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管士偉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在醫院手術麻醉科和影像中心的通力配合下,成功為一位重度下脫垂腰椎間盤脫出症患者實施微創椎間孔鏡手術,患者原有的疼痛症狀術後即刻消失,在腰圍保護下可自由下地行走。
患者常某因右髖部和右大腿前外側疼痛半年以「腰椎間盤脫出症(重度下脫垂型)並腰椎管狹窄症」收住院。半年前,患者勞動後突發右髖部和右大腿前外側疼痛,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輾轉多家醫院住院治療。經過各種保守治療後,疼痛無明顯減輕,半年的時間內,下地行走不超10步就出現右髖部和右大腿前外側劇烈疼痛,只能臥床方可緩解,疾病給他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痛苦,不敢坐立,不敢行走,無法勞動。
醫務部副主任、骨科主任鞠玉亮詳細詢問病史並查體,查閱檢查資料後進行科室病例討論,分析患者診斷明確:腰椎間盤脫出症(重度下脫垂型)並腰椎管狹窄症,重度下脫垂的髓核組織對神經根造成機械物理壓迫和炎性刺激,下脫垂的髓核組織沒有摘除,神經根症狀就不會解除,所以患者輾轉多家醫院保守治療均未能解除病痛。對於該疾病,只有手術治療方可完全根治,而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手術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局麻手術更加安全,患者術中體驗感好,對於這位患者可以採用微創椎間孔鏡手術治療。
手術由鞠玉亮指導,主治醫師管士偉主刀,歷時1小時餘,成功將重度下脫垂的髓核組織取出,疼痛症狀術後立刻消失,手術效果良好。術後骨二科護士長楊智惠邀請患者及家屬加入骨科康復群,並在骨二科護理團隊規範的康復指導下,患者佩戴腰圍可以自由下地行走。
隨著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手術在我院成熟開展,該手術的適應症選擇也在不斷拓寬,從單純摘除突出的椎間盤,逐步擴展到治療椎管狹窄症、骺環離斷症、重度脫垂腰突症、極外側腰突症、脊柱結核、脊柱感染及腰椎滑脫等脊柱疾病,並向著鏡下融合和纖維環縫合的微創新領域繼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