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常州推行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創建工作,以「標準化」「高品質」「有影響」為主旋律,開啟了一輪又一輪義務教育學校品質提升的徵程,截至去年共有58所學校創建成功,今年創建工作還在繼續走向深入,將有24所學校接受創建評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其中的一所——鄒區實驗小學。
菁菁百年,毓養英才,坐落於常州市鐘樓區西郊的鄒區實驗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11月30日學校迎來了常州市「新優質學校」創建的現場評估,評估組專家們圍繞「新優質學校」測評指標,與鄒實小的師生們進行了零距離的交流。
要實現從一所農村鄉鎮中心小學向常州市城西核心區的現代化新優質學校的轉型,鄒區實驗小學走過了漫長的成長歲月,這其中「創學成為習慣,奮進融入日常」的理念成為這所學校蝶變的所在。
鄒區實驗小學 校長 蔣玉琴:它承擔了很多外來經商的人員,我們學校也是接納75%以上的外來務工子弟,這些家長他到我們這邊來,也是敢闖敢創,所以我們學生的身上有一個明顯的特質,就是創造,這種創新的意識,如果他們的父輩沒有這種創造的精神,是走不出來的,所以我們把這個學校定義為「創學園」。
立足學生全面、多樣和個性發展,學校設置了富有特色的「毓秀課程」,這其中包括各類拓展課程,目前學校共開設了20多個校級創意選修課程和60多個年級走班課程,全校100%的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滿足了學生的愛好和特長發展需要。
鄒區實驗小學四(1)班 李梓玥:我現在做的是芋泥奶茶,先加芋泥,再加一點牛奶就可以了,我會做紙杯蛋糕、蛋撻、西米露。
鄒區實驗小學五(4)班 沈夢婷:因為木工坊可以鍛鍊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我學習一些課堂裡學習不到的東西,我爺爺以前是木匠,他給家裡做過桌子,還做過椅子,家裡的一些凳子、桌子、柜子他做過了,我心裡很自豪,感覺做出來很有成就感。
鄒區實驗小學校長蔣玉琴介紹,學校的「創學園」願景主要依託兩大硬核項目進行,即「奮進少年」品格涵育工程以及「研創課堂」的實踐建構。
鄒區實驗小學 校長 蔣玉琴:比如說我們剛才看到的木工坊,比如說孩子們勞動實踐的烘焙坊,還有鄉村少年宮,有很多的項目,這個學校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個非常核心的特質,就是不斷地創新,走到今天,成為我們這邊西部城區的重鄉鎮中心小學,在邁向新優質學校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創新是我們學校的特質。
在相關項目的有力推進下,學生的「創研」能力和「奮進」特質逐漸顯現,教師「學研創」一體的新型教學方式也在悄然形成。
鄒區實驗小學五(1)班 李大新:這些都是用3D列印筆耗材做出來的,我做了一個智能捕鼠器,它是由磁鐵的正負極來讓老鼠活動,我以前非常毛躁,參加了這個社團後,我就非常安靜、有耐心,不會感覺亂。
評估現場,孩子們在社團活動中所展現出的綜合素養,也讓專家們把脈到了這所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
專家組組長 姜明紅:特色教育對一所學校成為新優質,或者說對於優質學校的培育來講,可以說是一個推進器是一個增長劑,有了這個特色項目可以凝聚學校的力量,凝聚教師的人心,可以培育優質的基因、優質的文化,可以推動這個項目帶動其他所有的項目,往前發展,所以它是一個抓手,我們參觀了他們的社團,發現他們在特色教育培養上面是花了大力氣的,這個學校有很多特色教育培養的平臺和項目。
從「優質學校」到「新優質學校」,接下來鄒區實驗小學還將繼續以「標準化辦學、高品質發展、影響力輻射」的思路,追求內涵發展的深度,實現「創學園」的辦學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