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道德教育有效性途徑探析

2020-12-25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郝勇東

  如何估價中國社會的道德狀況?如何提升國人的道德素質?一直是近年來全社會關心的一個主題。正確認識當前的社會道德狀況,改進道德培育方式,對於提升國民道德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我國社會的道德生活發生了巨大的進步。一些陳舊落後的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改革、發展、文明、競爭、創新、拼搏已經成為社會道德精神的主流,這是巨大的道德進步。但是,當今社會道德問題依然嚴重。例如在經濟領域和商業領域,道德失範、誠信缺失問題依然相當嚴重,尤其是食品、藥品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生產領域問題更為突出。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一些人公民道德意識弱化,文明素質低下,突破道德底線的行為屢屢發生,影響惡劣。在網絡領域,一些人以謀利為目的大肆造謠,製造網絡熱點問題,屢屢突破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造成極壞後果。尤其是在黨政幹部隊伍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拜金主義、奢靡之風以及以權謀私的腐敗現象依然嚴重,給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仰和信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這些道德問題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導致一系列道德問題的主觀因素還是主要的、起主導作用的。這些主觀因素主要表現為社會管理的鬆散化和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放鬆以及道德教育觀念和方式滯後等。僅從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方式視角分析,應當切實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加強道德教育觀念中的法治教育意識,解決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脫節的問題。一些地方和部門在進行道德教育時,依然滿足於脫離實際的空洞的道德說教,不聯繫社會發展實際,也不結合法治建設的要求。在現代社會,法律和道德是規範人們行為的兩大規範體系,二者既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繫。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法律法規是公民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規範。法律規範具有強制性的特點,違反法律法規會受到司法機關強制性的制裁。同時,很多法律規範本身也是道德規範,遵守法律也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在社會生活中,道德行為與法律行為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很多嚴重的道德敗壞行為同時也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在現代社會,進行道德建設必須要有法治建設做後盾,道德教育必須考慮法治建設的因素。在很多複雜多變的事件和行為面前,僅靠道德教育是無能為力的,必須有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所以,在現代社會條件下進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一定要確立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結合的理念,這是提高道德建設實效性的一個基本要求。

  道德教育需要強有力的管理制度支撐,克服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虛化的傾向。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的目標是要解決人們的思想問題、精神問題、態度問題和行為問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的方式肯定要從傳遞道德要求、灌輸道德規範開始。但傳遞和灌輸道德規範僅僅是道德建設的開始,而不是結束,更不是全部。如果把道德建設僅僅歸結為簡單的道德觀念的傳遞和灌輸,就大錯特錯了。要使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真正有效,必須與日常的社會管理、行政管理、業務管理等結合起來。很多道德問題說到底其實就是一個管理問題。教育和管理雖然都屬於外部社會約束,但它們的著力點卻不盡相同。教育的著力點在於傳遞好和壞、善和惡、應當與不應當的道德價值信息,解決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問題;管理則著眼於道德價值標準的落實,它是道德要求向道德品行轉化的重要環節。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良好社會道德風尚的形成,決不是開一次會,做一場報告,發一個文件就能解決問題的,一定要有嚴格的管理措施和體制機制相配合。把教育與管理結合起來,寓教育於管理之中,是我國一些精神文明建設和道德建設搞得好的地方的成功經驗,也是新加坡、韓國等國家進行社會道德和公民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從本質上說,管理是一種外在約束和外部強制,是一種道德他律。嚴格的規章制度、體制機制和行為管理不僅可以對人們的行為起到約束、監督作用,而且能夠使道德建設實現由虛到實、由軟到硬的轉變。

