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勸誰三盞酒,清風贈我滿庭花:《七律·江南春》即興一首

2020-12-18 花間一詩囊

小記:春光無限好,外出走走,總能有收穫。嘗試儘可能多地包含春天的意象,於是,作此七律。

鴛鴦繾綣臥輕沙,楊柳蹁躚舞綺霞。

魚扯雲旗頻戲燕,鶯乘月艇縷追蝦。

閒從鄰舍品新筍,樂與妻兒採嫩芽。

夜雨勸誰三盞酒,清風贈我滿庭花。

筆者按:寫作過程中,依然更傾向於與律詩,絕句在拈字上更為考究,如果一首詩要包含多種意象,且要配合得當,一氣呵成,非常有難度。所以,還是選擇了七律中最為常見的平起正格這個格律。

八句,皆兩兩對仗,「刻意」追求工整。

首聯首句:描述性語句。且起句化用杜甫的「沙暖臥鴛鴦」,鴛鴦對楊柳,形成寬對。「繾綣」「蹁躚」皆為連綿詞。(連綿詞是什麼,花間詩囊在後續文章中會單列來討論)「臥」「舞」皆為主觀能動詞,擬人手法,希望透出一種俏皮。「輕」「綺」形容詞相對,突出美好輕鬆的氛圍。

頷聯:想像性語句。「水陸空」三者中的景色相互交疊,折射出一種融合感。所以,想像構圖的成分居多。

頸聯:轉到人的活動。「新筍」「嫩芽」,充滿希望,生機勃勃,活力四射的一種美好寓意。

尾聯:起初,用的是「三碗酒」,意在突出春雨的豪放感,後來,幾經品讀,覺得還是過於粗獷,與整體「輕」軟的基調不搭,略顯突兀,於是還是改成了「三盞酒」。清風夜雨同樣是擬人手法。

自己覺得,過於「刻意」的痕跡的比較明顯,因為尋求對仗的工整美,在詞彙拿捏上,不夠隨意。

親愛的詩兄們,你們可有什麼建議,歡迎指拙,不吝指教為盼!

