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課程蓬勃發展「創學園」助力解鎖「新優質學校」

2020-12-11 中吳網

2016年起,常州推行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創建工作,以「標準化」「高品質」「有影響」為主旋律,開啟了一輪又一輪義務教育學校品質提升的徵程,截至去年共有58所學校創建成功,今年創建工作還在繼續走向深入,將有24所學校接受創建評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其中的一所——鄒區實驗小學。

菁菁百年,毓養英才,坐落於常州市鐘樓區西郊的鄒區實驗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11月30日學校迎來了常州市「新優質學校」創建的現場評估,評估組專家們圍繞「新優質學校」測評指標,與鄒實小的師生們進行了零距離的交流。

要實現從一所農村鄉鎮中心小學向常州市城西核心區的現代化新優質學校的轉型,鄒區實驗小學走過了漫長的成長歲月,這其中「創學成為習慣,奮進融入日常」的理念成為這所學校蝶變的所在。

鄒區實驗小學 校長 蔣玉琴:它承擔了很多外來經商的人員,我們學校也是接納75%以上的外來務工子弟,這些家長他到我們這邊來,也是敢闖敢創,所以我們學生的身上有一個明顯的特質,就是創造,這種創新的意識,如果他們的父輩沒有這種創造的精神,是走不出來的,所以我們把這個學校定義為「創學園」。

立足學生全面、多樣和個性發展,學校設置了富有特色的「毓秀課程」,這其中包括各類拓展課程,目前學校共開設了20多個校級創意選修課程和60多個年級走班課程,全校100%的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滿足了學生的愛好和特長發展需要。

鄒區實驗小學四(1)班 李梓玥:我現在做的是芋泥奶茶,先加芋泥,再加一點牛奶就可以了,我會做紙杯蛋糕、蛋撻、西米露。

鄒區實驗小學五(4)班 沈夢婷:因為木工坊可以鍛鍊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我學習一些課堂裡學習不到的東西,我爺爺以前是木匠,他給家裡做過桌子,還做過椅子,家裡的一些凳子、桌子、柜子他做過了,我心裡很自豪,感覺做出來很有成就感。

鄒區實驗小學校長蔣玉琴介紹,學校的「創學園」願景主要依託兩大硬核項目進行,即「奮進少年」品格涵育工程以及「研創課堂」的實踐建構。

鄒區實驗小學 校長 蔣玉琴:比如說我們剛才看到的木工坊,比如說孩子們勞動實踐的烘焙坊,還有鄉村少年宮,有很多的項目,這個學校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個非常核心的特質,就是不斷地創新,走到今天,成為我們這邊西部城區的重鄉鎮中心小學,在邁向新優質學校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創新是我們學校的特質。

在相關項目的有力推進下,學生的「創研」能力和「奮進」特質逐漸顯現,教師「學研創」一體的新型教學方式也在悄然形成。

鄒區實驗小學五(1)班 李大新:這些都是用3D列印筆耗材做出來的,我做了一個智能捕鼠器,它是由磁鐵的正負極來讓老鼠活動,我以前非常毛躁,參加了這個社團後,我就非常安靜、有耐心,不會感覺亂。

評估現場,孩子們在社團活動中所展現出的綜合素養,也讓專家們把脈到了這所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

專家組組長 姜明紅:特色教育對一所學校成為新優質,或者說對於優質學校的培育來講,可以說是一個推進器是一個增長劑,有了這個特色項目可以凝聚學校的力量,凝聚教師的人心,可以培育優質的基因、優質的文化,可以推動這個項目帶動其他所有的項目,往前發展,所以它是一個抓手,我們參觀了他們的社團,發現他們在特色教育培養上面是花了大力氣的,這個學校有很多特色教育培養的平臺和項目。