  發揮領導幹部的帶頭示範作用。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要真正產生實效,領導幹部的帶頭示範作用必不可少。領導幹部的帶頭示範作用本身就是道德建設的一個內在因素。領導就是標杆,標杆沒有了,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就失去了方向。近些年來,個別黨政幹部放鬆了個人修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嚴重扭曲,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拜金主義和奢靡之風橫行,以權謀私的腐敗現象屢禁不止,造成了很壞的社會影響。個別黨政幹部的這些行為所影響的不是一兩件具體工作的開展進程,他們影響的是人心向背,影響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心。越是級別高的領導幹部,其腐敗行為和道德敗壞行為對人民群眾信仰和信心的打擊程度就越大。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在當今中國,為了提高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的實效,加大對個別領導幹部腐敗行為的懲治力度,提升領導幹部的道德水準,是當務之急。在官德和民德的關係中,官德始終是處於支配地位的,官德對民德有很大的影響。要治理民德民風,首先要把官德官風治理好。

  把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落實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上。進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還有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把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結合起來,使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最終落實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上。黨的十八大報告在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問題時提出了「三個倡導」的要求,其中所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其實也是我們黨長期堅持和倡導的社會主義道德觀的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然不能簡單歸結為道德價值觀,但社會主義道德觀無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價值要素。從這個意義上說,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本身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一個基本要求。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應當為此作出有益的貢獻。(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郝勇東)

[責任編輯:鄔慶霞]

