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音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或「唱月琴」。20世紀30年代在成都、重慶相繼成立清音歌曲演唱會或稱改進會,以後遂以清音命名。四川清音淵源於明、清時的俗曲,在清乾隆、嘉慶年間很盛行,以瀘州、敘府(今宜賓)為中心,遍及城鎮和鄉村,擁有大量的聽眾。

  四川清音是由明、清的時調小曲及四川民歌發展而成。音樂十分豐富,計有100多支曲牌。如「趙調」、「背工調」、「滿江紅」、「打棗杆調」、「馬頭調」、「疊斷橋」、「小桃紅」、「銀紐絲」、「梅花落」等等。

  音樂唱腔結構分曲牌和板腔兩類。 板腔類又有「漢調」和「反西皮」兩種。傳統的演唱方式為坐唱,即擺上一或兩張八仙桌,演唱者面對聽客正面而坐,主唱者居中(多數為女藝人),琴師坐在主唱者的左右兩邊,月琴、琵琶或三弦在左面,碗碗琴、二胡或小胡琴在右面。這種方式主要是在茶樓、書館裡的演唱,另外還有沿街賣唱或到旅店客棧賣唱的。

  清代中期以後,四川清音賣唱的藝人很多,出現了「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樓旅店客盈門」的景象。清代吳好山在其《成都竹枝詞》中寫道:「名都真箇極繁華,不僅炊煙廿萬家。四百餘條街整飭,吹彈夜夜亂如麻」。四川清音就是在這樣一種繁盛的境況中,造就出一代代的著名藝人。

  四川清音除有專業藝人外,還有許多業餘愛好者,稱為「玩友」。他們不但能唱,一般都能彈奏琵琶或月琴,有的彈奏水平還相當高。還有一些清音的玩友組織,他們為推動四川清音藝術的發展發揮了作用。 五六十年代,四川清音進入劇場,坐唱的形式逐漸被站唱所取代。改為演員自己敲擊竹節鼓打板演唱,配以小樂隊伴奏,樂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中胡等。伴奏員兼演配角並參與合唱幫腔。

  目前,四川清音最缺少的就是人才,一代比一代差,露臉越來越少,和眾多非遺一樣,四川清音也在時間的洗滌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尷尬。如今,在孕育了清音的巴蜀大地上,拿得出手的清音演員屈指可數,演出次數也越來越少。電視上偶爾還可見清音露臉,但那些韻味與風情,卻早已被淹沒在電腦合成的伴奏帶、花哨的伴舞與服飾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舞檯燈光之中。

  四川已將四川清音申報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慶地區的清音是四川清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者有共性也有個性,融合起來才能完整。

