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紅山文化——赤峰

2020-12-18 內蒙古文化和旅遊廳

1

符號是在不同歷史階段形成,凝聚和表達一定文化內涵、意義的象徵形式。赤峰文符號標示象徵著赤峰的形象、特徵和價值。

赤峰紅山

赤峰紅山位於赤峰城區東北郊英金河畔,是著名的紅山文化發祥地。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裡,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

興隆窪遺址

興隆窪遺址位於赤峰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東偏南,是一處多種考古學文化遺址群。除此之外,在附近範圍內還有史前文化遺址、趙寶溝遺址,紅山文化遺址,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等多處,從這裡便可看到中國北方從8000年至4000年之間人類活動的縱剖面。

興隆窪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將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的歷史向前推進3000年。為中華民族統一體的理論奠定了基礎。因此在海內外頗有影響。

遼上京遺址

遼上京遺址始建於神冊三年(918),號臨潢府,初名「皇都」,後改名「上京」,是遼聖宗以前的統治中心,位於赤峰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遺址城郭總面積5.9平方公裡,城垣為土築,北為皇城, 南為漢城,兩城連接呈「日」字形,南北長2.8公裡,東西寬1.8公裡。公元1120年被金攻佔,元代以後逐漸廢棄。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時國家公布的首批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共180處,遼上京遺址是其中之一。

喀喇沁親王府

喀喇沁親王府位於赤峰喀喇沁旗錦山西南19公裡的王爺府鎮,距承德東北150公裡,距赤峰西南70公裡,是內蒙古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王爺府第。

喀喇沁王府是清朝貢親王的府地,始建於清康熙十八年(1629年),先後有十二代喀喇沁旗蒙古王爺在此襲政。這個王府也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蒙古族王爺府。

貢格爾草原

貢格爾草原位於赤峰克什克騰旗東北部,總面積480萬畝,是一個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人文景觀、名勝古蹟與草原文化於一體的旅遊、觀光景地。

整個景區有北元·魯王城遺址、克什克騰石陣、第四紀冰川遺蹟、達裡諾爾湖等若干景點。

圖片來源於達裡湖

烏蘭布統景區

烏蘭布統景區位於赤峰克什克騰旗西南部,曾是清朝皇家木蘭圍場區。

景區自然旅遊資源以草原、湖泊、沙地、溼地、林地為主,以林木花卉、野生動物為輔,而且大多保存完好,被譽為沒有一絲人工雕琢痕跡的景區;人文旅遊資源以蒙古民族風情、古戰場遺址遺蹟、特色旅遊商品為主,以蒙古文化、特色飲食等為輔,是開展文化旅遊、民俗旅遊和產業觀光旅遊的載體,是《還珠格格》《康熙王朝》《漢武大帝》《射鵰英雄傳》《無極》《羋月傳》等古今影視劇外景拍攝地。

紅山國家森林公園

紅山國家森林公園座落於赤峰市老城區東北角英金河畔,佔地6.5萬畝。

整個公園分為紅山區、北山區、東山區和西山區四部分,分別生長著品種繁多的典型北方樹種。主要有黑松、雲杉、落葉松、楊、柳、榆、柞、樺等,還有各種藥材植物和野生動物。這裡還具有野生動物生存的良好環境和條件,野生動物種類眾多。

1991年經林業部批准建為國家森林公園,也是全國唯一一處人工森林公園。

紅山玉龍

紅山玉龍已在多地發現,其中以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龍最為著名。這條玉龍墨綠色,高26釐米,完整無缺,體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稜形,有鬣。

1971年,這條玉龍被考古界定名為象徵紅山文化的「中華第一龍」,赤峰市也因此被譽為「龍的故鄉」。

巴林石

巴林石產於赤峰巴林右旗大板鎮西北、特尼格爾圖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帶,與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並稱為「中國四大印石」。

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開採時間最短,但因品質高,且產量逐年減少,升值潛力巨大,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已經高於其它傳統印石。

赤峰對夾

赤峰對夾是赤峰的一種傳統特色食品,赤峰地區製作這種食品的店家較多。其源於一種「杈子燒餅」,用一定比例的油水和面,外用小米麵或糜子面擦酥,並塗以酥油,食前火烤片刻即成,內夾燻肉,外焦裡嫩,味道極美。

