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不知歸路,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為千古第一才女

2020-12-11 歷史這邊讀好

李清照是宋代的著名詞人,號易安居士,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李清照的魅力時刻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她是一位光耀千古的歷史人物,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得到了人們的喜愛。李清照的母親王氏,出身於名門之後,王氏的祖父是宋仁宗時期的重要人物,她的祖父叫王拱辰,擔任過仁宗朝的吏部尚書,在宋朝李格非的傳記之中也提到了李格非的妻子王氏,說她擅長寫文章。李清照擁有這樣一位飽讀詩書的母親,對於裡李清照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李清照的成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清照能夠生長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之中是幸運的,李清照也繼承了父母優秀的基因。李清照的父母對李清照的教育注重言傳身教,還著力培養李清照的性格,讓李清照實現了全面發展。

李清照的少女時代充滿了五彩繽紛的色彩,是絢爛的,是值得回憶的。李清照寫了很多反映少女時代幸福時光的作品,她寫了一首著名的詞《如夢令》,真實地反映了李清照的快樂時光。「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詞寫得非常好,李清照寫詞,對於瞬間的把握非常精準。這是李清照詩詞的一個特點。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快樂的時光最珍貴,經常的讓人想起。這首詞是記錄李清照遊賞的作品,清新別致,作者在酒宴上喝酒之後,已經醉的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沉醉」二字很形象地說明了李清照的興奮、喜悅之情。經常想起來,在溪邊的亭子裡遊玩的情景,那天傍晚所發生的一切,那個傍晚給李清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群十六七歲的少女在一塊兒玩兒,玩得非常盡興。她們去划船去了,荷花從中一群少女在一葉扁舟上搖蕩,誤入了藕花的深處,划船的時候驚起了一群鷗鷺。這首詞不事雕琢,有一種自然之美。

浣溪沙

[宋] 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

玉爐瀋水嫋殘煙,

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

江梅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溼鞦韆。

此詞上片寫春光駘蕩,屋內香爐嫋煙,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幾筆,勾勒寒食節的初春景色與民間習俗,情韻全出。這首詞為作者早年所作 ,以白描手法寫了薰香、花鈿、鬥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時代的事物,藉以抒發作者愛春惜春的心情。寒食節當夏曆三月初,正是春光極盛之時。燻爐中燃點著沉水香,輕煙嫋繞,暗寫閨室的幽靜溫馨 ,寫出春光的宜人,春閨的美好。詞中沒有去寫她的容貌、言語、動作,只從花鈿寫她睡醒時的姿態 。暮春三月,春困逼人,她和衣而臥,不覺沉沉入睡,一覺醒來,才覺察自己凝妝睡去,自己也覺詫異。薰香已殘,說明入睡時間已久,她睡得那樣沉酣香甜。她夢回猶倚山枕,出神地望著室外的蕩漾春光,室內的沉香菸嫋,一種潛藏的春思隱約如見。古人以為燕子產於南方,春末夏初渡海飛來,故稱海燕 。時節已到寒食,為什麼不見燕子飛來呢?女伴們鬥草嬉戲,情懷是多麼歡暢。江梅花期已過了,楊柳又正在飛花。鞦韆本是少女喜歡的遊戲,尤其是當寒食時節更是無此不歡。這首詞以物寫人,以景寫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態和內心世界寫得活靈活現,有「無我之境」的妙趣。

