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亞汽車尺寸工程專家:遊刃於汽車尺寸之間的「攻城獅」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遊刃於汽車尺寸之間的「攻城獅」

  東方網4月2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隨著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車輛的外觀、品質性能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

  車身精度體現著汽車企業的製造水平,而尺寸工程則是不斷打磨精度、控制產品的重要因素。

  17年來,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的胡敏一直奮戰在尺寸工程領域,實現了國內尺寸工程的從無到有,從簡到精的突破。隨著不斷參與各大項目以及學習積累,她成長為通用汽車體系在中國最早一批尺寸專家,指導制定了多項開發流程,成為國內車輛尺寸工程領域內的技術帶頭人。

  身體力行填補行業空白

  2000年,胡敏從上海交通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博士畢業,進入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經過17年的錘鍊,逐步成長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公司專家級工程師。

  胡敏所從事的汽車尺寸工程工作,與上下遊業務的配合度要求極高,關係著汽車設計、質量及四大工藝,在滿足成本等要求的同時,還要與其他系統性能實現平衡,決定著車輛的製造水平。「零件是不是嚴絲合縫,門板間的縫隙是不是讓人覺得舒服……」她舉例說,平時打交道的無數個尺寸數據,是消費者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卻直接決定著人對汽車品質的感受。「一個車型所涉及的尺寸數據,能達到成千上萬。」胡敏介紹,就拿「白車身」來講,作為汽車最大的一個零件,至少有30多頁的圖紙,裡面全部記錄著這個「大鐵皮」的各種尺寸公差信息。十幾年來,她也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對數字非常敏感,汽車的每個部位,尺寸誤差在多少,基本上是脫口而出。然而這個過程並非是一蹴而就。

  胡敏回憶說,剛進公司時,尺寸工程在國內尚屬空白領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住在浦東金橋的她,每周末都要換乘3部公交車,來回花上4、5個小時,只為到上海圖書館查閱資料。半年泡圖書館的經歷,讓她啃了不少英文資料,積累了很多專業知識。

  「那個時代,桌上型電腦並不普及。公司裡很多人共用一臺工作站(即一臺性能、配置較高的電腦),很多時候都要手畫圖紙。」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胡敏參與完成了進公司後的第一個項目———賽歐國產化。當時開發流程、規範幾乎沒有可以借鑑的案例,從繪製圖紙到產品研發出來,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

  項目完成後,在公司的支持下,胡敏於2001年到北美參加3個多月的尺寸工程培訓。期間,她如饑似渴地吸收知識,迅速提升著技術和能力。「國外汽車公司的尺寸工程部門,具備完整的尺寸工程體系,光研發人員就有100多個。我們公司只有我一個人從事這個領域。」胡敏了解到,國外尺寸工程由10多個環節構成,而自己做的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環節中的一小部分。看到差距之後,也讓她下定決心,要在尺寸工程這條路上執著前行。此後,她參與指導制定出多項開發流程,彌補著國內尺寸工程研發體系和流程規範中的空白。

  製造出來更要打磨精準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泛亞所承接的車型開發項目越來越多。從最開始的賽歐國產化項目,後來又有了凱越、君越等車型的開發。胡敏說,技術開發也是需要市場支持。車賣得好,會給開發人員很大鼓勵。十幾年前,轎車剛進入家庭時,一個月能賣幾千量已經不錯了。如今,由泛亞設計開發的暢銷車型每個月能賣3、4萬輛。一個整車廠一個月就有十幾萬輛的銷售量。汽車行業驚人的發展速度也不斷給她的工作帶來挑戰。

  如今胡敏也不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尺寸開發團隊裡20多位年輕工程師逐漸成長為中堅力量。「以前都是一個項目結束了,再進行下一個。隨著產品的多樣化,開發節奏快了很多。每個工程師手上都有2、3個項目在同時進行。」今年泛亞有30幾個車型正在開發中,胡敏每個項目都要參與。不僅需要對開發的過程非常熟悉,保證每個項目交付的質量;又要承擔帶教的任務,參與每個項目的工程師工作的監督評審。

