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白色情人節?3月14不應該是國際數學節嗎?數學老師眼裡愛情即數學,數學即愛情!為紀念中國古代數學家圓周率(π)的發明者——祖衝之, 2011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布,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數學節,來源則是中國古代數學家祖衝之的圓周率。祖衝之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精確到七位的人,直到一千年以後,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和法國數學家維葉特兩人才將圓周率後七位算出來,證明了祖衝之算出的圓周率是正確的.音樂家說,數學是世界上最和諧的音符;植物學家說,世界上沒有比數學更美的花朵;哲學家說,你可以不相信上帝,但你必需相信數學;世界什麼都在變,唯有數學是永恆的.
A 如何快速記住圓周率前100位?
在記憶大師眼中,這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充滿了挑戰,背下越多的位數,就越有成就感!常見具有趣味性的諧音記憶如下:
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爾樂。
死珊珊,霸佔二妻。 救吾靈兒吧!不只要救妻, 一路救三舅, 救三妻。
吾一拎我爸,二拎舅(就是撕吾舅耳)三拎妻。不要溜!司令溜,兒不溜!兒拎爸,久久不溜!
餓不拎,閃死爸,而吾真是餓矣!
要吃人肉?吃酒吧!
B. 用鋼琴彈出來的圓周率
在音樂家眼中,這一串數字就是一段樂譜。
在YouTube 網站上,有個名叫 aSongScout 的用戶,把圓周率的數字對應到和聲小調音階,寫成了樂譜!並彈奏出來啦!聽著音樂,在3月14日15點9分26秒向你的心儀女孩表白,象徵你們的愛情無限循環永不停止!多浪漫!
C.「祖率」的來歷
祖衝之是我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大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在他小的時候,祖父經常給祖衝之講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其中張衡發明地動儀,可以預測地震的故事深深打動了祖衝之幼小的心靈。
祖衝之常隨祖父去建築工地,晚上,在那裡他常同農村小孩們一起乘涼、玩耍。
天上星星閃爍,在祖衝之看來,這些星星很雜亂地散布著,而農村孩子們卻能叫出星星的名稱,如牛郎、織女以及北鬥星等,此時,祖衝之覺得自己實在知道得很少。
祖衝之不喜歡讀古書,5歲時,父親教他學枟論語枠,兩個月他也只能背誦十幾句。氣的父親又打又罵。可是,祖衝之非常喜歡數學和天文。
一天晚上,祖衝之躺在床上想起白天老師說的「圓周是直徑的3倍」,可是他總覺得這話似乎不對。
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媽媽量鞋子的繩子,跑到村頭的路旁,等待過往的車輛。
一會兒,來了一輛馬車,祖衝之叫住馬車,對駕車的老人說:「讓我用繩子量量您的車輪,行嗎?」老人點點頭。
祖衝之用繩子把車輪量了一下,又把繩子折成同樣大小的3段,再去量車輪的直徑。量來量去,他發現,車輪的直徑確實不是圓周長的1/3。
祖衝之站在路旁,一連量了好幾輛馬車車輪的直徑和周長,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
這究竟是為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在他的腦海裡縈繞。他決心要解開這個謎。而後,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究,祖衝之終於通過數學計算,得出圓周長和圓直徑的關係了:必然大於3.1415926,而小於3.1415927。
祖衝之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7位的數學家,直到1000多年後,德國數學家鄂圖才計算出同樣的結果。
他是數學家,第一個把圓周率推到小數點後第7位數,早於歐洲千餘年祖衝之是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在漢以前,中國一般用三作為圓周率數值,即「周三徑一」。這在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時,誤差很大。
祖衝之在劉徽創造的用「割圓術」求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基礎上,運用開密法,經過反覆演算,求出圓周率為:3。1415927>π>3。1415926。這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數值,他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準確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第7位數字的人。直到1000多年後,這個紀錄才被歐洲人打破。
祖衝之的這一成果,給當時的人們幫了大忙,要知道那時的量器大多是圓柱狀的,以前很難精確計算其容積量。此後,人們製造量器時,就採用祖衝之推算的數值,減少了誤差,為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圓周率的計算,是祖衝之在數學上的一項傑出貢獻,有外國數學史家把π叫做「祖率」。
甚至連現在的不少IT界人士都認祖衝之為「祖宗」。因為當年英特爾公司推出的奔騰,正是通過運行π的計算,才發現晶片運算有問題。現在計算π,已經成為一個標準的電腦測試程序,以此來驗證計算機的各項性能,特別是運算速度與計算過程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