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方向感、空間感弱?可能是"空間知覺"在作怪,寶媽早知早受益

2020-08-20 科學育子

鄰居家的亮亮今年已經4歲了,但對於方向感掌握依舊不太好,每一次父母都有意訓練孩子的方向感。可是亮亮總是能把父母氣得半死,自己還不知所云。

讓亮亮把東西搬到左邊,他就把東西搬到了右邊,讓亮亮把東西搬到右邊,他就把東西搬到了左邊,偶爾有一兩次搬的位置正確,這也是他碰巧猜出來的。連最基本的左右都分不清,更何況是東南西北……

沒辦法,亮亮的父母只能告訴亮亮一個訣竅,寫字的這邊胳膊是右邊,你一定要牢記。

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班級裡面居然有一個左撇子,亮亮瞬間就傻眼了。

哪邊胳膊都有寫字的人,那應該按哪個來算呢?這真的是讓亮亮的父母非常為難,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夠教育好孩子的方向。 看見別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分清東南西北,而亮亮連左右都分不清,說出去都覺得丟人。

01、孩子方向感、空間感不認識,常常會引發這些問題

一提到方向感、路痴,常常會想到女性,所以很多人都揚言說,在路上開車時,不怕遇到新司機,就怕遇見女司機,這句話算是一句玩笑話,但也證明了女生的方向感有多麼的薄弱。

其實不單單女性方向感如何,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男性方向感非常弱

方向感弱總是會人們帶來很大的影響,孩子也不例外。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工作,都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1、無法找到正確的位置

對於方向感比較薄弱的人,常常不能獨自去外面逛街。

因為商場會有很多門,這類型的人可能從這個門出去,從別的門就出不來了,在裡面繞一兩個小時,也找不到出去的路口。

當自己一個人出去玩耍時,常常找不見路,可能會在一個地方來迴轉好久,仍然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夠到達目的地,常常是有去無回,非常煩惱,所以對於這種類型的人,自駕遊變成了最可怕的一件事情。

2、經常粗心大意

許多父母都會覺得孩子非常的粗心大意,本來在上一行寫字,忽然就轉到下一行去寫了。

即使在看書時也發現他看的非常不認真,前一秒還在看上一段,後一秒眼神已經到了下一段,這時候父母常常會認為這是孩子不專心學習造成的。

其實這是由於他們的空間感比較薄弱,父母可能錯怪孩子了。

3、對於偏於理科的學習科目成績偏差

當空間感薄弱時,對於一些空間和立體圖形往往不知道該怎麼樣理解。然而,這些類型的題目、知識,在數學物理化學上常常會出現。

所以,當孩子的空間感不強時,往往在這些方面都有些欠缺,尤其是數學,儘管現在已經不提倡分科,但數學是必學的科目,如果孩子空間感不強,在學習這門科目上會有很大的壓力。

當孩子學習好幾遍都沒有頭緒時,時常都會喪失自信,這時候不僅僅會在這一門科目上學習成績不好,恐怕在其他的科目上學習成績也不會優秀到哪裡去。

02、這幾個遊戲也可以幫助提升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父母趕緊來試一下吧

讓孩子空間知覺能力不強時,對於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它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都是非常迷茫的。所以要想讓孩子的空間感,方向改變了,更敏感一些,對於一定要提前培養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

愛爾維修曾經說過,即使是非常普通的孩子,只要有良好的教育方式也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很多孩子天生方向感就比較弱,但父母也不用擔心,通過以下這幾個遊戲可以幫助提高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

1、常常帶孩子走一些彎曲的小路

在彎曲的小路中,對於提高孩子的方向感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稍有不慎孩子就可能迷路,所以在走路時他會冥思苦想,認真的去研究此時的地理位置,從而幫助孩子成功的走出這段路徑。如果父母在平時能夠經常帶孩子走這種彎曲小路,可以提高他的思維敏捷能力,對於方向感也會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不僅如此,父母在平時還可以帶著孩子玩走迷宮的遊戲,現在在市面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關於迷宮遊戲的模型,父母可以買來陪著孩子一起玩。

2、和孩子一起玩找不同的遊戲

當兩個物體形狀大小相似,顏色也相似時,不僅是孩子,其實大人也很難分清楚的,

但是如果仔細觀察還是能夠看出它們之間的不同。父母在平時可以與孩子一起玩這種找不同的遊戲,它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對於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也非常有好處。

當方向感不強時,孩子必須對周圍的事物能夠很清楚的辨認出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分清楚方向。

不僅如此,這樣的遊戲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慢慢的父母會發現孩子的專注力也大大提升了,在做題時很難會出錯。

