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重醫附一院副院長肖明朝:「每位...

2020-12-22 上遊新聞

肖明朝(中)在病房。(受訪者供圖)

重慶日報消息,4月12日,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結束集中醫學觀察,安全返家。這支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60名醫療隊員和3名記者組成的醫療隊,是由國家下達命令組建的「國字號」醫療隊。

2月13日,該醫療隊星夜馳援武漢,第二天即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2個重症病區;3月20日,醫療隊轉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繼續戰鬥,是重慶市支援湖北醫療隊中最後撤離武漢的一支隊伍。

如何帶領這支平均年齡36歲的隊伍,在特殊的戰場上打下一場場「硬仗」?如何保障所有隊員的身心安全?4月12日,記者就此採訪了醫療隊領隊、重醫附一院副院長肖明朝。

搭配合理

帶領專業團隊出徵

重慶日報:請問組建醫療隊的過程是怎樣的?

肖明朝:作為重慶實力非常強的一所醫院,我們時刻準備支援湖北。因此,除了在主城、萬州、永川、黔江等4家定點醫院所在地派有專家團隊外,我們也儲備了一支支援湖北的隊伍,全是自願報名,並已先後派了3批前往湖北孝感、武漢等地。

2月12日,我們接到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的通知,從江蘇、浙江、廣東等10個省(市)抽調10支醫療隊,進駐武漢市第一醫院。我們要負責兩個重症病區,醫療隊的名額都規定好了,醫生40名,護士120名,共計160人。

重慶日報:怎麼挑選決定這些隊員的呢?

肖明朝:首先是專業搭配。醫療組和護理組都以重症、呼吸、感染等專業的為主,兼有心理、外科、中醫、婦產科等專業。

其次,整個團隊老中青搭配,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6歲,但卻是醫院歷次救援救災派出的實力最強的一支隊伍。如副領隊、醫療組組長周發春是全國著名重症醫學專家,此外醫療組還有正高5人、副高10人;總護士長米潔有20年的重症護理經驗,團隊有39名90後,都是護士,所以隊伍也很有朝氣。

重慶日報:到達武漢後的情況怎樣?

肖明朝:任務很緊急。我們2月13日晚上到達武漢,很快接到指示,14日下午3支醫療隊就要首批進艙,收治200名病人,其中點名我們醫療隊要進。

隊裡81名黨員,佔了一半。14日中午,我們立即成立了臨時黨總支。經過緊急培訓,46名隊員組成「先鋒隊」進艙,其中38名黨員,主要是重症醫學、肺科和感染科的醫生和護士。我們第一時間派上了精銳部隊。

在病區門口,我給每位進艙的隊員照了一張照片,很悲壯。因為我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樣子,他們會遇到什麼,這是一場硬仗。最終,我們在3小時內,完成了收治70名病人的任務。

重視心理支持

牽頭成立武漢市首個「陽光醫院」

重慶日報:當時還有些什麼困難?

肖明朝:在我們收治的病人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人比例高達76%,還有癱瘓、痴呆和許多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一半以上超過70歲。

隊員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高強度、高壓力的救治工作和病區的高傳染風險,對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重慶日報:這些問題怎麼解決?採取了哪些措施?

肖明朝:我們用明確的制度保障一切順利運行:對患者,實施「主任負責制,組長醫師包區,責任醫生包床,協調補位負責」制度,精準救治、分層管理,保證醫療救治順利進行;對隊員,實行「輪換培訓,定期考核」制度,保障每個醫生和護士都做好安全防護。

我做了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牽頭成立了武漢市首個「陽光醫院」。在救治過程中,有患者想跳樓輕生,還有的患者說「我不想再拖累兒女」「自殺就不會把病毒傳染給家人了」等等,這些都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2月16日,我在醫院領隊會議上提出建立對患者及醫務人員的心理幹預機制,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首先啟動了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身心同治救治模式。2月18日,武漢市首家「陽光醫院」成立。

