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呼籲通信企業要抓住機會改革而非「過冬」(全文)

2020-12-17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 12月6日消息,2008兩岸三地移動產品CEO高層論壇在深圳舉行,網易科技頻道作為大會獨家網絡合作媒體現場報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演講中表示,當前經濟不是「嚴冬」而是休整期,企業應抓住機會改革。

圖為:厲以寧教授演講

厲以寧表示,中國的實體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比金融經濟大,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從出口的減少、訂單的減少開始,主要由於我國對對外經濟的依存度較大。

在演講中厲以寧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中國經濟的特點,分別是怕冷不怕熱、剎車容易啟動難以及失業比通貨膨脹更可怕。厲以寧分析指出,我國經濟的現狀是「近谷底」,並預計明年1、2月份實體經濟會有點艱難,但在3月份以後政府政策見效的情況下會好一點。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厲以寧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受世界金融風暴的衝擊、中國本身的經濟增長到了一個拐點、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及自主創新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厲以寧指出,當前形勢下企業最佳的出路是堅定信心並抓住機會改革,面對金融危機不應「過冬」而應「休整」,「休整的目的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衝擊,對於企業來說,也應看作是對自身的一個休整的好機會。」同時由於金融風暴不是在封閉狀態下進行,因此加強信息交流更加必要,熟悉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對企業家來說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

對於中小企業的出路,厲以寧指出「做精、做強、做穩、做大」並同時提出「小富靠勤奮、中富靠機遇、大富靠智慧」的觀點。(Leefe)

厲以寧教授演講實錄:

剛才主持人講「指點迷津」這談不上,因為隔行如隔山,雖然我是搞經濟理論的,但是對於這個移動產品行業我並不熟悉,應該這麼說。我想借這次的機會談談我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一些看法。

這次美國金融風暴對中國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應該說對中國的影響主要不在金融業,到現在為止金融方面說發生了多大的問題還沒有跡象,但是對中國的實體經濟是有影響的。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從出口的減少、訂單的減少開始的,因為我們多年以來對外經濟的依存度是比較大的,對外經濟的依存度大。所以美國的金融一發生問題以後我們的產品出口就發生了問題,但是問題不僅在出口企業,因為出口企業它主要是一條產業鏈,這個企業出口的上遊企業向他供貨的,對於他們來說是內銷而不是外銷,所以你這個出口企業一出問題了,馬上影響到一系列的上遊企業,這樣上遊企業又跟其他的企業發生了供貨的關係,所以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是很很大的。

由於出口是我國近年來GDP增長的一個帶動的重要因素,所以出口下降以後我們GDP受到了影響,經濟增長就下滑了,而且失業率增加,財政收入也減少了。這個是我們應該看出來的,實體經濟受的影響要比金融經濟要大,大家經常問到一個問題,現在是不是已經到了谷底了呢?前天我在深圳市政協的一個座談會上也談了我的看法,對於美國經濟是否到谷底很難預料,不能夠說美國經濟大震已經過去了,它是不是已經到谷底也很難預料。因為現在他的汽車行業正在遭受到很大的困難。西歐的情況也一樣,問題到製造業就不是很簡單的短期靠政府單純的救市就能解決的,何況政府對救市的問題現在還沒有下決心,至少美國是如此的。

對於中國的影響呢?中國的情況比世界其他的國家要好一點,好在什麼地方?因為這麼多年來我們基礎是比較紮實的,外匯的儲備也比較多,另外出口企業儘管影響到上遊企業、影響到關聯企業,但是到目前為止可以說政府的大措施已經出臺了或者是即將推出了正在落實的階段。所以我在深圳市政協座談會上講「接近谷底」了,「已近谷底」但是還要表明一點,是不是到明年春天的時候還會有些下降的趨勢呢?這個主要要看我們政策能不能很快見效。就算已經接近谷底了,今後的趨勢怎麼樣呢?我在座談會上曾經講過,有三種模式或者是三種演變的趨勢。