相關焦點

  • 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是近兩年才編纂的新教材,與原有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既有聯繫也有區別。如何開設好這一課程,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大家關注的課題。
  • 教師要重視課堂上的有效反饋,這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如何在40分鐘內提高教學效果,重視課堂有效的反饋是指導學生學法的這根槓桿的支點,也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由於參與學習的學生不同,課堂教學反饋亦呈多樣性。教師不要擔心完不成自己的教學計劃,哪怕是多花費一些時間,也要廣泛地、全方位地讓學生充分表達他們的感知,這正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良好契機。
  • 怎樣提高教育活動的有效性
    原標題:怎樣提高教育活動的有效性賈金芝 攝   當前,幼兒園教師組織的教育活動越來越豐富,但這些教育活動大多關注實現教育目標的要素是什麼、如何發揮各要素的最大效能等,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幼兒發展的主體性、系統性、個性化,存在重灌輸輕發現、重知識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因此,如何提高教育活動的有效性非常值得關注。
  • 甘肅教育2020年第14期
    豐富德育素材——以幼兒教育為例孟健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師德的實踐思考史尚山談裕固族傳統文化教育——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幼兒園教育教學為例王彩雲教師專業成長的方法與路徑探析郭學偉構建校本教研機制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王垚網絡環境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鍾慧芳有效利用公開教學 促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曾麗君
  • 提升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的途徑
    本文列舉了企業在運行管理體系過程中存在的部分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未能達到預期目標,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從企業管理中的多個維度提出了解決途徑
  • 社會網絡視角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性的策略
    從社會網絡視角看,教育要素作用於教育對象的路徑與方式,可以視為教育資源與教育對象之間建立「連接」的過程。具體而言,教育方法可以被詮釋為教育資源與教育對象建立「連接」的途徑和方式;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可以被認為是「連接」作用的效果。例如,灌輸方法的實現,在於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發生的直接「連接」,主要通過交往過程中陳述觀點的方式實現,那麼陳述的內容、語言的組織等對於發揮這一類「連接」的作用就十分重要。
  • 天津教育2020年第23期
    「4+0」優秀本科教育 北京理工大學與美國猶他州立建設富有活力的新課程,邁向基礎教育現代化的新時代本刊編輯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探索楊朝秀 張春成農村教育背景下家長行為對孩子自律性的策略研究郭曉榮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小學體育趣味課堂的構建葸虎關於高中數學核心素養與教學設計的思考趙秀珍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明曉娟
  • 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評價標準單一雖然新課程標準在教育教學觀念改革中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但是在整個社會大背景下,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價值觀念與新時代的教育改革要求沒有完全契合。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教學的有效性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中葉時期,由西方教學科學化運動興起,教學有效性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課堂時間的有效利用,關注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興趣,對教學過程經常反思,注重在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 幼兒園區域遊戲中,如何提高評價的有效性,不妨看看!
    「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尊重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引導他們在與環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可見,區域遊戲在幼兒園活動中佔據重要位置。然而,評價作為區域遊戲的重要環節,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與重視。
  • 雲南省民族宗教委舉行專題講座 提高理論學習有效性
    人民網昆明7月19日電 (李發興)7月17日,國家民委專職委員孫學玉應邀在雲南民族幹部學院為雲南省民族宗教系統幹部能力提升培訓班作題為《領導幹部理論學習的針對性有效性》專題講座。
  • 初中生公民意識教育探析
    初中生公民意識教育探析王有鵬 摘要:初中生公民意識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 臺灣省「國中教育會考」文言文命題特點探析
    本文主要立足上述三個方面全面探析臺灣國中教育會考在文言試題命制上特點,藉以其長,補己之短,以期使大陸中考文言文試題命制更具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更加符合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文言文是臺灣初中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臺灣國中教育會考(相當於大陸中考)國文科考試必不可少的試題類型。
  • 追尋滋養心靈的道德教育——班級管理中道德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本文在剖析當前高中道德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新時期中學生心理特點和道德發展規律,從班級管理的角度探討如何在班級管理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改善班級管理的德育方法,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性。審視當前班級管理中的德育工作,發現問題,按照新的要求創新班級道德教育工作,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是擺在每個班主任面前必須研究的問題。
  • 提高翻轉課堂有效性的路徑
    來源:中國教育報在資訊時代,翻轉課堂是迄今為止推進「網際網路+教學」的有效路徑之一。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實現有效教學,推進課堂革命,結合實踐探索提高翻轉課堂有效性的途徑。翻轉課堂有效性的行動表現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統籌線上與線下學習。
  • 心理素質提高的途徑
    班主任要善於通過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途徑獲得豐富的美感,同時又要善於從人類知識的寶庫中汲取大量精華,以達到心理的至善、至美。第二節 班主任的道德素質教師,為人師表。表者,榜樣之謂也。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高雅的舉止。並以此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 英語教育論文題目參考
    7、基於自主學習的外語信息資源優化整合方案探析  8、試論高校英語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  9、基於經濟發展為導向的高校英語教育人才培養探究  10、基礎教育改革中城鄉課程公平問題及對策--基於中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視角  11、高校英語教師培訓的內容設計與特色研究  12、網絡課程視角下的高校英語教育考核機制新探  13、略論大學英語教育的通識化
  • 幼兒園國學啟蒙教育價值理念與路徑探析
    關鍵詞:國學;啟蒙教育;價值理念;路徑探析作者簡介:杜青芬(1985—)女,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濰坊工程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民族教育、比較教育。幼兒從小接觸國學知識,不僅能提升感知能力、啟迪思維智慧,還能培養幼兒團結友愛,孝老愛親等中國傳統道德品質,為今後的人生之路夯實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為什麼說研學旅行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
    ,通過直接而具體的實踐體驗來進行道德教育,充實了傳統道德教育中實踐體驗這個薄弱板塊。研學旅行作為道德教育的新途徑,能夠幫助學校有效地提升道德教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提升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教育從道德層面審視人的價值、自然的價值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最終促使人與自然實現一種和諧共生的局面。
  • 新時代我國道德建設的現實途徑
    原標題:新時代我國道德建設的現實途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全面進步為道德的發展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注入了強勁動力,不斷推進的法治建設對道德建設的保障作用日益彰顯,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道德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深入人心,廣大人民群眾有足夠的道德勇氣和道德責任感解決道德問題,創造美好生活。
  • 中國網際網路「解構性」道德文化走向探析
    點擊進入人民網獎學金專題 ●2012年度「人民網優秀論文獎」獲獎名單揭曉     2012年度「人民網優秀論文獎」獲獎名單10月30日揭曉,北京大學袁利同學的論文《中國網際網路「解構性」道德文化走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