重慶日報:介紹一下「陽光醫院」的具體工作吧。

肖明朝:我們採用專業心理醫生+非專業醫生結合的方式,每位醫生、護士,都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問題。每個醫療隊設置一位聯絡員,用微信、電話和病人溝通,每天收集病人的心理問題,進行睡眠身心健康評估等,實行網格化管理。

我們還發動第三方支持,患者的親屬、社區街道和單位領導都要積極對患者進行安慰鼓勵,保證每位患者每天收到1-2個慰問;招募了後方醫院精神科專業的醫生、研究生、志願者等加入,進行「線上+線下」「前方+後方」聯動的心理幹預。

「陽光醫院」還關注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在由兩間辦公室建成的「天使避風港」,醫務人員能接受音樂、體感、運動放鬆等多種形式的心理疏導;我們還舉辦醫生護士「心連心」活動和巴林特小組活動等。通過這些方式,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心理狀態都有極大好轉。

凝聚精氣神

被隊員們譽為「大家長」

重慶日報:作為一名領隊,你如何提振團隊精氣神,凝聚力量?

肖明朝:帶領163名隊員出徵,我被稱為一名「大家長」。首先,我們在兩個駐地分別成立了黨支部,發揮黨組織的堡壘作用和黨員同志的先鋒作用。

其次,要讓大家有「家」的感覺,比如每位過生日的隊員,我們都有簡短的慶祝;全隊112名女性,「三八」節時所有男士寫下祝福卡片送給女同志。

我們還舉行一些有特色的團建活動:如隊員王越寫下給《武漢的一封情書》,轟動全國,我們邀請第二個回信的90後武漢小夥耿天維與團隊39名90後共話時代擔當;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我們與復旦大學華山醫院醫療隊會師(重醫由復旦醫學院的前身上海醫學院西遷至渝而建),在戰疫一線相逢的兩校也舉行了團隊活動,繼續發揚兩校攜手奮戰之精神。

因為特殊時期,大家一直戴著口罩,因此我跟隊員們有個約定:以後回醫院遇見,做一個捂嘴的「暗號」,就代表你是曾經去武漢支援過的戰友。所以整支隊伍是既有愛又紀律嚴明,永遠向上、溫馨的團隊。

重慶日報:醫療隊在武漢的治療成果如何?

肖明朝:在武漢第一醫院,我們創下五個第一:首個在重病區建臨時ICU救治危重患者、實施ECMO(體外膜肺)、針對患者和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危機幹預、採用中藥煎劑治療新冠肺炎、針對患者開展肺康復訓練……在救治患者身體疾病的同時,還幫助千餘名患者緩解了心理焦慮。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我們醫療組和四川醫療隊聯合負責2個病區,共同管理30多個病人;護理組負責孕產科病區,我們的心理、產科護理很強,病人評價很高。

在兩所醫院,我們一共收治病人119人,治癒110人。

重慶日報:你最開心的是什麼時候?

肖明朝:武漢「大城重啟」之際,由我倡議、隊員黎平寫了詩歌《兄弟,你醒了》,表達喜悅之情。這次抗疫,我們圓滿地完成了醫療任務。抗疫期間我們一共收到了45份入黨申請書,10名隊員成為預備黨員。隊員們無論心理素質,還是能力都得到很大鍛鍊。

但我最開心的是看到每個隊員平安回家,「救人、回家」是我們去武漢的兩大目的。我想每位隊員,經歷此次戰疫,定會終生難忘,也會永遠把戰疫的激情流淌在自己血脈裡,繼續滿懷醫者仁心的情懷做好工作的點滴。