第一個演變的趨勢,英文大寫字母「U」,U字型的,表明了到了谷底以後就會上升的。這是最好的形勢。

第二個演變的趨勢跟第三個演變就不如第一種了,第二種是英文字母大寫的「L」型的,到了谷底以後長期處在低谷中沒有上去。

第三種是「W」型的,上去、下來、又上去、又下來不斷地延續。

我們下一步的經濟是近谷底,明年1、2月份的時候實體經濟有點艱難,但是慢慢3月份以後政府政策見效的情況下會好一點。我們大家應該有這樣的信心。現在還不能判斷我們是「L」型還是「W」型還是「U」型,還要觀察一段再說。

有人要問了,在這種情況當中如果我們總是看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應該考慮什麼問題呢?首先我們應該要看到的就是說任何壓力它從來都是動的,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任何的挑戰也從來都是機遇,沒有挑戰就沒有機遇,挑戰和機遇是並存的。所以關鍵在我們能不能把壓力變成動力,把挑戰變成機遇。

我們應該樹立幾個信念:

第一個信念:市場是可以創造的。我以前經常講市場可以創造的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手機行業裡面的例子,手機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大家想十來年前的手機是什麼樣的?十來年前的手機就是一個通訊的功能,現在的手機呢?市場在不斷地擴大,因為它的功能增加了,開發出很多新的功能。功能增加了開發的新功能,市場就會被創造出來。近年的手機可以放電視,可以做其他的各種上網的應用,還有種種的用途,比如照相及等等。它的功能不斷地在開發,這樣的話他的市場是不斷地擴大的,市場部是一個固定的量,在運動過程當中,只要人們有需求的話市場就會擴大,而需求現在的情況下是靠供給來吸引他,你創造新的功能之後馬上就把這個市場創造出來了。

第二條,對於各行各業來講有一個情況是共同的,從這次中國的對外貿易來講,我們可以看出來來料加工的企業他是影響很大的,來料加工的企業本來就是靠一點加工費,沒有自己的品牌,他是貼牌生產的,他沒有自己的專利產品,沒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這種情況下受的衝擊必然是很大的。我們深圳就有例子,有些出口企業他是有品牌的,他是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他不怕。這種情況當中更能夠顯出自己的優勢出來。我曾經遇到一個企業,他說這樣不怕,反而把劣勢的廠商淘汰了。這是一個企業的重組的機會,是重新洗牌的過程。

第三,我們除了有自主創新之外就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也應當借這個機會來實現轉型,勞動密集型遇到的困難比較大,就是近幾年勞動成本是不斷增加的,勞動成本不斷地增加他感到了問題的巨大。你要靠什麼呢?靠三個方面的努力。1.勞動密集型產品首先要靠重視環保把它變成清潔生產,你重視環保變成清潔生產以後,馬上你的處境就會比過去好。2.要不斷地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者的素質也需要提高的,他不能停留在過去的那種文化、技術、專業水平上,他可以不斷地提高的。3.勞動密集型產業要重視質量,價格取勝的情況下,質量可能是更重要的。

我最近從北非和西歐剛回來,在北非的時候我碰到一些企業,他們說了他們歡迎中國產品,為什麼歡迎中國的產品呢?他說中國的產品價錢便宜,質量也不錯。我在北非看到他們那裡很熱銷的小汽車不是跟過去一樣的是法國的雷諾、義大利的菲亞特,他們不買這些,他們是希望是中國的吉利、奇瑞,便宜啊。在人們收入下降的時候,特別是生活必需品的購買價格彈性是小的,因為人們總要用這些東西。既然總要用這些東西,當然中國產品是佔了首選。首選的中國產品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質量。

有一個北非的一個企業家跟我們說,他說我們本來想進口中國食品的,因為中國的食品也很便宜,沒有想到你們出了「奶粉事件」,「奶粉事件」的影響不僅僅是奶粉進不去了,其他的食品也有懷疑了。食品不如中國服裝好銷了,他寧買中國服裝不買義大利的服裝,便宜得多。食品的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同樣可以解決,這要靠我們「走出去」。

我到了馬爾他,馬爾他是一個島國,300多平方公裡的地中海的40萬人口的國家,人均收入水平是比較高的,人均GDP到了16000美元,他特別希望中國人到哪裡去投資。我遇到一個重慶去的企業家在那裡辦服裝廠,他告訴我在馬爾他辦服裝廠很有好處,有什麼好處呢?他講馬爾他辦服裝廠來說,馬爾他是歐盟國家,在馬爾他建了服裝廠以後他的產品直接往西歐大部分的國家銷了,他是歐盟內部的產品,各方面方便得多,所以他在那裡投資還帶了一般的工人是用的馬爾他的人,技術骨幹是中國帶去的,保證產品的質量。

