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左右不分,怎麼辦?教你3個方法讓孩子提升「空間知覺」

2020-12-23 小言聊育兒

文 | 小言聊育兒(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1667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同事的女兒娟娟三歲半了,父母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她自己照顧自己。收拾玩具、刷牙洗臉這些娃都做的很好,唯一的問題是無法自己穿鞋。其實娟娟的手指頭很靈活,很會繫鞋帶,但她左右不分,總是搞不清楚對應的哪只鞋,媽媽雖然已經教了很多次,但到娟娟好像聽過就忘。

其實,像娟娟這樣分不清楚方向的小朋友非常多。有些不僅左右,有時候連上下都會弄混。雖然看上去弄不清楚左右、上下似乎對孩子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既不影響與人溝通,也不影響學習知識,大不了以後做個『小路痴』唄。但其實,這種對方向的認知是孩子能力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美國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加德納(H.Gardner)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中,孩子學習和掌握方向,不僅牽扯到對他對周圍環境抽象概念的提取,更涉及他如何對周圍環境進行『定位』,是其空間知覺的重要發展和體現

一、 什麼是空間知覺?

我們生活在由長、寬、高組成的三維世界內,想要真實地認識到周圍環境,了解物品與自己之間的距離、形狀、大小等等要素,需要我們首先通過雙眼產生的視差,再由大腦後期加工,才能形成三維的空間映象

家長會發現有時候孩子對於很多明顯可見的危險『視而不見』。比如:明明汽車馬上就要開過來了,他卻不懂得保持距離;試圖從很深的溝壑的一邊眺到另一邊;不懂得躲避飛過來的物品……孩子這些行為的背後,其實與他空間知覺發展息息相關。

只要稍微一想我們就能明白,對於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而言,隨時隨地對各種空間知覺有適當判斷的能力對於孩子而言是多麼的重要

二、 空間知覺的重要性

1、 認識周圍環境

認知一個物品並不是『看見』就行了。需要孩子不斷地通過各種感覺渠道,在腦海裡建構出這個物品的3D模型,懂得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物品的其他部分依然實質性地存在著,這樣才能正確、有效地認識周圍的環境。

2、 計算能力的基礎

不僅是像娟娟那樣學會穿鞋,在日常學習中,代數裡的長度和重量單位,幾何中的面積和體積換算……這些都是直接與孩子的空間知覺相關聯。另外,地理、歷史、生物、化學等等科目,也都離不開空間知覺的支持。

3、 對邏輯能力的提升

空間知覺的發展伴隨著抽象能力的發展。理解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方位,往往是孩子抽象邏輯訓練的第一課。這種三維空間環境上的認知,可以幫助孩子在日後提煉和理解其他抽象概念。

空間知覺不是簡單教會孩子記住什麼是『上下、左右』。而是幫助孩子發展整個對於空間的認知體系。它的發展,對於孩子有著深遠的、基礎性的影響,因此父母需要及時地培養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

三、如何幫助孩子提升「空間知覺」?

1. 方向感的能力訓練

孩子記不住左右,可以告訴他「吃飯拿勺子的手就是右手」,然後讓他站起來,將雙臂分左右兩邊平舉,幫助他想像從他的指尖,『左』和『右』無限兩邊延伸。再讓孩子轉動到不同的方位,認識到『左右』的區分是隨著他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著的。

2.圖像辨識能力訓練

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走平面迷宮或者和他一起玩『找茬』遊戲是訓練他圖像辨識能力的好辦法。這種對比兩副圖畫的方式,可以不僅鍛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也可以提升他形狀的認知。

3、轉換視角能力訓練

空間知覺的一大功能就是理解三維世界裡,隨著視角的變化,我們看到的物品模樣會產生變化。所謂『透視』和『遠小近大』等,就是這種現象的表現。生活中我們可以讓孩子仔細地從不同的方位觀察一個他很熟悉的物品或玩具,從不同的距離、視角來再次看這個玩具,幫助孩子理解空間概念。

科學表明空間知覺能力的發展和大腦發育直接相關:右腦發育的越成熟,空間知覺能力越好;同時,如果訓練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也能夠反過來促進他的右腦發育。因此,當我們發現孩子『左右不分』的時候,不能只把它當作是某種笑談來,或者孩子『笨笨的可愛行為』來對待,而是有計劃的培養孩子空間知覺能力的發展。

