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公司估值解析:BeyondMeat上市80天從25美元漲至170美元,神話...

2020-12-20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作者Uncle C、Aspirin,36氪經授權發布。

BeyondMeat於2019年5月2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IPO當日,該公司開盤價46美元,較發行價25美元溢價84%;股價收漲163%,至65.75美元,創金融危機以來最佳IPO首日表現。截止到7月19日收盤,BeyondMeat (BYND)股價已達170.34美元,後勁十足。

2019年的美國IPO市場是火爆的,除了Uber、SpaceX等明星獨角獸以外,也包括了國內熟知的瑞幸、鬥魚也紛紛於美股敲鐘上市。但以上這些融資總額接近1000億美元的明星企業,卻被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人造肉企業BeyondMeat搶走了風頭,後者的表現簡直稱得上獨領風騷。

圖片來源:Yahoofinance

圖中藍色線代表的是BeyondMeat,截止至10日,收漲已經達到159.07%,從發行價的25美元攀升至170.50美元,市值達到102億美元。

它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名氣。從BeyondMeat的公開信息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個人投資者名單裡稱得上是眾星雲集,微軟創始人Bill Gates(比爾·蓋茨)、全球男神Leonardo DiCaprio(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可口可樂集團CFO Kathy Waller以及Twitter的CFO Ned Segal。

能吸得到這些投資人青睞的BeyondMeat自然有它獨特的地方。我們通常用作食物的肉類均是由胺基酸、脂肪、微量礦物質、維生素和水組合成的。在BeyondMeat的創始人Ethan Brown看來,這些東西並不是動物專有的,在植物中同樣可以找到相同的要素。

消費升級的作用下,人們已經不簡單滿足於對食物口感與視覺的追求,健康環保也已經成為了需求之一。

BeyondMeat能得到消費者認同並不是偶然的。它的生產方式十分溫和,對環境也更加友好。在招股書中,公司宣稱能夠減少90%的溫室氣體排放、99%的水資源消耗、93%的土地需求、46%的能源需求。健康、環保、人道主義,通過迎合目前市場的需求側,BeyondMeat得以成功上市,一鳴驚人。

BeyongMeat 的故事

在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招股書中,有著與眾不同的地方,一封來自創始人Ethan Brown信,信中他講述了自己從小在自家農場的經歷。

圖片來源: 招股書

不得不說,這樣的情懷是值得欣賞的,至少比爾蓋茨是願意為此買帳的。BeyondMeat最大也是最早的投資者之一是泰森食品(Tyson Foods,一家市值近300億美金的食品巨頭)該公司在2016年持有BeyondMeats 5%的股份,後來增持至6.52%。

不過在今年早些時候泰森食品退出了此次IPO,分析師認為,如果收入像預期那樣增長,其他投資者可能也會尋求套現,因為持續的分析表明,該股可能是一時的潮流,而不試合長期的投資。

BeyondMeat的銷量成長空間

據招股書中披露,BeyondMeat(BYND)的銷量從2016年的398萬磅增加到了20018年的1524萬磅,增長近3.8倍。分析師認為,這是由於消費者偏好的變化推動的,千禧年後更多的人轉而使用更健康的肉類替代品,如植物性肉類,目的是得到健康益處和環境保護。

根據尼爾森最近的一份報告中顯示,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美國植物性肉類的年銷售額增長了42%,達到了8.88億美元,而傳統肉類的增幅僅為1%。

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在鮮肉銷量增加的推動下,BYND預計未來兩年內將增加超過3900萬磅的交易量。報告中顯示,由於2016-2021年期間美國冷凍食品的銷售預計將出現-1.2%的複合年負增長,由於健康益處和質量的提高,預計BYND的冷凍肉銷量將下降。

根據公開的財報數據顯示。近三年BeyondMeat的營收增長迅速。2018年達到8793.4萬美元,較去年增長1.7倍。


數據來源:公開財報


細分市場性能

零食渠道看,BeyondMeat通過其零食方合作夥伴銷售其植物性肉類類基礎產品,合作方包括了艾伯森、克羅格、維格曼斯以及Wholefoods等全美著名超市。根據公開的財報資料顯示,2018年零售渠道的銷售額佔總收入的58%。

分析師預計,在品牌知名度提高、銷量上升及國內與國際雙管齊下的擴張推動下,未來兩年BeyondMeat的收入將增長3.6倍以上,到2020年或可達到約1.85億美元。

餐廳餐飲店(R&F)來看,該公司在招股書披露其在美國大約通過12000家餐廳和餐飲服務網點銷售旗艦產品「Beyond Burger」和「Beyond Sausage」。這個分類的收入從2016年的384萬美元增至2018年的3716萬美元。2018年,R&F的銷售額佔總收入的42%。

