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之所以成為熊孩子,是家長的責任麼?請你要明白3件事

2020-09-26 育兒媽寶

近年來,有關熊孩子的事件曾出不窮。但,孩子是無辜的,這世間本沒有熊孩子,只是熊家長多了,便有了熊孩子。

很多熊孩子背後都是不明事理的父母,父母是怎樣的言行,孩子未來都會毫無保留的複製到自己身上,窮養富養,不如好的教養。

1、熊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叫不醒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

有一部紀錄片叫《鏡子》,裡面的每個「問題孩子」都有一個令人窒息的「問題家庭」發人深思: 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不懂教育的家長!

遇上蠻不講理的熊家長還算幸運的,有網友曝光自己曾被一個小男孩摸屁股,只是說了幾句,家長上來就開始動手,還罵罵咧咧「摸你一下怎麼了!」

一味的愛孩子,而沒有任何邊界,是溺愛,而溺愛,是最容易養出熊孩子的沃土。

孩子的是非觀最直接的來源是父母,很多時候孩子只是為了適應家長的要求,以求避免懲罰或得到獎勵——家長用正確的是非觀念要求孩子子,他就行為良好;家長是非觀念混亂,賞罰不明,縱容寵溺,熊家長自然養育熊孩子。

2、「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是裹著蜜糖的砒霜

北京一家書店裡,一個孩子罵店員的視頻被瘋轉。事情起因是一個孩子在書店大聲念英文,已經持續了一兩個小時,期間,其他顧客都在安靜地看書。

店員好心提醒念英文的男孩不要影響其他人,卻遭到男孩指著鼻子怒斥「你管我?我抽你,信不信!投訴你!」

店員始終面帶微笑:「你聲音太大,打擾到其他顧客,所以請小聲一點。」

男孩卻說:「他們看什麼書啊,他們有什麼可看的,你哪隻眼睛看到他們都在看書。」

男孩的母親站在旁邊,全程沒有制止或者道歉,只是一個勁兒說:他還小,別跟他一般見識!

「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常常被父母拿來為犯錯的熊孩子開脫。

你以為它是保護傘,其實是裹著蜜糖的砒霜,不是所有人都能無限容忍你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好好規勸教育,早晚有一天社會會幫你教育。

3、養育好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有一則家長在廣東省博物館留言簿上提的建議引起了網友關注。

家長嫌博物館管「太寬」,不讓孩子吃東西,不讓跑和跳,希望館方多多改正,這位家長覺得遵守規則是壓抑孩子的天性,阻礙孩子自由發展。

從小就沒有遵守公共場合規則的習慣,那麼他長大後,必然也是一個漠視規則的成人。

「熊孩子」犯錯誤不可怕,只要能正確的教育和引導,每一個「熊孩子」都會成為「好孩子」的。合格的父母會身體力行,及時的制止和糾錯,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什麼是責任和擔當,什麼是規則意識。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性本善還是惡,都沒有無緣無故的好孩子,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熊孩子,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養育出一個好孩子更是父母的義務。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教養是家庭傳承給孩子最原始的靈魂,孩子生來是一張白紙,父母用心的引導,才能讓孩子在符合社會規則的環境裡無憂無慮成長,這也是父母能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相關焦點

