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日語廣告刺痛了中國人的心

2020-12-25 浙江新聞

曖昧日語廣告刺痛了中國人的心
www.zjol.com.cn 2004年02月25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杭州人用這種方法招攬日本顧客,感覺真的很丟臉。」昨晚,在平海路上的一塊用日語書寫的燈箱廣告牌附近,精通日語的吳先生憤怒地說。

  這塊燈箱廣告牌,就擺放在平海路上右側人行道上,大約1米多高,通體呈豔麗的桃紅色,上面寫滿了日語,曖昧而醒目地在都市繁華的夜裡招徠生意。「有懂日語的小姐一直在這裡等著你們,某某俱樂部;非常健全的小賭博」,吳先生給記者翻譯廣告牌上的日語,「桃紅色,配上這樣的廣告語,只要日本人理解,這兒肯定都是做不正經生意的。」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常到附近友好飯店看望日本友人的吳先生就不斷跟這塊曖昧的燈箱廣告牌狹路相逢。漸漸地,吳先生摸到了廣告牌出現的時間規律,「白天沒有,一到晚上7點到8點光景,它就出來了。」去年12月底,日本人珠海買春事件被媒體曝光後,吳先生很高興地發現廣告牌不見了,但是風平浪靜了沒多長時間,廣告牌又若無其事地擺了出來。

  友好飯店裡住著不少日本客人,這讓吳先生碰到了難以避免的尷尬。3周前的一個晚上,他陪著3名來杭州旅遊的女性日本朋友去平海路上的永和豆漿店,撞見廣告牌。當時,吳先生一邊低下頭加快步伐,一邊指著對面的建築物解說,試圖轉移3名日本朋友的注意力,不料,其中1名女性朋友還是發現了這個醒目的廣告牌。「這裡是賣春的地方吧!」「我看也是的。」小吳至今仍清晰記得3名女性日本朋友互相嘀咕的聲音,還有她們那嘴角輕撇、難以掩飾的輕蔑神情。接下來的一路上,小吳四人原來輕鬆和諧的談話氣氛平添了一種強烈的尷尬。

  小吳說,雖然自己從沒去過廣告牌上所介紹的某某俱樂部,也不知道裡面是否真的做色情生意,還是僅僅用曖昧的廣告語兜攬生意,但是「自己的同胞寫這樣讓人瞧不起的廣告語,心裡真是難受」。

  採訪完小吳後,記者去了位於9樓的某某俱樂部門口。掛著閃爍珠燈的門閉著,記者拉開了門,就在屋內靠門的沙發旁,15個穿著暴露、濃妝豔抹的小姐把眼光投向記者,一見來的是名女顧客,又收回了視線。一名可能是領班的小姐走了過來,滿臉狐疑的神情,記者忙說自己來找一位朋友,小姐馬上問:「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記者謊稱是一名做外貿的中國朋友,小姐說:「我們這裡是日式酒吧,來的多是日本人。」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見習記者 洪慧敏

