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俱樂部需要一個中文名嗎?

2020-12-11 人民電競

出品|人民電競

作者|虞秋浩

編輯|Kevin

題圖|The Washington Post

去年11月的東京,遠在國外的筆者通過網絡直播觀看了S9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當電腦屏幕端傳出 「FPX 3:0橫掃G2」時,我心裡想著——「LPL連續兩屆世界冠軍!」當即發了一條朋友圈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

圈子裡看比賽的朋友們紛紛點讚,但我年邁的爺爺私信說看不懂我發的英文是什麼意思,我向他解釋來自中國的電競俱樂部今天拿到了全球總冠軍。

爺爺回復我說:「為什麼沒有中文名呢?看名字我還以為都是國外的隊伍。」

這件事隨後引發了筆者的思考。現在,主流電競項目LOL、DOTA2的隊伍大多採用英文名及縮寫。而我們在稱呼一些戰隊時會使用贊助商、企業名稱如老乾爹、京東、蘇寧等。

各戰隊以英文命名有利於國際交流,方便記憶。不過在我國仍然存在大量不了解英文的群體每天在收看、瀏覽各種新聞。中文名的存在能使他們更好的了解電子競技。

語言的背後都有其不同的屬性

漢語和英語從主體上來說可以歸類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歐美國家使用的語言英語、德語、法語為表音文字,語言書寫符號直接表示發音。表音文字方便記憶,便於書寫。但在演變過程中一旦讀音發生了改變,其代表的詞彙也將隨之廢棄。例如讓現在的英文使用者去看幾百年前的文學作品,會出現完全無法拼寫的情況。

古英文

英文縮寫本身並沒有含義,假設某戰隊名是Ant Esports Club,它的縮寫是由三個無實際含義的字母A、E、C拼接而成,需要記憶它的全稱或者背後的含義才能弄懂它的意思。如果我們將AEC戰隊直接寫作「螞蟻」,對於中國觀眾而言,除了馬上可以拼寫出它的讀音外,還能理解它代表的是一種昆蟲,具有實際的含義。

這是因為漢字屬於表意文字,語言書寫符號表達的是意義。表意文字背後常常連接著歷史與文化,具有很強的傳承性。

瑞典著名漢學家高本漢曾在《漢語的本質和歷史》一書中提到,「漢語的特性造成了獨一無二的文學現狀。中國悠久的文學遺產是自公元前一千年開始經過了多少年代延續發展下來的。現代中國人能夠閱讀和理解古代典籍,正是因為其中的文字與今天使用的一樣。」

嶽陽樓記

提及不同地域之間的聯繫,他說到:「儘管廣東人和北京人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朗誦古書,可是他們同樣都能理解古書的內容。」

有關於語言的研究顯示,漢語在閱讀、理解上都存在明顯的延續性。掌握漢字後即使接觸陌生領域的詞彙也能大致理解其背後的含義。這為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年齡層的相互交流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

中文名有利於本土傳播

因為表意文字的特點和國人的使用習慣,中文名存在的意義更多在於本土傳播。

2016年8月,第六屆DOTA2國際邀請賽(Ti6)在西雅圖落幕。來自中國的Wings戰隊擊敗DC戰隊奪得冠軍。賽後,CCTV-1綜合頻道、CCTV-2財經頻道均對賽事情況進行了報導。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在新聞播報中將冠軍Wings戰隊翻譯為「衛士電子競技俱樂部」。

央視將英文名替換成譯名的播報方式與電視用戶的分布有關。從語言的角度來說,用中文名播報可以讓比賽內容、隊伍名稱更通俗易懂,有利於本土傳播。

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後,電視的受眾人群發生了變化。根據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在2016年發布的《中國電視收視報告》,年輕人群更傾向於使用網絡收看節目,內容集中於綜藝和電影類。而中老年人群倚重電視平臺收看新聞、時事類節目。

可以看出,電視新聞播報中,如果俱樂部名以漢語、外語多種方式出現,會加深中老年觀眾、圈外觀眾對電競的進一步了解,對相互交流和二次傳播形成較正面的影響。

此外,隨著電競項目和俱樂部數的逐漸增多,各種不同風格的中文名有一定機率降低英文縮寫如ABC、BAC、CAB這樣混淆、重複的可能。

圍繞名稱形成的俱樂部文化

隊伍的名字不只是一個稱號那麼簡單,它還能體現這支隊伍的風格乃至背後所蘊藏的歷史文化。

提到「凱爾特人」,體育迷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美國男籃職業聯賽(NBA)奪冠次數最多的球隊。但大西洋的另一側,位於大不列顛島的蘇格蘭足球超級聯賽也有一支名為「凱爾特人」的隊伍。