重慶日報記者 李星婷

「每位隊員平安回家,是我最開心的事」——對話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重醫附一院副院長肖明朝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對話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重醫附一院副院長肖明朝
    (受訪者供圖)4月12日,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結束集中醫學觀察,安全返家。這支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60名醫療隊員和3名記者組成的醫療隊,是由國家下達命令組建的「國字號」醫療隊。2月13日,該醫療隊星夜馳援武漢,第二天即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2個重症病區;3月20日,醫療隊轉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繼續戰鬥,是重慶市支援湖北醫療隊中最後撤離武漢的一支隊伍。如何帶領這支平均年齡36歲的隊伍,在特殊的戰場上打下一場場「硬仗」?如何保障所有隊員的身心安全?4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醫療隊領隊、重醫附一院副院長肖明朝。
  • 一場特殊的生命接力 ——重醫附一院在疫情期間的堅守和逆行
    3月12日,一場特殊的生命接力在重醫附一院拉開序幕,包括王斌在內的5條生命重獲新生,6名患者重見光明。在這背後,除了3名偉大的器官捐獻者,還有重醫附一院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的堅守和逆行。首次完成多個大器官捐獻30歲的王斌很瘦,寬大的病號服套在身上顯得有些空。因患上罕見的肝臟上皮樣血管內皮瘤,導致他肝功能嚴重衰竭。
  • 陸軍軍醫大學和重慶市醫療隊支援武漢戰「疫」紀事
    重醫附一院援武漢國家醫療隊重症病區主任周發春查房並和隊員討論救治方案。(本組圖片均為資料圖片)重慶日報消息,新冠疫情發生後,駐渝的陸軍軍醫大學先後派出3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組),重慶市也先後派出9批醫療隊馳援武漢。聞令即動,醫療隊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在疫情防控戰場上發起一次次衝鋒,在戰「疫」一線勇當先鋒,為百姓築起守護生命和健康的堡壘。
  •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 對外援國際對內恢復診療 重醫附一院這樣做
    重醫附一院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專家在當地開展多項醫療工作217人 支援國內外抗疫一線在阿爾及利亞阿艾因戴夫拉省醫院,專家組副團長郭述良教授向阿方醫務人員分享了重慶抗議經驗,如何做到「三區兩通道」的建立,如何分級別管理輕症、重症病人、新冠肺炎患者的出院標準是什麼
  • 重醫附一院5支醫療隊馳援湖北 涉及37個科室共209人
    5月12日,重慶市召開第七十二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重醫附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發春介紹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湖北的情況。周發春介紹,為應對新冠疫情肺炎的防控,重醫附一院派出5支醫療隊,共209人。
  • 渝中區交巡警支隊護送重醫附一院醫療隊出徵武漢
    渝中區交巡警支隊大坪大隊兩位民警,護送著重醫附一院支援武漢的醫療隊員和物資,必須趕上15點30分起飛的專機。結果,他們贏了時間,提前15分鐘到達機場。 13日凌晨2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到通知,要立即派出160人組成的醫療隊,於當天15點30分乘坐專機奔赴湖北武漢,將整建制接管武漢第一醫院的一個重症監護病區。
  • 陸空同步、渝鄂接力 重醫附二院硬核ECMO團隊馳援孝感
    陸空同步、ECMO千裡加急奔赴孝感2月25日,重慶市第十七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重醫附二院護理部主任甘秀妮教授帶隊包括重醫附二院ECMO硬核護理團隊在內的183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一定要讓這個挽救危重患者的利器到達孝感救命」甘主任當機立斷,請示重醫附二院梅浙川副院長後,立即派出醫院車隊張彥隊長與另一名司機用120急救車護送ECMO設備奔赴湖北。同時,市衛健委王迎春老師緊急聯繫重慶市對口支援前方指揮部指揮長、市委辦公廳梅哲副主任,由梅主任安排孝感市中心醫院派車至湖北省巴東縣進行交接。
  • 天津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返津:使命必達 暖心回家
    隨後,天津支援湖北第八批醫療隊158名隊員及8名津菜大廚逐一走下舷梯,又一批馳援武漢的海河兒女班師回津。&nbsp&nbsp&nbsp&nbsp「這支隊伍由天津醫科大學8家附屬醫院人員組成,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2個重症病區,」第八批醫療隊領隊、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副院長李暉告訴記者,截至3月18日,該醫療隊累計接收新冠肺炎患者77例,累計治癒出院71例。