我是@小言聊育兒 ,也是2個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孩子穿反鞋、左右不分,多半是空間知覺出現障礙,用3個方法矯正
    昨天,一位寶媽在微信群求助,她說孩子今年三歲,分不清左右,總是會把左右腳的鞋穿反。熱心的玥玥媽分享了孩子的經歷,玥玥小時候也有分不清左右的情況,當時她和老公都沒有太在意,後來孩子上幼兒園,她經常會穿錯鞋,找不到自己的座位,排隊做操時,常站到別人的位置上,個別字的筆畫總是反著的。
  • 孩子左右不分總穿反鞋,這可能是「空間知覺」在作怪,別不上心
    想必很多的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存在著這個問題,總是喜歡把鞋子左右亂穿,每次出去的時候也會出現方向部分的問題,而這很有可能是孩子的空間知覺發展不完善。(3)兩到三歲對方位形狀的感知那個家長會說自己的孩子怎麼跟個路痴一樣方向感這麼差,這其實就是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你沒有抓住關鍵期,培養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
  • 孩子分不清左右?父母試試這四個方法,鍛鍊孩子的「空間知覺」
    文/心蕊編輯/心蕊說到分不清楚左右這件事,父母都很有發言權,似乎每個孩子對方向的認知都不是那麼清晰,有些孩子可以由於父母的引導慢慢的變得可以分清,有些卻因為父母沒有及時重視導致成人之後還是有些糊塗。空間知覺包括大小知覺、形狀知覺、距離知覺、方位知覺、深度知覺(立體知覺)等。
  • 孩子分不清東南西北?並非孩子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怪
    一般來說,孩子8個月以前是建立良好空間概念與感知的最佳時期,因為在寶寶3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很喜歡通過觀察來判斷事物。同時,幼兒對他人所做出的行為舉止進行一個判斷和模仿。等到寶寶已經8個月大的時候,就能夠通過移動來掌握方位,這對幼兒空間知覺培養很有用。
  • 孩子總是迷路?「空間知覺」在作祟,容易讓孩子分不清東南西北
    文 | 小允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方向感不強,分不清左右甚至還會迷路,其實這是「空間知覺」在影響孩子,家長們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空間感和方向感,建立正確的「空間知覺」。
  • 孩子左右不分?是「空間知覺」發展不足,可以這樣矯正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錯誤都不能夠盡力包容的話,那麼孩子就更有可能會變得氣餒。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還小的時候,往往是左右不分的,這就導致孩子在這個問題上老是犯錯,無論家長怎麼給孩子說,也是無濟於事。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千萬不要懊惱,因為這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空間知覺發展不足的緣故,通過訓練這是可以克服的。
  • 孩子鞋子總穿反?3個方法,矯正孩子的空間知覺障礙
    ,左右不分等等的現象。那麼,有些父母就會不惜花費一些錢給自己的孩子找優秀的家教,但是往往效果總是不明顯,甚至沒有一點點改善,很多壞習慣也都改不過來,那麼這時候就得判斷清楚孩子是否是空間知覺有障礙呢?  3、容易忘記事情,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課開小差。  4、會經常會丟東西,然後忘記丟在哪裡了。  5、容易漏數,數字混淆等等。  空間知覺的三個發展期  小孩子的空間知覺形成是慢慢發展和形成的,比如嬰兒期的時候,他們的空間知覺還沒有發展完全。
  • 孩子總是迷路?不是孩子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祟
    同事小敏在知乎問題「說說你們各自的蠢事」裡寫了回答,她說:我是個標準的路痴,一條路去的時候認得,回來還是同一條路,但是卻陌生到像是沒來過這條路一樣,因此常常鬧笑話。」我笑著點了個贊,原來不僅是小朋友,類似的「空間知覺」不好的情況在很多人身上存在,並且還不受到年齡得限制。
  • 孩子的「方向感」太弱,並不是不聰明,有可能是「空間知覺」作祟
    孩子分不清東南西北,甚至是前後左右,是嬌生慣養,還是方向感失靈?其實都是空間知覺在作怪,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否則這將會給孩子未來的成長道路帶來很多不便。之前一個小視頻很火,內容是一位母親正在指揮自己的孩子,將東西搬到正確的位置,但是孩子總是分不清左右,母親氣急敗壞,最終孩子還是沒有將物品擺放正確。看了這個視頻,網友們紛紛吐槽,有的說是家長性子太急,有的又說孩子的太嬌生慣養,連左右都分不清。可仔細一想,自己的孩子好像也存在這種狀況?
  • 為什麼孩子總是馬虎?可能是空間知覺障礙!!!
