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氣味圖書館 」:從明星味道拉動銷量翻 3 倍,看本土品牌如何...

2020-12-22 36kr

「業界有條經驗標準,如果一個品牌出現明星產品,且該系列能佔到業績的 20% 以上,這個品牌的營收和利潤都會迎來一個明顯的拐點」,氣味圖書館創始人婁楠石告訴36氪。

這背後的邏輯是:只有出現真正代表品牌形象的拳頭產品,才能將品牌——產品——消費者之間的通路建立起來。舉例來說,戴森最早的爆品是吸塵器,這一產品讓消費者記住了戴森的核心電機技術,建立了品牌認知,並基於此推出了吹風機、捲髮棒等。

同理放到氣味圖書館上,2017 年底推出的香型「涼白開」成為刷屏社交網絡的爆品,2018 年雙十一賣出了 40 多萬瓶,全年累計銷售超百萬瓶,系列產品佔到品牌銷售的三成以上。

在這之後,氣味圖書館開始以「國民香氛洗護品牌」的面貌出現,2018 年線上收入較前一年翻逾 3 倍,連續 3 年天貓國產香水品牌排名第一,線上洗護品類佔比從 10% 跨越到 50%。此外,氣味圖書館擁有 60 多家線下門店,分布在北京大悅城、上海太古匯、成都太古裡等核心商圈。

對於氣味圖書館,36氪好奇的是:

我們拆解了氣味圖書館過去兩年的成長曆程和未來規劃,希望通過這樣的案例分析,為關注新消費品牌成長的讀者們提供一份「參考答案」。

氣味圖書館涼白開系列產品

對標 bath&body works,爆品及其背後的邏輯

我們將香水、香氛和主打香味的日化、美妝品牌都歸結到嗅覺經濟的大範疇裡,這是個典型 Copy to China 的故事。國人香水消費習慣不成熟,海外品牌強勢主導:據 Euromonitor 數據,2017 年中國香水市場本土企業(市佔率>0.1%)所佔份額僅為 0.9%,歐洲品牌佔據 47.9%,頭部三家是香奈兒、迪奧和科蒂,行業集中度較高。

香水市場並不大,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 年其行業規模約為 252 億元,但近五年年增長率超過 15%;這其中,高端市場佔比近 80%,真正具備潛力的腰部大眾市場還比較薄弱。且本土品牌大多以單品形式推出,產品系列不完善,單價也基本不超過 200 元。

雖然單品天花板不高,但香水品牌卻可以藉此建立品牌優勢,延伸到香氛、日化、護膚產品上。拿入華後走紅的祖瑪瓏來說,天貓旗艦店裡的潤唇膏、香薰、蠟燭、香皂、護手霜、磨砂膏等同樣取得不錯銷量,且這些產品的價格也偏高。

祖瑪瓏天貓旗艦店截圖,依次為沐浴露、香氛蠟燭、香薰和沐浴香皂,其中沐浴露是全店銷量排名第三的單品

簡單了解這一市場後,回歸我們開篇的問題。

氣味圖書館成立於 2009 年,是國內較早涉足香水的玩家,2014 年推出同名自主品牌,推出花香系列、城市系列等產品,這其實是符合當時市場趨勢的,從祖瑪瓏最受歡迎的藍風鈴、鼠尾草與海鹽、羅勒與橙香來看,消費者願意為此類產品買單。這一階段的銷量也維持著 70% 左右增速,「但市場記不住氣味圖書館,早期甚至很多人以為我們是外國牌子」,婁楠石告訴36氪。

因此,她們選擇觀察海外品牌成長路徑,一個可以對標的案例是 bath&body works,它隸屬於維秘(Victoria’s Secret)母公司 L Brands,第一家門店開設於 1990 年,主營香水、香氛和洗護產品。2018 年,BBW 銷售額為 4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全球共有 1721 家門店

「BBW 的成功有一條不可忽視的因素:主打美國人的味道,講美國家庭的故事」,婁楠石認為。BBW 宣稱自己「straight from the heartland」(來自美國腹地),強化自己是「美國國貨」,與當時市面上各類歐洲品牌形成差異化。Heartland 同時也包含美國本土價值觀,有著「中產回歸鄉村生活」的意象。BBW 瞄準這一群體,推出了不少讓他們回憶起童年、青春期、聖誕節或感恩節的味道,比如黃瓜甜瓜代表夏天、薑餅拿鐵代表冬季、一千個願望代表聖誕等,恰好牽動了千禧年前後美國人民的情緒。

bath&body works 產品截圖,來自BBW官網

「相對應的,中國香氛的真正機會,一定屬於本土化的品牌。」婁楠石告訴36氪,「要將中國人的回憶和情感具象化」。

而這恰好是香水領域的一個空白。消費品領域創業不得不考慮大品牌、大企業帶來的壓力,但這些成熟品牌往往有自己的文化,做「中國人的香水」並不符合他們的基調,因而存在機會。

