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季已經到了最後的幾天,能看到的面孔越來越少。僅剩下兩支球隊,他們在一個賽季最要緊的關頭,不會多派出任何一個不必要的球員。熱火已經7人輪換,湖人讓詹眉各自打了42分鐘,他們倒是依舊9人輪換,考慮到這支球隊板凳末段球員的水平接近,不砍也可以理解。
用人收緊之外,系列賽來到尾聲也會伴隨著策略固定和招式窮盡。邁阿密熱火在東部行走的旅程是如此華麗,內外開花秀死雄鹿,一場一個超級英雄氣死綠軍,但走到現在,沒有德拉季奇,沒有希羅的爆發,也沒有阿德巴約的勢不可擋,熱火每個回合都在圍繞巴特勒展開進攻,在足夠的耐心和挫折之後,巴特勒又交出了一場輻射全場的大核心比賽。
湖人這邊的詹姆斯也朝著這個方向,只是姿勢略有不同。
濃眉哥連續第三場比賽被熱火嚴密監控,加上兩次加劇的腳踝傷勢,湖人已經不能像西部之旅時頻繁的把球交給濃眉無腦輸出——是的,他拿了28分,但方式不一樣——詹姆斯就得延續G4的無限點名,把比賽又一次打成18年季後賽的樣子。
總決賽G5,湖人和熱火都知道了對手有些什麼,能做到什麼,做不到什麼,也大概清楚了自己手裡的牌能做到些什麼,於是策略和回應手段都固化了,誰都不知道新的破局點在哪,從一個強點入手,反覆尋找機會打開局面,這是兩支球隊能做的最穩妥的選擇。於是,他們交出了一場,今年季後賽最嚴謹工整的比賽,砍去了所有的不必要,剩下的就是詹姆斯和巴特勒充分調配各自球隊的資源,圍繞他們來解決一切問題。
從G3開始的防守成功,讓斯波對邁阿密生死局的期待是防守戰,這可能是他堅定的把奧利尼克按在板凳上的原因。我們也沒必要再糾結這件事,既然斯波有他的戰略目的,就順著這個方向去思考邁阿密面臨的困難——熱火的防守對位能力保證了,但進攻難題也清晰的擺在這:
沒有德拉季奇,希羅又找不回在東部時的神勇,湖人每個點強行向外擴防,讓熱火兩個白人射手這輪系列賽打得都不夠痛快——鄧羅這場進了7個三分,但不代表他開發進攻很痛快;
阿德巴約不再擁有揍泰斯時的體型優勢,也不可能把擼大洛時的神奇中距離手感維持,以下畫面翻譯成中文叫做天賦被壓制,儘管濃眉並不主防他,但他還是繞不開濃眉的換防和護筐,也不太好直擼詹姆斯或者霍華德,只有在籃下遇上莫裡斯時最開心;
除了鄧羅、希羅和納恩,湖人不打算給熱火其他人在三分線外足夠的尊敬,特別是熱巴和伊戈達拉,他們拖空間的問題對這輪系列賽的影響瞎眼可見。
巴特勒在賽後說,如果熱火G6的進攻還跟這場的第四節一樣,不可能再贏球——巴特勒說的沒問題。雖然熱火進攻效率不低,第四節最後,巴特勒本人也神勇的收掉了比賽,但在比賽還剩5分鐘時,熱火無計可施的開發進攻場面,一度讓我相信湖人即將捧杯。最後熱火能冷靜下來找到最妥當的方式終結比賽,他們得感謝沃格爾堅持讓莫裡斯留在場上(實際上,莫裡斯是濃眉不在時,湖人用來對位巴特勒的球員......),以及,濃眉的腳踝傷勢讓他很痛快的接受了巴特勒找到莫裡斯。
湖人也有類似的問題。
除了犯規陷阱和傷病影響了濃眉的發揮,從G3開始,熱火找到了防守秘訣之後,濃眉就沒再舒服過,熱火的繞前和防守持球時良好的協防感覺也令人震驚。熱火多個體型、對抗和防守經驗兼備的黑粗硬本來就不易單擼,他們又看準了濃眉啟動那一下的時機,突然收弱側過來堵死突破路線。濃眉總是不能打到他出手更舒服的位置,而他在抓住對手陣型改變的瞬間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距離頂級playmaker依然有差距。
濃眉更多轉入無球成為了必然。為了不把所有持球重任都壓在詹姆斯身上,隆多持球主攻餵濃眉是個自然而然的解決方案,隆多也的確有多個時機恰到好處的上球讓濃眉進入無球節奏。問題是,G4G5兩場,隆多個人出手效率太糟糕,他在今年季後賽一直維持的不錯手感沒有帶到這兩場,加上熱火一度用巴特勒主防他,跟阿德巴約的直接換防還能拆隆多與濃眉擋拆——熱火也用類似的辦法去拆詹姆斯與濃眉擋拆——這讓湖人圍繞濃眉展開戰術又增加了困難。
在前面所有球隊都無法交出防濃眉作業的情況下,熱火卻對濃眉的持球吃透了,再加上濃眉受到傷病影響,湖人自然而然的要把絕大多數的主攻重任壓到勒布朗肩頭。
兩邊是一樣的——越打辦法越少,於是都把目光投向各自球隊的領袖。
