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現場分享自己的獨家「創意學」。 徐志強 攝
中新網蘇州1月10日電 (周建琳)「創意最簡單的說法:A+B。我們只要看到物件之間的聯結,然後融合在一起,這就是創意。」1月10日,知名戲劇家賴聲川現身蘇州,在「賴聲川大講堂」上,與現場觀眾分享自己的獨家「創意學」。
提起賴聲川,喜愛話劇的人會立刻想起《暗戀桃花源》《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如夢之夢》《寶島一村》等「爆款」作品的名字。林青霞曾是他《暗戀桃花源》中的雲之凡,傳奇戲骨金士傑是他早年創作的好搭檔,黃磊、孫莉、郝蕾、胡歌等都是他的劇中人。
舞臺上的賴聲川如同一個「魔術師」,總是創意不斷。在賴聲川的多部經典作品中,「A+B」都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如《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是話劇+相聲,使相聲這一形式再次鮮活和流行起來。2010年賴聲川又與杭州越劇團進行合作,創作了越劇版的《暗戀桃花源》,使得《暗戀桃花源》更具有中國傳統文化韻味。
賴聲川現場分享自己的獨家「創意學」。 徐志強 攝
但賴聲川坦言做好「A+B」並不容易,因為這不是簡單的相加。「創意是一場人生修行。」賴聲川認為,在靈感發生的一剎那,我們的大腦起到一個電腦軟體的作用。它會抽出腦中其他地方存放的不同檔案,把它們放在一起。檔案庫裡有什麼,靈感才可能產生什麼,所以要成為檔案庫裡有更豐富內容的人。
創意能學嗎?具體用什麼方法去學?賴聲川稱,創意由兩方面組成,即智慧和方法。但單單掌握方法,只能成為在技巧方面嫻熟的人,無法畫出真正生動的作品、講出動人的故事。只有當你擁有了「智慧」才能夠深諳作品蘊意,也才會在有了理解的基礎上產生出自己的創意。可是「智慧」無處可拜師學習,因為「智慧」需要自己從生活中學習,也因此每個人的智慧都是不同的。
「用創意的眼光來看世界,就是去掉偏見、去掉標籤。去標籤是最難的,標籤代表著我們的習慣,觀念很深。但這些觀念就一直在阻礙著創意的流通。」回歸到今天的演講主題《創意學與城市創意》,賴聲川稱蘇州要做的「A+B」就是「蘇州+工業園區」。
「我曾多次來到蘇州,對古城區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工業園區現代時尚的藝術氛圍印象深刻。」賴聲川再三表示,他對蘇州懷有深厚的感情。2020年,賴聲川蘇州「表坊」落戶蘇州工業園區,今天是首場活動,賴聲川大講堂、丁乃竺的會客廳兩個文化品牌首度登陸蘇州。上劇堂-賴聲川的戲劇創意學堂正式在蘇州啟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