基於這一邏輯,氣味圖書館設計了兩款產品:涼白開和薑絲可樂,對於 80、90 年代成長起來的年輕消費者,這兩者明確勾勒出某種童年回憶,是鋁壺燒開後放涼的水,以及感冒時被媽媽灌下的姜煮可樂。涼白開也在半年發酵之後,成為網紅爆品——作者在小紅書上搜索,共有 1.1 萬篇筆記。

可以用來對比的是,同期推出的白玫瑰與木蘭,鼠尾草與海鹽雖然也都是不錯的味道,但與中國消費者的回憶並無直接關聯,結果並沒有爆火。

左至右依次為:小紅書上的涼白開;微博上的涼白開;氣味圖書館天貓旗艦店

那氣味圖書館能夠帶來下一個「涼白開」嗎?

婁楠石認為,首先 BBW 這 20 年的成功已經驗證了「氣味可以作為品牌心智」,也驗證了「國民路線」的可行,在這條細分賽道上,中國也存在百億級獨角獸的機會。

「涼白開的本質,是理解和詮釋中國,我們總結為 IP 氣味化」,婁楠石告訴36氪。這一代國人是有特定集體回憶的,比如旺旺在今年愚人節宣布推出仙貝粉、旺仔牛奶煉乳等,基於消費者童年記憶中的味道去做跨界營銷,再比如六神花露水味雞尾酒,瀘州老窖香水,這是個已經驗證的、能持續打造爆款的思路。

這也是為什麼,在涼白開之後,氣味圖書館將自己定義為「國民香氛洗護品牌」,希望專注於當代年輕人有共情的味道。「目前,我們的列表上已經有 200 多個待研發的和儲備上市的氣味「,婁楠石表示。

嗅覺經濟逐漸起步,新品牌如何破局?

在婁楠石看來,過去大多數中國品牌做的都是渠道和品類的生意,並不是真正圍繞消費者做品牌;而當人們的購買渠道和眼球聚焦開始快速發生變化,又開始玩起流量,開始砸營銷推爆款;但品牌真正本質的其實是品牌心智——需要爆品,更需要基於爆品建立認知。

對氣味圖書館來說,這一認知就是「中國人的香氛品牌」,記住涼白開還不夠,還要不斷出現與涼白開邏輯一致的產品,持續推向市場。

此前,氣味圖書館曾獲清科創投和天圖投資的兩輪數千萬元投資。

近幾年來,「嗅覺經濟」大方向上,我們還關注過原創沙龍香氛品牌JIZHI集致(老鷹基金、京東金融旗下千樹資本投資)、香氛品牌觀夏 SummerLab(真格和 IDG 投資)、香氛洗護品牌 COCOVEL(B 輪獲紅杉資本過億元投資)等。

整體來看,資本市場對這一市場還比較冷靜,態度基本是:基於消費升級,看好大趨勢,但還沒到爆發節點。

嗅覺經濟≠香水生意。作者查詢了氣味圖書館天貓旗艦店銷量,涼白開系列銷量排序依次為:沐浴露>身體乳>香水。婁楠石也表示,消費者直接購買香水的門檻較高,但嘗試一下個護產品卻很容易。對於氣味品牌而言,真正的天花板至少是「香水+香氛+個護」,根據 Euromonitor 數據,大概會是個千億級市場。

氣味圖書館洗護系列產品圖

「不過,要奪取氣味市場,第一站一定要證明自己是個好的香水品牌」,婁楠石告訴36氪,「可以類比小米,手機的成功讓消費者相信小米的技術能力,依靠小米供應鏈背書的家電產品也就更容易打開市場」。但如果是家電品牌來做手機,市場已經驗證過,並不可行。

因此,氣味圖書館下一步計劃繼續優化香水產品。

由於市場起步很晚,國內目前並沒有很好的香原料和調香師,香精甚至香水基本來自進口。品玩也曾報導過,全球 95% 以上的調香都是由 IFF 等三四家國際香氛巨頭完成,除了香奈兒、愛馬仕、嬌蘭有自己的調香師,包括蘭蔻在內的大部分品牌都把調香交給了這幾家香氛巨頭。