從「優質學校」到「新優質學校」,接下來鄒區實驗小學還將繼續以「標準化辦學、高品質發展、影響力輻射」的思路,追求內涵發展的深度,實現「創學園」的辦學願景。

相關焦點

  • 馬巒小學:一所森林裡的童夢學園 辦學兩年躍升區域優質教育學校
    學校得享馬巒山麓、天巒湖畔這樣的自然環境,在開辦之初就以「森林裡的童夢學園」為願景,以「優質教育、特色文化、服務社群」為教育使命,以「學校文化影響力、特色課程領導力、學生關鍵能力」為抓手,在建設區域精品學校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成為區域跨越式發展的優質教育品牌。精品化立校,打造森林裡的童夢學園何為「童夢」?
  • 馬巒小學:一所森林裡的童夢學園 辦學兩年躍升區域優質教育學校
    學校得享馬巒山麓、天巒湖畔這樣的自然環境,在開辦之初就以「森林裡的童夢學園」為願景,以「優質教育、特色文化、服務社群」為教育使命,以「學校文化影響力、特色課程領導力、學生關鍵能力」為抓手,在建設區域精品學校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成為區域跨越式發展的優質教育品牌。精品化立校,打造森林裡的童夢學園何為「童夢」?
  • 打造外語特色 助力優質發展
    打造外語特色 助力優質發展——北外附小外語特色教學現場會發布時間: 2017-12-18 15:31:55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王子楓  中國網訊(郭江)  12月15日上午,以「打造外語特色、助力優質發展」為主題的外語特色教學現場會,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小學隆重召開。
  • 湘潭縣雲龍國際幼兒園:優質課程創特色 精細管理促發展
    湘潭縣雲龍國際幼兒園:優質課程創特色 精細管理促發展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7-06-20 11:49:31
  • 推動民辦學校優質發展!龍崗12所民辦學校獲素質教育特色項目學校...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潘文婷 通訊員 周靈貞記者日前從龍崗區教師發展中心獲悉,為貫徹落實《龍崗區教育局關於印發加快民辦中小學優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實施方案》,推進民辦學校開展「一校一品」建設工作,在龍崗區教育局的直接指導下
  • 潛能教育,讓生命蓬勃發展
    文 | 林春輝編者按:上海市奉賢中學創建於1914年,2004年異地新建成佔地350畝的現代化大型寄宿制高中,實現由傳統老校向現代學校的歷史跨越。2005年學校通過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評審,完成了由規範辦學向學校內涵發展的華麗轉身。自此,學校以引領發展的核心實驗項目和課題為抓手,實施「求生存、謀發展、創品牌」三步走發展戰略。
  • 藉助升學e網通「網際網路+教育」,助力合肥市高中學校新課程新教材改革
    銘師堂教育華東大區總監姜華為此次大會做開幕致辭,指出近年來,在安徽省普通高中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和全面使用新教材的背景下,合肥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積極促進學校課程建設的結構性變革。同時,藉助「網際網路+教育」的信息化手段,銘師堂教育也通過積極舉辦研討會和升學e網通優質資源,希望助力「新課程新教材改革」在安徽等省份的蓬勃發展,為打造教育命運共同體提供堅實支撐。
  • 學校法人創研學園看預備日語科
    學校法人創研學園看預備日語科
  • 青羊「新優質學校」達到11所,或在你家附近
    至此,青羊「新優質學校」達到11所。 「新優質學校」培育對象有哪些? 青羊「新優質學校」分別是哪11所? 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新優質學校」是成都市教育局組織評估、認定的辦學條件優秀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簡稱「新優質學校」。
  • 和平區中考再創佳績!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
    幾年來,和平區委、區政府統籌規劃教育發展,先後完成馬總小學、長白中學、鐵路英才中學、西塔一校4所中小學的資源整合重組工作。在長白、滿融地區建成並啟用3所中學、7所小學,最大限度為適齡生源提供優質學位。完成鐵路五校(總校)、南昌中學南八校區、南京九校、134中學、鐵路實驗中學太原分校等學校改擴建工程,按照塑膠操場新國標要求,對17所學校操場進行改造。
  • 「創文見成效」恩平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讓群眾享受更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
    一直以來,我市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發展。為了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我市結合「創文」工作,不斷加大政策措施、師資隊伍、資金投入等方面的保障力度。義務教育「三二一」工程是我市民生領域的惠民大實事。
  • 柳江區:特色體育助力學校健康發展