我這次在馬爾他的時候跟他的商會的領導都談過了,他們商會講「你們的食品如果把好質量關,你們的藥品如果把好質量關,歡迎你們到馬爾他來建廠。我這裡建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往西歐大陸銷沒有問題。」所以這個機會是有的,所以我到深圳來順便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只要我們重視產品新功能的開發,我們重視不斷地提高質量,保證以前的低價格,完全是有可能打開銷路的。

當前的形勢下還應該怎麼做呢?就是堅定信心。人民幣匯率問題是影響了我們企業的,因為匯率最要緊的是要匯率穩定,匯率穩定,人們的預期就穩定了,匯率如果老是上下波動不已人的預期是紊亂的,預期紊亂對於無論是經營,哪怕是出口也好,出口到什麼國家都好,都會遇到麻煩。因為你的預期不穩定,從經濟學現在的估計來看,人民幣的升值應該是有一個階段性目標的,階段性的目標是什麼意思呢?你不能少升,天天不停地在升,這樣企業都亂了。

所以根據以前一段時間的經驗,到了一段時間以後應該有一個階段性的目標,這個階段性的目標就表明人民幣到了一定的階段的時候他可能是穩定一段時期,讓企業適應這種情況。現在根據形勢的分析6.8可能就是階段性的目標,升到6.8以後穩定了很長的時間,大約有半年左右都在6.8上下徘徊,沒有再升。當然了,我們在市場經濟原則下,我們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不是自由浮動匯率,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在一定波動下面政府可以根據一定的擺動的幅度進行微調。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大家對匯率的波動要有認識,這是國家決定的,如果匯率紊亂了經濟就亂套了,不如一次性貶值,一次達到階段性的目標。我們不是採取一次性的貶值,而是採取漸進的貶值,到了6.8的這個階段上我們作為階段性的目標穩定一段時間,我們當時分析了大家對匯率問題不必過分擔心。

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看到這樣的一個趨勢,包括所有的企業家都應該熟悉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應該熟悉當前的國際經濟準則,你不搞出口的也應該熟悉國際的經濟準則。對於我們廣大的企業家來說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這個時候不抓緊學習是不行的,我們要懂得中國宏觀經濟的三個特點。這三個特點已經經過二十年時間左右的實踐檢驗證明它是對的。

第一個特點,中國經濟怕冷不怕熱,一冷就要出問題,熱一點沒太大的關係。經濟熱一點那麼驚慌幹什麼?經濟一熱馬上就緊縮,這樣反而造成了冷了,一冷問題就來了。一冷以後經濟滑坡,一滑坡下來以後失業增加了,財政收入下降了,地區發展不平衡更加加劇了,農民一回去農村的物價上來了。這一點沒有太大的問題何在呢?物價漲了我給你提高工資,給最困難的階層經濟實物補貼就行了。所以我們中國經濟的特點是怕冷不怕熱。

第二個特點,中國好比一輛汽車,剎車容易啟動難。這個汽車你要剎車非常容易,腳一踩馬上就停住了,但是要啟動怎麼弄油門還是慢慢動。原因何在呢?多年來都是這樣的,因為剎車的主動權在政府,政府把貨幣閘門一關、把財政閘門一關就止住了。而啟動不是靠政府,政府可以做投資,但是投資可以多多少呢?要啟動市場是靠大家的信心,靠的是大家的行為,願意投資、願意消費,他不願意投資、不願意消費,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怎麼啟動都是慢的。這又是被實踐所證明的。

