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不是熊孩子,而是身後極盡寵愛他們的家長

2020-11-19 西風畫扇

中國式家長對孩子的寵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從孩子出生,父母就什麼都給他準備好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讓孩子覺得這一切都是他應得的,他不會感激父母。

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性格變的恣意妄為。而父母卻往往為熊孩子的「熊」找藉口,永遠以孩子還小為藉口,將孩子寵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樣。

當孩子的不懂事、不自知到一定程度時,噩夢也終將到來,例如以下兩件事例:

一位家住8樓的孩子,因為樓外施工工人作業聲音過大,吵到自己看電視,剪斷了工人施工的安全繩。

兩位孩子因為無聊,爬到樓頂往下扔磚頭,砸到樓下的一位新娘,導致新娘死亡。

​熊孩子最可怕的地方,是以自己是小孩子為由,沾沾自喜,犯錯從不承擔責任。甚至家長也覺得,小孩子犯點錯沒什麼大不了的。殊不知,熊孩子之所以「熊」,就是因為他們的背後,有一群極盡寵愛他們的家長。

「小孩子不懂事」,這句話是多少家長為熊孩子開脫的理由,甚至成了熊孩子的擋箭牌。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應該給他們制定那麼多條條框框和秩序規矩來束縛孩子的天性,孩子熊一點不正顯得孩子活潑、有活力嗎?

但是,我們從新聞裡看到多少熊孩子因為「熊」而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家長要儘早的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是危害他人生命健康的。當孩子知道什麼行為不能做後,他們會慢慢遵守規矩和秩序,而此時,人們才會忍受他偶爾的不規矩和調皮任性。

「你誤他一時,他誤你一年;你誤孩子一季,孩子誤自己一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教育時間,再想改變,談何容易?