蘇超的凱爾特人是愛爾蘭的修道士在1887年(隊徽1888年為正式比賽開始年份)以慈善為目的創建的足球俱樂部。它是愛爾蘭大饑荒後貧民階層向外移民的產物,球隊現在有不少身處愛爾蘭和北美的粉絲。

在凱爾特人球隊流傳著一句話「Once a Celt,Always a Celt。」主要指代已經從球隊轉會出去的教練或球員——「只要你曾經是凱爾特人的一員,那麼你永遠都是這裡的一員。」

擁有移民文化背景的凱爾特人採取包容的隊風,無論性別、年齡、階層,無論你來自哪裡,只要你願意支持凱爾特人,就能受到這個大家庭的歡迎。「凱爾特人」這一名稱由此演變為俱樂部文化的重要組成,如今已成為連接世界各地愛爾蘭移民的紐帶。

日本J聯賽(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的俱樂部廣島三箭採用歷史典故作為自己的名稱。戰國武將毛利元就的三個兒子因為血緣關係常常鬧不和,為了團結自己的三個兒子,毛利元就拿出三支箭讓他們折斷。

三兄弟們手拿一支箭時都可以輕易折斷,可誰也無法將合在一起的三支箭折斷。毛利元就借用三支箭告誡自己的兒子只有團結才能強大。後來,這一家訓演變成「三矢之訓」。

歐美、日本有很多這樣連接著歷史的俱樂部名是因為早期俱樂部的創建源於社區、工人群體。

我國體育俱樂部的起步,依賴於贊助商、企業的投資,在命名上大多採用「地域+贊助商」的方式。但隨著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很多項目開始提出俱樂部中性名的概念。

2019年12月,中超16家俱樂部共同發起了《2020賽季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俱樂部公約》,明確提出「加快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保證在2021賽季前完成名稱中性化改革,通過名稱中性化,優化俱樂部股權結構,推動俱樂部地域化。」

公約的發布,意味著廣州恆大、上海上港等豪強的俱樂部名稱將成為過去。以贊助商、企業名命名的方式發生改變,隊伍名稱中性化在中超領域逐步推進。

對於電競產業而言,本土傳播與國際交流如何齊頭並進是一個複雜的命題。各項目在命名上也呈現出不同的局面。既有英雄聯盟、刀塔等項目英文名的廣泛使用,也有守望先鋒等聯賽中戰隊中文名的制定。