3、互相詢問

如果父母經常問孩子關於方向感方面的問題,孩子難免會不厭煩,尤其是孩子把這些問題全部答錯之後,孩子的自信心將會受到很嚴重的打擊,慢慢的就會反對父母的這種做法,所以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

父母在平時可以和孩子互相問問題,告訴孩子:你也可以考我怎麼樣才能考我關於方向感的問題。

如果想要去提出一個問題,往往需要比回答一個問題運用更多的思維,通過這種方式也更好的培養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

蒙臺梭利曾經講過,孩子對遊戲活動的需求比吃飯的需求還要大許多,所以當父母能夠運用遊戲來幫助孩子鍛鍊空間知覺時,往往收穫的成效會更大。

空間知覺能力對於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當空間感不強時,往往就喪失了部分的自理能力,在外出做一些事情時,經常需要別人的格外照顧,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不便。

相關焦點

  • 孩子方向感、空間感弱?並非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怪
    還有一些孩子上學之後在寫字的時候都會出現寫字顛倒的狀況。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出現上述的問題都是空間知覺不足的原因所導致的。什麼是空間知覺?空間知覺的主要是指對於方位的空間感知能力。對於每個人來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空間的知覺,因為我們本身就是生活在三維立體空間當中,人的一切活動都是有遠近、高低、方向的,如果對這些空間概念沒有一個適當的判斷,很可能造成生活的不便,甚至有可能遇到一些危險的情況。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很多家長都會把這些毛病都歸咎於孩子方向感太差,覺得孩子很笨。實際上,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與孩子的"空間知覺"有關,孩子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是因為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孩子都需要經常藉助數字、拼音和位置,在"方位知覺"上的不足會影響孩子對"形狀知覺"和"數字知覺"能力的培養。總的來說,"空間知覺"功能發展良好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也會更加得心應手,身心有更好的發展。什麼是"空間知覺"?
  • 孩子左右不分總穿反鞋,這可能是「空間知覺」在作怪,別不上心
    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需要從小去培養的,如果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並沒有去重視的話,很有可能會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這樣即便他長大意識到了錯誤也很難糾正過來。
  • 小孩空間感、方向感差?並非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祟
    相信有不少家長在日常的相處過程當中會發現自家孩子在方向感和空間感方面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比較薄弱,並且還會因此片面地認為方向感弱是孩子本身不夠聰明的一種表現,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子的嗎?曾經有朋友給我分享過一則視頻。這個視頻激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
  • 孩子的「方向感」太弱,並不是不聰明,有可能是「空間知覺」作祟
    孩子分不清東南西北,甚至是前後左右,是嬌生慣養,還是方向感失靈?其實都是空間知覺在作怪,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否則這將會給孩子未來的成長道路帶來很多不便。空間知覺是由視覺、觸覺、聽覺運動覺等各個感官系統協調合作,共同活動發展出來的產物,除此之外,空間知覺又是由形狀知覺、大小知覺、距離知覺、深度知覺、方位知覺等組成。如果孩子能夠發展好空間知覺,那麼這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運動以及自我保護、對外防禦能力都有十分大的幫助。
  • 孩子總是迷路?不是孩子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祟
    空間知覺是在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等感覺器協調作用下,感知形狀、大小、距離、深度(立體知覺)、方位等,其中視覺系統的作用佔主要地位。空間知覺的發展與孩子的運動能力、學習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息息相關,家長們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空間知覺失調的現象時,一定要重視起來,儘早幹預。
  • 孩子總是迷路?「空間知覺」在作祟,容易讓孩子分不清東南西北
    文 | 小允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方向感不強,分不清左右甚至還會迷路,其實這是「空間知覺」在影響孩子,家長們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空間感和方向感,建立正確的「空間知覺」。
  • 孩子分不清左右?父母試試這四個方法,鍛鍊孩子的「空間知覺」
    空間知覺是指對物體的大小、形狀,遠近及方位等由空間特性所獲得的感知。對於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類來說,&34;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在我們生活中的一切活動中,我們都需要對事物的方向、遠近、高低等做出判斷,這樣有利於我們躲避危險。
  • 孩子分不清東南西北?並非孩子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怪
