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說「人比黃花瘦」,黃花是什麼花?和「黃花閨女」一樣嗎?

2020-12-13 天天一首古詩詞

黃花到底何指?一直都比較有爭議。比如李清照說:「人比黃花瘦」,有人說,「黃花」指的就是黃花菜,因為我們吃的黃花菜都是瘦長形的,形容人的身體瘦弱,沒精神,可真的如此嗎?

黃花菜

另外,民間稱未出嫁的女孩子是「黃花大閨女」,為什麼是「黃花」閨女?為什麼不是桃花、杏花、或者是玫瑰、牡丹什麼的?這個「黃花」又是什麼花?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一起探討一下。

黃花閨女

沒出嫁的女孩子為什麼叫「黃花閨女」,這個黃花指的是什麼花?

在南北朝時期的樂府詩《木蘭詩》當中,就有「對鏡貼花黃」。這是指木蘭從軍歸來之後,換上了女兒裝,重新梳洗打扮了一番,對鏡梳妝,畫上了當下最流行的女兒妝。使得當時一起當兵的兄弟大為驚駭。一起當了十二年的兵,不知道原來木蘭是女孩。

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當時未出嫁的女孩子對著鏡子畫「花黃」是一個非常流行的女兒妝容。而「花黃」指的就是用黃色的香粉顏料,在臉上畫上花瓣的形狀。

對鏡貼花黃

而到了宋朝,愛美的壽陽公主發明了「梅花妝」,就是用黃色的顏料在額頭畫上梅花瓣,在當時大為流行。而黃色的顏料是用黃色花粉製成的。而且當時畫梅花妝的都是沒出閣的女孩子,所以,後來慢慢的就把沒有結婚出嫁的女孩稱為「黃花閨女」。

黃花閨女

那既然沒出嫁的女子都畫「梅花妝」,為什麼不叫梅花閨女呢?這還有另外一層寓意。首先「梅花」的音和「沒花」一樣。但女子嫁到夫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開枝散葉,先秦有首《桃夭》就說:「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意思就是這女孩子能生養,就和桃樹上結桃子似的,能讓你家人丁興旺。所以,梅花肯定是不能叫。另外,黃花指的是菊花。菊花耐寒、品質高潔。所以,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黃花閨女」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它像菊花一樣特別貞潔。

菊花

「人比黃花瘦」的黃花指的是什麼花?

也有人說: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是說自己比沒出嫁的姑娘還要瘦。因為沒出嫁的姑娘是「黃花閨女」這種說法又是否是正解呢?

這應該是不對的。按照整個詩詞來說,李清照是在重陽節的這一天想念丈夫趙明誠,她不會去舉例子說,我比沒出嫁的時候還要瘦,或者我比沒出嫁的其他姑娘還要瘦。

而這裡的「黃花」指的也是菊花。

菊花

問題來了,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菊花都是非常豐滿的形象。盛開的時候圓圓的一大朵。怎麼會用「菊花」來說自己瘦呢?

這是因為,菊花盛開的時候,雖然是一大朵,但下面的枝幹相比之下卻非常羸弱。不像其他的花,花枝繁茂,菊花的形狀像極了一個「頭大身子小」的人,在寒風中煢煢孑立!

菊花

我們常常會說某個人瘦的身子都支不住頭了,或者說這個人瘦得像「豆芽菜」、「火柴頭」,都是和菊花一樣的形狀。菊花比起梅花、桃花、牡丹等等是不是更像一個瘦得只剩下一個大頭的人呢?

重讀經典

醉花陰

再來看看這首詞。這是李清照在重陽節的時候想念丈夫趙明誠而寫下的。

一整天的天氣都霧沉沉灰濛濛的,白天實在是太長了。我無聊的看著香爐裡的煙嫋嫋升起,晚上,我臥在帳子裡,半夜的時候把我都凍透了。重陽節,天氣實在是太冷了。黃昏的時候,我端了杯酒,在籬笆下賞菊花,菊花的香氣裝進了我的袖子裡,你別說這天氣不會讓人憂傷,西風吹起了帘子,我比菊花還要瘦啊。

人比黃花瘦

古人非常重視重陽節,重陽節的時候有很多傳統活動。比如插茱萸,比如喝菊花酒、賞菊花、比如登高。但是,李清照一個人呆在家裡,丈夫趙明誠在異地,在重陽節的這一天,也許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也許是孤單寂寞冷,也許是因為眾多的活動都是結伴去參加而自己形單影隻,所以興趣寥寥。總之,這一天李清照過得是十分的乏味無聊。

李清照

而且,在這首詞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李清照的生活條件還是不錯的。「瑞腦」是非常名貴的香料。古人用「龍腦」來說明它的難得。而「金獸」是指銅製的獸形香爐,也是十分考究。而她也沒有什麼其他必須要勞作的事情。一整天除了看薰香就是看著菊花喝喝酒。這樣富足的生活卻也並不能使她快樂。