G4的巴特勒「只」拿了22分。濃眉接管對位,配合延誤規避點名,是湖人壓制住巴特勒的主要原因。G5這組對位在延續,避免點名的策略也在延續,巴特勒沒有穩定的持球投三分,湖人這麼防他有底氣,但G5湖人用相同的方式卻沒有阻擋住巴特勒。熱火讓他們的主將出戰47分鐘,幾乎每個回合都圍繞他展開戰術,巴特勒把整個熱火帶活了。
熱火在點名方式上有個改進——他們的射手更多繞到濃眉身後去做背掩護,濃眉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從掩護牆後繞防巴特勒,很容易結結實實的被掩護影響,這樣巴特勒就能獲得出手空間,或者逼出換防。
巴特勒奠定勝局的這次突破,也是利用的背掩護。莫裡斯想當然的去封堵掩護側,沒想到克勞德去了詹姆斯身後掩護,詹姆斯被擋住,給了巴特勒突破挑戰濃眉的機會。
熱火這招用得極為頻繁,效果也很好。詹姆斯在上半場最後兩個回合的防守中對位巴特勒,意識到了熱火套路,但兩次都沒防住:
第一次沒防住,是因為詹姆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擠過身後希羅的掩護上面,沒想到希羅竟然直接拆出了,詹姆斯重心還在往後靠,沒有撲防;
第二次沒防住不怪湖人——防得很好了,詹姆斯指揮了波普的防守站位,隆多則指揮濃眉跟自己無球換防,這樣巴特勒不管走哪一側,湖人都可以換防,納恩又多餘跑了一次手遞手,給了詹姆斯和波普再換防的機會。最後剩1秒,庫茲馬在三分線換防巴特勒本來已經高枕無憂——奈何巴特勒太強。
應該說,湖人這輪系列賽已經逐漸的摸出了巴特勒擋拆的套路,儘可能的不讓他找到錯位,也努力的不讓熱火其他人在無球跑動中覓得機會,熱火有很多次進攻被防到無計可施。
但巴特勒還是有辦法。
告訴我,巴特勒最鮮明的特質是什麼?
各位都會說,當然是硬。
巴特勒的名字跟硬這個詞已經完全綁定在一起。但巴特勒如果只是一味剛猛硬打,他早就被湖人制裁了。
巴特勒硬朗的另一面是他的聰明,他是這個聯盟裡勒布朗之外,另一個可以把鐵血衝鋒和後排指揮合而為一的巨星,他清楚的知道隊友在哪裡,即將出現在哪裡,並且跟球隊的整體戰術融合的極佳。現在的熱火,由巴特勒主導了絕大部分進攻,但巴特勒並不每個回合都持球發起,他經常作為掩護人身份參與到戰術中:
他做策應時,會在隊友都跑不出機會後,再嘗試用個人能力解決問題。
巴特勒除了大量主攻,還有重要的策應價值,他也做到了個人與體系之間的完美切換——巴特勒相當於扮演了勇士隊格林+杜蘭特兩個人的角色。
這也是為什麼湖人敢夾擊哈登,卻不怎麼夾擊巴特勒——巴特勒身處一個良好運轉的體系之中,這個體系隨時準備用其他方式懲罰對手。
巴特勒尋找錯位的耐心也令人震驚。我們之前看過濃眉防威少的場面,威少的回應方式是——中距離跳投或者硬衝濃眉,前一招看臉,後一招看命。再看巴特勒面對濃眉找不到錯位時,他會反覆確認這個回合是不是還有其他機會,直到發現完全沒有別的路可走,他才會挑戰濃眉。
這種耐心總會有回報,比如下面這樣的回合——終於,濃眉摔倒了,巴特勒借這個機會突破,底角鄧羅接應到位。
這樣的球沒有什麼強硬的內容,有的就是耐心、視野和對於隊友會出現在正確位置的信心。
這是巴特勒對比賽的掌控力。
說完了這些,我們再去說巴特勒的硬。
巴特勒的硬又分兩種,一種硬是剛勁勇猛,在熱火必然有人拖空間的現在,很多回合最後都會打成籃下有協防的強起,這個活不好幹,但巴特勒擅長,造犯規,2+1信手拈來。
第三節這幾次強硬的進攻籃板更加誇張——第一個籃板球導致詹姆斯有點崩心態,第二個補籃玩命的硬拼了霍華德,第三個籃板則是在濃眉頭頂拿到的。
巴特勒只是介於得分後衛與小前鋒之間的身高,臂展有硬傷,他能在比賽中頻頻上演這些剛猛的畫面,除了天生的運動能力,靠的是他從苦練中獲得的鋼筋鐵骨——你可能聽說過各種有關巴特勒苦訓的傳聞,我們不知道哪個是真相,但比賽呈現出的東西不會是假的。
巴特勒的另一種硬,是內心的強大。
他不算一個跳投精準的持球手,但你不敢在巴特勒決心摧毀防守的時候輕視他的投射,他在這輪系列賽裡近中距離爆表,第四節濃眉受限於腳踝傷勢不能緊跟他時,或者輕易的把莫裡斯換防給他時,巴特勒完全不手軟。
高階數據一直認可巴特勒的價值果然是有道理的——一個全功率的巴特勒,他跟勒布朗詹姆斯做的事情有姿勢上差別,本質上卻別無二致。
那麼,姿勢上的區別在哪呢?