經預計,若沒有其他不可控風險的影響下,未來兩年該部門收入將增長4.6倍以上,到2020年達到1.73億美元。

BYND運營利潤解構

BeyondMeat自創立以來。一直出現經營虧損的情況,但由於收入基數的上升,經營利潤率持續改善。

雖然其在淨利潤的表現上顯現虧損,上一季度的淨虧損66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為570萬美元。按每股計算,Beyond Meat的季度虧損為95美分,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每股虧損為98美分。不計入某些一次性項目(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該公司的調整後每股虧損為14美分,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13美分。

數據來源:公開財報

然後市場的表現顯然投資者沒有過度擔憂帳面上的虧損,這可能是由於公司一直致力於研發創新,其2018年R&D方面的支出高達958.7萬美元。截止到2018年底,其招股書中顯示,擁有355名全職員工,其中包括233名運營人員,44名創新研發人員,35名銷售及營銷人員以及11名財務人員。

IPO早知道預計,BYND將在2019年實現收支平衡,2020年盈利能力將近一步提升,這主要是得益於頂線的急劇增長,固定成本被銷量的穩健增長所吸收,預計2019年營業利潤率為0%,2020年為1.2%,將明顯差異於2018年的-31.8%。

值得被注意的問題

細讀BYND的招股書不難發現,與那些真正的素食漢堡公司不同,BYND在推動的是將他們的產品作為肉類替代品,而不僅僅是素食漢堡那麼簡單。因此便產生了以下幾點問題:

口感還是和真正的肉類有差距。據悉有人將從超市買回的BYND素食肉進行簡單的烹飪,詳細對比後,表示「第一口吃下去的感覺很難區別出來,但當嘗試第二口的時候會發現還是和真正的肉質有明顯的差別的」。這或將導致持續的投入並不能得到預期的回報,因為沒有真正獲得食肉群體的認可。

沒有護城河。事實上,目前的科學已經好幾種可以替代動物肉的方法,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方法會被不斷改進並應用到市場。BYND和其主要競爭對手Impossible Foods均採用了植物為基礎的路線,後者雖還沒有上市,但李嘉誠、淡馬錫等已為後者融資3億美元,規模是BYND上市前的六倍還多。

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家公司做出的肉類產品能完美替代動物肉,並且一旦有了完美替代的方式,每個人都會效仿,因為沒有任何障礙可以複製。分析師在美國專利註冊網上尋找了很久,BYND僅有一項專利和20個待決定專利。

數據來源:S-1, page31

畢竟,BeyondMeat做的只是優化豌豆、甜菜和其他蔬菜的組合,而並不是修改了植物的基因,這樣大大增加了複製品產生的可能,甚至被後來的複製者超越也不是不可能。

激烈的競爭。暫時的股市爆發增長(或可持續一段時間,因為投資者通常會有非理智性的屬性)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大玩家已經帶著他們的產品入場。

泰森食品(TSN)在BYND進行IPO出售了其持有的6.5%的股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TSN也在尋求開發自己的替代蛋白質產品的系列。

據悉,TSN已經推出了第一個產品:一種混合動物與植物性蛋白質的肉類產品。並且雀巢(OTCPK:NSRGY)等全球其他大玩家也紛紛透露正在研發相關產品。

事實上,這些體量大的競爭者們很有可能後來居上。首先,他們已經擁有強大而成熟的分銷網絡,包括與麥當勞(NYSE:MCD)等大公司長達數十年的合作關係。

雖然BYND在分銷網絡上做的同樣出色,但遠遠還不能和TSN以及雀巢相提並論。

其次,大體量玩家的優勢還在於資本成本更低。這意味著,即使生產成本類似,BYND也需要為高於TSN的產品定價而支付其資本成本。

目前,BYND的毛利率為20%,而TSN的毛利率為12%。然而,更高的價格驅動著更高的利潤率。如下圖所示。

數據來源:公開財報

據《美國肉類食品價格調查報告》顯示,一磅的「Beyond Burger」的單價幾乎是谷飼牛肉(6.99美元/磅)和普通牛肉(4.99美元/磅)的兩倍。

數據來源《美國肉類食品價格調查報告》,由Aspirin自行整理

為了讓BYND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其漢堡的價格必須接近常規甚至有機牛肉的價格,才能具備競爭優勢。但是以有機牛肉的價格計算的話,BYND的毛利率將會跌為-37%。

這意味著,為了產生這樣的競爭力,BYND需要提高37%的成本與有機牛肉持平,提升高達55%的成本與普通牛肉持平。

通過研發的投資和技術的進步,是可以實現降低成本的,但這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達成的,可能需要長達數年的過程。

