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成功實施椎間孔鏡微創手術

2020-12-22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管士偉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在醫院手術麻醉科和影像中心的通力配合下,成功為一位重度下脫垂腰椎間盤脫出症患者實施微創椎間孔鏡手術,患者原有的疼痛症狀術後即刻消失,在腰圍保護下可自由下地行走。

患者常某因右髖部和右大腿前外側疼痛半年以「腰椎間盤脫出症(重度下脫垂型)並腰椎管狹窄症」收住院。半年前,患者勞動後突發右髖部和右大腿前外側疼痛,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輾轉多家醫院住院治療。經過各種保守治療後,疼痛無明顯減輕,半年的時間內,下地行走不超10步就出現右髖部和右大腿前外側劇烈疼痛,只能臥床方可緩解,疾病給他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痛苦,不敢坐立,不敢行走,無法勞動。

醫務部副主任、骨科主任鞠玉亮詳細詢問病史並查體,查閱檢查資料後進行科室病例討論,分析患者診斷明確:腰椎間盤脫出症(重度下脫垂型)並腰椎管狹窄症,重度下脫垂的髓核組織對神經根造成機械物理壓迫和炎性刺激,下脫垂的髓核組織沒有摘除,神經根症狀就不會解除,所以患者輾轉多家醫院保守治療均未能解除病痛。對於該疾病,只有手術治療方可完全根治,而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手術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局麻手術更加安全,患者術中體驗感好,對於這位患者可以採用微創椎間孔鏡手術治療。

手術由鞠玉亮指導,主治醫師管士偉主刀,歷時1小時餘,成功將重度下脫垂的髓核組織取出,疼痛症狀術後立刻消失,手術效果良好。術後骨二科護士長楊智惠邀請患者及家屬加入骨科康復群,並在骨二科護理團隊規範的康復指導下,患者佩戴腰圍可以自由下地行走。

隨著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手術在我院成熟開展,該手術的適應症選擇也在不斷拓寬,從單純摘除突出的椎間盤,逐步擴展到治療椎管狹窄症、骺環離斷症、重度脫垂腰突症、極外側腰突症、脊柱結核、脊柱感染及腰椎滑脫等脊柱疾病,並向著鏡下融合和纖維環縫合的微創新領域繼續拓展。