來源:文化赤峰 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

責任編輯:海日罕

相關焦點

  • 《童眼看赤峰》走進紅山文化博物館 感受文化魅力
    》活動,帶領孩子們走進紅山文化博物館,感受五六千年前紅山文化的魅力。生動形象的講解,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孩子們更全面的了解了紅山文化。 劉澤:我剛才看到由動物演變的玉石的時候,(介紹)感覺它非常的神奇。我也非常的喜歡。然後還了解到了,從紅山裡獲得的玉器和陶器的製品。
  • 遊赤峰紅山文化博物館和赤峰博物館,你去過嗎
    從瀋陽出發,一路向西,車流不多,很愜意的到達赤峰,中途服務區,拿出新買的卡式爐煮了方便麵,甩了一個雞蛋,超級好吃。路過紅山文化博物館,正在裝修改造。離開紅山文化博物館,到達坐落在赤峰市中心城區文化廣場北端的赤峰博物館,其建築風格體現了東方古典建築莊重典雅和現代建築流暢簡潔的完美結合。大氣而沉穩。這裡主要介紹赤峰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的文物精品展。
  • 了解一座城歷史文化,日出紅山赤峰博物館,金戈鐵馬第一龍故鄉
    赤峰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新城區富河街。赤峰博物館以專題的形式展示赤峰新石器時代、北方青銅文化、遼金時期及蒙元時期文化。館藏文物一萬餘件(組),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03件(組),國家二級文物228件(組),國家三級文物854件(組)。
  • 指南|賞赤峰美景 品紅山文化
    赤峰是中國北方草原文化旅遊的佳境聖地,這裡風景壯麗,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這片神奇富饒的土地上,有山峰、沙漠、草原、森林、溫泉、冰雪、湖泊、冰臼、花崗巖石林等自然景觀,珍稀動植物、蒙古族風情、文物古蹟等諸多旅遊資源類型一應俱全。
  • 紅山文化博物館
    □本報記者  徐躍  紅山文化博物館位於赤峰市紅山公園東南角,與紅山國家森林公園毗鄰
  • 走遍中國之赤峰的烈日紅山,博物館
    昨天玩了一天有點累,加上 赤峰 市內也沒有太多的東西,睡了個懶覺,收拾收拾,11點多才出門。 赤峰 為紅山之意, 蒙古 語「 烏蘭 哈達」,因城區 東北 部赭紅色山峰而得名。而這座紅山昨天在去玉龍 沙湖 的途中看到了。
  • 赤峰紅山公園正式開園
    赤峰紅山公園正式開園 video 赤峰紅山公園經過整修
  • 赤峰市內面積最大的一處綜合性公園——赤峰紅山公園!
    紅山坐落在赤峰城區東北角的英金河畔,由鳳凰峰等9個山峰組成,最高峰海拔746米,西部巖石裸露,東南部多為坡地,面積4300公頃。因山石赭紅色而得名烏蘭哈達,漢譯為紅山。紅山之奇在於石皆呈赭紅色,赤壁奇崛,朝霞或夕輝映照,整個山體如沖天烈焰,巍偉壯觀。
  • 打卡紅山地標 做紅山代言人——走進紅山公園
    活動安排1、活動內容 參與學生通過自發方式,定向尋訪紅山文化博物館、二道井子遺址博物館、楊家灣田園綜合體、怪坡、烏蘭哈達公園、紅山公園、聖水山莊、昭烏達羊絨、萬泉山莊、紅山遺址群(紅山國家森林公園裡)10個具有紅山文化特色的城市標誌性紅山文化旅遊目的地
  • 紅山文化遺址地,內蒙古赤峰市
    赤峰為紅山之意,蒙古語「烏蘭哈達」,因城區東北部赭紅色山峰而得名。晚商到戰國,活動於赤峰的主要是東胡系民族。戰國後期,燕在邊境構築的燕北長城,從赤峰南部穿過。赤峰南部為燕之右北平郡,治所在寧城黑城。截至2018年6月,赤峰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以境內地名命名的文化8個。因紅山文化「國寶」碧玉龍的發現,赤峰又被稱為「玉龍之鄉」。赤峰地區曾是遼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兩大都城遼上京和遼中京分別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寧城縣境內。
  • 赤峰市博物館、紅山國家森林公園
    赤峰 的街道市政府廣場標誌雕塑--飛龍在天飛龍在天以「C」型玉龍疊加造型而成,表達了玉龍騰飛的瞬間情景,動感十足,象徵著 赤峰 是龍的故鄉,也預示著 赤峰 的美好未來。赤峰 博物館將 赤峰 地區新石器時代、北方青銅文化、遼金時期及蒙元時期的幾次文化高峰,用專題展的形式進行陳列展示,突出了 赤峰 地區考古學文化、歷史文化特色,全面反映了每一時段的文化特點,形成了 赤峰 博物館特有的展陳風格。 館內館藏文物一萬餘件(組),其中一級文物103件(組),二級文物228件(組),三級文物854件(組)。
  • 紅山文化玉器鑑定要點
