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日本人的曖昧語調,拒絕人都很含蓄

2020-12-25 煌熇落九天

「這是什麼?」

這是一句非常常見的日語問句,初學日語的朋友沒人不知道該用那句日語。

「これは何ですか。」

但是和日本人工作了這些年,我卻不再使用這句「ですか」,反而常用「これは何でしょうか。」

可別小看這句「でしょうか」,這是日本人的常態表達方式,反而「です」這樣的敬語,要在特定的場合才會使用。

曖昧而婉轉的日本人

要正確使用日語,首先需要了解日本以及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曖昧的表達方式時日語的一大特點。

我們的老闆是東京人,常年在美國、香港、中國大陸三地到處跑,如果他當時不在內陸,我們不知道他的行程安排,萬一他在開會,隨意聯繫他就不太好,所以很多時候時通過他常駐內陸的助理來進行信息傳遞的。

在一次廣告方案的企劃中,董事長特助給了我一個這樣的回答:「この見積価格はちょっと厳しいかもしれない。(這個報價可能有點困難。)」

我當時理解的「ちょっと厳しい」就是【有點困難】,但是並不是說【絕無可能】的地步,加上她結尾用的是「かもしれない」,而不是「非常に」「無理」「駄目」這樣比較肯定的詞語,所以我離開特助辦公室以後,還等著老闆給批覆。

大概等了兩三天,助理突然問我,新的廣告方案怎麼樣了,老闆在問。

我當時很納悶,就回覆說方案不是給你了嗎?你沒給老闆看嗎?

助理也很納悶的說,當時不是拒絕了嗎?

我更納悶了,什麼時候拒絕的?

她說當時就說了「この見積価格はちょっと厳しいかもしれない。」

我才反應過來,看似有機會的報價,其實老早就通過老闆預先給助理的底價給拒絕了。

我天真的以為「ちょっと厳しい」是【(經費)有點緊張】,結果竟然是【(預算)毫無希望】的。

日本人在表達自己主張的時候往往非常含蓄

他們在句子的末端使用「かもしれない」「でしょうか」是為了照顧雙方感受,減少話者的言語衝擊力,以及聽者的壓力。

日語句子長,因此語速極快,黑白分明的表達方式容易給對方造成很大的聽覺衝擊,而委婉而曖昧的表達則可以讓對方更加容易接受自己的提議,並且這種「並非一錘定音」的交流方式,可以讓雙方在不斷溝通中找到更合適的磨合點與方案。

所以我總結了一個,當日本人和你談一些比較重要決定的事情,只要他給你說「かも知れません」這樣【保不齊,可能會,也許】的時候,你統統默認【被否定】,基本沒差(當然也要依據一些當時情況來定,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不過作為耿直的中國人,一開始和日本人交流的時候,真的覺得日本人這種曖昧的不得了的方式十分難受,「你倒是給個準信啊」,每次都害我等半天、結果之前的那句模稜兩可的話竟然就是「肯定的否定句」。(這句話也好曖昧)

但是既然學習了別人的語言,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使用「正統而標準」的日語和日本人交流,所以我們在學習日語的時候,一定要理解日語,理解日本人的行為習慣,才能真正的運用到「標準」日語(不是指課本的標準)。