相關焦點

  • 巴蜀大地傳出的清音——四川清音
    歷史上可以追溯到宋元時期,至今流傳於四川平原上了幾百年,其中歷經調整,最後才定為「四川清音」,不過,這個叫法是從重慶喊出來的,而真正唱響的也是重慶人。「清音」可以稱為上個世紀川渝之地的流行歌曲,每逢盛會,其便是主打曲目。而在其更找的清朝,更有「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樓旅店客盈門」。清代的吳好山曾有詩句言之「名都真箇極繁華,不僅炊煙廿萬家。
  • .| 清音名家程永玲⑦:錄製四川清音「八大調」 填補音像資料空白
    同時,她也是一位優秀的曲藝教育家,多年以來,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推廣四川清音藝術,培養四川清音藝術人才,為年輕演員的儘快成長築路鋪石,創造演出機會,為此不惜犧牲自己的登臺時間,是四川清音藝術承上啟下的一代英才。
  • 元音課程|走進非遺文化之四川清音
    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 , 隨著商貿活動的日趨頻繁,長江中下遊一帶的唱曲藝人跟隨商船溯江入川行藝,唱曲賣藝為生;湖廣填四川時期,各地移民進入四川,帶來各自家鄉的鄉音小曲。漸漸地,來自南北各地的時調小曲、戲曲音樂被四川唱曲藝人吸收,與四川民歌融合碰撞,誕生了四川清音。
  • 76歲四川清音傳人 唱響「開學第一課」
    四川清音的演唱形式過去都以女演員為主,男演員為輔,坐唱而不表演,演唱者自己彈奏樂器。一般是三至五人一班,舊稱「海湖班」。四川清音的曲目豐富,清末時約在400個以上,近年搜集到約200個曲本,內容大部分是幽怨思懷之曲,也有不少是應景詞曲或詠唱傳奇、小說中的人物故事。
  • 她是非遺傳承人,學唱四川清音六十載,七旬老人見證了清音從「流行...
    四川清音分為大調和小調,大調有8個,即勾調、馬頭調、寄生調、蕩調、背工調、月調、反西皮調、灘簧調。小調有鮮花調、玉娥調、四季調等。相比於小調,大調故事性更強,內容更加豐滿。為了能多學大調,龔素清越發的努力。她常常在課前課後追著鄒老師求教,鄒老師也相當地高興,因為年歲漸大,鄒老師更加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尋得一個好苗子,把自己多年的清音技藝傳承下去。
  • 把四川清音唱響6國舞臺
    □本報記者吳夢琳  2018年12月27日下午,在成都市成華區府青路一個社區活動室裡,夏曼雲正在給成華區鑫芳華藝術團成員指導清音《趕花會》,從身段到唱腔,對每個細節都仔細糾正。
  • 四川清音昨日亮相成都圖書館 市民感受傳統戲曲魅力
    (劉瀏 攝) 人民網成都8月5日電(記者 陳曦)8月4日下午,成都「青羊人才學院」天府心樓宇基地聯合成都圖書館在成都圖書館開展了「文化潤城」系列精品課程之 「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四川清音」講座,讓市民零距離感受傳統戲曲的魅力。
  • 四川清音國慶亮相長安街 任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四川清音是四川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已有300多年歷史。四川清音長於抒情,兼能敘事,曲牌豐富,唱腔優美,尤其是四川清音演唱中的「哈哈腔」和「舌尖彈音」,能發出類似西洋歌劇唱腔一樣的美妙聲音,被譽為「東方歌劇」。2008年6月7日,「四川清音」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港渝樂團攜手:「地水南音」與「四川清音」首次同臺
    屆時,地水南音和四川清音這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首次在重慶同臺呈現。記者28日從在重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得上述信息。今年的渝港民樂交流音樂會則帶來地水南音和四川清音的第一次同臺演出,「非常令人期待」。音樂會取名「山水間」,也是希望促進香港和重慶這兩個山水之城心相通、情相連。演出將以《黃飛鴻主題隨想》拉開帷幕。兩地樂團將帶來包括地水南音著名曲目《客途秋恨》、四川清音《小放風箏》、「江山多嬌」音樂表演組合的七重奏《又見絲路》等精彩演出,同時也帶領觀眾穿越兩地傳統文化。
  • ...曉得不 「哈哈腔」不是逗樂是藝術 齊學共賞 咱四川清音硬是巴適
    著名四川清音表演藝術家田臨平通過親身示範、開展互動遊戲等形式,為百餘名三年級小學生上了一堂以「共賞清音之美」為主題的音樂課。有趣 「哈哈哈」的笑聲也能變成歌當天開課前,田臨平專門做了一個小調查,讓聽說過清音的孩子舉手。活潑鬧騰的百餘個孩子瞬間安靜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只有三隻小手舉起來。「原來這麼少呀,那我必須好好給大家講一下什麼是四川清音。