  • 重醫附一院「五個第一「得到肯定
    重慶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重醫附一院「五個第一「得到肯定】在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七十二場)上,重醫附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發春介紹,為應對新冠疫情肺炎的防控,重醫附一院派出5支醫療隊,其中三支支援孝感,兩支支援湖北,209人。醫療隊圓滿完成了抗疫一線「新冠肺炎「救治任務。
  • 廣東再派龐大醫療隊 支援武漢協和重症病房
    廣東再派龐大醫療隊支援湖北 陳驥旻 攝  (抗擊新冠肺炎)廣東再派龐大醫療隊 支援武漢協和重症病房  中新網廣州2月7日電 題:廣東再派龐大醫療隊 支援武漢協和重症病房2月7日,312名醫護人員卻在此時組成龐大的隊伍,在機場搬運物資,出發對口支援武漢協和醫院。  「當你們成為醫生那一刻起,就要牢記『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醫訓,勠力同心,完成抗『疫』任務。」當天出徵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為醫療隊送行。
  • 重醫附一院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暨實施工作推進會順利召開
    2020年10月17日,由重醫附一院牽頭,聯合9家知名高校、科研單位等共同申報的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面向西部地區的智能化康復輔具系統研發和標準化應用示範」項目啟動暨實施工作推進會順利召開。
  • 上遊紀實 | 千裡馳援湖北保衛戰:重慶人湖北人都是一家人
    重慶與湖北山水相依、人緣相親。面對嚴峻疫情,重慶人民始終與湖北人民站在一起。正按照中央部署、重慶市委的安排,進一步抓好對口支援,落實好「責任包幹、落細落實」的要求,全力支持打好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2月28日,重慶市增派第18批醫療隊共30名隊員支援湖北省孝感市。
  • 重醫附一院副教授劉煜亮家庭獲評全國抗疫最美家庭
    >其中,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教授劉煜亮家庭獲此殊榮劉煜亮,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中國政府赴阿爾及利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重慶市首批援鄂醫療隊輕症專家技術組組長
  •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首批抗洪救災醫療隊10人今日出徵
    7月27日,根據安徽衛生健康委統一部署,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首批抗洪救災醫療隊10名隊員,攜帶數萬元消化系統用藥、皮膚科用藥、抗感染類藥品和防疫物資等,分別奔赴合肥和淮南抗洪救災一線執行醫療救治和防疫任務。
  • 浙江派「最強醫療隊」支援武漢 將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區
    商澤陽 攝(抗擊新冠肺炎)浙江派「最強醫療隊」支援武漢 將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區中新網杭州2月14日電(張煜歡 張斌)14日,由453名醫療業務骨幹組成的浙江省第四批援武漢醫療隊正式出徵。這是迄今為止浙江派出的綜合力量最強、攜帶醫療設備物資最多的醫療隊。
  • 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舉行英文詩歌朗誦比賽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陳濤、周序鋒、溫金玲報導:近日,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為展示紅醫戰隊「休養不休學」的良好精神風貌,豐富支援湖北醫療隊隔離休整階段的業餘生活,以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徐小軍為組長的醫療隊領導小組決定在隊內各隔離居住點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英文詩歌朗誦競賽。
  • 【人事】重慶任免一批幹部 涉重醫、重醫附一院、萬盛經開區等
    【人事】重慶任免一批幹部 涉重醫、重醫附一院、萬盛經開區等 2020-10-15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湖賞櫻,還捎回了鴨脖子 安徽兩批醫療隊湖北凱旋
    24日下午,第四批返皖共325名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完成任務,乘坐包機回家啦,這也是安徽支援湖北第六批、第七批醫療隊隊員。帶著武漢市江岸區準備的伴手禮、當地知名特產「鴨脖子」,隊員們迎著明媚春光,奔向前來迎接的同事親友。記者從安徽省衛健委獲悉,截至3月24日,安徽醫療隊共830人已安全返回開始隔離休整,仍有485人在武漢堅守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