  「把零件製造出來、裝到位,看似完成任務了,但是製造的產品是不是精準呢?」胡敏說,現在帶領團隊致力於「正向開發」,從已經投產的項目著手,釐清問題解決的思路,形成問題解決的方法。在解決項目問題的同時,引領團隊思考如何在產品開發前期預防問題的發生,從而建立品質車的正向開發流程,在開發全過程中實現產品的卓越品質。

  憑藉在崗位上的辛勤耕耘,不斷創新追求高標準,胡敏在2016年獲得上海市「優秀科技帶頭人」項目資助。該項目正是瞄準智能製造戰略實施下,由「開環檢測」向「閉環控制」的轉變機會,力求通過未來3年的研究,形成以汽車產品質量數據驅動的精緻化尺寸開發方法,進一步提升尺寸產品開發的數位化、精緻化水平。她還先後獲得過上海市勞模、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並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五項市級科技類獎項。

  用小目標「保鮮」職業興趣

  常有人會問胡敏,長期跟數字打交道,會不會枯燥,會不會有了強迫症?比如,生活中看到瓷磚間的縫隙太大能忍受嗎?她卻笑答到,自己只是會「強迫」關注競爭車型的尺寸差異,帶給客戶的不同感受。看到品質好的車,胡敏都忍不住會隨手拍一張照片,回來給大家傳看分析。正是出於這樣的職業敏感度,她不輕易放棄每個能夠檢驗開發成效的機會。

  君越車型曾經歷歷時2年的大改型,在2006年面市。一個周末,胡敏正巧遇到路邊停著一輛新君越,男車主在擦車。她忍不住幾步衝上前去,「你現在開這款車的感覺怎麼樣?外觀如何,細節怎麼樣?」被她連珠炮般地一番發問,男車主先是愣住了,後來才徐徐說道,這款車感覺上比以前精細多了……事實上,為了實現該車型從粗獷向精緻發展,公司的改進方案投資了幾千萬,客戶的反饋最能檢驗效果。「當時聽到這話,心裡成就感滿滿的,無比開心。」胡敏說,前一段時間,在小區裡突然發現鄰居換了新英朗車型。自己又忍不住主動找上門去問新車駕駛感覺如何……為了得到用戶最真實的反饋,校正開發工作,胡敏收起羞澀,勇往直前。

  同事間也流傳著關於她被稱作「攻城獅」的笑談。「在開發時,我們要像獅子一樣,抱著攻克城池的決心,把問題攻破。」她說,一方面這個諧音給緊張的工作增添了一些樂趣,另外,也在精神上鼓勵大家,不要畏懼困難,只要有毅力一定能解決。

  常年與標尺圖紙相伴,每日琢磨那些數字,常人難免覺得枯燥乏味,可胡敏卻樂在其中。她告訴記者,長期「保鮮」職業興趣的關鍵,就是不斷瞄準新的方向,確定一系列的小目標。「每半年就要查閱相關行業的文獻,預測行業趨勢,學習國際領先成果。並思索著如何進一步提升效率和質量。」胡敏覺得,在每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中,不斷有新的點子冒出來,都能給工作注入新鮮感。

  與此同時,胡敏很注重團隊成長,毫無保留地帶教、指導學生。還建立了尺寸工程師培訓模型及知識體系,並擔任上海通用培訓部及上汽培訓中心兼職老師。她也是DEET(泛亞設計工程專家團隊)的發起人,和團隊成員一起搭建起一個設計師與工程師充分溝通和探討的平臺,為項目的順利開發探索新的協作方式。