相關焦點

  • 少年情懷總是詩——《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賞析李清照系列之三
    這首詞是李清照回憶少年遊玩時光的作品,表現了李清照青春時期的野逸之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詞。如夢令⑴常記溪亭日暮⑵,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⑶,誤入藕花深處⑷。[1]詞句注釋⑴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⑵常記:長久記憶。溪亭:臨水的亭臺。⑶興盡:盡了酒宴興致。
  •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注釋】 [1]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
  • 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寫快樂少女時光
    李清照曾經在少女時代寫過一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給人們帶去了很多的美感。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的少女時代是快樂的,有著美好的記憶,人們很嚮往。李清照度過了人們羨慕的少女時代,那個時候她無憂無慮,度過了美好的時光,從李清照的文學作品中可以感受的出來。這首詞就是這樣的意思:「還時常記得出遊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記歸路。一直玩到興盡,回舟返途,卻迷途進入藕花的深處。
  • 愛上李清照1——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品味這首詞,內心喜悅,愛上少年李清照。第一句,常記溪亭日暮,我們看到了一個喜歡郊遊,喜歡到處溜達的小姑娘。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碧水清波,荷塘暮色,美。有心情到處溜達,還能寫出溜達時的心情,怎一個有才了得。第二句,沉醉不知歸路。我們看到了一個愛喝點小酒的小姑娘,想想自己有時也喝點小酒,那感覺也是美美的,李清照喝得竟然不知歸路了。有趣不?
  • 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描繪了一種具有平淡之美的藝術
    大家好,我是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李清照的這首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本文章閱讀時間大概需要4分鐘,感謝親愛的讀者們的耐心閱讀。《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典型的遊記之作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來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是她現存兩首《如夢令》中的其中一首,非常簡單又直白的遊記詞作。這首詞是作者回憶之作,回憶的是少女時代的一次出遊的經歷。我們在看《清平樂》的時候,官宦之家的女子的生活並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不是每日躲在繡樓裡繡花。
  • 【譯文交流】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宋)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 一首短而美的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寫過許多詞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她早年寫的一首小詞。這首詞從形式上看,顯得十分地短小,但是詞中所表現出的意境卻是富有極大的美感。美在既寫出了詞人的日常生活情趣,也展現出了一個天真、活撥的少女形象。
  • 沉醉不知歸路!究竟李清照在她的詩詞中沉醉過多少次?
    說起「婉約之宗」李清照,你可能覺得她是一個感月吟風、悲悲切切的小女子,千古第一才女必定是謹守閨訓、相夫教子。但你且聽那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她飲酒,還喝醉了,沉醉不知歸路後,誤入一片蓮花池,於是乾脆在湖中嬉戲暢遊一整夜。看吧,她才不是個閨中乖乖女,不做無才便是德的女子。
  • 兩位才女兩首《如夢令》,李清照憑此一詞成名,歌姬卻差點丟了命
    提起《如夢令》,世人能想到的最多的大概還是千古才女李清照的那首「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中學課本上的詞,讓我們見識了宋詞的清麗,原來宋詞不只有悽美,還有俏皮。兩位才女,李清照是大家閨秀,出身名門;嚴蕊是紅塵女子,風月中人。兩首《如夢令》,李清照憑它千古留名,而嚴蕊卻差點因此丟了性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首才女之作。《如夢令》北宋.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大教授指出李清照《如夢令》有錯字,為何初中課本至今不糾正過來
    千年文壇,我們出了不少才女,她們的存在讓詩詞的世界多了一份別樣的美。然而不得不承認,有些才女的成名是偶然。比如唐代詩人王駕的妻子陳玉蘭,就因為想念丈夫寫了一首《寄夫》,就一詩成名了,而這也是她唯一存世的詩作。
  • 三杯兩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酒人生!
    她才情橫溢,婉約詞派的代表她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中國歷史上最喜歡喝酒的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說到酒與詩人你首先肯定想到的是李白、白居易、蘇軾等一眾男文豪但你絕沒想到被稱為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李清照居然是個酒鬼不信你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千古才女李清照,盪氣迴腸潄玉詞。數數那些讓人心動的易安詞
    漁家傲記夢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天帝問我欲歸何處,我答路長嘆日暮。夢境與現實,愁苦與迷茫。學詩謾有驚人句,滿腹才華又有何用?!看九萬裡風鵬正舉,令風休住,吹我蓬舟去三山仙人居所去。譜神話入宮商,照現實於夢境。渾然一體,大氣磅礴。才女也有英雄氣。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一生最美的九首詩詞,你讀過幾首?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第九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詞是李清照少女時期的作品,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 愛酒好賭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用詩詞描繪自己的四段式人生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人生可明確的分為四個階段,同時在詩詞中均有明顯體現。展現出時代賦予的情緒愁思,抒發出自己的風華與才情。李清照從小富有才華,天資極高,後得到眾多文壇大家的提點,以至於李清照在少女時期便在文壇嶄露頭角。千古名篇《點絳唇 蹴罷鞦韆》便是李清照少時在家蕩鞦韆時,信筆寫下: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 李清照的這首詞,清新自然,充滿歲月靜好,還成為網絡金句
    千古第一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寫得婉約動人,不論是離情傷感之詞還是歡愉之詞都特別打動人,比如她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愁苦之情令人慾罷不能;她的「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又寫出了少女的調皮可愛;而她的那首《夏日絕句》,又有幾分女子的豪氣,令人佩服不已。
  • 「衝關大語文」古詩詞鑑賞——如夢令「宋」李清照
    衝關話文常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衝關品鑑賞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 李清照兩首《如夢令》,少女情懷總是詩,懷念那份靈動與美好
    誰都有青春年少不知愁滋味的年齡,誰不懷念舊時純碎的美好?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的一生是一場又一場的爛漫花事,有愛的濃烈,有分離難忍的思念,也有天人永隔的痛苦,這些經歷孤獨又絢爛。她的詞大多充滿了淡淡的哀傷和相思之苦。
  • 李清照最具才情的一首詞,只有短短三十三個字,寫得非常唯美!
    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李清照最具才情的一首詞,那便是她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這首詞寫得非常傳神,讀來更是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而且這首詞,只有短短的三十三個字,李清照卻是寫出了高度,同時也寫出了深度。
  • 李清照想起曾經的休閒時光,寫了一首詞,短短6句,便充滿畫面感
    古今往來,具有才華的女人有很多,就近現代來說,有民國四大才女之一林徽因,寫出那優美別致的散文,讓許多文學家都自愧不如。就古代來說,就有宋朝才女之一李清照,創作出那千古流傳的詞。李清照的才華和人品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她的大部分詩詞都被後代的人奉為經典,並且導入語文的古詩詞中,讓同學們背誦。而在她的眾多詞中,她寫了一首非常具有才情的詞,那便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全詞僅僅六句,不僅寫得優美,而且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