相關焦點

  • 曖昧日語廣告竟現杭州鬧市
    曖昧日語廣告竟現杭州鬧市 昨晚,在杭州平海路上的一塊用日語書寫的燈箱廣告牌附近,精通日語的吳先生憤怒地說。  這塊燈箱廣告牌,就擺放在平海路上右側人行道上,大約1米多高,通體呈豔麗的桃紅色,上面寫滿了日語,曖昧而醒目地在都市繁華的夜裡招徠生意。
  • 「小姐一直在等著你們」 曖昧日語廣告現身杭州
    「小姐一直在等著你們」 曖昧日語廣告現身杭州
  • 日語:日本人的曖昧語調,拒絕人都很含蓄
    曖昧而婉轉的日本人要正確使用日語,首先需要了解日本以及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曖昧的表達方式時日語的一大特點。在一次廣告方案的企劃中,董事長特助給了我一個這樣的回答:「この見積価格はちょっと厳しいかもしれない。(這個報價可能有點困難。)」
  • 東京溫哥:日語是最適合中國人學習的外語
    那有沒有一種語言,對中國人而言,是有先天優勢的呢?我想,除了日語,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個了吧?因為你縱觀世界,再也找不到哪個國家的語言,能像中文這樣,與日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是否熟練運用日語裡的漢語詞,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一個日本人有沒有文化素養的標誌(不信你去對比一下日本的小學、中學、大學的課本,就會發現「中文漢字」越來越多)。所以你才會看到,很多一句日語都不會的中國人,去日本旅遊的時候,吃喝拉撒都不誤事兒。但是,一句英語都不會的中國人去美國呢?
  • 曖昧的日語——日語中的「いいです」到底是不是好的意思?
    關於日語中奇妙而讓人困惑的表達方式。我們從開始學習日語的時候就知道「いいです」表達的是ok,好的,肯定的意思。這裡就要給大家討論討論日語裡面的「いいです」到底是行還是不行。第一個我們要知道這個詞的用法其實很模糊很曖昧,「いいです」這個短句的本意是好,可以的意思。但是它能夠根據使用的語境和語氣而產生不一樣的意思。表示肯定的「いいです」比較簡單比較容易判斷。一般用「いいです」表示肯定的時候,對方不會有猶豫的語氣。
  • 扎心了,老鐵!心被刺痛的感覺英文怎麼說?
    「扎心了,老鐵!」這句老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大概可以理解為「戳痛我的心了,哥們兒」。扎心扎到心坎上,這種被刺痛的感覺,英文你打算怎樣形容呢?Sting這個詞大家都知道,可以表示「刺」,也指「刺痛」,跟「扎心」的「扎」感覺也是蠻配的。例:His words stung her. 他的話刺痛了她。2. Hurt這個詞小夥伴們更是再熟悉不過了,可是你們會想著要用嗎?
  • 日語學習_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有哪些?
    當下,日語已成為國人選擇小語種的熱門語言之一,那麼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都有哪些呢?下面將由哆啦日語小編為大家介紹。其實關於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主要的還在於漢字和思維模式。哆啦日語_圖片來源網絡優勢二:日語中的很多漢字,都源於中國的古漢語,所以中國人學習日語在初級階段便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而這個優勢是外國人所不具有的
  • 曖昧千萬別走心!
    作者:陳大力,95後寫作者,無敵大長腿,鑽石少女心。你說和沒說的,她都懂。「 G O O D N I G H T 」曖昧王菲 - Di-Dar▼「曖昧是感情最美好的開端。」朋友曾將這句話當做戀愛信條。但最近,她忽然對曖昧深惡痛絕了起來。
  • 扎心了,老鐵!心被刺痛的感覺英語怎麼形容?
    「扎心了,老鐵!」這句老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大概可以理解為「戳痛我的心了,哥們兒」。好吧,扎心扎到心坎上,這種被刺痛的感覺,那麼你知道英文是怎樣形容的麼?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下吧!Sting這個詞大家都知道,可以表示「刺」,也指「刺痛」,跟「扎心」的「扎」感覺也是蠻配的。 例:His words stung her.他的話刺痛了她。2.
  • 「麼達日語」中國人學習日語有哪些優勢?
    在日語學習的過程中,經常聽到有人會這麼形容學日語「笑著走進來爬著出去」,其實相比其他語種,日語學習相對中國人而言是非常佔優勢的,不信,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981年日本內閣公布,日語常用語中存在1945個漢字,如果想讀懂日本歷史或者一般讀物,至少要掌握2500個漢字才可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看日劇動漫時聽不懂,但是看日語字幕會有一種大概能看懂的感覺。
  • 董明珠:中國人到國外買電飯煲刺痛了我
    原標題:珠海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中國人到國外買電飯煲刺痛了我【環球時報 記者 張妮】編者的話:「我愛你,中國」,不只是一句話,一首歌,更是一段往事,一個觸動內心的故事。2015年,中國人形成了一個到國外買電飯煲、馬桶蓋的潮流。如此簡單的業務產品,中國製造卻不能滿足國人的需求,真的對我們是一個極大的刺痛。那時候我們的重心是做空調,但我覺得既然我們有製造優勢,就有責任去挑戰家電產品。所以我們打造了一款世界級的電飯煲,由此一發不可收,接著做出了能一鍵煮好適合三高人群食用的糙米發芽飯的電飯煲和能一鍵煮出煲仔飯的電飯煲。
  • 很多中國人學習小語種,該怎樣看待學日語的中國人?他們很聰明?
    寫在前面:很多中國人學習小語種,該怎樣看待學日語的中國人?他們很聰明?在世界上,每個國家的人,都要學習別的國家的語言。但是,人們一般在學習哪些國家的語言呢?在歐洲,有的學者說,人們總是喜歡學習鄰國的語言,因為學了之後能夠用上。
  • 日語漢字源自古漢語的異同和其發展的優缺點
    日本人之前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要造日語的文字的時候,是直接拿了中國的漢字來用,當然有一些為了表示這是日語,也做了一些改動,所以大家今天看的一些日本的文字跟中國的繁體字是不一樣的。日本人在用中國的漢字的時候,很多漢字的意思也是直接拿過去用的。
  • 中國人學習日語到底有多簡單?
    說起日語,中國人每個人都會說上那麼一兩句。
  • 插隊外國人說「中國人出去」,刺痛了多少人中國人的心
    近日,網上曝有「青島3名外國人插隊檢測並叫囂:中國人出去!」看著這個標題就來氣,在中國的地盤上,憑什麼撒野?先了解具體過程:4月1日,當地市民在青島嶗山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排隊檢測核酸時,發現幾名外國人強行插隊。
  • 你學日語多久了?看這些習慣測試日語程度
    學日語太久對自己的中文有哪些影響,那麼學習太久日語的小夥伴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日本村外教網就和大家測試一下學習日語久了會有哪些特徵?2.日常說話會時不時來幾句日語學日語學的時間長了,和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會說一些日語出來,畢竟學的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一些交流的口頭禪,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的就出現了,有時候語氣詞呀也會出現。
  • 帝京日語優秀地鐵廣告設計徵集
    在帝京日語,不僅可以讓自己的日語知識提升,我們創造了很多條件(如日語角、比如所有級別都會插入的外教課、招募日籍志願者來帝京交流、等等)。只要願意配合,都能讓自己的快日語口語聽力突飛猛進。作為慶祝分校開業的一環,我們預計從12月起,在春熙路地鐵站投放定點廣告,這塊屏幕以後將屬於帝京啦
  • 「痛い」是痛,那劇痛陣痛刺痛用日語怎麼說?
    用日語表達「好痛」可以用「痛い」,但是疼痛也有很多種,用日語向他人(比如醫生)表達如何痛的時候,要用哪些詞呢?
  • 怎樣用日語讀中國人的名字?
    不過學日語的人是個例外,一般都是直接用自己的中文名字,只要把它讀成日語就可以了。那麼怎麼用日語讀中國人的名字呢?大致有以下兩種讀法。傳統讀法:漢字音讀眾所周知,漢字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所以現在日語中的漢字還保留了類似於漢語的讀音方式,這叫做「音讀」。
  • 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有哪些?
    日語是中國第二大外語,自清末時期開始,很多西方的文化和科技由日本這個「中轉站」輸入中國。新中國和日本邁入正常外交之後,受到一些影視、動漫作品和經濟等的影響,學習日語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到底對於中國人來說,究竟適不適合學習日語呢?優勢和劣勢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