所以,其實真正的幸福是與有情人做快樂事,所謂深情不如久伴,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大概就是如此吧。

謝謝觀賞。

你的點讚和留言對我很重要。

相關焦點

  • 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黃花指什麼花?
    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來廣為傳誦。那麼李清照的名句「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指的是菊花嗎?《醉花陰》是以重陽節為背景的,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飲酒賞菊,自然,李清照此時也來到了菊花園「飲酒賞菊」。這是一個歷來被喜愛文學的人所稱道和討論的句子!
  • 李清照的《醉花陰》中「人比黃花瘦」一句中,黃花是什麼花?
    有人說是黃菊花,但我更認同是黃花菜,黃花菜在古代有一個很好聽名字叫「忘憂草」,也叫「萱草」,家人若有人遠行,古人都喜歡在院子裡種下這種植物,所以我覺得應該是黃花菜。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李清照婚後,丈夫趙明誠出門遠行的時候所寫,整首詞充滿了婉約、寂寞,其中又以最後兩句為點睛之作,風動簾卷花也蕭,但是人卻比花還瘦,花有多瘦呢,人又怎麼比花還瘦?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把孤寂的悽涼不以文字直接表述出來,卻讓人深感體會。
  • 李清照經典名句「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是什麼花?
    「人比黃花瘦」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陰》,全詩: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詞中的「黃花」是指菊花,理由有三:一、李清照的這首詞是重陽節時寫給丈夫趙明誠的,重陽節有賞菊的習俗,寫菊花最能體現這一天的特點。二、《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陸德明釋文:「鞠,本又作菊。」
  • 黃花大閨女中的黃花是什麼花知道嗎?和黃花菜可不是一種花
    黃花我們經常會在老話、俗語中聽到,除了「黃花大閨女」這樣的稱呼之外,我們還聽過一句叫做「黃花菜都涼了」兩個都是黃花。但是卻不是指的同一種花。黃花大閨女的黃花指的是古代女子的一種裝飾,而黃花菜指的是萱草。
  • 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指的是什麼花?
    第一句「薄霧濃雲愁永晝」,寫了當天的天氣,從早到晚都是「薄霧濃雲」,陰沉沉的天氣讓人的心情也感到愁悶。「永晝」在這裡是也可以說成時間過得很慢,為什麼過得很慢?因為一般情況下,高興的時候會過得很快;然而不開心的時候,時間就過得很慢。自然,思念一個人的時候,時間也會過得很慢。李清照和新婚丈夫分隔兩地,日子自然難熬了。
  • 古代為什麼把未婚少女稱為「黃花閨女」,黃花不是凋殘的意思嗎?
    古代為什麼把未婚少女稱為「黃花閨女」,黃花不是凋殘的意思嗎?說起「黃花閨女」的意思,大家估計能夠脫口而出,這不是古代形容未婚少女的嘛?但是,當我們深入咬文嚼字一下的話,是不是會對「黃花」一詞有點疑問?黃花看上去不是有凋殘之意嗎?舉個例子,比如周杰倫的歌《菊花臺》,方文山在裡面就寫了一句詞:「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黃花所透露出來的意味,和臉色泛黃相呼應,是比較悲戚的。再舉個更古典的例子,宋朝女詞人李清照也寫過很多關於「黃花」的詞句,比如《聲聲慢》有一句:「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 古代沒有出嫁的女子叫作「黃花閨女」,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一個稱呼大家都很熟悉,便是我們常說的"黃花大閨女"。沒有結婚的女子才能得此"雅號"。很多朋友肯定會感到疑惑:為何女子要被稱為黃花呢?難道黃花不應該值得是遲暮之年的老婦人嗎?"黃花閨女"的起源。久而久之,人們便用"黃花閨女"形容未出嫁的姑娘。當時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句小詩,"今朝白面黃花姐,明日紅顏綠鬢妻"。用黃花形容未出閣的少女,一方面富有代表性,讓人看到妝容便知對方尚未出嫁。若是遇到心儀的姑娘,看到對方依舊單身,還有求愛的希望。
  • 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指的是什麼花?看後滿面潮紅
    「人比黃花瘦」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陰》,全詩: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古人常用黃花大閨女稱呼未婚少女,黃花是什麼花?貼花又怎麼貼?
    文/艾蕪古人常用黃花大閨女稱呼未婚少女,黃花是什麼花?貼花又怎麼貼?相傳南朝時候的某一天,有一位公主在皇宮中的御花園裡面與下人一起玩遊戲,捉秘藏,玩了一小會公主就跑累了,身體出了些許汗。各個部門裡和各個庭院之中的宮女都想模仿公主,在自己的額前想要畫上梅花花瓣形狀的圖案。我們知道,一年之中,每一種花都有各自開放的時節,梅花在每年的二月份至五月份才會開放,要想模仿公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於是這些宮女兒們就想了別的法子,想來想去最後想出了一種辦法,這也是古代女子貼花的起源。
