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注水玩觀眾,觀眾快進玩製片,倍速看劇時代,只是苦了老年人

2020-12-22 影視綜藝烹

維權聲明:

本文乃百家號作者辛苦原創,為防止被抄襲和搬運,本人已經與百度維權及網絡維權騎士籤定了原創維權協議。凡有抄襲者、搬運者盜抄本文,百度搜索必將於第一時間發現。屆時百度維權機構必將在第一時間找到抄襲者所在平臺進行交涉。屆時,抄襲者將面臨被所在平臺取消帳號的危險。

其實,小編的這個話題來自於四味毒叔在中國電影金雞獎典禮之後所辦的論壇,在論壇演講中編劇宋方金再次提到了大IP+小鮮肉的水劇模式以及美國推行變速看劇的情況。當時,宋方金說,奈飛公司在推出這種看劇功能時,一度遭遇好萊塢的導演和演員們的集體反對,理由是「發行方不能改變也不應該改變內容的呈現方式」,注意,這裡面有一個關鍵詞,「變速看劇」,和我們國內的倍速看劇可絕對不是一個概念。

《四味毒叔》片頭

另外,奈飛公司的變速看劇既有加速,也有減速,比如他們有比正常速度低0.5的速度(其實我們的網絡平臺也有0.5倍速),為的是照顧聽力、視力有問題的聲障人士。而最大的倍速才僅僅1.5倍。這不僅讓人想到了國內的製片和導演們,難道大家不覺得汗顏嗎?美國的電影就不用說了,不可能注水,這裡要說的是美劇,我們也都知道,他們的產業機制及作品本身的情節濃度,根本就容不得導演注水。否則,等於是自殺。

金雞論壇一角

即便那樣,一些視頻網站還照樣推出了變速看劇。而國內的電電視劇或部分網劇,即便是2倍速大家都覺得遠遠不夠用呢,甚至在遇到注水比較厲害的情節時,大家就直接拉動態條跳了。甚至有的電視劇,很多網友都選擇跳集觀看。從觀眾的評論反應來看,當他們遇到某個人物很不爽的時候,他們甚至把該人物的情節直接跳過去,所以說該角色本身就是注水角色或注水人物。

宋方金在演講

說到注水人物或注水角色,大家應該還記得《人民名義》裡的鄭勝利、《破冰行動》裡的陳珂、《獵手》裡的劉癩子吧?這些都是注水人物。咱們還是回到注水劇上來,水劇多發生在臺播劇裡,這期間的利益鏈條是:商家靠電視劇的跟片廣告推廣商品——衛視臺通過播劇賺廣告費——製片方賣片給電視臺賺取賣劇錢——觀眾看劇又看廣告再去購買商家產品。看到沒有,最終遭遇盤剝還是我等電視觀眾。既浪費時間精力,又搭錢買商品。

《新世界》封面

而這個利益鏈條本身就成了注水劇的溫床。首先是商家追求廣告的曝光率和到達率,所以電視劇的大集數和大體量就成了必然選項。很多時候電視劇還沒拍完呢,電視臺已經把商家的前期廣告費拿到手了。那個時候臺裡購片大姨們神通非常廣大,她們是製片方的姑奶奶,一到劇組探班,就有很多小鮮肉陪著吃飯喝酒。因為這些大姨們出手闊綽,像《新世界》、《如懿傳》、《楚喬傳》、《三生三世》之類的水劇,在大姨面前都是小意思,甚至上百集的電視劇都能給你吃下。因為這正是商家所喜歡的劇集規模和體量。

《如懿傳》封面

後來隨著幾大視頻網站的發展和火爆,上述利益鏈條的悖論與漏洞便暴露出來了。商家跟片廣告的目標客群是消費能力旺盛的年輕觀眾。可是,80%以上通過電視來看連續劇的卻都是老年觀眾。而幾乎100%的年輕觀眾都是通過手機上視頻網站去看電視劇的。而且每一個視頻網站都有倍速播放功能。這種功能對於注水劇來說就是一把屠刀。任何注水劇情都被這個功能給切削乾淨。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封面