第三個特點,在中國的情況下,失業比通貨膨脹更可怕。因為通貨膨脹我們講過了只要你要你物價上漲了,就加工資、可以給最低收入者實物補貼,可以採取這個措施,但是失業是沒辦法的,失業者他心裡就不平衡,長期失業他容易走到絕望的路上去了。他給你胡來了,他有這樣的情況。還有一條很重要的,人有工作跟沒有工作領生活救濟費心態是不一樣的。我們在深圳調查,96、97年的時候光華管理學院的學生在深圳的八卦嶺調查,他的調查報告寫了一本書《中國城鎮就業問題研究》,他們調查捧到一些年輕下崗的人,你現在領救濟金,他說不管用,問怎麼不管用呢,救濟費不比你工資少多少,你也不用幹活。他罵學生說「你懂個屁,我儘管下崗了,儘管有救濟金但是找對象都困難,一找沒工作都吹了。」這個信心的態勢不一樣。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懂這個道理,中國經濟怕冷不怕熱,中國經濟是剎車容易啟動難,中國經濟失業比通貨膨脹更可怕。我們只有牢記這些,我想對今後整個的長遠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

再補充說明一點,國家這麼大的投資,幾萬億的投資,有人說比這個還要多,真正有沒有見效?我們說會見效的,但見效不等於有效益,這是兩個概念。見效就是說他能夠有成果起到刺激經濟的作用,幾萬億投資下去了,無論是做到企業裡面去、或者是做基礎建設的項目都會拉動內需,增加就業,包括政府的採購,包括其他方面的拉動。但不等於有效益,效益是另外一個概念,這個錢花的是不是能夠達到一個比較滿意的效益?那就不一定了。這要看你錢怎麼投了,你幾萬億投資下去以後假定又形成了重複建設不就沒戲了嗎?儘管短期內可以增加一點就業。這樣的話就破壞了環境,那後果就嚴重了你再有的資金過多那也會出問題。假定你在國有行業,國有行業的波動更大了,你的政府採購部公平假如把民營企業都排除在外,這樣政府採購了就使民營企業得不到好處。儘管這邊在幫助民營企業、幫助中小企業,但是他們得不到好處。就是中小企業同樣也有問題,因為在北京開會的時候他們講了一些材料。國有大企業他有子公司、孫公司,他的子公司、孫公司也是中小企業,所以說不是說有一定的份額要給中小企業嗎?他就把國有大企業的子公司、孫公司拉到這裡面來,結果他們得了訂單。他不是民營的中小型企業。所以這些問題都影響到下面的投資效益,見效是指對總需求的刺激方面會有成效,效益是指長遠來說對中國經濟是有利還是錢花那麼多利並不那麼多。是這個問題。這些問題我們都應該心中有數的。

我們現在還碰到一個問題,我在香港的一個報紙上看到一個報導。他說這次金融風暴和當年2003年非典的危害差不多,非典時期飯店沒人了,旅館業空了,旅遊業人都不來了,人都不往來了。實際上他們不了解,這個說法是只看現象,本質是不一樣的。非典因為它實際是一種不了解情況的病毒,當時人們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還不知道結果怎麼樣的。所以人人都處於一種封閉的狀態,沒有信息的交流,沒有平臺。所以說,非典是那種情況。而今天的金融風暴是不一樣的,金融風暴不管來得多大,不管是不是比1929年嚴重還是怎樣的,不管它。就是因為金融風暴本身不是在封閉的狀態下進行的,相反,越是在金融風暴的時候,越是受到國外經濟衝擊的時候,中國人可能就會想到現在是加強信息交流的必要性更突出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之間互相在一起交流信息,今天這個會就是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充分交流意見,大家交流看法。不是像非典時期每個企業都處在自我封閉的狀態,這對整個大環境是有有用的,所以那個提法是並不準確的。

信息要交流,大家的經驗要共享,這樣的話我相信對我們渡過這個金融風暴是有好處的。在金融風暴發生的時候,我們不要用這兩個字,我前幾天也談過了,不要用「過冬」這個詞,「過冬」這個詞是不好的,完全是一種消極意義上講的。哎呀,嚴冬來了、寒潮來了,我們怎麼保全自己過冬?有這個意識可以,但是不能看成是「過冬」,應該改兩個字「修整」。任何一次大的戰役以後總得有一個修整期,打贏了有修整期,打敗了也有修整期,我總結經驗修整,修整的目的為了下一次更好的出擊。現在就開始利用這個修整,我們所有的企業應該帶這個階段中把這次的金融風暴看成是我自己企業的一次修整,在修整的過程當中我檢查一下我在哪些方面是不足的。