本土品牌在這些香氛巨頭面前的話語權並不強,因而大多是購買現有香型,再包裝分銷出去。但涼白開已經是一個典型的,由氣味圖書館向法國調香師定製的香型。由於起步較早,氣味圖書館邁過了「流量與話語權」雞生蛋蛋生雞的困境,目前已經是一家國際香水原材料供應商和調香合作夥伴在亞洲最大的合作品牌。

氣味之外,瓶子和包裝對於一瓶香水來說也很重要,但國內也沒有很好的供應商,仍然需要整合全球供應鏈。因此,團隊會在諾曼第定製玻璃,在德國和美國定製泵頭,在香港定製瓶蓋,預計 2020 年推出 60% 全球整合度的產品,2021 年能推出 100% 全球整合的產品。

而定價仍然保持相對親民。目前,50ml 香水定價在 285-305 元,對比同等規格產品,屬於中等水平。婁楠石表示,香原料單價成本差不多是同類國產香水的 3 倍,洗護品類香原料添加量也是國際日化品牌的 8-10 倍。整合全球供應鏈來優化產品會使得成本上升,但希望香水保持性價比,走大眾路線。

渠道和市場推廣方面,團隊的思路是做「整體空投」,也就是將不同社交媒體、線上線下綜合在一起思考。例如消費者可以線下體驗,再到線上產生復購;線上可以加大曝光,為線下門店導流。總的來說,品牌並不用單一渠道的推廣來「拉取」消費者,而是在各個地方通投,將產品和理念「推」出去,「最後消費者可以在她熟悉的地方完成轉化」。

氣味圖書館門店圖片

具體到線下門店上,氣味圖書館最早的定位是買手店,目前已經改造為自有產品的品牌型旗艦店。婁楠石告訴36氪,過去兩年,氣味圖書館的目的是走出「香水品牌」,要完成香氛、洗護的品類跨越,線下店為此並沒有追逐空間利用最大化,做出了一些犧牲,但對整體業績和用戶心智都有很好提升。

未來,對標成熟的海外市場,「氣味市場」會有至少千家線下店的空間。氣味圖書館在一二線城市基本都有布局,尤其是進入了一些優質商圈,門店擁有不錯背書,接下來會拓展下沉市場。整體方向是構造生活方式店,會逐步延伸到一切能與氣味掛鈎的品類,例如車載香薰、身體噴霧等。

相關閱讀:

36氪新風向| 「嗅覺經濟」逐漸起步,讓鼻子「爽」的生意有哪些機會和可能?

