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社會男子必須留辮子,他們如何洗頭髮?傳教士照片給出答案
在清宮劇大肆橫行的今天,我們都知道了清朝的男人都是要把自己的頭髮前面剃掉,留下一個辮子的。在清兵入關的時候,如果你拒絕剃髮留辮,那麼你就只有被殺害這樣的一條路。而在我們的傳統思想裡面,身體的發都是父母給我們的,剃掉是大不敬。滿清社會男子必須留辮子,他們如何洗頭髮?傳教士照片給出答案!
剃髮的規矩就是,你必須要把自己四周的頭髮全部剃掉,不能留下來,而你頭頂的頭髮就要一直留下來,變成一股辮子。這樣的頭髮大家可想而知,在平時的日子裡面都是十分不方便的,好多人在幹活的時候都只有把辮子給盤起來,就像我們看見的電視劇裡面的一樣。這種髮型,真的是又醜又迂腐,把我們的形象都拉低了,到現在也沒法從外國人眼裡抹除。
當時的西方人對這種髮型可是非常的好奇 在當時在中國的外國傳教士在他們的傳記裡面都花了大量的筆墨來描述這樣的一種髮型。但是在那個時候,我們國家好多人都是有了先進思想意識,覺得這樣的辮子實在是有礙觀瞻,但是除了一些出國留學有先進教育的年輕人,國內好多人都不敢動剪掉辮子留頭髮。
這個時候的清朝是故步自封,腐朽而又落後的。在當時的傳教士裡面的日記裡面,記錄著這樣的大清朝,女人都把自己的腳裹成了很小又奇怪的樣子,而那裡的男人都留著一頭滑稽搞笑的辮子。那裡的達官貴人都洗的頭皮發亮,乾乾淨淨。但是平常老百姓就很髒了,他們很少洗頭,頭髮纏在一起顯得十分噁心,如果走進了聞,還會有一股死耗子味。
因為是這種辮子髮型,特別容易藏汙納垢,人們就只有把自己的頭髮盤起來,就像一坨排洩物一樣,讓人都要不敢靠近,旁邊全是蒼蠅在飛。那些達官貴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會很精心的打理自己的頭髮。為了保持頭髮的光澤,還會在洗完頭後在上面抹上一層豬油,鋪上香料。這樣頭髮就會順滑,也不會發臭,是有香香的氣味,儘管還是不怎麼好看就對了。
但是那些老百姓還在戰亂和貧窮中努力地為活下去而拼命掙扎,什麼洗頭就不要妄想了,他們在冬天是基本不會洗頭的,燈到了暖和一點的天氣也就每年洗上那麼一兩次,期間出的喊,髒東西都在頭髮裡面藏汙納垢,又醜又髒。還好現在的男子已經不在強制留辮子了,這個惡俗的文化也隨著清朝的破滅而成為了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