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男孩都有2個「蛋蛋」,學名「睪丸」。但有些孩子會出現只有一個「蛋蛋」,甚至一個都沒有的現象。對此,有些家長存在不少疑惑:咱家娃為啥只有一個蛋?怎麼辦?甚至還有些家長不以為意。
事實上,這是小兒最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先天性疾病之一,醫學上稱之為「隱睪」或「睪丸下降不全」。
這不,6月1日,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馮建華帶領團隊,成功為2歲男童及及(化名)實施小兒腹腔鏡下高位隱睪下降固定術,幫助睪丸成功找到「回家」的路。
原來,及及的父母在幫及及洗澡時,無意中發現他有一邊陰囊是空虛的,感覺到有些奇怪後,及及的父母便帶著及及到當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及及患上的是「隱睪」。
由於隱睪位置較高,當地醫院考慮可能需要2次手術才能讓睪丸下降至陰囊。此時,及及的父親恰好在龍崗工作,經過朋友介紹,及及的媽媽帶著他來到龍崗中心醫院就診。
「小兒高位隱睪在傳統手術中會有較大的手術切口,且多需要二次手術才能下降至陰囊。」據泌尿外科馮建華主任介紹。
而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後疼痛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的優勢。經過判斷,馮建華團隊決定為及及實施腹腔鏡手術。僅通過一次手術,便讓及及恢復健康。
此次做的手術與以往的區別在於,是完全腹腔鏡下進行的,只要一次手術,就能使睪丸下降到陰囊,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手術損傷,也是效果最確切的「扯蛋」手術。
醫生在此提醒,手術雖然可以為睪丸的發育提供恰當的環境,但並不能逆轉睪丸所受的損傷,因此,及早就醫刻不容緩,那些以「心疼孩子」為藉口,而未選擇及時就醫的家長,往往是追悔莫及的:不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也讓「蛋蛋君」輸在了起跑線上。
那麼,除了隱睪之外,家長就沒有別的要擔心了嘛?其實,還有一種男童常見疾病,那就是——鞘膜積液。
「鞘膜積液是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異常,因腹膜鞘狀突未閉,當存在壓力差時,腹腔的液體經未閉的鞘狀突突出於陰囊。根據鞘狀突閉合的位置不同,可分為睪丸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睪丸精索鞘膜積液及交通性鞘膜積液等。」據龍崗中心醫院泌尿外科醫生樂有為介紹。
什麼時候需要手術治療?
「1歲以前多可自行吸收,所以寶寶在1歲前是不建議手術的,因為大多可以自己恢復。但超過1歲的鞘膜積液多不能自己吸收了,此時就要考慮手術了。」樂有為說。
連結:
為啥有些孩子只有一個「蛋」?
正常男孩都有2個「蛋蛋」,學名「睪丸」。如果睪丸發育不良,有些孩子會出現只有一個「蛋蛋」,甚至一個都沒有的現象,醫學上稱之為「隱睪」或「睪丸下降不全」,是小兒最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先天性疾病之一。
「蛋蛋」為何不現身啊?
正常的睪丸,在睪丸引帶的牽引下,自腎臟下極一直下降到陰囊內,這一過程一般在妊娠第30到32周即可完成。若不能完成,蛋蛋就無法在陰囊內現身。
「隱睪」有這些危險:
1
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有睪丸癌變的可能
睪丸是遺傳信息的資料庫,對精子的保存需要合適的倉儲溫度,而陰囊內的溫度比人體的體溫低1~2℃,別小瞧了這一點點溫差,一旦睪丸「高高在上」,就會因「高溫」受損,導致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甚至有睪丸癌變的可能。
2
合併疝氣、睪丸壞死的可能性更高
隱睪的孩子還往往合併疝氣,一旦發生腸管卡壓更容易導致睪丸和腸子的壞死,而隱睪更容易發生腹股溝管內的睪丸扭轉壞死。
3
造成心理自卑等問題
由於陰囊外觀的差異,隱睪患兒更容易出現心理上的自卑,造成性心理髮育的扭曲和異常。
不要讓「蛋蛋」輸在起跑線上,把握治療時機是關鍵。那麼,隱睪手術的最佳時間是?
隱睪手術的名稱為睪丸固定術,包含了睪丸下降和固定兩個步驟。
依據AUA指南,6個月後的隱睪幾乎沒有下降的可能性,建議6個月後的寶寶1年內完成睪丸固定術。因此,睪丸固定術的最佳時間應該是6~18個月,在此前提下,越早手術越好。
【撰文】黃詩妤
【通訊員】李思如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