如果詹姆斯和巴特勒都是武林高手,他們在對敵時,詹姆斯可能一出手就制住了對手的穴道,而巴特勒需要左手先畫個圓做個虛招,右手再切對手中路,才能拿住敵人的脈門——天賦級別的不同,決定了詹姆斯解決問題更加直接:
詹姆斯跟濃眉的長傳連線可以直接擊垮防守,詹眉連線是別的隊難以複製的一擊必殺;
詹姆斯在快速推進中直接創造三分空位的能力極強。巴特勒做不到詹姆斯的推進壓迫感,對手不會在罰球線堵幾個人去阻攔他,也就不那麼容易創造45°的三分空位;
詹姆斯是更可靠的持球投三分手,這場比賽命中6個三分,完美的回應了繞防。巴特勒的三分沒有這麼強;
同樣都可以剛猛直擼,也有程度上的差別——如果巴特勒是一頭餓狼,可以以小博大,那麼詹姆斯就是一頭猛虎,他比他的獵物們都要龐大一圈。
詹姆斯的這些「直接」的優勢,讓他可以不用像巴特勒那樣耐心,就能打穿對手的防線,而巴特勒需要跟球隊體系融合得更加天衣無縫,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這場比賽,詹姆斯也一直用這些「直接」的方式幫助湖人解決問題。雖然湖人這場擁有不錯的攻筐數據,但拋開快攻直接打穿不談,事實上,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一場湖人在陣地進攻中,如此高度依賴詹姆斯在弧頂面筐點名的比賽,並且掩護人大量選擇了向三分線拆出,熱火的延誤回追做得非常大膽,詹姆斯經常可以精準的找到做掩護拆出的射手,但能不能回應卻是兩碼事。
這又是詹姆斯與巴特勒這場比賽「姿勢」上的另一個不同:
鄧肯羅賓遜7個三分,除了無球掩護後的強投,還有他跟巴特勒之間的連線,他的跑動可以在湖人無球防守者身後搞動作——湖人強調了緊跟跑戰術的鄧羅,卻忽略了弱側埋伏的鄧羅,鄧羅在正確的位置接應了他們的超級英雄。
帕金斯說,鄧羅是G5這場比賽裡,巴特勒身邊的「羅賓」——正是如此,事實上,不只是鄧羅,納恩和希羅也在與巴特勒的掩護配合中收益,巴特勒和他的射手團隊們形成了良好的互動。
勒布朗這場比賽,比巴特勒打了更多的弧頂點名,也在反覆為他的「羅賓」們創造機會——波普,湖人第三球星,的確在比賽的前半段幫助了勒布朗,甚至他跟濃眉的卷切戰術作為一個小解法,被反覆使用來填補濃眉交出的持球權,但他在第四節關鍵的點名裡沒能回應,庫茲馬全場都沒能回應,丹尼格林當然也沒有,並錯失了全場最致命的一次點名。
我是在抱怨勒布朗的隊友不給力嗎?
沒有,我只是覺得這是個有意思的故事。
如果詹姆斯和巴特勒各自代表一個超級英雄,那麼今天的劇情就是蝙蝠俠大戰超人(動畫電影《黑暗騎士歸來》)。超人無所不能,不可阻擋,但蝙蝠俠對他說,「This is between you and me!」
然後他與超人廝打在一起,卻讓綠箭俠埋伏在側,創造出一個完美的時機,綠箭俠射出了那支帶有氪石粉末的箭。
接著羅賓開著蝙蝠車趕到,接走了綠箭俠完美撤退。
最後,吸入氪石粉末的超人無力的癱在蝙蝠俠面前,被狠狠的爆揍了一頓。
這一套連擊並非蝙蝠俠一人完成,但一切都在他的謀劃與掌控之中。
G5熱火的勝利,不見得能改變最後的結局,但吉米-巴特勒,30順位的球員,跟滅霸詹的天賦相比只算一介凡人,但以凡人之軀對抗神明,巴特勒在總決賽上已經做到了兩次,兩次都是爆砍分數的同時送出三雙,這正是勒布朗過去帶隊獲勝的樣子。
蝙蝠俠大戰超人故事的最後,蝙蝠俠打倒了超人,對他說:「我要你記住打敗你的那個人」,然後,「死」在了超人面前。
但超人將永遠忘不了這一戰,他將永遠對凡人的力量充滿敬畏。
這就是吉米-巴特勒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