相關焦點

  • 鄒奎敏七絕選|清風盡掃俗塵去,蘭蕙新植三五株
    讀書日詩三首莫笑無名草芥身,坐擁百卷我為君。欣翻箋頁如頒令,召見古今中外人。*由它一夜雨瀟瀟,自有詩書慰寂寥。清風盡掃俗塵去,蘭蕙新植三五株。二月二戲贈老伴兒一機在手竟無休,巴掌屏中樂做囚。終日頭低如謝罪,龍抬頭你不抬頭。
  • 黃庭堅醉後賦詩,這首七律用典自然,更顯出才子胸襟不凡
    北宋的一位詩人有一次也不醉不歸,卻即興抒寫了優秀詩篇。下面分享的是黃庭堅醉後賦詩,這首七律用典自然,更顯出才子胸襟不凡。汴岸置酒贈黃十七宋代:黃庭堅吾宗端居叢百憂,長歌勸之肯出遊。黃流不解涴明月,碧樹為我生涼秋。
  • 品讀李商隱《夜雨寄北》,一首詩引起千古爭議,寫給朋友還是亡妻
    君問歸期未有期你問我啥時候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來啊!巴山夜雨漲秋池我能告訴你的就是,現在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漲滿了秋天的河池。卻話巴山夜雨時那時我再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作客聽著綿綿夜雨,我是多麼寂寞,多麼想念你!這首詩選自《玉溪生詩》卷三,是李商隱留滯巴蜀(今四川省)時寄懷長安親友之作。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夜雨寄北》。
  • 《贈汪倫》詩中汪倫是誰?與李白交情如何?我們可能被忽悠了千年
    在他遺存後世的900多首詩作中,有一首家喻戶曉的作品《贈汪倫》,雖說也是寫離別,卻寫的是另一番景象。《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朋友在送別我們之時,高興地一邊唱歌還一邊跳著舞,這樣的畫面誰能接受?只是詩人不僅見怪不怪,並且還非常享受,這一點從詩中後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可以看出。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李白號稱「詩仙」,想像力極其豐富,寫出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詩作不足為奇呀!
  • 李白爭強好勝寫了一首七律,也沒能蓋過這「唐人七律第一」的唐詩
    所以當他來到金陵城的時候,登上了金陵鳳凰臺,寫下了一首七律作品。且看: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而後李白寫到這裡的歷史,有著深刻的懷古思緒:「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這裡曾是春秋時吳國的都城,這裡也曾經是晉代的王族居住之地,但是此時此地乃是一片荒涼,又有誰能銘記它的歷史?
  • 勸世七律十首:自古榮華空若夢,從來富貴幻如煙
    在中國的文化歷史長河中,高人隱士層出不窮,都曾留下膾炙人口的勸世賢言。他們以儒家經典或佛家思想,蘊道理語於詩中,來勸誡世人。這些古人的智慧結晶,也可以說是古代的心靈雞湯,看懂就有收穫,背會就能受益。勸世詩有工語,有率語,有莊語,有諧語。
  • 劉禹錫的一首七律,脫口而出,白居易也驚呼神妙
    一首好詩,總能讓人回味無窮。也正因為其水平高超,才會顯得洛陽紙貴、經久不衰。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詩歌,才算優秀作品?首先必須情感真摯,沒有誰會喜歡無病呻吟的作品,讀者更願意看見抒情言志的詩歌。其次要含蓄、經得起咀嚼。
  • 一首不合規則的七律,竟然好到詩仙李白不敢題詩
    傳說他因為看到一首當時無名詩人的詩寫的太好而放棄題詩,這是一首什麼詩呢?這首詩有什麼好呢?中國唐朝開元年間的一天,矗立在長江邊的黃鶴樓上,大詩人李白憑欄遠眺,只見江水濤天,李白頓時覺得心胸開闊詩興大發,他高興的撲紙磨墨準備提筆寫詩,突然他發現牆上有幾行不起眼的小字,是一個叫崔顥的人寫的一首詩,李白看了又看逐字推敲著。過了一會兒李白搖搖頭,他覺得這首詩寫的太好了。
  • 「女子十二詞坊」百態炎涼皆不問,折梅只贈有緣人
    社課:詩部,七律一首,標題:憶。不限韻。參與成員:尤悠,綠窗眉嫵,花間留晚照,蘅芷清風,幽蘭,傾一閣,木子,曉雨,梅心竹韻,憑欄聽雪,若蘭芷晴,芝蘭,成趣園主,階前夜色,林丫頭。蘅芷清風坐時夏至煙聲未可形,蒼山如黛黛如青。光風略共眉音舊,詩魄長兼泠月俜。每向沉吟消過往,不教洇墨染曾經。
  • 郭沫若的一首七律,全篇採用比興手法,精彩紛呈
    再如,賀敬之《回延安》中「羊羔羔吃奶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就是以比興開頭,表達母親對兒女的養育之恩,同時也寫出了兒女對母親的眷戀之情。下面分享郭沫若的一首七律,全篇採用比興手法,精彩紛呈。和老舍原韻並贈作者:郭沫若江邊微石劇堪憐,受盡瑳磨不計年。凝靜無心隨濁浪,飄浮底事問行船?內充真體圓融甚,外發英華色澤鮮。出水便嫌遺潤朗,方知籠竹實宜煙。