估值解析

你不需要很專業的知識就能知道170美元一股的價格是昂貴的,但IPO早知道希望通過DCF的方式來還原一個合理的市場價格。

如下表所示,假設一個150美元的合理股價,到2030年,銷售額必須達到220億美元,毛利率應高於競爭對手。WACC在這裡假定為10%。

數據來源:公開來源,由Aspirin自行整理

從倍數來看,假設一個公平的EV/EBITDA倍數為20倍,到2025年EBITDA應攀升至7.7億美元,以證明當前150美元股價的合理性。

但請記住,即使雀巢目前也沒有20倍的倍數。此外要想在6年內達到7.7億美元的EBITDA也是非常激進的目標。這裡僅支持於理論推導。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

從當前價格來看,依舊假設EV/EBITDA為20倍,8年達到目標收入水平,EBITDA利潤率為15%。在這種情況下,未來8年的收入需要每年增長56%,以證明現在的市場價格是合理的。

數據來源:由Aspirin整理

即使假設別的倍數、利潤率和年份。BYND的營收也需要在6-10年內每年達到40%-70%的速率才可能實現。

關於BYND的猜想

那麼BYND有沒有可能只作為一個市場裡的利基玩家呢。IPO早知道認為,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戰略,因為它可以保證BYND在相對有限的競爭中保持高利潤。