  • 人人都說黃花閨女,那麼來歷是什麼呢?
    人們一般稱作尚未出嫁的姑娘為「黃花閨女」那麼這個稱呼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又為什麼不叫「梅花姑娘」、「荷花姑娘」,而偏偏叫做「黃花姑娘」呢?今天小編和大家就來和大家談談這個詞語的由來。
  • 經常聽到「黃花大閨女」一詞,你絕對想不此黃花到是啥花?別想多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經常把未出嫁少女稱黃花閨女,為啥叫黃花大閨女,而不是紅花,綠花,藍花呢?因為黃瓜~~黃瓜沒被摘之前頭上會開一朵黃花,被摘之後這朵花就枯萎了。所以沒結婚的女孩兒就叫黃花大閨女。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而是小編邪惡了~~~那這黃花是到底指的是什麼花呢?
  • 民間趣談——說說「黃花大閨女」的由來!
    今天給大伙兒講講「黃花閨女」這四個字的來歷。因為我生活當中啊,現在叫的少了,說是哪家的女孩啊,還沒嫁人呢,往往人說你個黃花大閨女天天出去瘋瘋癲癲的,這不好吧。說為什麼管沒嫁人的女孩叫黃花閨女。這個她是個典故,他跟過去啊,女孩化妝有關係。過去女孩化妝呢,大體有那麼兩種方式。
  • 古代未出嫁的女子,為何被稱為「黃花閨女」?紅花、粉花不好聽嗎
    古代未出嫁的女子,為何被稱為「黃花閨女」?紅花、粉花不好聽嗎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雜五行書》前言:無論是中國古代還是現代,都喜歡將沒有出嫁的女子稱為「黃花閨女」,那麼其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和中國傳統文化有關,在中國古代人們奉行五行。人們認為事物的發展會根據五種形態進行生長。
  • 古代未出閣的兒女,稱為「黃花閨女」,很少有人知道「黃花」意思
    古代未出閣的兒女,稱為「黃花閨女」,很少有人知道「黃花」意思在封建時代我們常常把沒有出嫁即沒有出過閨門的少女稱作黃花閨女,但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黃花」的意思,今天就來說說這「黃花」!第一種其實就是一種化妝的方法,女子在沒有出嫁的時候的化妝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黃紙剪成各種好看的圖案貼在臉上,或者塗上黃色的裝粉來打扮自己,所以她們就被人稱作是黃花閨女。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沒有出嫁的女子也就是處子,她們沒有經歷過周公之禮,而額頭上的汗毛一般是淡黃色的,所以也被人叫做黃花閨女。
  • 春宵一刻、黃花閨女等成語是怎麼被後人想入非非的?
    那麼,這首詩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真的只是在說梨花比海棠花更美嗎?當然不是。話說北宋著名詞人張先80歲那年娶了一個美麗的18歲小妾,心裡很是得意和興奮,於是邀請一群詩友詞友來家裡喝酒。席間故意讓小妾來把盞,眾人見了如花似玉的新娘,個個豔羨得不得了,就起鬨一定要張老前輩談談80歲做新郎的感受。
  • 什麼樣的女人才能被稱為「黃花閨女」,說的真是未出嫁的女孩嗎?
    古代人通常會形容未出嫁的女子為「黃花閨女」,由於,古代貞節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傳統的「黃花閨女」不同於現在的「未婚女性」,準確來說應該是「處女」。「婚姻」這兩個字在古代的叫法與現在相同,寫法卻有些差異,古代通常會把這兩個字寫作「昏因」。原來,在古代的結婚儀式中,男方並不像現在那樣清晨接親,而是選在黃昏時前往女方家接新娘,「昏」字便由此而來。
  • 古代未出嫁的女子,為什麼被稱為「黃花閨女」?而不是紅花、粉花?
    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雜五行書》 前言: 無論是中國古代還是現代,都喜歡將沒有出嫁的女子稱為「黃花閨女」,那麼其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和中國傳統文化有關,在中國古代人們奉行五行。人們認為事物的發展會根據五種形態進行生長。
  • 黃花夾竹桃
    自然教育通常是指孩子們(或大人)通過在森林、山地等自然環境中的學習,增強自我認知並習得和發展社交、品格和技能。最近幾年,中國的自然教育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如今,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為應對環境問題的挑戰的「環境教育」,開始將「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重新思考,以改善「環境」作為教育的使命和目標。
  • 「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語有什麼區別?
    就比如「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從字面上看,兩詞之間只有一字之差,而且都有「黃花」二字,注意此處黃花並不是指黃花菜而是指超凡脫俗的菊花。看似區別不大的兩詞卻大有不同,因為昨日黃花這詞本就不存在,是後人對明日黃花的誤用,所以昨日黃花一詞雖然現在很多人在用,本身其實毫無意義。
  •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寫盡愁情
    李清照是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