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出為夕:「七夕」節中的《易經》數理

2020-12-20 源易緣

月初出為夕:「七夕」節中的《易經》數理

日初出為「朝」,月初出為「夕」,月高人靜為「夜」。

古人將陰陽觀念融入進節日裡,就有了傳統節日」七夕「。

(一)

《易經》中1、3、5、7、9都為陽數,7月7日和9月9日,都是「重陽」。

中國人認為,數對一個人的生活、命運、機遇,都有神秘的影響。

中國」七夕節「始於漢朝,源於牛郎與織女的愛情傳說,是傳統民間重要的節日之一。

很多人在這一天,會聚在葡萄架下聽牛郎織女在天上說著脈脈情話。

歷經千年的演變,如今七夕,成為了我們表達愛意的重要時刻,

」牛郎「和」織女「在搭成的雀橋上相會,傾訴衷腸。

天上要是落下雨點,那就是他倆傷心的淚水。

這一天,也成為人們感情表達、祈求福慧、讚美夫妻忠貞的節日。

(二)

《周易》中的天數「7」,在三個卦中有出現。

數字「7」,在《易經》也有「循環反覆」、「重新歸來」之意。

比如,《周易》第24卦「復卦」卦辭:復,亨。朋來無咎。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爻辭說,天道反覆運行,到了第七天,就會重新開始。

第51卦「震」卦六二爻辭說:震來厲,億喪貝,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

爻辭說,登上九重山陵,不要去追趕,七天可以失而復得。

第63卦「既濟卦」六二爻辭說: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喪」指失去,「其茀」指隱藏起來,「勿逐」指不要追逐,「來復」指失而復得。

(三)

「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7」被賦予吉利和力量的暗示。

在中國,數字「七」帶著神秘的色彩。

天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

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

詩歌有七言、七絕、七律詩;

人體有「七竅」……

古代中國的節慶中,「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認為是不錯的日子。

《易經》中的每一個數字都有一定的含義:一為「太極」,二為「兩儀」,三為「三才」,四為「四象」,五為「五行」,六為「六合」,七為「七政」,八為「八卦」,九為「九星」,十為「十幹」。