這樣一來,最終受苦的就是老年人觀眾了。他們因為視力不濟的原因,只能選擇通過大屏電視來看注水連續劇,因為手機上的小字他們都看不清。所以,此時老年人們便面臨著三方面的煎熬,一方面的煎熬是劇情的拖沓與緩慢;二方面的煎熬是大量的廣告(將近20分鐘的廣告時間);三方面煎熬,有一些老年人花錢去購買商家的產品(儘管商家目標是年輕人,但也有倒黴中獎的老年人)。

《楚喬傳》海報

從前,注水劇橫行的時代,導演注水玩觀眾,觀眾弱勢很無奈,而在視頻網站比較發達的當下,導演注水玩觀眾,觀眾倍速玩製片,最終針對的還是製片人或投資人。而隨著國家限集令政策的出臺,新的注水劇減少了,但是卻逼出了很多庫存臺播注水劇。之所以積壓是因為衛視臺越發謹慎了。所以,很多庫存臺播劇在情急之下,只能是小姐身份丫環價地把自己賤賣給了網絡平臺。而網站可不慣你製片方的毛病,不但價格壓得很低,而且還得把水戲全部擠掉。所以,目前網絡上首播的電視劇,一般都沒有體量太大的。

相關焦點

  • 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意思?觀眾為什麼二倍速追劇你是怎麼看劇的?(2)
    「其實二倍速會有些誇張,1.5倍速和1.25倍速正好,主角們的表情動作都能看得清,語速也算正常,不會耽誤劇情的發展。」李彥說。倍速播放可以節約時間,也成了人們檢驗劇集好看與否的手段。開倍速看劇時,如果感覺故事不精彩、人物對白不吸引人,觀眾可以迅速地選擇棄劇。
  • 倍速播放成追劇標配,觀眾為什麼這麼著急?
    記者觀察:倍速看劇不等於倍速生活劇情注水、觀眾時間碎片化、移動端技術便利化,只是倍速刷劇的表層原因。觀眾的倍速看劇還和時代變化有關,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做什麼都要求快,我們願意為一件事情付出的時間越來越少。就像我們叫外賣要求30分鐘以內送達,充會員為了跳過片頭60秒的廣告,三分鐘就能遍覽天下大事,買東西要求一天之內送貨到家,發出一條微信希望對方能秒回,出一趟遠門希望有高鐵幾個小時就能到。
  • 二倍速追劇,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總愛注水?
    看個劇都要開二倍速。」所謂「二倍速」,就是將播放速度調快至原來的2倍。1小時的劇,二倍速只要30分鐘就可播完。既節省了時間,又不會遺漏重要的情節。這句話引發網友群起響應,大部分人感同身受——「不開倍速都不適應」「那是因為沒有三倍四倍的播放」。打開各大視頻網站,播放影視劇時總能看到「倍速」的功能,從0.5倍速度起,最高可以達到2倍。
  • 迫使觀眾倍速播放注水電視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頭圖來源:《長安十二時辰》在看很多電視劇的時候你會發現,即便是開了2倍速播放也不會影響你對劇情的理解。在2018年之前,只有一些在線教育網站有倍速觀看功能,目的是為了方便學生複習網課、提高效率。然而2018年之後,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紛紛加入了倍速播放功能,該功能一經上線就受到了用戶的熱烈歡迎,到2020年幾乎所有的視頻網站都有了倍速播放的功能。倍速播放,到底有多受中國觀眾的歡迎呢?
  • 「只看微博也能成為《三十而已》十級學者」,從倍速播放到微博追劇...
    最近的社交話題離不開熱播劇《三十而已》,其實不少人並未完整追劇,只是在微博刷了視頻和熱搜,就能輕鬆應對社交。在「倍速播放」之後,一味追求「爽文」的快食時代,「微博追劇」開始流行——在微博釋放劇中「名場面」短視頻,觀眾追看後也能大致掌握劇情走向。今天的上海電視節評委見面會上,著名電視劇導演鄭曉龍就坦言,不理解倍速看劇和微博追劇的流行。