相關焦點

  •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簡介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6月12日,由通用汽車中國公司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各出資50%共同組建而成。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汽車設計開發中心,也是國內最大的研發中心。
  • 泛亞汽車高層管理人員變動 瑪麗安出任泛亞
    2007年11月1日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今天對外宣布:瑪麗安 (Maryann Combs)女士將接替白雷蒙(Raymond Bierzynski)先生出任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原泛亞總經理白雷蒙先生被通用汽車任命為新一任通用汽車亞太區副總裁。上述任命於2007年11月1日生效。
  • 汽車頭枕多大尺寸?汽車座椅頭枕尺寸
    汽車頭枕高度是多少?除了增強駕駛安全性外,汽車頭枕具備裝飾作用,據國外科學家發現,在發生水災時,車窗因水壓緊閉難以打開,汽車頭枕便可以發揮撬碎玻璃的作用。那麼,關於汽車頭枕你知多少?關於汽車頭枕1、頭枕的高度以頭靠在頭枕上後,頭枕的中部與頭部的中部對齊為準。2、如何調整頭枕的位置將頭枕的高度調整到乘坐者的眼部或者耳部上沿位置,並且後腦離汽車頭枕的距離越近越好,最好不要超過10釐米,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護駕乘者的頸部安全。
  •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是一家由通用汽車和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雙方共同投資5000萬美元設立的,雙方各佔50%的合資汽車技術與設計中心。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6月12日,由通用汽車中國公司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各出資50%
  • 《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2016...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全國汽標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2016)於2016年7月26日由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正式批准發布。該標準規定了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的外廓尺寸及質量限值,適用於在道路上使用的所有車輛,是汽車行業最基本的技術標準之一。2004年,為配合國家有關部門道路車輛超載超限整治工作,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准發布了GB1589-2004《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國家標準,自2004年10月1日起實施。
  • 從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 預見未來出行之路
    不過這種現象沒發生在體育賽場,而是發生在汽車行業:在過去的21年裡,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以下簡稱「泛亞」),憑藉「初生牛犢」的勇氣與毅力,匯集中美汽車科技的精華,從一歲開始就與國際大牌的研發團隊同場競技,在上汽和通用汽車雙重呵護下,泛亞從1997年開始起步,到2002年就首次獨立主擔了第二代賽歐的研發,並實現了出口……
  • GD&T 設計 | 汽車尺寸工作的目標-DTS(上)
    汽車尺寸工作的目標-DTS(上)。No.1客戶需求與工程語言小說《三體》中,描述了一種外星的探測器,叫做「水滴」。書中對它的描述是這樣的:「探測器的大小與預想的差不多,長三點五米,丁儀看到它時,產生了與其他人一樣的印象:一滴水銀。
  • 探訪泛亞汽車技術中心
    意為「學習以求應對現實」,其寄意與上汽通用汽車的技術研發基地——泛亞汽車技術中心二十多年來立足現實,不斷探索創新之舉十分契合。「20年前,我們出去做宣傳說我們是泛亞來的,人家會問『哦,是那個賣瓷磚的嗎?』現在,再提起,大家都會知道有我們這麼一個做汽車的泛亞。」
  • 汽車音響原車喇叭尺寸與配搭
    想小升級原車音響,方式有很多種,但是前提當然看著你的"荷包"來說話了,在給客人配音響的時候,有時會配錯喇叭尺寸,對原車喇叭尺寸不熟悉,修改尺寸又涉及價格,要解釋很久。對於一些不熟悉的車型可以不用拆開就知道喇叭尺寸,方便配搭。