  • 請大家欣賞一首七律,意境清幽,想來不會有人能猜到作者是哪位?
    唐詩宋詞今天讀唐詩宋詞,突然讀到一首很有意境的七律,貢獻出來,大家共享。當然了,作者就先不提了,我怕一提作者,大家都會沒有好的心情!溪畔梅花先看看這首七律的全文,七言八句共五十六字!溪上梅花玉作林,溪邊茅屋苦寒侵。
  • 杜甫專門寫詩來訓李白,勸他做人別太囂張了,詩聖是真不怕得罪人
    而李白卻只回了杜甫3首,其中一首還是《戲贈杜甫》。在這首詩中李白取笑杜甫寫詩苦,他寫道:「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妥妥的一枚損友。但取笑歸取笑,二人的關係確實是極好的。744年夏天,43歲的李白與32歲的杜甫相識於洛陽,此時李白被賜金放還,而杜甫正是人生迷茫時。兩人相見恨晚,便都放下一切,開始了一段同遊時光。
  • 江南春:想像力創造利潤率
    「他有一個特點,他和人說話,不論這個人他認識還是不認識,都可以一口氣講三個小時不停,我想至今也是如此。他很亢奮,遇到誰他都亢奮。」    「儘管他的家境不是很富裕,但是他為人一直是很大方的,而且非常仗義。跳舞的時候勇敢地去請別人跳舞,反正他就是在這個問題上臉皮比較厚。當然他總是希望以他的詩歌打動別人,他很多的詩歌都是有所指的,都是為誰誰誰而作。
  • 《七律·長徵》的來龍去脈
    《七律·長徵》是毛澤東特別喜歡的一首詩,成稿之後,毛澤東多次示人,文廟街小學會議上朗誦,在瓦窯堡的窯洞裡抄寫,都可以作為例證。在與人分享的過程中,不斷修改,不斷完善,到10月份基本成熟定型。五、寫詩填詞畢竟是藝術思維的創作活動,一般不會留下確切的歷史記載,作者自己也未必能準確記住創作時間。中央紅軍的長徵結束於1935年10月,長徵是一個重大歷史事件,《七律·長徵》是帶有「總綱」性的一首詩。
  • 蔡相龍:「誰夢南柯誰夢蝶?便知智者便知愚」|廉政詩詞小輯(二)
    七律廉思其三獨遊夏夜未堪眠,碧水涼亭白玉欄。但覺清風偏愛竹,豈知明月更傾蓮。虛心有節能成事,昂首無塵不等閒。君子修身參萬物,可從處處得真言。七律廉思其五大道無形有處尋,是非曲直在人心。從來廉吏方強項,未識貪官更愛民。包拯清名依舊盛,和坤濁利不堪分。請看家國三千載,誰作汗青誰作塵?
  • 七律一首:春夏秋冬的感悟
    筆者小詩一首《春夏秋冬的感悟》與君共鳴,歡迎參與討論!七律《春夏秋冬的感悟》春光嫵媚夏荷香柳綠婆娑秀髮揚白雪醒冬妝玉器金秋擎地漫糧倉陰晴四季天宮作苦樂三生自我嘗
  • 每天一首詩—解讀《江南春》中杜牧的感慨
    南朝詩人丘遲:以江南美景召喚友人回故鄉 杜牧是唐朝人,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有一個文人叫丘遲,他寫過一封《與陳伯之書》,寫過一個叫陳伯之的朋友,這個朋友有他的苦衷,他曾經從南朝背叛逃到北朝,但是他是南朝人,也就是江南人,丘遲想勸這個朋友,讓他回到江南。在他寫的那首詩裡,有一段景色的描寫,也是非常的優美「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這個不知名的詩人只留下一首七律古詩,對你我的人生或許會有幫助
    比如那個寫出《楓橋夜泊》的張繼,就是靠這麼一首詩,名垂青史千古留名。說到七律,杜甫的作品是最老到最精彩的。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達到了極高的標準,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過,在唐詩300首當中,有個詩人僅僅留下一首詩,僅僅一首七律,也獲得很多評論家的認可。
  • 黃庭堅不多見的一首七律,想像豐富,尾聯更值得反覆誦讀
    下面介紹黃庭堅不多見的一首七律,想像豐富,尾聯更值得反覆誦讀。清坐使人無俗氣,閒來當暑起清風。諸山落木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黃山谷覺得,欣賞了雲濤石,會讓人毫無俗氣,即使是暑熱難耐的天氣,也令人如拂清風。黃山谷沒有誇獎叔父,但沒有誰聽了這番話,不覺得心情舒暢。
  • 王安石的一首七律,以物喻己,動靜結合,最後14字更顯不俗胸懷
    李白曾描繪松柏,「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李商隱也讚美高松,「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七律,以物喻己,動靜結合,最後14字更顯不俗胸懷。古松宋代:王安石森森直幹百餘尋,高入青冥不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