    紅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 ,距今約5000至6000年,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從各類出土 報告分析來看,紅山文化玉器小件較多,典型器為玉豬龍、馬蹄形器、勾雲形佩、玉梟、玉龜等。一般看到的市場上的很多仿紅山文化的玉料都被上過色,但是看起來比較自然,皆原因於此。    紅山文化玉器使用的材質較多的是遼寧岫巖縣細玉溝透閃石類的玉材,材料質地細密,硬度較高,近似新疆和田玉的硬度,色澤也比較均勻。玉的顏色有蒼綠、青綠、青黃、黃色,也有玲瓏剔透的碧玉和純白色玉。在紅山玉器中使用岫巖透閃石玉的約佔70%以上。
  • 紅山國家森林公園
    紅山國家森林公園 2011-07-20 11:36:31 來源:中國天氣網
  • 山和地理|紅山文化:玉豬龍
    但是,關於龍的形象來源也一直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大謎團之一。在遼寧省博物館的「遼河文明」展中,便陳列著一件與龍的起源相關的紅山玉器——玉豬龍。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活動於燕山以北,西遼河、大凌河流域和渤海灣北岸的一支部族集團所創造的古文化。它的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因遺址最早在內蒙古赤峰紅山後被發現,1954年命名為紅山文化。
  • 「閉關修煉」後,煥然一新的紅山公園開園啦!
    經過一年多的「閉關修煉」,修繕一新的紅山公園終於重新登臺亮相,新的公園更多元化,植被覆蓋面積更大,設計更開放,設施更現代,一個嶄新的紅山公園在等你!對於赤峰人來說,這裡不僅僅是一座公園,應該是多少年累積的一種情懷,是一種情感的回歸。這裡承載了赤峰的歷史和赤峰人的記憶,是植根於市民心中的文化和感情歸屬。
  • 「中華第一龍」領銜,紅山文化上古玉器集結國家博物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0月17日,「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中華第一龍」碧玉C形龍、玉玦形龍、玉勾雲形器等代表性紅山文化玉器,呈現了紅山玉文化全貌。「中華第一龍」碧玉C形龍,出土於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
  • 高偉:紅山文化祭天祭壇的形制特點及其內涵繼承
    (赤峰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天壇為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二者皆為圓形的三重壇臺建築,都映襯著中國古代「天圓地方」、「奇數為陽」的思想。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中出現的圓形祭壇與北京天壇的形制不謀而合,這種聯繫透露著文明傳續的密碼,綿延五千多年的規範自有其生存的根基,而古人的宇宙觀與形制思想也蘊含著深厚的道理。
  • 赤峰「兩山項目」預計十月底主體工程完工
    赤峰紅山和南山景觀綠化提升工程已開工建設數日,現在施工情況怎麼樣了呢?我們跟隨記者到現場看一看。在紅山公園記者看到,新建的大門正在進行主體施工。王瑞興赤峰紅山景觀綠化提升工程房屋建築技術員現在咱們新建的建築基本是採用歐式風格的,屋面都是坡屋面
  • 內蒙古不朽的輝煌文明和遠古珍寶,盡在赤峰博物館
    博物館在當代中國社會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文化驅動力之一。博物館收藏著歷史的見證物,這些不可複製的珍貴遺產,既屬於我們這一代人,同樣也屬於我們的子孫後代,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公平地欣賞、研究和接受教益。而赤峰博物館就是這麼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為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博物館。為更好的了解當地文化,我們波羅旅行的赤峰第一站,就來到了赤峰博物館。
  • 赤喀高鐵正規化建設,未來赤峰2小時到北京!你期待嗎?
    赤喀高鐵作為京瀋高鐵的支線,黑磯西站和寧城站,根據設計,赤喀高速鐵路通車後,赤峰至北京高速鐵路線的距離為502.776公裡,火車將運行116.7分鐘,赤峰至瀋陽高速鐵路線將運行499.232公裡,列車將運行117.4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