相關焦點

  • 男孩泳池排洩被索賠背後,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他們背後的熊家長
    而作為健身房作為受害者,並沒有擺出我是受害者我有理的態度,要家長賠償所有的損失,而是積極跟家長磋商如何去解決問題,只要求家長承擔一半的責任,健身房已經是退了一大步了。反觀家長,認為對方有80%的責任,而孩子只有20%的責任,只願意賠償2000元。並稱因為該事件輿論的發酵,孩子身心受到了影響,已經提「遊泳」色變,並稱要走法律途徑。
  • 「就一破塑料不值錢」,熊孩子掰斷13萬手辦,家長的寵愛是毒藥
    家裡面如果有熊孩子的話,一般家長更容易勞心費神,淘氣的孩子在家裡面也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也會經常被家長訓斥。但儘管家長經常訓斥這幫淘氣的孩子,但孩子依然不聽話,甚至還會做出更過分的事情,一般如果只是在家裡面犯錯還好,家長最害怕的是孩子在外面給自己惹禍,因為這些都是未知的。
  • 熊孩子20多腳踹壞影院銀幕,更換需用半個月,家長只肯賠銀幕成本
    近些年來,隨著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家長們對於孩子也是越來越寵愛。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以前過的日子實在是太苦了,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也過上這樣的生活,於是對孩子是非常寵愛,用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來形容都不為過。但就是因為這份溺愛反而是毀了不少的孩子,讓這個社會出現了不少的熊孩子。這些熊孩子無法無天,在做事的時候從來都不肯為別人考慮,著實是氣壞了不少人。
  • 家長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教導熊孩子,對付熊孩子究竟有啥妙招呢?
    不得不說,現在的熊孩子真是越來越皮了,小至雞飛蛋打,大至上房揭瓦,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夠難倒他們的。雖然家長們不是不想管教這些熊孩子,但奈何他們闖禍的頻率實在是太高了,簡直是讓人防不勝防。由此看來,家長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教導熊孩子,的確是一個令人感到煩惱的問題。
  • 家長請注意了,熊孩子可不是被慣出來的而是被教出來
    關於熊孩子人們總是持有一種慣性思維,認為熊孩子就是被慣出來的。乍一看這個理論沒有錯但是很多事物就是經不起推敲,通過不斷地觀察以及案例分析之後,酷學君發現熊孩子被慣出來的並不多,實際上熊孩子都是被家長潛移默化教出來的。
  • 熊孩子要拆家?當「可怕的兩歲」到來,你該如何應對?
    不管什麼事情,什麼地方,什麼行為,都必須按照他們的規矩來,每天穿什麼衣服,凳子應該放在哪個地方這些細小的事情,也必須「固定」。稍微做的不合他們的心思,就會情緒爆發,讓家長為之頭疼。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出現這麼多「異常」的行為,孩子行為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我們接著往下看。「可怕的兩歲」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 3個「熊孩子」逼停列車: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熊家長
    明知是老鼠藥,還敢往同學嘴裡放的「熊孩子」,而家長卻以孩子還小為由讓兒子逃避自己應承擔的責任。「人之初,性本善」,幼兒都背的滾瓜亂熟。孩子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可為什麼純潔可愛善良的他會變身成「熊孩子」,讓人憤怒呢?
  • 可愛又可怕的他
    他們是孩子,但他們不守規矩、肆意妄為,做出了許多危害社會的舉動,更多的人把他們叫做:熊孩子。當然,熊孩子並不是中國獨有,而是已變成一種世界現象。紅孩兒,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從小就備受父母的寵愛。仗著父母的關係,加之自己有著過人的實力,周邊幾百裡的小妖啊山神啊土地公啊都被他治得服服貼貼。這也就罷了,千不該萬不該,他不該動了邪念想吃唐僧肉。
  • 遇到熊孩子,對方家長說"孩子還小",你該如何有效教育熊孩子?
    現代生活中,熊孩子並不少見。而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會有兩個&34;。因為熊孩子犯錯的時候,總少不了家長的縱容和寵溺。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人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怕遇到熊孩子。我之前就遇到過一個&34;的熊孩子。貝貝是我大姑家的兒子,年紀雖然小但是脾氣卻很大。有一次過年回家鄉,貝貝一家到我家拜年。
  • 熊孩子之所以成為熊孩子,是家長的責任麼?請你要明白3件事
