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泰航空關閉子公司裁員1/4,航空公司業績能否修復?
10月21日,國泰航空公告稱,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港龍航空有限公司將停止營運,由當天開始生效,並且裁員8500人。
實際上,受疫情的影響,原本火熱的大消費行業業績降至冰點,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巨大衝擊,航空業需求大幅萎縮。最新財報顯示,東方航空、華夏航空三季報全部預期下滑。不過業內人士也坦言,隨著國內市場持續改善,未來國際航線也有望隨著疫苗落地而恢復,其認為行業估值有望得到修復。
國泰航空裁員近4成
10月21日,香港國泰航空公司早上公布了重組方案。方案提出,國泰航空將整體削減8500個職位,約佔集團總數35000個職位的24%。其中,駐香港的5300名員工將被裁減,駐外員工也將會裁員600名。今年以來因為實施凍結招聘及關閉若干海外基地而懸空的約2600個職位將會直接被削減。
國泰集團董事會還宣布,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國泰港龍航空」將從10月21日開始停止運營。國泰方面將會尋求各地監管部門的批准,由公司及旗下全資附屬公司香港快運航空有限公司營運國泰港龍航空的大部分航線。
國泰航空行政總裁鄧健榮在重組方案公布後向員工發布內部信,他形容裁員是一個令人痛心,但必須作出的決定,對受到影響的員工深感抱歉。重組消息公布後,國泰航空的股價隨即上升,收市報5.85港元,升幅2.27%。股東之一中國國航的A股與H股也小幅上升。
數據顯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航空業大受打擊,國泰航空也不例外。從3月開始,國泰航空的月載客量相比去年同期均下跌超過90%,其中有不少月份的下跌幅度更加超過了99%。
航空股業績遭遇承壓
實際上,今年受疫情影響,航空行業倍受打擊。10月19日,中國東方航空股份發布公告稱,在2020年9月,公司客運運力投入(按可用座公裡計)同比下降29.53%,其中國內航線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上升8.54%,國際和地區航線客運運力投入分別同比下降94.87%和93.17%。
客運方面,旅客周轉量(按客運人公裡計)同比下降32.16%,其中國內航線旅客周轉量同比上升3.57%,國際和地區航線旅客周轉量分別同比下降96.82%和97.04%;客座率為76.88%,同比下降2.98個百分點,其中國內、國際和地區航線客座率分別同比下降3.73、29.50和39.36個百分點。中國東方航空股份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的經營業績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10月14日,華夏航空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61億元~1.83億元,同比下降50%~56%;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1715元~0.1949元。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乘坐飛機出行的旅客大幅減少,其中一季度影響最為嚴重。
國內需求持續改善
儘管航空行業受到重壓,但是整體情況正在向好。根據民航局10月新聞發布會數據,9月,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4793.9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7.5%,其中,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4775.0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8%;完成貨郵運輸量66.5萬噸,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6.4%,其中,全貨機貨郵運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25.1萬噸,同比增29.9%。
與此同時,密集出臺的新政也將助力國內航空業加速復甦。為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日前,民航局宣布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進一步激發國內市場活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民航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我國航空貨運體系暴露出的問題,重點從完善提升綜合性機場貨運設施能力和服務品質、穩妥有序推進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建設、全面提升航空貨運設施使用效能等方面作出部署,逐步構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銜接順暢的航空貨運設施布局和通達全球的航空貨運網絡體系。
山西證券分析報告指出,從航司整體供需增速情況來看,9月三大航國內航線ASK(可用座位公裡)、RPK(收入客公裡)增速實現同比轉正,民營航空整體恢復情況優於三大航,春秋、吉祥國內航線繼續維持前一個月的高增速。不過,由於地區及海外疫情仍在持續,航司海外航線供需和客座率恢復水平遠不如國內。
「對比航空行業及其成分股歷史PE,目前低於歷史中位,由於我國國內航空需求正處於上升通道中,未來國際航線也有望隨著疫苗落地而恢復,其認為行業估值有望得到修復。」山西證券分析師認為。
(文章來源:重慶商報)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