最後,希望大家及早提高日語思維方式,日語進步,工作順利。

相關焦點

  • 曖昧的日語——日語中的「いいです」到底是不是好的意思?
    但之前看到有人說在日本生活的時候有時候聽到日本人明明說的是「いいです」,但是對方好像並沒有表示贊同的意味在裡面,「いいです」難道不是表示可以,好,贊同的意思嗎,為什麼對方表示拒絕也用這個詞呢。這裡就要給大家討論討論日語裡面的「いいです」到底是行還是不行。第一個我們要知道這個詞的用法其實很模糊很曖昧,「いいです」這個短句的本意是好,可以的意思。
  • 日語:漢語詞彙表達明確,但卻不符合日本人的社交習慣
    中國學生學習日語的時候,往往喜歡使用母語中文的習慣來使用日語裡面的詞彙,然而偏偏這樣是和日本人使用日語詞彙的習慣有些不同。其間可以看出,我們其實更容易使用和中文比較接近的【漢語詞彙】,卻不是日本人平時使用的【和語詞彙】那麼要怎麼樣迴避日本人覺得生硬不自然的漢語詞彙呢日本社交是一個比較委婉甚至曖昧的交流方式,他們不會非常直接把意圖說出來,因此,我們要迴避一些明確的表達方式。
  • 曖昧,才是日本人的生存哲學
    日文「あいまいな」(曖昧な),音同「哎呀媽呀」,類似中文的「曖昧」,有「不太清楚,比較含混」的意思。中文常常用曖昧包裝愛情,比如許多情歌裡唱的那樣:「曖昧讓人受盡委屈」,或者「反正現在的感情都曖昧」。日劇中其實也有這類「中式曖昧」,比如《勝者即是正義》裡小黛律師和雅人叔之間的感情關係。
  • 日語:日本人不善於表達「No」,要或不要都是繞著彎來表達的
    一直以來,我都常有說日本人說話的時候曖昧婉轉,表達意願之前,先表達其情緒。相對而言,中國人的語言模式就更加簡潔明快,直截了當。比如我們在購物的時候,中國的商場購物詢問某個商品的時候,碰到缺貨的時候,營業員就會直截了當地說:「沒有」。
  • 日語入門導學:日語的文字,音節,音素,聲調和語調
    日語學習的奮鬥路上#全職媽媽愛學習#一路相隨。提到日語學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五十音圖」。大多數人日語開始的地方或許都是從背誦「五十音」開始的。但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從整體上聊一聊日語的文字。當我們宏觀上對日語這種語言有了了解,才能找準目標,理清思路,有的放矢的學習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曖昧日語廣告刺痛了中國人的心
    昨晚,在平海路上的一塊用日語書寫的燈箱廣告牌附近,精通日語的吳先生憤怒地說。  這塊燈箱廣告牌,就擺放在平海路上右側人行道上,大約1米多高,通體呈豔麗的桃紅色,上面寫滿了日語,曖昧而醒目地在都市繁華的夜裡招徠生意。
  • 不可以說「不」的日本人,要怎麼拒絕別人呢?
    不要把日語的「いいえ」當作英語的"no"來用日本人不會說「不」,因為日本人在說話時必須顧及別人的感受,這種思維在日語稱為「思いやり」。當日本人想拒絕別人的邀請,或反對別人的意見時,直接說「不」是極嚴重的,尤其是面對客戶或上司時,更加是禁語。另一方面,若不清楚日本人拒絕別人、反對意見時不說「不」的民族性,則可能會將日本人暗示的「不」當作「是」,或是抱怨日本人說話曖昧不清。
  • 聯合國確定6大通用語言,日語被無情拒絕,理由讓日本人無地自容
    聯合國為了方便各成員國之間的交流,確立了6大世界通用語言,日語申請加入為何被果斷拒絕? 眾所周知,日本已經覬覦聯合國五常的位置很久了,其政府一直以來都致力於將日語納入聯合國官方通用語言,但是,日本數次發出的請求都被聯合國無情拒絕。不過這也並非是故意針對,反而真正理由讓日本人無地自容。
  • 聯合國確定6大通用語言,日語慘遭拒絕,理由讓日本人無地自容
    日語申請加入聯合國官方通用語言遭拒日本覬覦聯合國五常的位置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多年來日本政府也一直致力於將日語納入聯合國官方通用語言,不過,日本發起了多少次申請,聯合國就無情拒絕了多少次,而且這並非是聯合國故意針對日本,真正的理由讓日本人無地自容。
  • 曖昧日語廣告竟現杭州鬧市
    曖昧日語廣告竟現杭州鬧市 昨晚,在杭州平海路上的一塊用日語書寫的燈箱廣告牌附近,精通日語的吳先生憤怒地說。  這塊燈箱廣告牌,就擺放在平海路上右側人行道上,大約1米多高,通體呈豔麗的桃紅色,上面寫滿了日語,曖昧而醒目地在都市繁華的夜裡招徠生意。
  • 語言點擊:與日本人交流所必備的日語會話技巧有哪些?楊老師詳細解讀!
