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跟一個朋友聊天,說他準備去美國旅遊,就問他你跟人交流怎麼辦?他說有翻譯軟體啊,怕什麼?
額。。。。。。
手機越來越智能,翻譯軟體也越來越智能,但是真的智能到,不用學習外語了嗎?
現在軟體的智能,就現在的科技水平來講,再智能也還只是軟體。如果懂一點英文的話,看看那些軟體翻譯的句子,不是單詞,有時翻譯的簡直就是不知所云,就比方「不知所云」這個詞兒,你讓他翻譯下,就算他翻譯出來了,如果沒有一定的外語基礎,你能確定他準確的翻譯出你想要的意思了嗎?
再者,一些經典名著,翻譯的時候,不管譯者的水平多高,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多多少少都有些差異,比方古典名著《西遊記》,翻譯到外文,正常一點兒的翻譯成《Journey to the West》或者《Record of a journey to the west》,還有的翻譯成《Monkey Goes West》或者《Monkey King》,西遊記不僅僅是孫悟空的事情,還有唐僧、八戒、沙和尚和那些神仙妖怪,再者Monkey?我們是孫悟空齊天大聖好不好,一個簡單的Monkey能概括的了?
前段時間看了尼古拉斯凱奇的一部電影《Matchstick Men 》,中文翻譯成《火柴人》,字面意思上看,沒有毛病。結果看完電影,都沒有發現跟火柴有半毛錢關係。去查了查英文裡火柴人的意思,才恍然大悟。火柴人,美國俚語,說的是那種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子。一個厲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辦法用高超的騙術,誇張火柴的效能,並且讓一堆人捧著現金搶著向他買火柴。很明顯,電影裡的凱奇,就是俚語中的那種人。
現在想想,我們看到的那些大批量翻譯出來的外國名著,有些寫的簡直莫名其妙,但是當你看原著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是這個意思啊。本來枯燥無味,不明所以的對白,讀到原文,才發現是這樣的幽默搞笑。
再者,語言,畢竟是用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如果跟外國友人交流,每人拿個手機,用智能翻譯軟體交流,那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再是你不懂我的心,而是軟體不懂你我的心。
還有哦,家裡有小孩子了,你是願意用流利的外語輔導他,還是直接扔給他一個智慧型手機軟體,讓他用軟體跟別人交流?
親愛的朋友們,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