    ,明明演草紙上的答案正確,可是寫到試卷上就出錯了;還有一些學習過程中就出現的小問題,比如b d; p q分不清楚,「甲」和「由」常記混等等;還有就是孩子讀書的時候,經常加字、漏字或者讀錯,導致讀取的信息出現很大的偏差,久而久之也會產生一些認知方面的問題。
  • 孩子方向感、空間感弱?並非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怪
    最近在網絡上有一個視頻上了微博的熱搜,視頻當中有一個大人在指揮著一個小男孩兒搬東西,這大人一直讓小男孩把東西往左搬,但是小孩根本分不清楚左右,一直把東西亂放。大人非常生氣,一邊氣急敗壞的訓斥著孩子,一面跟他指著方向,但是到最後無論家長怎麼說,孩子還是沒有把物品擺在正確的位置。
  • 孩子方向感、空間感弱?可能是"空間知覺"在作怪,寶媽早知早受益
    連最基本的左右都分不清,更何況是東南西北……沒辦法,亮亮的父母只能告訴亮亮一個訣竅,寫字的這邊胳膊是右邊,你一定要牢記。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班級裡面居然有一個左撇子,亮亮瞬間就傻眼了。哪邊胳膊都有寫字的人,那應該按哪個來算呢?這真的是讓亮亮的父母非常為難,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夠教育好孩子的方向。
  • 孩子分不清左右,4個方法教孩子分左右
    育兒的路上總是會出現一些令父母情緒變化的事,比如孩子生病了連夜的擔憂、考試成績好的驕傲、和別人打架的憂慮,當然還少不了一些哭笑不得的事,比如童言無忌、分不清左右、同手同腳(這個交給軍訓教官煩惱)。
  • 父母課堂 | 孩子方向感差?總是分不清前後左右?趕緊看看
    父母小課堂開課啦~孩子總是分不清前後左右,其實是空間知覺的問題。那什麼是空間知覺?帶著這些問題,趕緊看看老師怎麼說吧~孩子的空間知覺是大腦皮層頂葉的功能,需要大量的動作和方位詞對應連接起來,才能感知和理解。遊戲是訓練空間知覺能力的最好方法。1.認識三角形的時候,要拿出實物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感受角和邊。
  • 孩子分不清左右,原來跟這個能力有關
    前兩天有位家長跟我說,自己3歲的女兒穿鞋的時候老是分不清左右,還經常用左手拿勺子,家裡奶奶因為這個經常嘮叨,她教了好多次也不見有改善。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比如分不清方向、寫數字的時候「6、9」顛倒、「b、d」不分等等。
  • 孩子總是分心怎麼辦?4個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家長學起來
    孩子分心是讓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痛的事情,明明這孩子就坐在你的身邊,但你明顯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思想已經遨遊到千裡之外。,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電視播放什麼節目上,於是你看著他眼睛瞅著作業,但是其實已經分心了,所以一道題講了好幾遍,還是一錯有錯!
  • 孩子空間感、色彩感差?並非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祟
    還有就是孩子的空間感很差,就是很分不清楚左右上下不能夠去很好的認識自己所處的空間,不能夠去準確的判斷距離差不能夠去對於遠近的情況進行正確的表達以及呈現。孩子在生活中總是出現空間感以及色差感差,父母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很是擔心,怕孩子這種情況會導致到孩子的發育以及成長。
  • 孩子總是「寫反字」,並非學習不認真,或是「視覺空間智能」不足
    我剛開始也是會覺得奇怪,但後來發現,不僅僅是寫數字,他們在其它方面的表現也是"反過來"的,例如有的孩子每天都穿反鞋子,早上剛給他換過來,中午睡一覺起來又穿成反的了,經常左右不分。難怪,有些父母們會經常批評孩子粗心大意,總是教不會,不長記性。其實,這是我們誤解孩子了!心理學中,看書跳行、串行,左右不分,都被稱之為"視覺空間失調"。
  • 孩子玩遊戲總是超時,內外結合培養「時間知覺」,孩子才能變自律
    「我要被你氣炸了!」我怒吼道!和兒子約定好每次玩遊戲只玩半小時。兒子也痛快的答應了。但是一玩就是很長時間,不喊根本不會停。「你這孩子,說話不算數,說好半小時,一玩就沒完沒了,以後都不許玩了!」 今天,我們先來聊聊孩子為什麼玩遊戲總是超時,為什麼沒有時間觀念。一、孩子玩遊戲總是超時,不一定就是貪玩孩子玩遊戲總是超時,家長覺得他們就是貪玩不聽話,了解孩子成長規律後發現,可能還有這些原因。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說到這,生活中有些孩子確實存在類似的情況:做功課時數數的左右不分、穿衣服經常找不到扣子的位置、走了很多遍的小區也會迷路……在《爸爸去哪兒》中可愛的Jasper也曾因左右不分而鬧出笑話,陳小春把他寫字的照片放上網,Jasper把"小"字寫反了而且還歪歪扭扭,本來朝左的筆畫變成了朝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