  • 二倍速看劇,我以為last dance是首嗨歌
    害,就是倍速播放+快進唄。 part.1 倍速播放,當代年輕人刷劇標配倍速播放,是近幾年視頻網站興起的一個功能,觀眾可利用它來減緩或加快節目的播放速度,範圍在0.5倍-2.0倍不等(也有少數網站提供3.0倍服務)。
  • 《老酒館》口碑翻車:老班底也抵不過注水,編劇只是背鍋俠?
    早時看劇,老一輩導演編劇借市井小人物寫史詩,人情冷暖、民族大義、家國情懷全在故事裡。時值獻禮劇時期,娛樂向劇集沒有播出機會,恰有這麼一部劇重現舊日班底,帶著濃重的年代感而來,自然是備受關注。導演劉江多年深耕現實題材,執導過《媳婦的美好時代》《黎明之前》等多部高分口碑之作,曾多次拿下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華鼎獎的最佳導演獎,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電視劇導演獎項大滿貫得主。編劇高滿堂曾創作出《闖關東》《北風那個吹》《愛情的邊疆》等多部優秀作品,囊括飛天獎、白玉蘭獎、金鷹獎等眾多電視劇獎項最高殊榮,被譽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編劇」之一。
  • 為什麼年輕人刷劇喜歡快進,倍速播放的優勢在哪裡?
    年輕人一般用坐地鐵、午飯時間或者是睡覺前1小時追劇,為了省時間用倍速播放已經成為常態。"倍速播放",是近幾年視頻網站新添加的功能,用戶可使用播放軟體加快或減慢視頻播放速率,一般在0.5倍至2.0倍。在"2倍速"的情況下,一天半就可以刷完76集的熱門劇《甄嬛傳》。為什麼年輕人刷劇喜歡快進,優劣勢在哪裡呢?
  • "倍速播放"一天半刷完70集《延禧攻略》 觀眾太忙還是劇集太水?
    針對熱門大劇《如懿傳》,視頻網站提供了只看某位演員的觀看方式為觀眾「省時間」。  「當代年輕人時間有多緊張?看個劇都要開2倍速。」的確,「倍速播放」如今已成為眾多年輕觀眾追看國產劇的常態。所謂「倍速播放」,是近幾年視頻網站新添加的功能,用戶可使用播放軟體加快或減慢視頻播放速率,範圍一般在0.5倍至2.0倍。在「2倍速」的情況下,一天半就可以刷完70集的熱門劇《延禧攻略》。
  • 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啥意思?電視劇注水太多成主因
    看個劇都要開二倍速。」近日,一位網友在微博上的一句感嘆,引發了數千條轉發評論。網友們都有相似的想法——「不開倍速都不適應」。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倍速」播放變成了很多年輕人追劇的「標配」。倍速播放省時間還能檢驗是否好看「倍速」能夠改變播放的速率。
  • 《香蜜》編劇製片撕逼羅雲熙躺槍?揭秘你不知道的國產劇注水內幕
    一開始不少人並不看好它,但憑藉劇情和「 香蜜女孩」(喜歡這部劇的觀眾)的安利,無論收視率還是網絡播放量都頗為可觀。可好景不長,隨著劇集推進,微博上關於《香蜜》的吐槽多了起來,主要集中在男女主角戲份變少。觀眾發現,大概是從30集前後開始,《香蜜》過度刻畫男二號,部分集數男一號的戲份竟然只剩下2分鐘不到,指責配角「加戲」、劇集「注水」的聲音也多了起來。
  • 為什麼看劇都用倍速?YouTube網紅在抖音吸粉;美團為什麼不激進
    【今日資訊頭條 | ×2快進!為什麼年輕人看劇都用倍速】來源:網易科技為什麼年輕人看劇都用倍速熱門劇集和綜藝是年輕人的共同話題,要想融入,咱就不能尬聊,所以通過倍速快速了解某部劇的大概內容成了一種剛需。
