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①春色來天地②,玉壘③浮雲變古今④。
【註解】①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臨近錦江。②來天地:與天地俱來。③玉壘:山名,在今四川灌縣西。④變古今:與古今俱交。⑤北極句: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陷長安,立廣武王李承弘為帝,代宗至陝州(今河南陝縣),後郭子儀收復京城,轉危為安。此句比喻吐蕃雖陷京立帝,朝廷始終如北極那樣不稍移動。北極:北辰。1.這是一首 (體裁),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的詞語是 。詩中以浩大氣勢描繪出了他登樓時的所見景象,展現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了對民族歷史的追懷,這兩句是: , 。2.本詩的最後一聯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
梁惠王曰:「晉國①,天下莫強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③;西喪地於秦七百裡④;南辱於楚⑤。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⑥,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裡⑦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⑧。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注釋】①晉國:韓、趙、魏三家分晉,被周天子和各國承認為諸侯國,稱三家為三晉,所以,梁(魏)惠王自稱魏國也為晉國。②莫強:沒有比它更強的。③東敗於齊,長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與齊戰於馬陵,兵敗,主將龐涓被殺,太子申被俘。④西喪地於秦七百裡:馬陵之戰後,魏國國勢漸衰,秦屢敗魏國,迫使魏國獻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個縣,約七百裡地。⑤南辱於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將昭陽擊敗於襄陵,魏國失去八邑。⑥比:替,為;一:全,都;灑:洗刷。全句說,希望為全體死難者報仇雪恨。⑦地方百裡:方圓百裡的土地。⑧易耨:及時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用法、含義不同的一項是( )
A.
出以事其長上/
出則無法家弼士
B.地
方百裡而可以王/楚之地
方五百裡
C.
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如
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D.
願比死者一灑之/
願借子殺之2.選出與下面例句中加粗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
例句:寡人恥
之A.今子欲以子
之梁國而嚇我邪
B.臣以為王吏
之攻宋也
C.宋何罪
之有
D.吾既已言
之王矣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如之何則可?
(2)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
4.本文中孟子用什麼方法勸說梁惠王?反映了孟子的什麼政治主張?
5.《三字經》裡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表明環境對人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也表明學習要有 (四個字)的精神。孟子是 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人尊稱「 」。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政治主張是「 」、「非攻」。
(一)
1.這是一首七言律詩(體裁),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的詞語是傷客心。詩中以浩大氣勢描繪出了他登樓時的所見景象,展現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了對民族歷史的追懷,這兩句是: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2.本詩的最後一聯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
借用典故,說蜀後主劉禪如今仍然得享祭祀,但其人實為無道亡國之君,只令人感到其可憐罷了。而現在詩人當此萬方多難之際,自己卻只能像躬耕隴畝時的諸葛亮「好為《梁甫吟》」,含蓄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災難的深重憂思和自己報國無門的無限感傷。
(二)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用法、含義不同的一項是( C )
A.
出以事其長上/
出則無法家弼士
B.地
方百裡而可以王/楚之地
方五百裡
C.
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如
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D.
願比死者一灑之/
願借子殺之2.選出與下面例句中加粗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D )
例句:寡人恥
之A.今子欲以子
之梁國而嚇我邪
B.臣以為王吏
之攻宋也
C.宋何罪
之有
D.吾既已言
之王矣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如之何則可?
要怎麼辦就可以呢?
(2)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
誰能與大王對抗?所以說「施行仁政的人是天下無敵的」。4.本文中孟子用什麼方法勸說梁惠王?反映了孟子的什麼政治主張?
運用對比,將施行仁政結果和不施仁政的後果作對比,突出施行仁政的好處,反映了孟子施行仁政的主張。5.《三字經》裡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表明環境對人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也表明學習要有持之以恆或鍥而不捨(四個字)的精神。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人尊稱「亞聖」。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政治主張是「兼愛」、「非攻」。
附譯文:惠王說:「魏國曾一度在天下稱強,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這時候,東邊被齊國打敗,連我的大兒子都死掉了;西邊喪失了七百裡土地給秦國;南邊又受楚國的侮辱。我為這些事感到非常羞恥,希望替所有的死難者報仇雪恨,我要怎樣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說:「只要有方圓一百裡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歸服。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讓身強力壯的人抽出時間修養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製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
「因為那些秦國、楚國的執政者剝奪了他們老百姓的生產時間,使他們不能夠深耕細作來贍養父母。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子東離西散。他們使老百姓陷入深淵之中,大王去徵伐他們,有誰來和您抵抗呢?所以說:『施行仁政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大王請不要疑慮!
◆ ◆ ◆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出於傳遞信息和學習之目的。
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 請立即聯繫管理員,我們會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