  • 「熊孩子」之所以層出不窮,是因為家長養而不教,別做「毒」父母
    有的家長小時候是熊孩子,長大結婚生子了,也還是個"熊大人"。他們可能沒有正確的三觀,為人處世槽點滿滿,經常做出一些讓人不適的事情。這種熊家長樹立了壞榜樣,孩子就會受到影響,成為熊孩子。並且,孩子故意搞破壞、打擾別人等行為是錯誤的,需要家長來糾正,可如果家長自身都不認為那是錯的,孩子自然也得不到應有的教育。
  • 父母如何管教「熊孩子」,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2.當你只是想看個電視,但是你兒子非要拿你的腦袋當椅子。孩子很開心的同時,而你則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也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說的就是這樣吧。3.當你帶孩子去超市,孩子開始拿手推車當賽車時。孩子似乎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並肆意放縱自己的天性,玩的不亦樂乎!
  • 熊孩子踩壞400萬豪車,家長卻推脫責任:比貧窮更怕的,是思想窮
    隨著家長對孩子的寵愛越來越多,這世道上缺不了調皮搗蛋的熊孩子。而每一位少被管教的熊孩子背後,必然會有一位"熊家長"。熊孩子踩壞400萬豪車,家長卻推脫責任。河南鄭州何先生新買不久的四百萬豪車,停在小區內停車場內,慘遭不測。
  • 遇到熊孩子,對方家長說"孩子還小",你該如何有效教育熊孩子?
    現代生活中,熊孩子並不少見。而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會有兩個&34;。因為熊孩子犯錯的時候,總少不了家長的縱容和寵溺。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人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怕遇到熊孩子。我之前就遇到過一個&34;的熊孩子。貝貝是我大姑家的兒子,年紀雖然小但是脾氣卻很大。有一次過年回家鄉,貝貝一家到我家拜年。
  • 請善待熊孩子
    在鋪天蓋地的各類新聞當中,總是會夾雜著很多關於熊孩子的故事。熊孩子的熊,總能出其不意,只有你想不到的事,絕對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事。熊孩子放火了,熊孩子將頭伸到洗衣機裡面去了,熊孩子總是別出心裁搞事,總想在眾多的熊孩子當中脫穎而出,做一個出類拔萃、獨一無二的熊孩子。品正經過研究,發現這麼一個規律,所有的熊孩子都是精力旺盛的聰明小孩。
  • 熊孩子扎破45袋真空大米,家長「甩鍋」超市,工作人員:全賠吧
    熊孩子愛使壞,他的家長卻總有藉口往外搬責任,本質就是自己對孩子教育不當還特愛甩鍋,這是最令人不齒的。熊孩子犯錯之後,家長不能怕為他「買單」而故作可憐姿態,如此作風即意味著育兒之本已經腐爛。熊孩子與家長來超市購物,他趁人不注意就用牙籤等尖細物品扎擺在貨架上的真空大米,據超市工作人員統計,被扎破包裝的真空大米足足有45袋,總價約1868元,他們也強硬的要求熊孩子家長全款賠償。熊孩子的家長,被超市告知這件事後,查看當時監控,看到兒子的破壞行為被毫無遺漏的拍攝下來,將事情認了下來,並主動向超市負責人道了歉,態度可謂相當好。
  • 當你的孩子成為熊孩子的時候
    小希希現在23個月,每天精力旺盛,只要醒著,沒有一刻是閒著的,為此我和爸爸都很頭疼,這孩子真的成了別人眼中的熊孩子。亂扔東西,打人,不聽話,一個孩子的破壞力真的能讓一個人什麼都做不了。對此我開始脾氣很暴躁,她打人,我也打她小手,後來看了一些育兒專家講,當打人的時候表現很生氣,或者無視,走開。
  • 熊孩子罰寫檢討,一字一句皆是反省,老師看後要請家長
    ,一字一句皆是反省,老師卻一眼看出他心裡不服一個「熊孩子」寫的檢討在網友們中間傳開了,看完熊孩子寫的這份檢討,網友們紛紛表示:這孩子真有才,有當地下工作者的潛質。接著轉而對老師表達了自己的敬意,稱讚自己的老師是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自己長大以後也要像他一樣教書育人,成為和自己老師一樣的人。最後還承諾自己以後再也不打架了,承認將老師的教棍扔了的人是自己。
  • 熊孩子熊或雄: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先成為那個人
    與孩子一起道歉,與孩子一起受罰,你錯了,就是我錯了,然後我們再一起改正。這就是真正的言傳身教。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你是誰,你的孩子便是誰。 每一個孩子最初都是一張白紙,作為身邊人,家長是孩子最先效仿的對象,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 熊孩子地鐵上練體操惹人厭,網友直言:熊孩子的背後不只是熊家長
    「熊」熊孩子之所以會做出種種熊行為,並不只是缺乏管教這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而是要從4個方向上進行思考:一、家長寵溺熊孩子做出熊行為,最首要的原因就是熊孩子的家長們對他們進行的寵溺所謂有熊孩子必有熊家長,現在的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而對於家中唯一的寶貝,家長自然是對孩子予取予求,很多時候對孩子都達到了溺愛的程度,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自然會有一種無法無天的性格,做起事來自然不顧及他人,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當然就是熊孩子了。
  • 家長如何「對付」熊孩子?