    近年來,柳江區教育局結合柳江區優質生源流失和教育發展實際,重視學校特色體育工作,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實施素質教育為切入點,通過規範體育常規、強化教育科研和創新課堂思路,進一步豐富校園課上課下活動、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並打造了一批校園特色體育品牌,走出了一條具有柳江校園特色體育的健康發展之路。
  • 新區推動「新優質學校」特色化集群發展、建立「東北亞名校聯盟」
    推動教育質量全面提速以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和新優質學校集群式發展作為新區教育創優「雙引擎」。堅持內聯外引、品牌帶動,全面推動新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以江南政策協同區和江北一體發展區為基礎組建學區,對內做強區域內老牌學校,打造優勢本土教育品牌;對外積極面向全國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到新區獨立辦學或與新區本土學校聯合辦學。推動「新優質學校」特色化集群式發展,鼓勵同一學段學校組建發展共同體。
  • 【內涵建設】二中附校:依託課程建設 豐富學校內涵發展
    作為曹楊二中承辦的一所優質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曹楊二中附屬學校依託集團優質資源,完善課程建設,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在優質均衡教育基礎上,不斷探索拔尖人才培養方式。
  • 獨立批特色課程影響深!成優質生源的必爭之地
    年12月全面啟動普通高中特色課程建設,以特色課程建設為抓手,推動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樣化發展。希望通過立項的普通高中學校,加強組織領導和師資配備,認真制定課程實施計劃,有序推進特色課程建設,為探索形成具有廣州風格、本校特色的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樣化發展模式作出積極貢獻。  特此通知。
  • 創體藝特色 促全面發展,黃陂六中迎接武漢市普高特色學校評估
    黃陂六中熊普俊校長率領學校在家領導班子成員全程陪同驗收。首先,朱處長在黃陂六中校長陪同下,參觀了學校音樂室、美術室、書法教室、校園電臺、美術作品展廳等功能室,在400米標準田徑場查看了體育特長生訓練課,深入了解了學校在藝體特色發展保障情況。評估工作匯報在四樓會議室進行。
  • 巴新布圖卡學園學生:感謝中國修建了這麼好的學校
    ,一條中軸線貫穿南北,左右布局對稱,兼具巴新與中國建築特色。(人民日報記者 李 鋒攝)  「我做夢都盼著早一天搬進新學校上課」  「我做夢都盼著早一天搬進新學校上課,如果能有老師教我們中文就更好了!」眼睛大大的男孩山姆在排練間歇對記者說。山姆口中的「新學校」佔地面積約5.5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教師公寓和多功能廳,能夠解決當地2700名孩子的就學問題。
  • 發展「生命化教育」等特色課程,這所高中正「原道」走向高品質
    活動中設立了一項體驗環節,讓學生體驗穿防護服,感受「難受」的高一學生環宇欣感慨道:「我對『英雄』有了新的認識,在自己崗位上默默無聞作奉獻的便是新時代的英雄……」「原道講堂」是市北高中師生共同汲取營養的一門「大課程」,每一次開啟「原道講堂」,對學生來說就是開啟一次生命化大課堂,這也是他們不斷吸收生命成長能量的主陣地。不僅僅「原道講堂」,市北高中更多蓬勃的「課堂」,讓生命靈動而有創造力。
  • 威德明特雙語學校憑藉中西合璧的優質課程,翻開國際化教育新篇章
    本網1月14日訊 中國父母自古以來便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知識改變命運」一度被奉為圭臬,新時代下,高學歷父母比例逐漸上升,教育觀念也隨之改變,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讓孩子接觸多元化教育資源的重要性。國際化的教育理念,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正逐漸走進中國家庭。大眾化趨勢下,國際學校佔比逐年上升,成為對教育有著更高要求家長們的不二之選。
  • 「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鄭州首批「新優質初中」出爐
    原標題:「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鄭州首批「新優質初中」出爐省會居民「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啦!記者昨日從市教育局獲悉,經過近3年的努力,鄭州市首批「新優質初中」新鮮「出爐」,95所中學榜上有名。據介紹,為了讓越來越多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成為居民「家門口的好學校」,2018年起,我市啟動「新優質初中」創建和培育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創建和培育一批「新優質初中」,探索不同類型學校的發展路徑,促進一批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逐步成長轉化為特色彰顯、質量提升的新型優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