    空間知覺對於個體的影響非常深遠,它關係的不僅僅是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否能夠完整、正確學習知識,還有在長大以後,他們能否具備相應的能力。有的人空間感差,所以一出門必迷路,因為左右分不清,在考駕照的時候經常出錯,這都是可能發生的事情,家長們需要引起重視。
  • 兒童空間知覺訓練的一些方法
    空間知覺是由視、聽、觸和動覺聯合活動整合而成的複雜的知覺,是物體的形狀、大小、遠近、方位等空間特性在人腦的反映。空間知覺涉及對自身所處空間的認知以及自身與周圍空間中各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綜合了解,對個體生活而言,顯然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
  • 為什麼孩子總是馬虎?可能是空間知覺障礙!!!
    空間知覺是指個體對物體距離、形狀、大小、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一般是通過多種分析器協同活動的結果。簡單來說,人的眼睛、耳朵、嘴巴、皮膚、關節等身體器官都是信息的接收器,通過這些器官的協同活動,可以反映物體存在的空間特性,再通過人眼的視網膜產生映像,這是觀察物體空間關係的重要線索。如果這一複雜的過程不能有序的進行,就會產生空間知覺障礙。
  • 孩子鞋子總穿反?3個方法,矯正孩子的空間知覺障礙
    父母們總是會不以為然,認為只是孩子粗心大意造成的。其實這是孩子「空間知覺」的不完善的體現。  「空間知覺」屬於一種識別反應,會通過大腦對物體空間、大小做出識別反應,而小孩子還沒有專門的識別器官,所以形成多個器官綜合協調完成。  案例  有位名為小樂的小朋友,才一歲多,已經非常懂事了。平時喜歡學習大人的動作呀,穿搭等等。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
  • 孩子總是左右不分,怎麼辦?教你3個方法讓孩子提升「空間知覺」
    只要稍微一想我們就能明白,對於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而言,隨時隨地對各種空間知覺有適當判斷的能力對於孩子而言是多麼的重要。空間知覺不是簡單教會孩子記住什麼是『上下、左右』。而是幫助孩子發展整個對於空間的認知體系。它的發展,對於孩子有著深遠的、基礎性的影響,因此父母需要及時地培養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三、如何幫助孩子提升「空間知覺」?1.
  • 冬天帶娃常做這4件事,孩子抵抗力差且易生病,父母早知早受益
    導讀:冬天帶娃常做這4件事,孩子抵抗力差且易生病,父母早知早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冬天帶娃常做這4件事,孩子抵抗力差且易生病,父母早知早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迷路」很危險,家長要從這幾個方向培養空間方向感
    所以,培養孩子空間方向感非常重要。雖然說孩子天生具有一定的方向感知,但是如果在幼兒期不加以引導和培養,長大以後也是很容易變成"路痴"。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空間感和方向感,也許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感到疑惑,找不到合適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空間方向感的發展。
  • 空間知覺實驗
    你知道研究人空間知覺的「視崖實驗」嗎?空間知覺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空間特性的反映,人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應用到空間知覺,如上下樓梯、穿越馬路等。它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距離知覺及方位知覺。空間知覺主要是憑藉視覺、聽覺、動覺、平衡覺等的協同活動,並輔以習得的經驗而形成的。視覺在空間知覺中佔據主導地位。
  • 孩子左右不分?是「空間知覺」發展不足,可以這樣矯正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錯誤都不能夠盡力包容的話,那麼孩子就更有可能會變得氣餒。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還小的時候,往往是左右不分的,這就導致孩子在這個問題上老是犯錯,無論家長怎麼給孩子說,也是無濟於事。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千萬不要懊惱,因為這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空間知覺發展不足的緣故,通過訓練這是可以克服的。
  • 孩子空間感、色彩感差?並非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祟
    父母擔心,因為是孩子不夠聰明才會出現這些情況,其實父母不用擔心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孩子不聰明,而是因為孩子的空間知覺出錯了,是空間知覺導致孩子的空間感以及色彩感差。一:空間知覺如何作祟空間知覺是指對物體距離、形狀、大小、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兩個視網膜上的略有差異的映象,是觀察物體空間關係的重要線索。
  • 可能對身體還有這些好處,早知早受益!
    因為大多數夫妻都擔心同房會對寶寶造成影響,容易出現流產或者是早產等一些意外的情況,但是如果長時間沒有進行夫妻生活,可能對於兩個人的感情會造成影響,有些男方可能會在女人懷孕之後就出軌,所以對於孕婦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打擊。在懷孕期間可以同房嗎?可能對身體還有這些好處,早知早受益!
  • 兒童發展心理學:0到2歲孩子的智力發展,爸媽早知寶寶早受益
    兒童發展心理學:0到2歲孩子的智力發展,爸媽早知寶寶早受益昨天在和閨蜜聊天的時候,她就在不停的感嘆說她兒子的一些事,說從更出生的什麼都不知道到現在已經兩歲了,會認識簡單的顏色、畫畫、聽到歌曲也會不由自主的哼哼唧唧,有時候還跟著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