    一想到前兩天兒子把我那隻價值170元的MAC的口紅掰斷、心愛的髮夾弄壞、喝的水直接噴到你的臉上、用水筆在床單上塗鴉、把飯菜打翻在地上,我都氣的要揍他,這就是典型的熊孩子,無所顧忌,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家長遇到熊孩子怎麼應對呢?Q:所謂的「熊」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日常生活中熊孩子是指調皮搗蛋、不聽家長話、亂哭亂鬧,經常讓人哭笑不得的小孩。
  • 比「熊孩子」更難以饒恕的是「熊孩子家長」
    熊孩子這個詞也許大家都不陌生,熊孩子一般就是那些過分淘氣,頑皮的小朋友,他們的出現或多或少會給他人造成困擾。,作品原藝術家並沒有向孩子及其家長索取賠償,只是在原作品的旁邊增加了循環播放著孩子毀壞展品的那段監控錄像,並且將作品的名字改為《折》。
  • 熊孩子電梯裡小便,被貼監控截圖教育,家長: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熊孩子犯錯後,有些家長仍想別人為孩子設身處地著想,不要把事情搞得人盡皆知。其實,這是希望大家對熊孩子的錯誤睜一隻眼閉一隻的招呼過去,是另一種包庇和袒護。今後,孩子根本沒有大方承認錯誤的勇氣和自覺。而這件事也被網友拍下來上傳到了網上,熊孩子的家長看到這則《溫馨提示》被放至網上非常不服氣,表示自己知道後已帶著孩子去清潔電梯,如今物業的操作「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經過溝通後,小區物業也將該《溫馨提示》撤下了。小區其他住戶有些偏向家長,覺得「整個小區知道這件事會很丟臉」,物業應處理得更好。
  • 家長多說3個字,家裡少1個熊孩子
    音樂課上有個3歲多的小女孩叫睿睿,經常會有一些不太友好的舉動。比如在排隊領樂器的時候,突然伸出手攔住後面的小朋友,不讓小朋友過去。所以在班上睿睿不太受歡迎,家長都會明裡暗裡地不讓自己的孩子跟睿睿接觸,免得被欺負。有一天課間休息的時候,睿睿把目標瞄準了朋友女兒,好幾次無緣無故地過來拽她女兒的衣服。
  • 當世界沒了熊孩子,還是件好事情嗎
    如果你的孩子膽小,多和熊孩子接觸,學習他們身上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去探索未知世界的神奇。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變得不那麼內向了,膽子也沒那麼小了,遇事時開始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我覺得這也挺好。無論你是否認可我的觀念,熊孩子都真實存在,作為家長我們要積極面對,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過多的幹涉,多讓自家孩子和他們接觸,可以壯膽。
  • 熊孩子翻牆偷摘鄰居家桃子,造成雙腿骨折,家長反而要求鄰居賠償
    對於這件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熊孩子的責任,雖說他是在鄰居家的桃樹上不慎跌落為了讓這件事趕快過去,鄰居賠了熊孩子20多萬,還給熊孩子一家人上了保險,熊孩子的父母才算消停。這件事被傳到網上之後,很多網友對熊孩子一家的做法感到非常氣憤
  • 熊孩子又搞事了,熊孩子觀影踢壞銀幕,影院損失超上萬
    10月4日,海南海口,一家長放任小孩破壞影廳銀幕造成影院設備損失上萬的視頻在網絡熱傳,通過監控畫面看出,影廳內大部分座位都空著,一個小朋友在空座位上爬來爬去,期間多次用腳踢電影銀幕。目前,被踢影廳已暫停開放,雙方就賠償事宜正在協商中,熊孩子哪家強一家還比一家強,論搞事一個還比一個狠,這熊航孩子簡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 熊孩子與家長應對策略點評||熊家長會讓熊孩子越來越熊
    下面將這些熊孩子行為及家長反應及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分享:A熊孩子事件:媽媽帶兒子去逛超市,一會兒功夫沒注意,小男孩就用手指把超市貨架上的桃子都戳了一個洞。家長應對:媽媽將孩子戳過的桃子全部買回家。【我的評價】媽媽對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而承擔相應的責任。這值得肯定。
  • 熊孩子檢討書合集火了,老師看完要氣暈,網友:這必須得請家長
    但是,仔細一看,卻是一首暗藏玄機的檢討書,眼見的老師一眼識破,一列下來寫的是「老師我不服你,我氣你不行嗎?」不得不佩服熊孩子的勇氣啊!兩個大字,估計老師也是要被這個熊孩子給氣暈了!:這必須得請家長!控制好情緒熊孩子總是有一萬種方法可以惹怒家長,所以要想制服熊孩子,家長首先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帶著情緒來處理問題。當孩子「犯熊」時,家長第一時間不應該是生氣,等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再教育孩子。
  • 可怕的不是熊孩子,而是身後極盡寵愛他們的家長
    中國式家長對孩子的寵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從孩子出生,父母就什麼都給他準備好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讓孩子覺得這一切都是他應得的,他不會感激父母。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性格變的恣意妄為。而父母卻往往為熊孩子的「熊」找藉口,永遠以孩子還小為藉口,將孩子寵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