀詩書的母親,對於裡李清照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李清照的成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清照能夠生長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之中是幸運的,李清照也繼承了父母優秀的基因。
  • 愛上李清照1——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品味這首詞,內心喜悅,愛上少年李清照。第一句,常記溪亭日暮,我們看到了一個喜歡郊遊,喜歡到處溜達的小姑娘。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碧水清波,荷塘暮色,美。有心情到處溜達,還能寫出溜達時的心情,怎一個有才了得。第二句,沉醉不知歸路。我們看到了一個愛喝點小酒的小姑娘,想想自己有時也喝點小酒,那感覺也是美美的,李清照喝得竟然不知歸路了。有趣不?
  • 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描繪了一種具有平淡之美的藝術
    大家好,我是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李清照的這首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本文章閱讀時間大概需要4分鐘,感謝親愛的讀者們的耐心閱讀。《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一首短而美的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寫過許多詞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她早年寫的一首小詞。這首詞從形式上看,顯得十分地短小,但是詞中所表現出的意境卻是富有極大的美感。美在既寫出了詞人的日常生活情趣,也展現出了一個天真、活撥的少女形象。
  • 少年情懷總是詩——《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賞析李清照系列之三
    這首詞是李清照回憶少年遊玩時光的作品,表現了李清照青春時期的野逸之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詞。如夢令⑴常記溪亭日暮⑵,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⑶,誤入藕花深處⑷。[1]詞句注釋⑴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⑵常記:長久記憶。溪亭:臨水的亭臺。⑶興盡:盡了酒宴興致。
  • 【譯文交流】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宋)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 大教授指出李清照《如夢令》有錯字,為何初中課本至今不糾正過來
    比如唐代詩人王駕的妻子陳玉蘭,就因為想念丈夫寫了一首《寄夫》,就一詩成名了,而這也是她唯一存世的詩作。這種偶然式的成名似乎不能完全說明才女的實力,與她們相比,頂著千古才女之名的李清照顯然水平要高出許多。李清照十五六歲時,開始憑藉《如夢令》揚名文壇。而後,從新婚時寫的肉麻情詞「賣花擔上。
  • 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流行,是否還記得「爭渡,爭渡」?
    如夢令(其一)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其二)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不管過程怎麼樣,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倒是耳熟能詳,漸漸超過《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的名聲了。我們並不知道是問哪一首,但是要說本意和引申意思,好像兩首都沒什麼大的引申意義。小令,小令,小小酒令而已。李清照寫這兩首小令的時候也並沒有經歷國破家亡、流離顛沛的日子,只是在少女時代的玩耍閒情和貪睡懶起的情境描寫罷了。
  • 兩位才女兩首《如夢令》,李清照憑此一詞成名,歌姬卻差點丟了命
    其實不只是這首詞,《如夢令》做為一個有名的詞牌,一直就深受文人的喜愛,蘇軾、秦觀、納蘭性德等巨匠都有不錯的作品。但在這些詞作中,有一首才女之作成功地吸引了世人的注意,這就是來自南宋詞人嚴蕊的《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嚴蕊出身低微,是南宋的一個下等歌姬。
  • 李清照寫過一首渾厚豪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原文】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作品鑑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一首憶昔詞,全詞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
  • 李清照最具才情的一首詞,只有短短三十三個字,寫得非常唯美!
    那麼關於李清照的詞作,相信即使是你沒有讀過,她詞作裡的一些經典句子,相信在現實的生活中,也是聽說過,例如他的」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人們在現實的生活中,便是經常能夠聽到。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李清照最具才情的一首詞,那便是她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這首詞寫得非常傳神,讀來更是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而且這首詞,只有短短的三十三個字,李清照卻是寫出了高度,同時也寫出了深度。
  • 賞析 | 李清照《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 如夢令·午後天高日暖|一夢枕黃粱,醒罷愁眉不展,總有餘情未散
    如夢令·午後天高日暖文/曉安午後天高日暖,憶裡紅顏做伴。一夢枕黃粱,醒罷愁眉不展。註: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無夢令」等。以李存勗《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為正體,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疊韻。代表作有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
  • 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的3首《如夢令》就是悽美一生
    而正是因為這電視劇的名字乃是借用了李清照的《如夢令》,所以《如夢令》也又被人們翻了出來,重新回顧了一下這首詞。李清照出生於官宦世家,號易安居士。她的父親是有名的蘇門後四學士之一,她的公公則是北宋的宰相。李清照流傳下來的詩詞作品一共有不到60首,其中包括了三首《如夢令》,這三首《如夢令》乃是李清照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作品。
  • 李清照:兩首《如夢令》,一顆少女心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一生,既享受過幸福,也飽經苦難。自十八歲與情投意合的趙明誠結婚,自此二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夫婦倆詩詞酬唱,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舒心適意。
  • 李清照想起曾經的休閒時光,寫了一首詞,短短6句,便充滿畫面感
    李清照的才華和人品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她的大部分詩詞都被後代的人奉為經典,並且導入語文的古詩詞中,讓同學們背誦。而在她的眾多詞中,她寫了一首非常具有才情的詞,那便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全詞僅僅六句,不僅寫得優美,而且令人驚嘆。
  • 李清照,宋代的女文豪,寫《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甬道盡頭為一四合院,系1993年所建,門上書有著名詞人蕭勞書寫的匾額「李清照紀念館」。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歷史的角度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一個側面,讓後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 李清照詞:《如夢令》小解
    李清照在十六歲那年的某個夏天傍晚,她與小姐妹同遊。在效外的荷塘,她們劃著小舟,唱著小曲,喝著小酒。姐妹們笑語盈盈,小槳在水面划過,蕩起一層層漣漪,在暮光中剔透晶瑩。此刻的李清照和小姐妹們肆意歡笑,薄酒微醉,遊興未盡,夕陽的唯美、荷塘的馨香使她們漸漸忘記了歸途。然而,好時光總是去得太快,日落西山她們知道該回家了。在荷塘中穿梭竟走錯了方向,誤入了藕花深處,心慌意亂,借著酒力急急划槳,驚得一群白鷗騰空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