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來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是她現存兩首《如夢令》中的其中一首,非常簡單又直白的遊記詞作。
這首詞是作者回憶之作,回憶的是少女時代的一次出遊的經歷。
我們在看《清平樂》的時候,官宦之家的女子的生活並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不是每日躲在繡樓裡繡花。
而是非常的豐富多彩的,可以逛街、可以去書院讀書、可以和名士唱和、可以和閨蜜一起出遊。
李清照出自書香世家,生活優渥,少女時代的她生活得非常自在。
「常記」告訴了我們,這是一篇回憶之作,並非此時此地。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傍晚在溪亭,和好友一起吃酒唱和,非常的興奮,喝醉了都不記得回去的路了。
這一次的出遊非常的舒適和開心。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是好友難得相聚,必須要興盡了才能回去呀,以至於都要晚上了才坐著小船回家,一個不小心漂到了荷花塘的裡面,被荷花包圍了。
「不知歸路」和「誤入藕花深處」相互照應,寫出了作者當時忘情的狀態。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兩個爭渡,表明了作者尋路的急切,因為急切,才會驚起了已經休憩的鳥兒。
全文戛然而止,意猶未盡。我們不禁替作者擔心,她是否及時找到了回家的路,是否安全,有無受到驚嚇。
整首詞只是幾個片段,簡單的用詞,卻寫出了遊玩的興致,少女的快樂和天真,友情的美好。
你喜歡易安居士的哪首詞呢,評論區留言哦[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