我們知道中國這次的問題為什麼嚴重呢?是三個問題重疊在一起了。第一個問題,世界金融風暴的衝擊。第二個問題,中國本身的經濟增長也到了一個拐點,連續這麼多年的高速增長,必定是一個拐點,而這個拐點也就在2008年。第三個問題,我們多年以來講的經濟要轉型、產業要升級,要自主創新。可是一直沒有解決,為什麼沒解決呢?我們剛才就講到了,在經濟增長的時候,在經濟比較興旺的時候,沒有想到我費那麼大的勁去轉型去,除非有遠見的企業家會看到的,一般的企業家看不到的,他覺得自己的日子很好過。這樣的情況下忽略了經濟的轉型,忽略了產業的升級地忽略了自主創新。現在遇到了金融風暴來了,三重影響交織在一起。所以說,這是多年積累的經濟不轉型、轉型慢、產業不升級的矛盾充分曝露出來了。

所以我們現在感覺到我們有三重問題重疊在一起,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就要抓緊這個時間該轉型就轉型。改革總是授命於危難之際,沒有這次大風暴怎麼能夠從政府到下面想到「不能再照老路走下去了,我們要改了。」這是大好的時機,所以我們可以設想到只要金融風暴一過,我們實體經濟的問題開始慢慢消除了,我們將會迎來大的一個發展階段。

當前的信心是很重要的,信心是相互影響的,如果整個商業界的氣氛都處於悲觀的氣氛當中,大家見面就說「這次怎麼辦呢?過冬沒有棉襖了……」如果這麼講大家沒有信心了,大家如果是抱著修整,我是新的衝擊,這是一個新的洗牌過程,這個洗牌過程以後一定是產業結構更可靠,只會更強。

那天我在深圳交易所舉行的「中小企業融資會」上談到了中小企業的問題我就談了八個字,就是「做精、做強、做穩、做大」,不是單純的做強做大,首先是做精。做精是基礎,你得有一個側重點,做精以後才能做強。做精以後你有了牢固的基礎,你進可攻退可守,所以做精小而精也是好的。第二步是做強,這表示我在行業中的發言權增大了,因為我是強者。然後要做穩,就是要保持我資金鍊的暢通,我對產業鏈、上遊企業、下遊企業要共同的協調合作,切忌盲目擴張。盲目擴張最容易為將來的失敗造成伏筆。做穩以後再做大,這個「做大」也包括我們企業自己本身規模的變大,也包括我們企業相關的領域進一步的延伸。這樣的話對中小企業的路子是對的,也是在當前應付危機中最有效的辦法。

福田區開的一次會上我又企業家們送了三句話,分別是「小富靠勤奮」,小富是要靠勤奮、靠拼搏而來的,「中富靠機遇」,「大富靠智慧」,這15個字很重要。「小富靠勤奮」,不勤奮根本擺脫不了困難。但是你要中富要抓緊機遇,如果抓不緊機遇中富很困難。「大富靠智慧」,越是困難的時期越顯出你與人不同,你有獨到的見解,你有獨到的策略,你有大智慧、大手筆,這樣才能大富。這些道理明白以後,我相信對於我們的企業來講應該是有信心的。

