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上說:愛是永不止息
我深信,這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需要生命的升華才能懂得,真正的愛只有喪失自己的生命才會做的出來,而且是純粹的。因為,只有喪失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生命,而真正的生命全然是被愛充滿,所以,愛是永不止息。
我們渴望得到真正生命的人對以前經歷過什麼都毫無意義不重要了。因為面對的是徹底毀掉以前的自己,這是最最重要的。因為我們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才是最終結果。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新約·哥林多前書》第1 3章)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love is not envious pr boastful or arroga nt or rude. It 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 it is not irritable or re sentful; it does not rejoice in wrongdoing, but rejoices in the truth. I t bear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 Love never ends.
因為,真正的幸福是永遠的愛或者被愛,而永遠的愛是生命的永生這個唯一。
若我關心一個人卻得不到對方的反應,以至不堪勞瘁,而想逃避重擔,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對那些成長緩慢的靈魂,缺乏主的忍耐;若我從未經歷過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在他們心裡成形,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會寫一封無情的信,說出一句無情的話,思索一個無情的思想,而不覺得羞慚與傷痛,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可以輕易議論別人的短處和過失;若我可以用輕鬆的態度談論別人的錯失(即使那只是一個小孩子的錯失),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要人家知道某一件被證實是對的事情是我做的,或者是我提議要做的,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輕看主召我來服事的那些人,閒話他們的缺點,藉此有意無意的陪襯出自己的優點;若我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臉孔,卻忘了「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會從取笑別人中得到樂趣;若我會在談話或甚至思想中奚落他人,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說實話而傷害他人,卻沒有先做許多心靈的準備,也沒有傷害自己多於傷害對方,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人的稱讚叫我得意,人的責備叫我沮喪;若我不能在被誤解中安息,而不為自己辯解;若我喜歡被愛多於付出愛,被服事多於服事人,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不敢說真話,恐怕因而失去別人對我的好感,或怕對方會說「你不了解」,或怕失去我仁慈為懷的好聲譽;若我把個人的聲譽看得比對方最大的益處更重,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一個突如其來的刺激,會使我講出一個不耐煩的、叫人難堪的字眼,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因為一個盛滿甜水的杯子,不論再怎樣搖撼,也濺不出一滴苦水。)
若別人的幹擾叫我生氣,別人的需要叫我不耐煩;若我以陰影籠罩周圍的人,只因我自己也被陰影所籠罩,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對別人一件已經承認、懺悔並棄絕的罪仍然斤斤計較,大挑毛病,並且容讓這些記憶汙染我對這個人的想法,餵養我的猜疑,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不能忍受像浪子的父親那樣,並不設法減輕遠方環境的嚴酷;換句話說,若我拒絕讓神的管教實施出來,因為我不忍看這管教實施出來所引起的痛苦,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對一個曾叫我失望的人保持疑懼的態度,對他沒有信心;若他跌倒的時候我會說:「我早料到他會這樣子....」,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若我對別人的錯誤漫不經心,把它們認為是平常的事:「哦,他們常常都是這樣的」、「哦,她就是這樣講話的,他就是會做出這種事....」,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愛是恆久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當一個有經歷高等文化薰陶,受過信仰洗禮,站位一定不同於層次低的人,聖經真理說: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