相關焦點

  • 年複合增長率超65%,氣味圖書館與索象如何引領新國潮
    而索象與氣味圖書館如何引領新國潮?氣味圖書館要做的就是「將中國人的回憶和情感具象化」,因此「中國人的專屬味道」這個全新品牌定位呼之欲出。而在新國潮的定位上「中國人的專屬味道」必定是植根於本土文化的,而「專屬」二字更是在不斷激發內在的民族自豪感。二、從產品上做局:延伸IP印記,盛滿記憶共通點「新國潮」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更深更廣的意義,其中情懷、態度、記憶便是其延伸意義。
  • 把涼白開的氣味賣到天貓NO.1,深扒氣味圖書館的生意經
    氣味圖書館是由紐西蘭當代藝術留學生婁楠石於2009年在北京創立,創立氣味圖書館時,婁楠石年僅24歲。眾所周知,如今知名的本土化妝品品牌如:珀萊雅、韓束、美膚寶等,其創始人前身都是品牌代理商。氣味圖書館創始人婁楠石一開始踏入香氛行業也是先從代理全世界各地香氛品牌開始,其目的是通過經銷了解全世界的香水品牌是如何成功的,它們在做什麼,品牌背後的工廠是誰,怎麼研發,成本是多少,理念是什麼,為什麼賣得好,為什麼賣不好,創始人都是怎樣的人……自2009年氣味圖書館在北京三裡屯開的首家店鋪起到2014年,這一階段是氣味圖書館的創業初期
  • 把涼白開的氣味賣到天貓NO.1,深扒氣味圖書館的成長路徑
    眾所周知,如今知名的本土化妝品品牌如:珀萊雅、韓束、美膚寶等,其創始人前身都是品牌代理商。氣味圖書館創始人婁楠石一開始踏入香氛行業也是先從代理全世界各地香氛品牌開始,其目的是通過經銷了解全世界的香水品牌是如何成功的,它們在做什麼,品牌背後的工廠是誰,怎麼研發,成本是多少,理念是什麼,為什麼賣得好,為什麼賣不好,創始人都是怎樣的人……自2009年氣味圖書館在北京三裡屯開的首家店鋪起到2014年,這一階段是氣味圖書館的創業初期,在這期間氣味圖書館前前後後代理了全球
  • 面試官》中的氣味圖書館,讓明星趨之若鶩
    面試官》播出以來,12個來自不同行業的品牌老總親自坐鎮面試,吸引了大批懷才不遇的求職者前來挑戰,在這12個品牌中,氣味圖書館在節目播出後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氣味圖書館不賣書,賣氣味和記憶,開創了中國嗅覺產業的先河,創始人婁楠石力圖尋找和探索全新的氣味生活方式。品牌創立後迅速在年輕人之中引發熱潮,甚至深受明星喜愛。
  • 氣味圖書館驗證後,給出了答案!
    2018 年,其線上收入較前一年翻逾3倍;連續3年,在天貓國產香水品牌榜上排名第一。2009年,氣味圖書館在北京三裡屯開門營業,起步之初,它代理了全球20多個香水品牌,希望把全球的香水推到中國消費者面前。在積累了一定的海外調香師資源和學習了香水研發與生產的流程後,氣味圖書館創始人婁楠石決定,創建自主品牌。
  • 氣味圖書館初探嗅覺產業
    這一切,緣於一瓶「老式圖書館」味道的香氛。這瓶香氛來自北京三裡屯一家名叫「Demeter」氣味圖書館的香水店,據說是把平裝書、灰塵與黴味三種氣味混合在一起,製作成了老式圖書館的氣味。王志就是用這股味道,讓林雨回想起了高中時代一起泡在學校那座舊圖書館的青澀時光,備受感動。
  • 最美的味道都在這裡:氣味圖書館
    言歸正傳,那麼這次呢,小編打算帶大家去一個文藝又小眾的地方——氣味圖書館。這家圖書館與別的圖書館有所不同,它藏的不是書,而是各種各樣的氣味。氣味圖書館是北京奕天世代商貿有限公司旗下的香水品牌。它還十分年輕,於2009年創立。
  • 看好國內香水增量市場,用網際網路做香水的氣味圖書館要將香水賣給...
    在全球市值 438.9 億美元的香水產業中,佔世界總人口數20% 的中國卻只佔了全球香水銷量額的 1.5%。全球香水市場以 8%~12% 的速度在增長,而香水在中國的增長達到 30%。在香水普及率相對並不高的國內市場中,排行前十的香水品牌均來自國外,包括 Chanel、LVMH、L'Oreal等,這些品牌佔領國內香水市場的 48.8%。這些品牌香水價格高,覆蓋人群不大。
  • 用沙龍香的品味做商業香的生意,氣味圖書館要將奢侈香水賣給年輕人...
    在全球市值 438.9 億美元的香水產業中,佔約 20% 人口的中國卻只佔了全球香水銷量額的  1.5%。全球香水市場以 8%~12% 的速度在增長,而香水在中國的增長達到 30%。 在香水普及率相對並不高的國內市場中,排行前十的香水品牌均來自國外,包括 Chanel、LVMH、L'Oreal等,這些品牌佔領國內香水市場的 48.8%。這些品牌香水價格高,覆蓋人群不大。
  • 「氣味圖書館」:尋找記憶的味道
    圖書館,大家去過不少,但是在瀋陽卻有這麼一個「圖書館」,裡面沒有一本書,陳列的都是氣味,甜甜的蛋糕味、溼溼的雨水味、只要你閉上眼睛,就會忘記自己身在何處。
  • 法拉利股東控股中式奢侈品牌「上下」,「上下」會有什麼變化?