  • 一曲四川清音《小姑出嫁》!廣安80後演員羅捷榮獲中國曲藝最高獎...
    2012年,嶽池縣川劇團併入嶽池縣文化館,羅捷接觸到四川清音。2013年,第二屆「嶽池杯」中國曲藝之鄉曲藝大賽中,由羅捷主唱的曲藝節目四川荷葉《秋江》(四川荷葉起源於川劇清唱,為一演員左手執板和鑔,右手執筷子打擊節拍說唱故事),憑藉動情的表演和出色的舞臺表現力,從眾多參賽節目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金獎,也因此拿到赴法國演出的「綠卡」。
  • 口述歷史·蜀地曲藝 | 四川清音名家程永玲①:光腳衝進考場 11歲...
    但我的人生價值,卻是四川清音賦予的。」——程永玲採訪程永玲之前,記者先通過電話約時間,電話那頭,程永玲的聲音清脆明亮,與想像中一樣。10月11日,按照程永玲提供的地址,記者一行來到她家。那是一個老小區,灰白色的樓房鱗次櫛比,綠樹環繞,曲徑通幽。拾階而上,兩邊牆壁又見十足的煙火氣。幾聲門鈴響過,程永玲面帶微笑打開房門。
  • 演唱四川清音30餘年的她,為抗擊疫情獻上了一段方言朗誦
    ↓↓  人物簡介  李友瓊,女,生於1962年4月,四川遂寧人,1980年起從事文化藝術工作至今,現任蓬溪縣文化館群文副研究館員。在從事文化藝術工作中,先後獲得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15項,市級獎項50餘項。
  • 「女漢子」秒變女神:任平的清音人生
    在頒獎大會上熱烈的掌聲中,任平熱淚盈眶,為這「牡丹」花開,她傾盡二十餘年心血灌溉,只為再現清音餘韻之輝煌。相傳,四川清音源於明清俗曲,形成於300多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間,是江南小曲與四川方音、民歌俚曲、戲曲聲腔等經過長期交融、衍生發展而來的。它既保留了自明清以來中國傳統音樂的形態,又與四川方言、音韻、語調完美結合,極具四川特色。
  • 山東快書碰撞四川清音,魯渝兩地曲藝展演亮相山城
    隨後,男女相聲《法治漫談》、四川清音《霧雲霞》,京東大鼓《食療小曲》、山東快書小段《送棗》等陸續登臺,地方特色濃鬱的節目讓觀眾們大飽眼福,不少重慶市民邊看邊叫好:「不出重慶就能看到山東的節目,真的過癮!」
  • 省清音傳人來過招想收外國徒弟
    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四川清音的代表性傳承人龔素清也來到了現場,和眾多高手一較高下。  左手手持檀板,右手持一根竹筷敲擊竹節鼓,龔素清現場示範唱腔,反響熱烈。參加本次活動,龔素清是帶著心願來的。「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是四川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這裡面蘊含了很豐富的民俗文化,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我今年已經73歲了,想培養一批娃娃,把我的經驗傳授給他們。」
  • 佛山教師黃和林散文集《山水有清音》出版
    佛山日報訊 記者黎紅玲報導:「嶺南多勝跡,山水有清音。」佛山語文高級教師黃和林的散文集《山水有清音》日前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山水有清音》是一部以南海區,尤其是西樵鎮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為核心內容的散文集。全書共分五輯,以文化紀實散文為主,融入部分寫景抒情散文。
  • 口述歷史·蜀地曲藝 | 四川清音名家程永玲②:初見恩師李月秋 口傳...
    「四川清音當時是沒有曲譜的,李老師本身也不識譜,教授過程只能是『口傳心授』,完全是心記,詞、旋律、唱腔都要記,老師一節課教一段,教的很慢,也很認真。」一個月之後,李月秋在課上抽查,果然選中了程永玲,「我站起來,心砰砰跳,唱完之後,看她表情是高興的,她說『程永玲基本把這個課還上了。』」
  • 《夢幻西遊三維版》坐騎箜篌清音怎麼樣 箜篌清音介紹
    導 讀 《夢幻西遊三維版》坐騎箜篌清音什麼樣?相關的圖文展示小編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
  • 語音學:清音和濁音
    理論聲帶分開,氣流毫無阻礙的通過聲門由口腔而發出的音稱為清音(voiceless sound)。聲帶閉合,氣流衝破阻礙引起聲帶震動的音稱為濁音(voiced sound)。清輔音和濁輔音最大的區別就是聲帶是否振動(vibration),按照這個標準,元音(vowel))也屬於濁音(voiced s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