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中國人工智慧手機白皮書》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連續3年呈下降趨勢,平均跌幅接近10.6%。國內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步入瓶頸期,急需尋找新的突破點。與此同時,隨著短視頻等APP的崛起,讓拍攝成為了消費者最關注的手機要素,從而促使手機廠商在手機拍攝能力、功能與用戶體驗方面加大投入。在這其中,推動光感知系統升級成為了關鍵突破點,而擁有AI算法能力的曠視科技等企業也在產業鏈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光感知系統是智慧型手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關鍵部件中價值佔比高達近50%,主要由晶片、屏幕、算法和鏡頭組建構成。但受內部空間的限制,智慧型手機天生受限於光學元器件大型化與成像品質的「兩難」選擇。同時「光感知」三大領域硬體元器件成本高昂,推動AI算法在「光感知」系統中的協同作用與進化融合成為了行業共識,曠視科技是率先提出這一理念的公司。
圖:光感知系統在智慧型手機關鍵部件中價值佔比近50%
目前,曠視科技的AI算法已經應用在10億部智慧型手機中。通過AI算法,曠視科技希望在各硬體之間搭建了一個類似神經網絡的連結,釋放出整個手機光感知系統的最大價值。
其中,「超畫質」體驗是手機用戶最直觀衡量手機影像性能的重要參考標準,曠視科技打造了基於深度學習神經網絡能力的「AI+CV」超畫質技術。
曠視科技「AI+CV」超畫質技術的核心工作是對「時域」「頻域」和「空域」三個域上的信號進行增強或優化處理,通過AI對高畫質數位相機的成像特性進行學習,還原景物原有的細節紋理,使畫面品質得到整體提升。具體來看,曠視科技的超畫質技術主要是針對全局和細節兩方面分別進行優化處理,比如畫面細節增強、動態範圍提升、降噪效果提升這類屬於全局優化的範疇,而閉眼融合修復、天空噪聲優化、揮手鬼影優化這些則屬於細節優化。
圖:曠視科技「AI+CV」超畫質技術
除了為用戶帶來「超畫質」體驗,曠視科技光感知方案還為當下火熱的屏下攝像頭帶來了新的突破方向。曠視科技認為,傳統「光感知」的三大系統(屏幕、光傳感器、算法)都是相對孤立存在和各自優化,信息單向傳遞並且幾乎不產生交互。帶來的結果就是其中一個環節一旦發生問題(比如進光量不夠),就會導致整個屏下成像過程產生圖像信息缺失。曠視提出的新方案,是將「光感知」的三大系統實現「全連接」結構,實現整體聯合優化、彼此互相補位,最終打造近乎「挖孔屏」或升級結構前置攝像頭達到的成像效果。
總的來看,智慧型手機行業正處於關鍵轉型突破期,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以及短視頻等相關應用的火爆為智慧型手機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方向,亦帶來了新的業態。艾瑞諮詢白皮書顯示,手機廠商拍攝算法與外部算法公司合作廣泛,將近60%手機拍攝算法,通過與算法公司合作研發獲得。與此同時,AI+光感知手機算法市場高度集中,以曠視科技為代表的頭部企業份額佔比接近80%,且在國內主要廠商新發布/已發布的高端安卓手機系列中,約有75%應用曠視科技AI算法/與曠視科技合作AI算法。此外,曠視科技AI算法的普及率在主要廠商的不同中端系列安卓手機中佔比也接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