  • 肖逸閣正式出任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1月30日宣布,肖逸閣(Ingo Scholten)將正式出任通用汽車在華合資企業——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PATAC)總經理。此任命將於2012年2月1日起正式生效。 第一財訊:通用汽車中國公司1月30日宣布,肖逸閣(Ingo Scholten)將正式出任通用汽車在華合資企業——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PATAC)總經理。
  • 車身尺寸工程管理規定
    2、適用範圍適用於所有新開發車型白車身尺寸工程工作的開展。3、術語及定義3.1尺寸工程:尺寸工程是一個覆蓋產品設計、工裝設計、零部件製造和裝配全過程的概念。方案階段:研究整車尺寸配合公差,並根據工藝、製造能力制定目標公差;設計階段:建立整車、零部件定位體系、形位公差定義及公差三維模擬仿真分析(虛擬製造),制定定位系統、尺寸公差科學完善的工程圖紙,並根據工程圖紙進一步延伸管控模具設計、夾具設計、檢具設計和測量方案等。投產啟動階段:評估零部件尺寸、工裝狀態、過程控制能力,並解決試生產、量產車型綜合尺寸問題。
  •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調研泛亞汽車技術中心
    2018.09.07 22:12【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調研泛亞汽車技術中心】上汽集團消息,昨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帶領相關市領導、各區和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開展各區經濟社會發展學習觀摩活動,實地了解各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首先就是原廠生產的汽車輪轂尺寸是最合適的尺寸範圍,因為汽車廠商作為汽車製造商,肯定比我們消費者所掌握的造車技術更多,那麼具體到輪轂尺寸的選擇方面,汽車廠商當然有許多相關的技術資料要考慮,那麼汽車廠商所選擇的尺寸範圍就是最合適的標準範圍。
  • 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揭秘:如何鍛造未來核心研發能力?
    前不久,全新落成的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金橋園區首次正式向媒體開放。泛亞金橋園區聚焦於未來前瞻設計、造型及工程研發能力的提升,擁有前瞻及造型設計開發、軟體中心、前期架構開發、縮比模型風洞、電子電器開發等眾多關鍵研發設備,為新技術、新設計在整車上的創新應用提供了高水準的研發平臺。
  • 汽車:別克Enclave,一款超大尺寸的汽車!
    汽車:別克Enclave,一款超大尺寸的汽車!這款超大尺寸的人物搬運車將以其傳統的三個裝飾回歸,其中包括基礎便利集團,中級皮革集團和旗艦高級集團,以確定價格合理的奢侈品。通過第二排船長椅的標準3排座椅也可以在最新的Enclave迭代中返回,Premium Group再次有資格獲得可容納8人的第二排座椅。
  • 上海通用質量從研發起步 揭秘泛亞汽車技術中心
    但在上海通用汽車覆蓋全業務鏈的質量體系中,品質的把控從最初源頭——產品設計開發階段即已開始。  也許並不廣為人知,上海通用汽車旗下三大品牌產品,其走向市場的第一步是從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邁出的。無論是凱迪拉克進口車型的本土化調校及標定,還是別克、雪佛蘭產品的全球平臺開發及自主研發,泛亞在整個產品鏈中處於最前端。
  • 汽車輪胎的小知識,尺寸大小怎麼確定?如何挑選汽車輪胎?
    汽車輪胎對各位車主來說應該很熟悉了,許多車友都知道輪胎的重要性,但是該如何挑選汽車輪胎呢?大部分人對輪胎購買、更換等方面的信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被坑過。下面肖姐教大家怎麼挑選輪胎和關於輪胎的小知識01輪胎的尺寸大小怎麼確定?
  • 汽車輪圈真的是尺寸越大越好嗎?
    輪胎是一輛汽車上最為關鍵部分,如果一輛車少了輪胎,那麼它連最基本的行駛都完成不了。而輪圈的大小成為無數人購車當中糾結的部分。輪圈小了,從視覺上看著汽車,就像穿了小腳很不好看。而輪圈大了,雖然從視覺上看著很不錯,但是又會有其他問題。
  • 汽車在尺寸相同的情況下,是越重越好嗎?明白這幾點你也是老司機
    導語:汽車在尺寸相同的情況下,是越重越好嗎?明白這幾點你也是老司機「汽車在尺寸相同的情況下,是越重越好嗎?」最近和車友閒聊中被問及這個問題,老實說汽車在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越輕越好,但前提是輕量化而不是捨棄安全的「減重」,如做不到則重一些反而是好的。汽車輕量化是大勢所趨,車身沒減重100公斤油耗則降低5%左右,以10L/100km的車型計算實際只是減少了0.5升的消耗量,然而國內有2.2億臺汽車,如果都能減重100公斤則能節省出1.1升燃油,節油還是相當可觀的。
  • GOI泛亞投資集團中心:汽車行業復甦在望
    GOI泛亞投資集團中心報導,十一長假剛過,GOI泛亞投資集團中心指出汽車行業便有利好信息傳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通過。10月9日,國常會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更好發揮政府在標準法規制定、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