作為受年輕人歡迎的新興產業,電子競技還在不斷摸索屬於自己的發展模式。

而傳統體育項目走過的路說明,形成一定規模的俱樂部文化需要依賴於群眾基礎、地域支持,紮根於地方和城市。制定中文名,也許能為本土俱樂部文化創建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電競俱樂部是一門好生意嗎?
    儘管在業務範圍,俱樂部所涉及的項目、賽事有區別,而且在商業模式、經營理念上,這三家電競公司大為不同,但他們的財報都給出了一個同樣的信息點——虧損。作為一個出於電競行業第一梯隊的俱樂部,A隊「寒酸」的700萬美元收入讓人擔心。但更讓人擔憂的是他們那高達710萬美元的支出。據財報顯示,選手的工資佔了這些支出的大頭。在2019年《CS:GO》選手收入榜中,A隊選手霸佔五席。這種運營成本和營收之間的不平衡,是電競俱樂部的普遍現象。
  • 中國電競產業鏈及電競俱樂部盈利模式
    不過這個成績對我這個對Moba遊戲無感的局外人並沒有太多觸動,只是我想就著話題熱度聊一下當前中國電子競技產業鏈的大致版圖以及作為培養電競選手的電競俱樂部的盈利模式。 首先是我通過信息搜索到的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最新的中國電子競技產業鏈。
  • 電競俱樂部創始人孟傑:電競是值得被尊重的產業
    這,不正是「小康」的內涵之一嗎?!那些年,電競青年的求生之路2000張門票8分鐘內告罄、線上平臺直播觀賽達3.5億人次……8月16日晚落幕的「電競北京2020」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總決賽,引發一場線上線下的電競狂歡。
  • 為什麼很多職業電競俱樂部起的名字都要帶英文字母?
    細心地網友發現,我們的很多電競戰隊俱樂部都是英文名,而且還有很多選手的名字也都是英文名字,為什麼就很少人取中文名呢?.今天給大傢伙分析一下為什麼取英文名比較多,取中文名比較少!第一、國際賽事,取名基本和國際接軌別看一個國際化好像是崇洋媚外一樣,其實這是避免尷尬,可能你平時沒覺得中文名不行嗎?但是我只要舉一個例子你就明白了。例如我取名:無影劍客,對於我們國人來說,這很平凡的一個名字,甚至還有點俗,還算容易記吧,你要是給外國人翻譯,你覺得會翻譯成什麼樣子?
  • V5俱樂部老闆何猷君:13歲成立校電競協會 趁熱打造電競未來
    然後到2016年,我在美國最大的對衝基金公司實習,感覺很不錯,在暑假的時候看NBA總決賽,勇士VS騎士,看完之後,我看到一項數據使我很驚訝,就是NBA總決賽的觀看率還沒有英雄聯盟世界賽高,當時辦公室的氛圍又是取笑、無視,「這怎麼可能」,「是假的吧」,我當時說了一句話:「我們是做投資的,當我們看到市場有這麼迅速的增長時,我們不是應該去研究他們的群體嗎,去研究市場的機會嗎?」
  • 為什麼需要學習電競專業?電競學校的錄取條件是什麼?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的13個增補專業,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正式讓電競教育走進了課堂。面對這麼一門新興專業,許多人都抱有這樣一個疑問——電子競技需要專門進行學習和培訓嗎?電子競技這一行業本身是存在門檻,不論是從業者的技術還是思想都需要專業人士的引導。從技術來說,普通玩家和職業選手之間的差距如果單靠自己的努力,需要漫長的時間。而電子競技運動員是一個年輕的行業,時間的痕跡在賽場上更加明顯。而比賽是殘酷的,對時間的浪費就是對職業生涯的傷害。
  • 巴黎聖日耳曼:體育俱樂部做電競的參考範本
    而在他們的足球故事之外,大巴黎的電競產業布局,也是統體育世界探索電競的一個參考範本。文 / 韓榮迪近來,爆紅的《荒野亂鬥》成為了新的娛樂聚集地,根據七麥數據的遊戲榜單數據,上線第一天就空降遊戲免費榜榜首,霸榜長達兩周,至今仍未跌出前五名。
  • 電競「老炮兒」當老闆獲千萬投資,新生代電競俱樂部變現能力增強
    選手轉型管理層,電競「老炮兒」打造多項目LP俱樂部近年來,伴隨著電競市場發展和主流社會認可,電競俱樂部的生存環境也明顯好轉,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目前。電競俱樂部所有者除了早先入局的富二代王思聰、侯亭閣以及老一批電競人以外,還有京東、蘇寧等大財團和退役選手。
  • CF電競路上勇敢探索 白鯊電競俱樂部成立
    早在CFPL S5開賽前夕,穿越火線明星解說白鯊就曾透露自己即將投資組建一支主打穿越火線的電子競技俱樂部,同時還將在江蘇崑山籌辦一所高檔網吧作為俱樂部的訓練基地。一段時間以來,白鯊一直有陸陸續續地給大家透露俱樂部和網吧的籌辦情況,粉絲們也是等的既好奇又焦急啊。
  • LPL電競俱樂部幕後老闆曝光,電競行業成為富二代的天下?
