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滿活力的胡志明,美輪美奐!
儘管亦被深情地稱為西貢,這裡是越南最大的城市和經濟增長引擎。胡志明市擁有放蕩不羈的靈魂和日以繼夜的企業家活力。儘管將近一個世紀,這裡遭受殖民主義和殘酷衝突的入侵。今天這個城市仍能夠以熱情好客而聞名,甚至將這種精神延伸到昔日的敵人。年輕的激情充斥著這個城市,就像踏板車、電單車和汽車般走過其交錯的街道而川流不息。在胡志明市,感覺未來已經來臨。而過去從未遠離。
-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三大學術報告 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明顯提升
3份學術報告分別為:《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報告》《新興經濟體發展報告》和《亞洲競爭力報告》。這3份厚厚的報告每年都會在博鰲亞洲論壇上亮相。亞洲地區貿易和金融面臨挑戰《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報告》考察了過去一年來,亞洲在貿易、投資等方面的增長。
-
「中國經濟社會充滿活力」
巴基斯坦前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取得了全方位的發展和進步,「中國經濟社會充滿活力」。哈立德認為,中國加大科研投入,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巨大進步。創新正成為引領中國發展的第一動力,加速推動中國發展創新型經濟。
-
11月多個先行指標高位增長印證中國經濟活力
11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4%,比10月份大幅回升2.8個百分點;貨運指數維持年內高位增長態勢,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今年以來多個先行指標走出一條總體上揚的曲線,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
亞行預測:亞洲經濟出現萎縮,2021年將實現增長6.8%
亞洲開發銀行(ADB)周四發布的報告預測,亞洲發展中地區的經濟活動今年將萎縮0.4%,然後在2021年回升至6.8%,因為該地區正從19型流感大流行的影響中恢復過來。新的增長預測定期發布在《亞洲發展展望(ADO)2020年更新》中,比9月份的-0.7%的GDP增長有所改善,而2021年的前景則保持不變。但報告稱,該地區的前景各不相同,東亞地區今年有望增長,而其他次區域正在收縮。
-
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誰是亞洲經濟增長火車頭?
過去十年,亞洲是公認的全球經濟增長火車頭。中國,越南,印度這些經濟增長明星形成一個梯隊,不斷推動著全球經濟的增長。而這三個國家分別代表著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那麼三大經濟區中,誰的增長速度最快?誰才是亞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
李稻葵:中國經濟將呈U型增長 不用擔心大規模失業
3月22日至25日,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博鰲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是「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願景」。 談到中國宏觀經濟,李稻葵說,未來中國應該是一個U型的增長,目前正往U型的底部走。這意味著,中國未來的增長速度也許還會略有下降,但如果通過改革和調整,相信在穩住增速下行之後會逐步再加速。
-
諾丁漢大學教授:中國中長期增長潛力仍然巨大
新華社發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甚至低於人們預期,由此引發外界擔憂。有人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出現「拐點」;有人則對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前景信心動搖。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前景問題? 增長潛力仍然巨大 繼去年末季度增長7.9%後,中國經濟今年前兩季度分別增長7.7%和7.5%,增速持續放緩。
-
美國人為何湧向亞洲?美媒剖析「美裔-亞洲人」現象
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導美媒稱,亞洲充滿魅力。從大熱的韓國流行音樂組合防彈少年團佔據排行榜首位,到《摘金奇緣》雄霸夏季票房,美國人似乎看不夠亞洲電影,聽不夠亞洲音樂,當然,還吃不夠拉麵。傳奇投資者吉姆·羅傑斯、臉書網站聯合創始人愛德華多·薩韋林和其他幾十人,已經搬到了乾淨整潔的新加坡,投資數百萬美元於高增長的亞洲公司,而不是背負美國不斷膨脹的債務。
-
上半年經濟述評之三——實體經濟發展添活力
服務業增長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1%,比第二產業高出21.3個百分點。工業經濟增速回升,效益改善。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增速較上年全年回升0.9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增長6.9%,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為2015年以來季度最高增速。
-
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觀察者說)
原標題: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觀察者說) 讓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是建立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機制的目標所在,是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
亞開行上調亞洲經濟增長預期 暗示美貿易政策成阻礙因素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美媒稱,亞洲開發銀行11日在其最新區域報告中說,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將稍快於此前預期,但與美國的貿易緊張關係將構成重大風險。據美聯社香港4月11日報導,這家總部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的機構說,亞洲地區在去年錄得6.1%的經濟增長速度之後,預計2018年將增長6%,稍高於此前預期。報導稱,亞洲開發銀行還預測亞洲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在2019年放緩至5.9%。該行在其年度報告中說,強勁的出口和國內消費需求將對亞洲地區45個經濟體提供支撐。
-
「後疫情時代」下,為什麼說亞洲是全球經濟主要增長極?