    在由三方共同發布的通告文件中,愛馬仕集團表示已與EXOR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後者約定向「上下」注資8000萬歐元並將持有品牌多數股份。之後愛馬仕集團、EXOR集團以及「上下」創始人蔣瓊耳,將會共同作為股東來對品牌未來做出決策。
  • 肯德基的「無限下沉遊戲」
    新奇之外,更顯現出了肯德基本土化賽道的新增長野心。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不失為一種「戰略下沉」,推出新的快餐品類佔據「向下」的新市場。而另一邊,肯德基也在連鎖布局上切實「下沉」,向鎮級市場拓店。產品端與渠道端,兩個維度的陣地,肯德基正在開啟一場「無限下沉遊戲」。
  • 「趕超」星巴克的網紅咖啡,銷量一年翻10倍背後有哪些「人性秘密」?
    對於三頓半的目標用戶來說,他們是願意為這種品牌的溢價買單的。因為品牌氣質好,三頓半還被天貓最新品牌策略「打造 100 個 10 億新品牌」選中,獲得了更好的搜索位置和更多曝光。像耐克的對勾代表「反叛」、可口可樂的紅色代表「活力」一樣,三頓半的包裝則向用戶強調著自己的「精品」。3)細節滿滿的品牌宣傳除了品牌形象和品牌符號,三頓半的推廣方式也算是咖啡界獨一份的了。
  • 只賣「氣味」,這家圖書館一年賺了3個億!
    從"雨後草地"到"蛋炒飯",再到縹緲的"天堂"味,店裡滿滿當當的小瓶子引起了無數人的對於氣味最初的記憶。有個喜歡"蚯蚓"味道、玩搖滾的大V說,這種帶著泥土氣息的味道,讓他想起了當年在北京地下室組建樂隊時的回憶,"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那些熱血激情的青春歲月一樣"。
  • 元氣森林,「見風使舵」
    但中國本土市場的營銷造勢方面,明顯是本土作戰的元氣森林更有優勢。日系和風包裝,無糖賣點的健康轉化,剛柔相濟的宣傳策略,讓元氣森林步步走高。新品,新打法,新高地,將前浪拍在沙灘。但仔細看,元氣森林的套路又何止不講武德?比如冠名B站晚會後,與「前任」2019年晚會冠名商阿里巴巴聚划算強行對比。
  • 恆天然旗下品牌安佳宣布新目標:未來三年銷量翻三倍
    紐西蘭乳製品巨頭恆天然計劃加快旗下核心消費品牌安佳(Anchor)在華業務的發展速度,希望把更多產品直接賣給中國消費者。今年是安佳作為消費品牌直接面對中國消費者的第五年,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宣布,計劃在未來三年將安佳品牌的銷量翻三倍。
  • 對話「達美樂」中國:外國快餐品牌能在中國消費市場重現黃金增長期...
    「達美樂比薩」於 1960 年成立,作為成立近60年的比薩品牌,「達美樂」2018 年全球銷售額總數已突破135億美元,而中國市場則是「達美樂」國際市場中總體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除了在總體量上的增長,「達美樂」中國區的同店銷量也在不斷增長中。
  • 氣味圖書館聯名大白兔,打造屬於中國人的「童年禮物」
    5月23日,氣味圖書館與大白兔聯名的——大白兔奶糖味」快樂童年香氛」系列產品正式發售。開售僅十分鐘,售出14000+件,限量610份的香氛禮包,3秒即被搶空。驚人的銷售數據背後,是氣味圖書館和大白兔,兩大國民品牌對中國人特有情愫的精準洞察。喚醒「孩子氣」,也喚醒了國人關於童年的記憶。
  • 2018全網最火的味道——氣味圖書館「涼白開」
    原來,」張凱毅推薦的「涼白開」不是一杯普通的白開水,而是國產香氛品牌氣味圖書館的香氛系列產品,張凱毅實用測評後,愛不釋手!涼白開的香調:前調:水香調、礦物香調中調:清晨露珠後調:龍涎香、檀木張凱毅表示,涼白開就是童年的味道。
  • 「嗅覺經濟」千億市場之下,「AROMAG」要用「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
    其明星產品「松煙黛墨」售價 230元/15ml ,單年銷售1萬隻,自然復購率為12%。 突圍高端市場,做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 在「AROMAG」創始人曾鴻看來,中國的香水市場潛力極大。主打「遠東調 Sinoriental」香水,「AROMAG」的香水線設置對標愛馬仕的花園系列,圍繞一系列茶、墨等中國特色元素展開,其明星產品「松煙黛墨」引中國傳統徽墨氣味入香,取中國古代宮廷徽墨「松煙」為主體嗅感,加上超臨界萃取的「焚香」,展示中國人謙遜、克制而不失體面的特點。預計在2020年推出的新系列產品則圍繞「茶」展開,突出了中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