    LPL電競俱樂部幕後老闆曝光,電競行業成為富二代的天下?近日有位細心的網友曝光了英雄聯盟中國職業聯賽LPL電子競技俱樂部的幕後老闆,以及老闆的身份來歷都呈現在了廣大網友眼前。電子競技行業從最初旁人的冷眼相待,到現在成為國家認可,電子競技行業歷經了很多外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和挫折,可是我們的電競前輩沒有放棄,正是因為他們的堅持不懈,才有了現在電競行業的的騰飛。電子競技俱樂部從最初的業餘鬆散,到現在的正規化職業化,電子競技俱樂部和電競行業一樣,也在逐步發展。
  • 中國電競俱樂部該如何念好生意經?
    隨著我國電競產業規模的逐漸擴大,電競俱樂部形式的商業模式也逐漸被大眾所關注。對於中國電競這樣一個潛力無限的藍海產業來說,用戶市場是激活它的原動力,正確的運營模式才是支撐中國電競可持續發展的堅固基石。正如王思聰在2015年底所說:「當初我進入電競這個圈子,主要是我覺得這個圈子裡電競選手和俱樂部活得都不怎麼樣,我想幫助他們,增加選手的收入,讓電競這個圈子能變得良性一點。」
  • 當一家電競俱樂部融資近億,他們說再不投資電競就晚了!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在電競圈,EDG是一個愛好者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字。或許EDG並非實力最強的俱樂部,但它一定是表現最穩定的頂級俱樂部——七進LPL總決賽、五奪冠軍,表現可謂非常亮眼。
  • 頂級電競俱樂部或落地深圳
    &nbsp&nbsp&nbsp&nbsp深圳商報2019年10月15日訊 10月14日,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與深圳威武電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發布會在深圳舉行,頂級電競俱樂部有望落地深圳。深圳威武電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猷君攜V5戰隊出席了發布會。
  • 電競1.0時代老玩家回歸 成立BOOT全民電競俱樂部
    提起電競1.0時代,可能會戳中許多老玩家的回憶,那時的電子競技在中國總被掛上一個「不務正業」的稱號,堅持到底的玩家寥寥無幾。但誰又料想到2016年的今天,電子競技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堅而有力的事業,而不僅僅是一場遊戲。
  • 福布斯公布電競俱樂部排行,一支中國隊都沒有,我們還是電競弱國
    這10年裡面,很多選手為此付出了很多,從一開始選手吃喝都是家裡,比賽還要自己坐地鐵去,到現在俱樂部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是一個進步,我們不能忘記老一輩選手的努力,是這些選手的努力,才又了這些輝煌,當然了,也是他們的努力,讓這些資本進入LOL,讓戰隊的規模越來越大。
  • 牽手頭部電競俱樂部AG,三七互娛進軍電競行業
    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表示,投資AG是公司邁入電子競技領域的第一步,未來公司以及投資的企業將與AG進行多維度的合作、聯動,為電競產業的發展賦能,並將在電競遊戲研發、電競戰隊組建、電競賽事贊助、電競新消費等領域加大探索力度,從而更深度地進入這一新興領域。
  • 國產遊戲《電競俱樂部》Steam開測:評價兩極分化,模擬"電競"並不簡單
    毫無疑問,電競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是談及電競遊戲,更多人第一時間所想到的FPS或者MOBA,未曾想原來模擬經營也能與電競搭邊,這兩大截然不同元素的融合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6月30日,由國內獨立遊戲團隊開發的模擬經營遊戲《電競俱樂部》在Steam上開啟Early Access測試,一經發布便引起熱議。
  • SV俱樂部品牌升級丨從心出發,進化不息,攀登電競高峰!
    懷揣著EP:ENERGY PACEMAKER(電競起搏器)的初心,EP管理團隊致力於培養優秀的電競選手,完善的賽訓、管理團隊,從基礎抓起,打造一個專業綜合有商業價值的俱樂部。
  • 百度成立和平精英BDG電競俱樂部,想成為職業選手需要做哪些準備
    百度圍繞和平精英成立BDG電競俱樂部的消息又在電競圈內引起不小的波瀾,畢竟百度是網際網路知名大廠,能給到戰隊的資源遠非一般富二代用愛發電所能比擬的,根本不用擔心贊助問題,不知道你是否也怦然心動想要成為職業選手,進入BDG這樣靠譜的新晉豪門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 森海電競學院劉雲雨同學成功加入OMG電競俱樂部
    這個陽光愛笑的15歲少年,此刻終於能跨入職業俱樂部的大門,內心的激動與喜悅程度除了他自己知道之外,我們也就只能從他的笑容中窺知一二。 不過,劉雲雨同學和我們都十分清楚的是:從明天開始,他將以「OMG司馬光」這個遊戲ID徵戰職業聯賽的賽場,正式開始自己的電競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