「七七」是一個循環周期,是一個輪迴的開始。

從古人去世超度亡靈「作七」(七天法事),也可以看出人們認為「7」是一個再生性的數字,人們希望通過它重獲新生。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臺留言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易經》的象數理與它的變化
    《易經》的文化有三個原則,理、象、數。理就是哲學的道理,佛學把理叫做性,明心見性就是體;象,就是宇宙萬有的現象,佛法叫做法相;佛法不大提數,可是很多都牽涉到數,理象數三位一體。任何一個東西,一有現象,中間一定有個數字。
  • 易經裡的蘋果,象數理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是盼著這一天到來,後來就迷上了科幻小說,闖進科幻世界中經歷人類的悲喜交加。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易經》,心中多少有一些疑惑,難道這就是那些給人指點前程街頭擺卦攤搞的學問?我開始以為這是一本講迷信的書,專門給迷信的人打發時間的。讀了《易經》之後,有點頭昏腦脹,我曾自信我的數學天賦很強,結果還是敗在《易經》上。
  • 孫滌專欄(第41期)|易經和幻方(一)——解析易經數理內蘊的一個應用
    注釋:①.本文摘引自作者的易經新著《易卦正解——重釋易經的新視角》(孫滌,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的相關章節。②.傳統上(十二世紀前)中國沒有0 的算符,因此六十四個卦象的序號是1至64,每對卦的卦序之和就等於65,因此易卦幻方的每行每列及兩條對角線上的各8個卦,其卦序之和都是260 (65x4)。
  • 七夕節是什麼節?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七夕名稱有哪些
    七夕節是什麼節日為什麼七夕節是情人節嗎 七夕名稱有哪些  七夕是我國的情人節,那麼大家知道七夕是幾月幾日嗎?相信大家都知道七夕是在什麼時候吧,那麼什麼是七夕節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
  • 七夕節: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
    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 數字50,在姓名學中的數理吉兇
    那麼在數字裡:50的數理是吉還是兇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數字50的吉兇解釋。數字50的吉兇,數理50的意義數字50在易經預測學中,是一個吉兇參半之數。50的數理代表的意義:小舟入海。詩曰:一成一敗,吉兇參半,先得庇蔭,後遭悽慘。
  •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七夕節的經典食物盤點
    七夕節是我國本土的情人節,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我國很多傳統節日都有一定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美食,七夕節也不例外,那麼七夕節有哪些風俗呢,七夕節的傳統食物又有哪些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吧。七夕節的傳統風俗有什麼1、拜織女:在古時候,七夕節會有拜織女的習俗,少女少婦們,會圍坐在桌前,朝著織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和願望。2、穿針乞巧: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在古時候七夕節女性常常會用用五色線對著月亮穿過九孔針,如果傳過來就說明手巧,可以嫁個好郎君。
  • 何為「七夕節」,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牛公牛婆日、七夕祭、雙七、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萬萬沒想到「七夕節」竟起源於日本,卻被我們過成了「情人節」
    七夕在日本各地都有慶祝活動,最著名的三個節日是宮城縣的「仙臺七夕節」,神奈川縣的「湘南平冢七夕節」和愛知縣的「安城七夕節」。七夕活動涉及整個城市,是感受日本傳統夏季氛圍的絕佳方式。 那麼,七夕節到底是什麼呢?本文將向您介紹日本的七夕文化。
  • 七夕節吉祥——關於七夕節老話題
    以一首七言絕句詩詞《七夕譜》來開篇,道出七夕節這個古老話題,此時三伏剛剛過去,如今正是七夕,相比之下七夕節這個話題更好一些吧。《百度百科》對「七夕節」是這樣描述的:「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虐狗七夕節將至,七夕節送什麼花給女朋友呢?
    是傳說中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的日子,因此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七夕情人節也被稱為乞巧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是戀人或愛人之間約會表達愛意、送禮最好的節日。那麼,七夕節送什麼花給女朋友呢?虐狗七夕節將至,七夕節送什麼花給女朋友呢?
  • 七夕節的來歷的小故事 七夕節的美麗傳說小故事
    七夕節的來歷的小故事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七夕節就是其中一個,它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殊的含義,七夕節也被我們稱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七夕節的由來是什麼?七夕節有哪些故事和傳說呢?
  • 「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2020年的「七夕節」要比往年來的晚一些,這是每兩到三年來一次的閏月「搞的怪」。在8月25日「七夕節」來臨前夕,讓我們走近它的「前世今生」。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巧夕等,是中國民間別稱最多的傳統節日。牛郎、織女二星,分別代表耕作和桑蠶,而將牛郎織女轉化成神話故事則在漢代,漢武帝在長安打造的一對牛郎織女塑像如今還在。七夕逐漸成為以牛郎織女為背景的乞巧節日,初創於東晉,興盛於唐代,鼎盛於宋元,豐富於明清。
  • 農曆七月七,七夕節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雙七」「香日」「星期」「巧夕」「女節」「蘭夜」「小兒節」「穿針節」等,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 七夕怎樣向女朋友求婚?七夕節求婚攻略
    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浪漫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女孩子們最為重視的日子。七夕的傳統一直被傳承著,七夕節也寓意著未婚男女對愛情的嚮往,祈求一段天賜姻緣降臨到自己身上,七夕怎樣向女朋友求婚?一起來看看小編為您分享的七夕節求婚攻略。
  • 今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 2020七夕節具體日期時間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七夕節最新資訊 > 正文 今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 2020七夕節具體日期時間
  • 七夕節怎麼就變成了情人節?它明明是專屬於單身女子的節日啊
    2020年8月25日正好是農曆7月初7,也是中國一年一度的七夕節。關於七夕節,人們產生了很多誤解。現代人認為七夕節就是中國的情人節,每年這一天恩愛的情侶們都要互相贈送七夕禮物,度過一個很浪漫的情侶約會。
  • 這裡的七夕不一樣 洞頭七夕節綜述
    磨喝樂又作「摩睺羅」、「魔合羅」,本為佛經語,自宋代始,專指七夕為兒童祈福的吉祥偶人。在閩南地區,稱七星夫人為「七星娘」。清康熙黃叔璥撰《臺海使槎録》卷二:「七夕呼為巧節,家供織女,稱為七星娘。紙糊彩亭。」明清之際,紙糊彩亭供奉七星娘習俗隨人口流動從福建傳至洞頭,延續至今。明清時期在閩南形成的七夕節「作十六」成人禮至今盛行於臺灣臺南市開隆宮,與洞頭七夕節成人禮出自同一源頭。
  • 祝大家七夕節快樂!
    七夕節,Chinese Valentine's Day皎皎銀河 牽牛織女七夕節的由來: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習俗:香橋會。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
  • 七夕節用英語怎麼說?
    七夕節,大劉一直在加班中度過,沒來得及給大家分享有關七夕的英語知識,這裡給大家補上吧,也祝福昨天的大家七夕節快樂!七夕節的由來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