    近年來,有關熊孩子的事件曾出不窮。但,孩子是無辜的,這世間本沒有熊孩子,只是熊家長多了,便有了熊孩子。很多熊孩子背後都是不明事理的父母,父母是怎樣的言行,孩子未來都會毫無保留的複製到自己身上,窮養富養,不如好的教養。
  • 比「熊孩子」更難以饒恕的是「熊孩子家長」
    熊孩子這個詞也許大家都不陌生,熊孩子一般就是那些過分淘氣,頑皮的小朋友,他們的出現或多或少會給他人造成困擾。而對於熊孩子在上海玻璃博物館上的破壞展品也並不是第一次。比起熊孩子,熊孩子的家長更有責任。「我花錢進來的,憑什麼不讓我孩子玩。」
  • 熊孩子刺傷人,家長卻不賠錢,學法的網友一開口就賺了3000
    ,就碰到了一個熊孩子,那個孩子不是毀壞了誰的東西,也不是搶他們什麼,而是直接拿刀捅了這個女生。熊孩子的家長看見肯定不願意,熊孩子多半都是家裡慣出來寵出來的,孩子受了傷還得了,就立刻要求網友賠個幾十萬,不然別想走。路邊有一些行人,看見這種情況就報了警,警察來了之後要求雙方先去驗傷。
  • 家庭教育——聰明的父母懂得站在孩子身後,而不是擋在他們身前聰明的父母懂得站在孩子身後,而不是擋在他們身前
    父母心甘情願地替孩子保駕護航,希望孩子有天能夠出人頭地;孩子則希望家長能夠放手,什麼都讓自己去試一試,即使是南牆也要撞一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不是不愛,而是太愛對方,都嘗試著去說服對方,但誰都說服不了對方,就像兩個危險品放在一起,你不退步,我也不妥協,遲早會爆炸。孩子內心的想法是:「我就是不想讓你管我這麼多,你偏要連我戴不戴帽子都要管。
  • 可怕的不只是熊孩子,還有熊家長
    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他們班上一位學生遲到,然而隨著家長的介入就不簡單了。當這位學生第一天遲到的時候,他就稍微了解了一下學生遲到的原因,沒想到下午家長就打電話來質問:「你為什麼批評我們家孩子?」,讓他很無語。然而事情並沒有完。第二天,這位學生又遲到了,他鑑於昨天家長的質問而沒有問學生遲到的原因。於是事情又來了,下午該家長又打電話質問:「你為什麼不管我們家孩子?」
  • 國慶中秋小長假,當有熊孩子來敲門,這份防破壞與反制攻略請收好
    實際上他們的破壞力驚人,往往來無影去無蹤,當你有所發覺時,他們早已不在現場只會留下「傑作」,讓你獨自打掃他們的戰場。你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畢竟不是你家的孩子。他們還會表現出十分無辜的表情,多數情況你只能忍,自認倒黴。因為他們不僅有《未成年保護法》的護持,還有身後熊爸熊媽熊家長的護法。惹不起躲得起,可有時候熊孩子來敲門,不得不面對該怎麼辦呢?
  • 熊孩子損毀他人財物金額較大,家長該咋辦?
    這不,放假了,幾個十歲左右的熊孩子,合夥一起玩耍,把人家好些車子給刮花了。十多歲的孩子,按理說叫熊孩子已經不太適合了,畢竟也不是五六歲那種真不懂事的了,按照現在孩子的心理成熟度,他們不可能不清楚他們這樣做給別人帶來的麻煩,但是他們卻仍然任性妄為了,以此可見,這些孩子背後的家長,平時的教育程度。
  • 最怕親戚家熊孩子來串門,熊孩子真有這麼可怕嗎?看完你就知道
    熊孩子,常常用來形容調皮搗蛋的孩子,我覺得,熊孩子可以分成兩種。第一類喜歡標新立異,最愛和家長對著幹。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他們主要是因為性格活潑,喜歡調皮搗蛋,這種是正常,也不會造成大的危害。第二種才是真正的熊孩子。他們沒有家教,仗著自己年紀小就無法無天,什麼都做得出來。已經超出了調皮搗蛋的範圍,簡直就是破壞王。他會摔壞你的模型,劃爛你的屏幕,弄壞你的玩具,把你的家搞得一團糟。
  • 熊孩子朝鄰桌火鍋吐口水,家長視若無睹,鄰桌的反擊大快人心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熊孩子」的身影,而且「熊孩子」的出現也意味著有糟糕的事情發生,但是「熊孩子」不是讓人感到最可氣的,最可氣的是熊孩子的身邊有一個「熊家長」在給孩子打掩護。玲玲一家也見識了一次「熊孩子」和「熊家長」的威力,快來讓我們看看是怎麼回事。
  • 「熊孩子」背後那些家長
    旁邊陪孩子玩的年輕家長看不下去了,把自己孩子從另一個鞦韆上面拽下來,把小男孩拉過去,哪想到小男孩不依不饒,就只要小女孩那一個鞦韆。哪怕旁邊的空出來也不屑一顧。鬧劇以各自奶奶抱著自己家孩子離開收場。走的時候男孩奶奶拉起小男孩狠狠朝地上啐了一口,「哼,什麼素質,以後再也不到這裡玩了。我們家裡也有,你自己玩!」旁邊大大小小的家長們,看了這一出,都啞然而笑。
  • 親戚家熊孩子駕到,將3個月的孕媽推下沙發,低情商孩子有多可怕
    但是有的孩子,你不好好教育真的不行,尤其是那種低情商的孩子,犯起渾來,往往比低智商孩子更可怕。生活中,父母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那種低情商的行為,一定要及時糾正過來,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犯下不可挽回的麻煩。這天,小燕家裡來了一個親戚,帶著個6歲左右的男孩,本來家裡有客人前來是一件很喜悅的事,卻因為這個熊孩子給破壞了。原來,為了招待客人,家裡的大人們都去了廚房幫忙,於是客廳就剩小燕和小姑子小童。事情也就是發生在這一刻,只見熊孩子突然從後背狠狠的推了一下小燕,小燕驚叫一聲就往沙發下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