    同學們如果想在日語口語方面有所突破,必須要理解日語會話中所體現出來的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特點。那麼,在和日本人進行溝通交流時,需要具備哪些會話策略和技巧呢?楊老師根據自身15年的留日經驗,歸納總結除了以下幾點,僅供同學們參考。
  • 「不用了(表示拒絕)」用日語怎麼說?
    「不用了(拒絕)」的日語說法是:いいです。
  • 新手小白快速學會日語
    很多學生在剛剛接觸日語的時候不了解日語的發音規律、發音方法、和日本人說日語的感覺,也因為沒有一個好的語言環境,而導致了「方言」式的日語。在日語教學中,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去忘掉自己的方言,說一口漂亮,標準的日語。具體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在練習日語口語的同時,不懂的可以加q54416512也要多練習普通話的發音和自身說話時的語速、語調。
  • 標日同步課堂|入門單元-日語的書寫方法(2)(聲調和語調)
    如: かなさ  (魚)ちゅ  うごく(中國) てた もの(建築) りたくな   うこう(成田機場)由於日語的這一聲調特徵,日本人一聽到聲調下降,就會感到一個單詞說完了。而例b下降的地方只有一處,所以日本人一聽就知道是一個詞。大家看,有完全相同的假名組成的句子,意思卻完成不一樣。由此可見,單詞的聲調在區別句子的意思時,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人剛剛學習日語時,容易升降過多,發音聽上去不自然。為了掌握日語的自然發音,請大家不要忘記上述的兩條規則。下面介紹名詞聲調的四種類型。
  • 「小姐一直在等著你們」 曖昧日語廣告現身杭州
    「小姐一直在等著你們」 曖昧日語廣告現身杭州
  • 為什麼日語中髒話很少,日本人又是怎麼看懂美國影視劇的?
    日本是一種恥感文化,集體文化,含蓄文化,敬語文化。比如說中國的國罵裡面最常見的,最讓對方受不了的一般都是和性有關的,和對方父母,祖上有關的,比如CNM之類的,這是因為中國文化是祖先文化,孝道文化,性恥文化。
  • 明好日語丨日本人說話句尾老喜歡加「けど」這到底是啥意思?
    很多小夥伴剛到日本時會發現日本人說話總是會帶けど、ですけど、けれども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在句尾加「けど」?可這些到底怎麼用呢?曾經有日本朋友說:只要是外國人,基本上一說日語就可以聽出來是外國人。究其原因,原來真正的日本人說話不會把話說死,而是留點小尾巴,讓對方能接下去,比方說「けど」就是常用的小尾巴之一。理論上它是錶轉折的,但是實際用法往往是用來舒緩語氣的。比方說,我們可以說,「我認為地球是圓的」。這就很外國人。如果對方不同意,他就很難接下去,非要接的話就會讓雙方都感到尷尬。
  • 讓日本人誤會的中式日語,以後不要說啦
    很多中國學生在學習日語的時候,由於對日語文化不夠了解,從而造成了很多的誤會。因為日語中存在許多的漢字,很多小夥伴卻以為它們是相同的含義,隨意卵用,甚至覺得自己說出來的漢語發音和表達是對的,但是事實上真正的日本人其實並沒有辦法理解。
  • 平成日語小課堂——日語語音語調
    ◎ 表示單詞中的每一個假名都是平調。★補充一個重要的發音技巧:日語中經常出現一些複合詞,這種由兩個或以上的單詞組成的複合詞,就要看作是一個單詞那樣,重音位置一般發生在第二個單詞中,然後整個複合詞讀起來是後面聲調下降。
  • 國際通用語之爭,日本人的申請被拒絕了!
    其實除了當初的中國申請漢語為通用語言失敗之外,還有一個國家被拒絕了,並且至今沒有成功,那便是日本的母語——日語,當初日本向聯合國申請將日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被聯合國拒絕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日本盟友太少,也就是日本母語支持者太少,這一切都與日本在發展中的所作所為有關,二戰期間,日本法西斯侵略了多個國家,如中國、菲律賓、朝鮮、新加坡、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多個東南亞國家,還有多個太平洋地區國家,一共30多個國家,因而日本的盟友特別少,使用日語的國家也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