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就進入到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國基本擺脫了改革開放前那種吃不飽飯的日子,人民的生活也開始蒸蒸日上。當國人物質上的需求被滿足了,大家自然就開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在步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國的文娛產業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甚至一度出現過IP泡沫經濟的情況。而在這些文娛產品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那些清宮劇。
在我們日常電視上所看見的這些清宮劇裡面,我們常常看到劇中的男性留著一條長長的辮子。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在古代洗浴產品不發達的時期,晚清男子的辮子該有多髒?曾經有西方傳教士表示:氣味讓人嘔吐,夏天根本不能靠近!
滿清的辮子屬於當時滿族人的傳統髮型。在滿清建立之前,滿族人被稱為女真人,他們大多數都是生活在密林和草原之中,以打獵為生。在打獵時,過長的頭髮會纏住樹枝,所以為了生活方便,這些女真人就開始剃掉大部分的頭髮,留下了一條辮子。
在清朝建立之前,這些女真人留的辮子又細又短,甚至能穿過一枚銅錢的錢眼,因為這條辮子像老鼠的尾巴,所以又被稱為「金錢鼠尾」。不過在建立滿清之後,這些女真人因為不用打獵了,所以這條辮子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成為了他們的民族髮型,也成為了他們實施民族政策的工具。
在滿清的末期,因為漢文化的影響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這條辮子也是越來越粗了。而這樣的一條鞭子要清理起來是很麻煩的,尤其是那些貧苦人家,本來農活是相當辛苦的,再加上當時的衛生觀念很淡泊,因此這些人的辮子也許好幾個月才會清洗一次。
長久不清洗辮子,再加上這種辮子極易殘留髒東西和汗液,這些穢物裹在辮子裡,時間久了氣味會非常大。要是夏天氣溫高了,這些味道還會「發酵」。據說在滿清末期,有西歐的傳教士到中國的時候,就被這些辮子裡的氣味燻到嘔吐了。
當然,大多是貧苦人家留辮子才會有氣味,而當時的有錢人或者是權貴又是另一番景象。他們的生活比較清閒,所以有大量的時間用來玩樂,自然也不會像貧苦人家一樣,幾個月甚至一年才清洗一次辮子。
隨著辛亥革命的成功,男性不管是頭上的辮子還是及腰長發都被剪掉了,中國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再加上中國工業漸漸興起,洗浴產品層出不窮,自然也不會再出現有誰的頭髮裡傳出奇怪的氣味了。
如今即使人們沒有留辮子了,但依舊需要勤洗頭髮,畢竟不管有沒有留長髮,衛生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不僅僅是為了讓頭髮裡沒有味道,還是為了自身的健康情況著想。
誠然,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朽與無能是導致中國近代史上飽受屈辱的罪魁禍首之一,但是,我們也不能以此便以偏概全地否定了清朝。
說起談論中華上下5000年封建歷史的史書典籍,容易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冗長枯燥。今天就給讀者朋友們推薦一本風格迥異的「趣」書——《清朝其實很有趣兒》。
作者「霧滿攔江」卻在突出趣味性上把握得十分優秀,既不會有失大體,又能夠以一種特立獨行的方式再現清朝史上有名的大事件。
你也想繼續了解這段「有趣兒」的清朝歷史嗎?如果對此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下方的橫條連結對本書進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