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揚華微語進行關注
揚華E媒體中心丨yanghuaweiyu
——————————————————
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我校圖書館始終面向教學和科研,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創新」的辦館理念,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科學管理為手段,通過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和網絡環境,大力加強各類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為全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由成都九裡校區館、犀浦校區館、峨眉校區館和各分館及院系資料室組成。圖書館總面積為59316平方米;其中,峨眉校區圖書館建於1981年,面積6355平方米;成都九裡校區圖書館建於1991年,面積16961平方米;犀浦校區圖書館於2007年8月落成,面積為36000平方米。
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經過一百多年來的發展與積累,已形成了具有學校學科特色的豐富館藏體系。館藏中收藏較早的有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的《禹貢錐止》,1908年光緒皇帝、慈禧太后頒賜給我校前身「唐山路礦學堂」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一套5044冊;以及《周禮述注》、《四部叢書》等珍貴經、史、子、集文獻;建館以來的期刊合訂本和1937年以來的部分報紙合訂本。目前館藏總量近700萬冊(件),其中紙質藏書370萬冊,以及近年來大量引進和自建的國內外數字資源,包括各類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約300餘萬冊(件)。
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注重加強紙本文獻和電子文獻的整合利用,加快特色資料庫和網絡資源導航庫建設,拓展與國內外其他單位進行文獻交流和合作的途徑,形成了以紙質資源、電子資源和館際互借及文獻傳遞服務支撐的「三級互補」文獻保障體系,較好地滿足了全校教學、科研和學科發展對文獻信息的需求。
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是2004年由教育部正式批准授權的「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圖書館積極開展科技查新、信息諮詢、信息調研、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信息檢索」課程教學、用戶培訓等信息服務。圖書館開設的《信息檢索》課程經過多年的努力與積累,於2003年評為西南交通大學精品課程,2007年評為四川省精品課程,2010年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圍繞課程進行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成果獲得2008年西南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9年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目前使用的自動化管理系統是由本館自主研發的圖書館聯盟系統(BSLC),於2009年7月取得了國家認證的軟體版權證書。該系統採用B/S模式,是符合ISO2709國際標準的、功能完善的、基於B/S模式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可徹底解決遠距離、大範圍、多用戶聯合作業問題,達到圖書資料資源的充分共建與共享,為讀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圖書資源服務。
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在1993年、1995年、1998年連續被四川省教委評為四川省高校優秀圖書館,1998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模範職工小家」的光榮稱號,1999年被評為全國鐵路高校優秀圖書館,2004評為四川省高等學校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建設優秀圖書館,2006年獲四川省教育工會女職工先進集體稱號,2012年被中國圖書館學會授予「全民閱讀」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12年在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三期建設中獲得「CALIS學位論文項目數據建設二等獎」。
(文章來源:揚華E媒體中心整理)
——————————————————
「揚華E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獲取更多信息
關注新浪微博@揚華E媒體中心,人人帳號@揚華E媒體中心獲取更多精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