然而,肉類替代的市場太小了,根據數據調查,預估2023年全球肉類替代市場規模才達到64億美元,甚至低於目前BYND的百億市值。

但一些銀行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市場將上漲1000億至1400億。此數據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Beyond Meat估值解析:上市80天從25美元漲至170美元能否持續
    來源:IPO早知道BeyondMeat於2019年5月2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IPO當日,該公司開盤價46美元,較發行價25美元溢價84%;股價收漲163%,至65.75美元,創金融危機以來最佳IPO首日表現。截止到7月19日收盤,BeyondMeat (BYND)股價已達170.34美元,後勁十足。
  • 美股人造肉第一股BeyondMeat一度漲8% 上市來漲220%
    美股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周二逆勢上漲,一度漲8%,自上市以來漲超220%。  上周四,美國人造肉創業公司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46美元,較發行價25美元溢價84%,股票代碼為BYND。  IPO當日,該公司股價收漲163%,至65.75美元,創金融危機以來最佳IPO首日表現。
  • 人造肉企業Beyond Meat市值破100億美元 上市以來股價上漲近6倍
    雷帝網 樂天 6月11日報導自2019年5月2日上市以來,人造肉企業Beyond Meat的股價就一路狂奔。Beyond Meat今日股價上漲21.24%,市值突破100億美元。Beyond Meat的發行價為25美元,上市當天就暴漲了163%。當前,Beyond Meat股價為168.1美元,較發行價已上漲近6倍。
  • 李嘉誠、淡馬錫加碼投資人造肉,Beyond Meat「死對頭」再融3億美元
    還不知道人造肉是什麼?從比爾蓋茨到李嘉誠,資本大佬都在跑步入場。 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入股的「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 14日公布,最新一輪融資籌得3億美元。 這已經是Impossible Foods進行的第五輪投資。
  • 香櫞、小摩、高盛等相繼看空,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BYND.US)要...
    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BYND.US)自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場以來,股價一發不可收拾,而當IPO當日163%的漲幅,更是創造了2000年以來市值2億美元以上公司中首日漲幅最高的。,自上市以來火速躥升且股價大幅飆漲。
  • 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上市,素肉漢堡正在進入更多餐廳
    5 月 2 日,利用植物來製作「仿造肉」的美國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在納斯達克上市,開盤價 46 美元,較發行價 25 美元上漲 84%。IPO 當日股價收漲 163%,至 65.75 美元,創下了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佳 IPO 首日表現。
  • ...農夫山泉、百勝中國在港上市;人造肉企業Beyond Meat將在中國建廠
    製鞋巨頭裕元集團8月收入大跌逾25%,上半年已裁員2.4萬人。裕元集團周四公布最新業績數據,8月銷售額同比大跌25.5%至6.26億美元,今年前8個月收入大跌20%至53.7億美元。值得關注的是,在疫情的衝擊下,adidas和Nike等國際運動服飾品牌業績遭受打擊,裕元集團上半年訂單也隨之減少,已裁員2.4萬人。
  • 美股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升破100美元 較發行價漲300%
    格隆匯5月30日丨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BYND)漲破100美元整數位心理關口,創盤中歷史新高,較25美元的IPO發行價累計上漲300%;日內當前漲幅超過6%,報103.801美元,暫成交2.43億美元,最新總市值為60.524億美元。
  • 人造肉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解析,累計融資超1600萬美元...
    作為人造肉的兩大分支之一,細胞肉在價格上被植物肉壓製得死死的: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植物肉和普通肉類的價格差別不大,而細胞肉的價格約為兩百美元一磅。 不過,上周以色列的細胞肉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順利完成了1400萬美元的融資,並宣布要用這筆錢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細胞培育肉試生產基地」。此外,公司還表示細胞肉的價格有望降到10美元一磅,如果把細胞肉和植物肉替結合在一起,價格甚至可能降低到每磅4美元。
  • 食品行業重大變革 —— 人造肉:探尋Beyond Meat的崛起之路
    這家美國公司成立於2009年,並於2019年5月上市。上市第一天,Beyond Meat的股價就暴漲了163%[2]。截至2019年11月中旬,該公司的股價已經從最開始的25美元[3]飆升到了80美元[4]左右。該公司所售產品包括人造肉製成的漢堡、香腸、絞細牛肉和肉碎,還有之前被下架重新開發的產品「超凡雞肉」(Beyond Chicken)。
  • 中英雙語閱讀:肉太貴吃不起?那吃人造肉吧!BEYOND MEAT了解下
    現在人造肉大火,今天下午股市收盤後Beyond Meat發布了第三季度收益,該公司第一次有了季度淨利潤並不讓人感到意外。This marks the company's first full quarter sincegoing public in May.
  • 人造肉明星股Beyond Meat暴跌,中國植物肉賽道融資熱度不減
    嚴格來說,Beyond Meat還是應該歸類為食品公司,但其在資本市場幾乎獲得了一家科技企業應該獲得的待遇。讓Beyond Meat看起來更像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數據,是其過去遠超過營收額的估值和超高速的增長。
  • 上市公司百股趣談|「人造肉」徹底來臨 Beyond Meat打開了市場
    加上前不久的星巴克推出人造肉,與Beyond Meat合作。一下子人造肉又被推出市場風口,而這一次和以往炒概念不同了,人造肉真真實實可以在各個市場購買和品嘗了。哦豁,這場疫情竟然倒逼公司Beyond Meat徹底爆發上漲,來個動圖感受一下。
  • 比爾蓋茨和小李子押注,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即將 IPO
    據 CNBC 報導,美國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已經聘請了摩根大通、高盛和瑞士信貸來為其安排 IPO,估值和具體的時間表尚未透露,但它將是人造肉領域的首個上市公司。 Beyond Meat 成立於 2009 年,根據 Crunchbase 的信息,這家以素食漢堡聞名的公司此前一共獲得過 7200 萬美元的融資,投資人眾多,我們比較熟悉的有比爾蓋茨、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小李子)、美國最大的肉類生產商 Tyson Foods(也是肉類生產商投資人造肉企業的首例) 以及穀物製造商通用磨坊。
  • Beyond Meat將在Costco出售人造肉漢堡 售價14.99美元
    Beyond Meat將在Costco出售人造肉漢堡 售價14.99美元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據CNN報導,Beyond Meat將開始在Costco出售人造肉漢堡。
  • 新鮮公司|做中國版Beyond Meat?人造肉公司珍肉麵臨的出圈難題
    」作者:步搖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BYND.US)上市後股價即漲近6倍,而在中國,一批人造肉公司遙相呼應。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人造肉初創公司,公司成立於2019年,定位於定位國民植物蛋白肉品牌,想要做中國版的「Beyond Meat」。今年1月,珍肉對外尋求200萬美元的募資,公司創始人呂中茗稱,已有國外及本國投資人接觸。去年8月,珍肉完成了數百萬元的種子輪融資。
  • 路威酩軒放棄收購蒂芙尼;農夫山泉、百勝中國在港上市;人造肉企業Beyond Meat將在中國建廠
    製鞋巨頭裕元集團8月收入大跌逾25%,上半年已裁員2.4萬人。裕元集團周四公布最新業績數據,8月銷售額同比大跌25.5%至6.26億美元,今年前8個月收入大跌20%至53.7億美元。值得關注的是,在疫情的衝擊下,adidas和Nike等國際運動服飾品牌業績遭受打擊,裕元集團上半年訂單也隨之減少,已裁員2.4萬人。
  • 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股價月漲近6倍
    美東時間6月10日周一,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繼續大幅上漲,盤中一度漲幅高達34%,觸及186.43美元的高點,刷新歷史新高。截至收盤,該股當日漲幅高達21.85%,報168.10美元,最新總市值為98億美元。
  • Beyond Meat在中國推出人造豬肉餡產品|全球快訊
    水草 2020-11-18 18:00 導語 創頭條編譯  周二(11月17日),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創頭條編譯  周二(11月17日),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BYND.O)在中國推出了基於植物的豬肉餡產品Beyond Pork。該公司表示,最初將在上海五家受歡迎的餐廳推出這款新產品。
  • Beyond Meat迎來大客戶!肯德基將試水人造肉炸雞
    因為在美東時間周二(8月27日),肯德基將與「美股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合作,推出限量試吃版植物雞產品。據兩家公司聯合發布的新聞通報介紹,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旗下的肯德基將成為美國首家快餐連鎖店測試Beyond Meat基於植物的雞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