若回顧這一年疫情下的經濟發展歷程,很難不注意到一種格局的轉變——亞洲成為特殊時期下全球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各類預測已說明這一情況。5月,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0年度報告》,預計2020年亞洲經濟整體上出現零增長,但將是有史以來首次佔世界經濟總量一半以上。也有外媒認為,2021年的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將主要表現為亞洲的繁榮。
-
專家期待G20峰會讓世界經濟重振活力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綜述:專家期待G20峰會讓世界經濟重振活力 新華社記者 在全球經濟持續深度調整的背景下,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於9月4日至5日在杭州舉行。外界期待這次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的峰會能登高望遠,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方向感」。
-
亞洲開發銀行認為巴基斯坦經濟正在復甦
據巴基斯坦《論壇快報》12月11日報導,亞洲開發銀行(ADB) 周四發布《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表示,在政府緊急救援的支持下,巴基斯坦經濟正在復甦,特別是製造業和建築業,但沒有給出經濟增長預測。據消息人士透露,由於甘蔗、玉米、水稻和小麥產量的提高,目標增長2.8%的農業部門可能會實現3%的增長,工業部門可能實現2.1%的增長。
-
英語怎麼說「快速增長的經濟體」?
:瘋狂增長的經濟體、迅速發展的經濟體、蓬勃發展的經濟體。Taiwan's economy is now one of the slowest in growing booming Asia.臺灣的經濟現在在迅速發展的亞洲是增長最慢的。
-
日經濟學家:G20將展示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經濟的重要作用
談及今年的G20,瀨口說:「現在,在世界經濟形勢並不好的情況下,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經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此時,在杭州召開G20峰會向全世界展示這一點,我認為極有意義。」瀨口進一步解釋說:「從GDP的規模看,2010年之後亞洲已經超越了歐美,成為世界首位,並且在此後一直保持了增長的勢頭。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日)又在臉書「報喜」:臺灣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今天(1日)的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今年因為新冠疫情,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受挫,但臺灣因為防疫得宜,經濟交流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最新公布的經濟增長率數據顯示,臺灣的增長率在「亞洲四小龍」中名列前茅,更是四個地區中唯一正增長的地區。
-
天貓國際雙11激活全球活力,商品成交額同 比增長47.3%
即便在今年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衝擊的情況下,「雙11」購物節依然如約而至,並且創下了一項項的新紀錄。 今年「雙11」購物節的盛況不僅僅拉動我國經濟的發展,世界經濟同樣受益。許多外國品牌都參與了今年的「雙11」購物節,而這無疑拉動了其自身甚至本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
全球經濟增長重心將從歐美轉移到亞洲
過去五百年,隨著西方率先進行幾次工業革命,西方經濟實力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由此奠定的國際秩序也就有了明顯的西方中心主義色彩。20世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不啻是西方列強在爭奪國際空間。二戰後,亞洲國家日本雖然實現經濟騰飛,但也只是自覺成為西方一部分而已。然而,近年隨著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工業國家快速發展,世界經濟重心逐漸向非西方世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