所以我今天就把這些意見給大家,讓我們大家共同增強信心來渡過當前的難點。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厲以寧為什麼非要有良心
    由此,厲以寧家族的財富積累成為兩會期間的一個熱點話題,根本原因是厲以寧的亦學亦官的身份:他不但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博導,北京大學管理科學中心主任,而且是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我感興趣的是,有多家媒體就此發表評論,呼籲一些學者不要做利益集團的代言人,而要做「社會的良心」。
  • 厲以寧談供給側:政府要知進知退 宏觀調控要精準扶貧
    「改革是漸進的,不要急;政府要知進知退;宏觀調控要『精準扶貧』而非大水漫灌。」據第一財經日報11月24日報導,22日剛過完86歲生日的經濟學家厲以寧23日在2016新浪金麒麟論壇以手寫演講稿談供給側改革,言辭懇切。 供需綜合考慮 厲以寧首先談了要明確供給和需求的互動關係。
  • 專訪|厲以寧:供給側改革不能圖快,結構問題只能慢調整
    中國改革難,就在於在社會主義的大方向下,怎麼樣把中國經濟形成一個重效率、重質量的發展方式,這是一個關鍵。而這個要成功是很困難的,必須投入比較大的力量。舉一個例子,改革怎樣補短板,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補短板是以產業做對象的,而不是以企業做對象的。假設一個行業有三個大企業,補短板就是通過產業政策幫助整個產業創新、升級,而不是一個企業的問題。
  • 這可能最溫馨、最特別的新書發布——北大光華厲以寧教授九十周歲...
    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張平首先代表民盟中央對厲以寧教授表示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厲以寧教授為推動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證券法》起草,以及非公經濟發展等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厲以寧教授發表重要觀點,認為加入WTO不是「引狼入室」,也不是「與狼共舞」,一定是利大於弊,而關鍵在於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又比如,2013年,我們在編制國家首個新型城鎮化規劃時,厲以寧教授提出,人的城鎮化是城鎮化中的首要問題。新型城鎮化就是要改革城鄉二元體制,破除城鄉間不平等的限制,讓進城農民共同享受改革和發展成果。這對於規劃提出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產生積極而重要影響。
  • 厲以寧:需加快發展職業經理人市場 不搞平均主義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出席並演講。厲以寧指出,中國需要加快發展職業經理人市場,產權、股權激勵不能搞平均主義。  厲以寧表示,企業的主要經營管理人是總經理,而不是董事長。因為董事長和董事會作為股東的代理人,負責企業的戰略決策和對經理層的監督。董事長只是董事會的召集人,董事長是企業的監督者,而不是幹預者。企業應該給總經理獨立權力和獨立的承擔責任。
  • 厲以寧教授獲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稱號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厲以寧教授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參與者,在經濟體制改革、宏觀經濟分析、教育和經濟增長、就業問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企業管理等方面都有開拓創新的研究和論述,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學的創新發展,為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實踐做出了重要貢獻,其思想和理論對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表示,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的授予充分肯定了厲以寧教授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學術上的貢獻。
  • 厲以寧:大企業不一定有創新,有些企業保守、維護既得利益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第一,因為現在的企業,去庫存的卻是需要改革的地方,所以為了保證自己的持續前進,必須增加生產資料的儲備量。生產資料的儲備量本來在減少,物價只要一開始上漲,那就會上去,這就造成煤炭鋼材價格上漲,這是當前出現的正常現象。但並不意味著下行壓力已經減小,經濟轉型絕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因為很多工作你需要做。所以這樣一來我們說,不要輕易講拐點。
  • 厲以寧:如何成為中國經濟學泰鬥
    說到厲以寧,人們往往地把中國股份制改革和他聯繫在一起。更多的人說,沒有厲以寧的股份制理論,就沒有今天的中國股份制改革;還有人說,厲以寧一席話,可以震動中國證券市場,影響「熊」、「牛」的大決鬥,動搖股市漲跌。  我們從新華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股份制巨擘厲以寧》(川木著)一書中能進一步全面地認識厲以寧。下文是該書的節選。
  • 子 午:為什麼入選的是厲以寧、林毅夫,而不是吳敬璉、張維迎
    ,而華西村、南街村走集體化道路、自力更生,都是全國百強村;私營企業家裡馬雲、馬化騰、柳傳志都入選了,卻沒有選華為的任正非,原因就不說了,幾個月前聯想投票門還吵得沸沸揚揚……入選的經濟學家裡,有學者建議應該選劉國光,而非厲以寧,要筆者說,這個建議並不好,劉國光老先生沒入選是好事,劉老先生有自知之明的話,大約也不願跟那些人攪在一起吧。
