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宋代的著名詞人,號易安居士,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李清照的魅力時刻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她是一位光耀千古的歷史人物,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得到了人們的喜愛。李清照的母親王氏,出身於名門之後,王氏的祖父是宋仁宗時期的重要人物,她的祖父叫王拱辰,擔任過仁宗朝的吏部尚書,在宋朝李格非的傳記之中也提到了李格非的妻子王氏,說她擅長寫文章。李清照擁有這樣一位飽讀詩書的母親,對於裡李清照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李清照的成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清照能夠生長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之中是幸運的,李清照也繼承了父母優秀的基因。李清照的父母對李清照的教育注重言傳身教,還著力培養李清照的性格,讓李清照實現了全面發展。
李清照的少女時代充滿了五彩繽紛的色彩,是絢爛的,是值得回憶的。李清照寫了很多反映少女時代幸福時光的作品,她寫了一首著名的詞《如夢令》,真實地反映了李清照的快樂時光。「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詞寫得非常好,李清照寫詞,對於瞬間的把握非常精準。這是李清照詩詞的一個特點。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快樂的時光最珍貴,經常的讓人想起。這首詞是記錄李清照遊賞的作品,清新別致,作者在酒宴上喝酒之後,已經醉的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沉醉」二字很形象地說明了李清照的興奮、喜悅之情。經常想起來,在溪邊的亭子裡遊玩的情景,那天傍晚所發生的一切,那個傍晚給李清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群十六七歲的少女在一塊兒玩兒,玩得非常盡興。她們去划船去了,荷花從中一群少女在一葉扁舟上搖蕩,誤入了藕花的深處,划船的時候驚起了一群鷗鷺。這首詞不事雕琢,有一種自然之美。
浣溪沙
[宋] 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
玉爐瀋水嫋殘煙,
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
江梅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溼鞦韆。
此詞上片寫春光駘蕩,屋內香爐嫋煙,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幾筆,勾勒寒食節的初春景色與民間習俗,情韻全出。這首詞為作者早年所作 ,以白描手法寫了薰香、花鈿、鬥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時代的事物,藉以抒發作者愛春惜春的心情。寒食節當夏曆三月初,正是春光極盛之時。燻爐中燃點著沉水香,輕煙嫋繞,暗寫閨室的幽靜溫馨 ,寫出春光的宜人,春閨的美好。詞中沒有去寫她的容貌、言語、動作,只從花鈿寫她睡醒時的姿態 。暮春三月,春困逼人,她和衣而臥,不覺沉沉入睡,一覺醒來,才覺察自己凝妝睡去,自己也覺詫異。薰香已殘,說明入睡時間已久,她睡得那樣沉酣香甜。她夢回猶倚山枕,出神地望著室外的蕩漾春光,室內的沉香菸嫋,一種潛藏的春思隱約如見。古人以為燕子產於南方,春末夏初渡海飛來,故稱海燕 。時節已到寒食,為什麼不見燕子飛來呢?女伴們鬥草嬉戲,情懷是多麼歡暢。江梅花期已過了,楊柳又正在飛花。鞦韆本是少女喜歡的遊戲,尤其是當寒食時節更是無此不歡。這首詞以物寫人,以景寫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態和內心世界寫得活靈活現,有「無我之境」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