  • 年輕導演"討好"年輕觀眾 英文歌曲已成國產劇標配?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熱播劇的觀眾都以年輕人為主,而新崛起的年輕導演主動接觸大量美英日劇,也形成了以歐美音樂為背景的更加豐富的審美取向。業內人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製片方一般會尊重年輕觀眾和導演的口味和決定。   誰在用?
  • 年輕導演「討好」年輕觀眾 英文歌曲已成國產劇標配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熱播劇的觀眾都以年輕人為主,而新崛起的年輕導演主動接觸大量美英日劇,也形成了以歐美音樂為背景的更加豐富的審美取向。業內人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製片方一般會尊重年輕觀眾和導演的口味和決定。 誰在用?
  • 觀眾已經「抓狂」,聽聽導演怎麼說
    更有觀眾調侃,「這部劇從開頭就把殺手線索一步步指向某個人,然後又推翻,演了40集只演了七天的時間,我看可以改名為《是誰殺了賈小朵》。」作為整個故事的「戲眼」,一開篇處作為男主角徐天的未婚妻,賈小朵的突然被殺中斷了兄弟三人的離京計劃,圍繞著「誰殺了賈小朵」的疑問所牽引出的一系列劇情,不僅有著懸疑劇的緊張,更有探案劇的條分縷析。
  • 《第二次也很美》看到哪裡想快進?看到哪裡看不夠?
    其實,很多時候,我也挺佩服自己和那些一起堅持下來的觀眾的,因為這是一部好壞摻半、精華與注水雜揉的電視劇,大家能一起堅持著看到結束,真的很佩服大家的堅持與耐心。因為,這部劇也是在國產劇的大環境、大江湖下誕生的。
  • 《鶴唳華亭》開篇讓人願意慢品 或能拯救「倍速觀劇」
    《鶴唳華亭》開篇讓人願意慢品,因為強情節、細緻國風、精練臺詞 拯救「倍速觀劇」,長篇連續劇或能做到-本報首席記者王彥>不久前的中國網絡視聽論壇上發布了一則調查分析,數據顯示,超七成年輕人在視頻平臺追劇時會開啟「倍速」功能、「只看他/她」功能,甚至認為「看完預告等於追完一集」。
  • 36集抻到63集:《香蜜》「注水」 誰來「背鍋」
    一開始不少人並不看好它,但憑藉劇情和「香蜜女孩」(喜歡這部劇的觀眾)的安利,無論收視率還是網絡播放量都頗為可觀。可好景不長,隨著劇集推進,微博上關於《香蜜》的吐槽多了起來,主要集中在男女主角戲份變少。觀眾發現,大概是從30集前後開始,《香蜜》過度刻畫男二號,部分集數男一號的戲份竟然只剩下2分鐘不到,指責配角「加戲」、劇集「注水」的聲音也多了起來。
  • 只有8集,王志文江珊主演的這部愛情劇一分鐘都不想快進!
    翻看近幾年的熱播劇,古裝劇基本上在50集以上,職場劇和偶像劇都有越來越拖沓的趨勢,4月份公布的《2018年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的電視劇平均單部集數達到39.8集。一部新劇,從頭追到尾好辛苦,然而別人追完你再追,又太費時間。
  • 凱麗女兒演技被嘲拉低平均分,觀眾大喊棄劇
    收視爆表、豆瓣評分8.4,陳寶國和秦海璐主演的《老酒館》,本來無尿點地演到20集了,不少觀眾說:比《老中醫》好看!結果昨晚,「小棉襖」一上線,觀眾就開始快進。而陳寶國這一段的戲,教科書演技,他苦笑著對孩子訴說妻子的遭遇,這小棉襖完全接不上,導演只能給拉遠景,避免面部特寫暴露演技。再說這個小棉襖的小乞丐造型,我估計是仿照「黃蓉」,看著髒兮兮亂七八糟,實際細皮嫩肉、妝容精緻,睫毛眼線一個不少,特別是眉毛畫得格外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