  • 《非均衡的中國經濟》英文版首發式暨厲以寧教授專題報告會舉行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厲以寧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國經濟的理論,被理論界和政策制定者廣泛接受和採納。在比較研究中國和其他國家經濟的基礎上,他發展了「非均衡經濟理論」,並運用這一理論解釋中國經濟的運行,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認可。《非均衡的中國經濟》一書,就是厲以寧首次對中國經濟發展「非均衡經濟理論」的系統闡述。
  • 厲以寧解釋負效率三大原因:企業個人目標不一致
    厲以寧 主題講話網易財經12月14日訊  2017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今日在北京舉行,在「展望2020」主論壇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解釋了負效率是怎麼來的,他認為第一個原因因為企業目標和個人目標不一致
  • 蘋果CEO庫克訪問愛爾蘭,呼籲全球企業稅制改革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蘋果最新資訊 > 正文 蘋果CEO庫克訪問愛爾蘭,呼籲全球企業稅制改革
  • 86歲厲以寧,以萬字手稿道出中國經濟改革解藥
    編者按:11月23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榮譽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2016新浪金麒麟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怎樣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演講。22日是厲老的生日,這位86歲的老人,猶然精神矍鑠、思考不輟,更花了一天時間親筆寫下萬字手稿,為中國經濟改革開出秘方良藥,其思路之清晰,思考之深刻,令人震動。
  • 通信領域專家寧宇:在碎片化的To B市場,企業要集成自己的IT模式|...
    首日下午舉行的「解讀新基建」主題演講環節,通信領域專家寧宇在主題分享時表示,5G並不是4G+1G,通信的升級換代都是由無線、核心網以及終端等共同組成的,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產業故事。我們每一代的通信發展都產生了很多新的產業機會,5G也不例外。寧宇也提到,5G網絡加速了行業連接的數位化進程,但這並不是5G的全部,僅僅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開始。
  • 厲以寧:不能把階段性成果當做目標模式
    厲以寧舉例稱,再比如現在社會上出現一種現象--「社會階層凝固化」。以農民工為例,父親是農民工,兒子還是,說不定將來孫子還是,這就是職業世襲化,這種情況是宏觀調控能解決的嗎?所以必須改變,改革內在機制,改革使得社會流動渠道暢通,無論是水平流動還是垂直流動,都要暢通起來。
  •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李兆前:民企要努力抓住混改的契機
    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兆前11月3日在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表示,民營企業同樣需要改革,需改革企業治理方式和創新模式。要有主動推動改革的意識,要有向國有企業學習的自覺,要努力抓住混改的契機。李兆前認為,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借勢發展,是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 侯若石:與張維迎、厲以寧和吳敬璉商榷
    編者按 去年,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侯若石教授,點名批評了吳敬璉、厲以寧、張維迎等三名對我國經濟改革理論有較大影響的經濟學家的某些理論觀點,認為他們的改革理論是「嫌貧愛富」,是從西方搬來的並且已經落伍的、正在走向沒落的理論。
  • 厲以寧先生對中國經濟學的探索和展望
    兩年前,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並頒授獎章。厲以寧先生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積極倡導者」名列其中,讓北大師生和校友都感到驕傲和自豪。這本書定名為《中國經濟改革發展之路》,在2010年正式出版並向海內外發行,踐行「把中國介紹給世界」這一時代賦予的使命,這也是慶祝厲先生80壽辰的禮物。  也是在這一年,英國首相率團來中國訪問,那時,我已經到教育部工作,與英國教育大臣麥可·戈夫舉行雙邊教育會議。他談起來中國之前,要做一下功課,特別想找一本研究中國經濟改革的英文專著,遺憾的是沒有如願。
  • 由單一通信線纜製造商發展成了通信全產業鏈覆蓋的業界領先企業!
    公司是一家主營光纜、電纜及通信設備、房地產等行業的公司,公司研製、生產和銷售通信光纜、光器件、通信電纜、電力電纜、電力櫃等系列產品,提供配套工程服務的專業公司。永鼎積極推行卓越績效管理體系,榮獲了「江蘇省AAA質量信用企業」及首批信息通信行業企業AAA信用等級等榮譽。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國家級創新平臺。
  • 美數萬民眾集會 呼籲以家庭價值為核心移民改革
    中新網4月1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4月10日,數萬民眾在華盛頓市中心前,呼籲國會成員儘快完成以親屬移民、家庭團圓為基礎的移民改革。  此次呼籲儘快進行以家庭為中心的移民改革是自發的,也是由各個不同的組織小範圍組織民眾,最終聯合起來進行大規模機會的,其中亞裔相關組織有亞裔司法正義中心 (AAJC)、亞裔美國人正義促進中心、亞太裔美國人全國委員會 (NCAPA)、國會亞太裔美國人黨團(CAPAC)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