相關焦點

  • ...解煩憂——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洪江醫院成功開展椎間孔鏡微創手術
    紅網時刻懷化12月12 日訊(通訊員陳圓)12月10日,深受腰腿痛折磨20多年的李某某神清氣爽,笑容滿面,直誇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洪江醫院骨科團隊給他實施的經後路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效果好,立竿見影,治好了他的腰椎間盤突出症。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與北醫三院骨科籤約專科醫聯體成員單位
    近日,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簡稱北醫三院)骨科論壇暨骨科專科醫聯體成立大會上,通過嚴格審核和資格評定,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成功被評為北醫三院首批骨科專科醫聯體成員單位。骨二科主任鞠玉亮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代表醫院籤署合作協議並接受證書。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治腰椎間盤突出症又添一新技術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二科成功開展腰椎間盤突出症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為一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解除了病痛,手術效果良好,該技術是骨科開展的又一新技術、新項目。近2個月來患者腰痛和左下肢疼痛明顯加重,下床行走時左下肢疼痛難忍,脊柱代償性側彎畸形,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患者專程來到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二科找到鞠玉亮主任就診,鞠主任仔細查看病人並詢問病史,查閱患者檢查結果後考慮患者年齡較小,傳統開放性手術併發症較多,會對患者造成的影響較大,鞠主任建議患者行腰椎間盤突出症(L4-L5左旁中央型)微創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
  • 山西省人民醫院骨科脊柱微創病區主任 常峰--妙手回春 35年治癒上...
    山西省人民醫院骨科脊柱微創病區主任 常峰 妙手回春 35年治癒上萬人   常峰,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我省椎間孔鏡微創技術的領軍人物,現任山西省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骨科脊柱微創病區主任。
  • 五一致敬勞模:記文登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林浩
    他,就是威海市文登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林浩。  2008年6月,林浩牽頭成立文登區人民醫院骨科,十年來,他帶領科室醫護人員開展三千多例手術,治癒上萬名骨科患者,其中,林浩擅長的椎間孔鏡手術和關節置換術是威海地區開展最早的手術之一,目前文登區人民醫院骨科已成為縣級同類醫院的佼佼者。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吳學濤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普外三科順利完成醫院首例腔鏡下甲狀腺切除術,該手術的順利實施,填補了醫院的一項技術空白,進一步提高了醫院腔鏡手術技術水平。患者蘇某因發現甲狀腺結節來到醫院胸外普外三科就診,結合超聲檢查判斷患者為甲狀腺腫瘤。
  • 南通二院骨科率先在市區成功開展首例UBE腰椎手術
    中國江蘇網11月23日南通訊 11月19日下午,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王永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開展了腰椎微創UBE技術(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下椎管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患者腰椎管狹窄症引起的疼痛、麻木症狀得到有效緩解,填補了南通市區
  • 骨科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理念 更多患者在市人民醫院獲益
    你能想像,一個骨科手術,只需要4、5天的住院時間?術後當天可以正常進食,第2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動?術後也不用插引流管、尿管,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移除支具?……不要以為這是美好的幻想,近年來,重慶市人民醫院骨傷骨病研究中心(簡稱「骨科中心」)推行的先進的微創技術和快速康復理念,已讓許多的骨傷骨病患者受益。
  • 省中醫微創骨科成功開展腰椎惡性腫瘤完整切除手術
    近日,山東省中醫院微創骨科成功開展一例腰椎惡性腫瘤完整切除病例,填補了該院脊柱外科的技術空白。患者,男,24歲,腰背部疼痛兩個月,雙下肢疼痛麻木一個月,腹痛兩周。否認慢性疾病。2012年行右脛骨腫瘤瘤段切除+異體骨重建術。
  • 贛州市人民醫院急診創傷外科完成一例高難度骨盆骨折微創手術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胡介宇、劉長鐵報導:近日,贛州市人民醫院急診創傷外科骨科團隊聯袂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創傷骨科團隊,成功為一名骨盆嚴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實施了高難度微創手術治療。  49歲的患者曾先生因摔傷致髖部腫痛、活動受限2小時,被緊急送至贛州市人民醫院創傷急救中心就診,經急診創傷外科診斷為:1.骨盆粉碎性骨折(Tile分型:C2型)〔①.右髂骨骨折;②.右髖臼骨折;③.右恥骨上、下支骨折;④.左恥骨上、下支骨折〕;2.右髖臼粉碎性骨折(AO分型:B3型),傷痛折磨得患者十分痛苦。
  • 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椎間孔鏡技術開闢小小「通道」 93歲老人幾...
    局麻微創椎間孔鏡技術減小負擔每當提到椎間盤手術,人們常常會聯想到血紅的開刀畫面、漫長的臥床恢復,然而,12月16日,在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的病房裡,已經93歲高齡、滿頭銀絲的王爺爺笑容滿面地對前來查房的骨傷科主任黃斌說:「你們的手術做得真好
  • 哈醫大一院開展腰椎管狹窄症微創治療大通道椎間孔鏡技術
    &nbsp&nbsp&nbsp&nbsp東北網1月17日訊(張新浩 記者 葛金鑫) 近日,哈醫大一院骨科五病房引進最新一代德國腰椎椎間孔鏡大通道系統(Lusta),應用椎板間入路椎管減壓術,完美解決傳統手術難題。
  • 創傷小,恢復快椎間孔鏡微創技術,及時幫助急性腰椎間盤突出患者...
    手術治療常用方式為:小開窗髓核摘除,半椎板切除減壓,椎弓根內固定,人工椎間盤植入等。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切除突出的椎間盤,使受壓迫的神經重新獲得自由的空間。根據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和程度(大小)以及伴隨的其它問題(如椎管狹窄、關節炎等),決定實施手術的方式。
  • 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發展變革紀實
    強者加盟 打造骨科鼎盛時代  ——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發展變革紀實  夯實基礎  骨傷科探索發展之路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遂寧市第三人民醫院就因手法接骨基於骨傷科在中醫骨科方面的突出特色和成績,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骨傷科成為市級重點中醫專科。隨後的十年,骨傷科發展了眾多骨科新技術,尤其隨著新住院大樓落成後,新層流手術室的啟用為骨科手術提供了更為有利的環境支持,骨傷科今年已經順利完成膝關節置換、肩關節置換等骨科複雜手術。目前,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已經可以完成骨科所有類別的手術。
  • 腰突剋星——脊柱微創手術兵器譜之微創脊柱內鏡技術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顯微內窺鏡技術又稱為椎間盤鏡技術(圖2),在上世紀末引入國內,值得一提的是,我的老師,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的周躍教授,對這一技術在國內的成長、發展和普及方面做出了開拓性的卓越貢獻,也因此獲得了「中國微創脊柱外科之父」的美譽。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海口骨科與糖尿病醫院的「三盟海誓」 精湛醫術...
    醫院成立至今,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便派遣多名核心團隊中臨床及醫院管理的專家,組成專家隊伍來海口骨科與糖尿病醫院開展工作。海口市人民醫院也派出多名醫護人員前往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進修學習,將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管理理念引入海口市骨科與糖尿病醫院。
  • 臨泉縣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ERCP手術
    12月8日,臨泉縣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成功為一名惡性腫瘤所致膽管阻塞性黃疸患者實施了ERCP手術(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避免了傳統手術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將造福廣大膽石病患者。病例介紹患者張某,女,77歲,於11月26日因「阻塞性黃疸」入住臨泉縣人民醫院普外科一病區。患者表現全身皮膚黃染、尿黃,腹脹、納差。住院進一步檢查後明確診斷:膽管惡性腫瘤晚期,根治手術無望。
  • 腰椎病做了兩次手術又復發 微創治療第二天可下地行走
    最終,經過深思熟慮,上周馮先生在海峽都市報骨科名醫館-福州中德骨科醫院,接受了他的第三次治療,通過德國狼牌椎間孔鏡微創技術治療,摘除突出髓核,治療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如今馮先生已康復出院。 腰椎病做了兩次手術又復發 馮先生患腰椎間盤突出多年。
  • 73歲老人手術當晚就能下地活動,這是什麼神操作!
    在威海市文登區人民醫院的骨科病房內,王先生緊緊握住骨科主任林浩的手,欣喜地說。7月27日,文登區人民醫院骨科由林浩主任帶領團隊,為腰部疼痛、活動困難多年的王先生,實施了「微創內窺鏡椎管擴大解壓手術」,經過四個小時的手術,王先生的病痛解除,當晚便能下地走動了。
  • 「聖都第二屆微創脊柱外科及脊柱內鏡論壇」在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
    山東衛生新聞網訊  近日,「聖都第二屆微創脊柱外科及脊柱內鏡論壇」在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召開。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中西醫協會骨科微創專委會脊柱內鏡學組主辦,山東省預防醫學會骨與關節疾病防治分會、濟寧骨科專委會脊柱外科學組協辦,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