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大多源於農民在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其中也不乏表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做人的道理。俗語通常具有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點,也正由此,在民間才得以代代流傳經久不息。那麼你知道農村俗語:「對壞一門親,敗壞九代根」是啥意思嗎?
這句俗語從字面的理解是說婚姻中擇偶的重要性,選擇對了固然是皆大歡喜,可是選擇錯了就要敗壞九代了。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1、一個好的女人可以成就一個優秀的男人
俗話說「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一個女人可以成就一個男人,也可以毀滅一個男人,女人是家裡的風水。一個家庭是否幸福、平安,後代能否成才,跟這個家庭中的女主人的行為處事有著很大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樂羊子妻》的故事,故事中的樂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來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典故說服丈夫,進一步指出因貪小利而失大節的危害,使樂羊子非常慚愧,知錯就改並遠尋師學。
後來樂羊子又因為吃不了苦,跑回了家,樂羊子妻「引刀趨機」以自己織布必須日積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體會,說明求學必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恆的道理,最後歸結到「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妻子這一番借織布來講道理的話,使樂羊子深受感動,最後「復還終業」。
有了這樣的女人,男人怎麼能不成功呢?
2、一個好女人可以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
孫子中山曾有一名言:「天下太平安危看女人,家庭盛衰看母親'一則名言足以看出女人對國家,對家庭有多麼重要。
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母親都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父母的優、缺點會直接影響孩子一生。母親的教育方式是慈善的言傳身教,重點是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目的是教孩子成為具有合格人品的人。
著名的「孟母」,開創培育孩子成才之先河。學校教育主要是傳授知識——「傳道、授業、解惑」,目的是使孩子成為具有適應社會需要合格才華的人。
現在家長花重金請家教進行成才教育、學校花大氣力對學生進行成人教育。豈不亂套?其原因就在於母親這個「家庭宰相」嚴重失職。
3、一個好女人可以成就一個家族的興旺
據說,一個好女人可以旺盛三代——使得上一代歡度晚年,本代快樂一生,下一代的未來光明。為未來新家庭培養好丈夫(或好妻子)、好爸爸(或好媽媽),以此薪火相傳,家庭自然興旺、家族必定發達。
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二歲時父亡,母親因家貧無力謀生,只好帶著他改嫁。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但範母從未放棄過對兒子的教育,稍大一些,母親便把他寄居佛寺苦讀,也因此善緣,範公從小就聞佛正法,守持淨戒,並刻苦自勵、發憤精進。
他死後,兒子範純仁又做了宰相,而且世世代代人才輩出。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範公後世家族卻興旺了八百年!直到如今,範仲淹的後代仍然人才輩出,家族興旺,歷經千年長盛不衰,成為歷史的奇蹟。
講了這麼多,還是想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農村俗語:「對壞一門親,敗壞九代根」講的太有道理了,人在年輕時,選擇對象一定要謹慎,不要太在乎容貌和身材這些外在的東西,而是要選擇一個德行兼備的人。